menu
加入书架

青梅的评论集萃

作者: 青梅煮酒 点击:1465 发表:2023-08-20 11:08:30 闪星:10

    银河悦读网有着“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之美誉,在朝鲜战争板门店谈判停战协议签订70周年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时,网站又一次举行大型纪念征文,活动历时两个月后完美收官。

  本次征文有51位作家的作品获得金星,金星作品共131篇。读着那些有史实、有史料、有故事、有人物、有照片、有真相、有感情、有温度的金星作品,我不断被震撼,不断被感动。

  仔细品味,这些金星作品具备以下特征:作者身份多样化,作品内容多样化,叙述视角多样化,文体样式多样化,作品风格多样化。

  为了使大家顺利了解这些优秀之作,特将部分评论发布在网,以飨读者。


  一、博物馆 创始人

  本次活动开篇之作,是河南“战士之家”创始人之一的退伍军人许言的《让历史文物不再冰冷》一文,可看成征文的宣言式作品,文章用具体事实和不平凡的人物事迹,为本次征文“关注历史、不忘英雄,传承文化、牢记使命”开了一个好头。

  许言《让历史文物不再冰冷》:口述历史是近年来兴起的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新方式,作为银河悦读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征文第一篇,《让历史文物不再冰冷》一文,为本次征文开了一个好头,更让逝去的历史有了温度,让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和人物,经由讲述者之口,变得鲜活起来,变得具有了现实意义和传承意义。文章标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阅读吸引力。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与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关系,这一主题完美契合了征文主题。 

  独上月楼《一个普通女子的传奇故事》,是对“战士之家”另一创始人张爱兰的专访,也是对许言文章的补充说明。

  独上月楼《一个普通女子的传奇故事》:认真阅读了两遍,每一遍都被深深感动着。看到作者冒酷暑、跨千里,专门采访那位创办战士之家、创建志愿军口述博物馆的奇女子,不禁为她的壮举深深感动;看到文中主角儿张爱兰,为了完成父亲遗愿,以一人之力,创建全国首个民间抗美援朝老兵之家;以一人之力,带领一批又一批耄耋老兵赴朝扫墓,完成他们思念战友的梦想;以个人之力,创建郑州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博物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可以直观感受抗美援朝历史的博物馆,我再一次被深深感动了。如果说50年代,赴朝作战的英雄们是祖国最可爱的人,那么“让沉睡的历史文物活起来”的张爱兰、让抗美援朝精神得以传承的独上月楼就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喜欢作者“口述历史博物馆也是河南省的一张红色名片”这句话,走进抗美援朝历史博物馆,您将读懂抗美援朝史。 向她俩致敬!


  二、战事 纪实

  征文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具体战役、真实故事、英雄人物。

  张立民《雏鹰初战除恶枭 活塞对决喷气式》:一场只有9分钟的空中战役,却在抗美援朝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场何其伟大何其壮烈的战役啊,它为板门店停战的签署,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作者说:“缅怀是最好的致敬,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于是,他用全知视角、对比手法,为读者还原了那场让国人纪念了整整72年的空中之战。

  言简意赅的标题。题目中“雏鹰”一词,使人一看便想起辽阔的蓝天,振翅高飞的雄鹰,而“雏”的修饰限制,又揭示出它稚嫩无飞行经验的现状,用“雏鹰”指代刚组建不久的志愿军飞行大队,形象生动;而“恶枭”则衬托出“雏鹰”的勇敢与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标题既提炼文章精华,又为下文设计好了结构方式,为读者做了极好的阅读提示。

  精彩绝伦的全方位描述。文章先解释飞行大队的基本情况,使读者对我志愿军飞行队员有所了解,继而对题目中“活塞”一词的内涵做详解。尤其是对战机队形、出发时间与地点、战斗经过、人物对话的详细描述,画面感十足,而极强的现场感令读者热血沸腾。这是“首次多兵种联合作战,也是首次多机种协同完成任务”的空中作战,但是却取得了“全摧毁,零战损”的骄人战绩,它让美方开始用新的眼光打量志愿军,也使他们重新考虑停战协议的签订。读来油然而生悲壮之感。

  细致入微的心理揭示。用全知视角对敌我双方参战人员做心理分析,使文章具备感人至深的影响力。恰到好处且发自肺腑的评价与议论,彰显着作者对参战将领的爱戴,对历史的尊重。

  对比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雏鹰”与恶枭、美军装备的精良与志愿军设备的落后、美军飞行员飞行经验的丰富与志愿军飞行员的稚嫩、美军大败与志愿军大胜的结局,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不是单纯讲述战斗过程,一句“活着回来”展示出富有人情温度的对话,这让战争题材的作品有了浓厚的人性温度。

  向化身为弹的毕武斌、向那些血洒长空的英雄们致敬!

  张林初《特殊的战场 特殊的使命》:一篇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营情况的优秀文章,作者在抗美援朝的宏观视域下,讲述了中国高层领导人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用实际行动诠释“优待俘虏”的对敌政策,从而得到“这里真的不是战俘营,是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国际大学校’”的美誉。

  文章从采访八十七岁志愿军战士陈莉明写起,用自叙、转述等手法布局全文,使作品时而出现全景式战俘营全貌:周恩来总理作指示、俘管营解决困难、为战俘提供高于志愿军战士的生活保障、为战俘疗伤、战俘办杂志、办墙报、写家信、开运动会、战俘庆祝圣诞节等主要事件,时而用微观视角叙述特写故事:作者采访、陈莉明当兵赴朝、俘管主任王央公的英语演讲、曼纽尔·西尔瓦写感谢信等场景,为读者全方位地讲述了发生在志愿军战俘营里的故事,成为一篇记录抗美援朝的精神大餐。

  自银河悦读开启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征文以来,作品内容多是正面叙述志愿军英勇顽强作战、讲述与朝鲜军民共同抗击敌人的作品,还没有关于志愿军战俘的故事,从这个方面看,文章填补了这一空白。保存完好的各种照片、详略得当的故事呈现,使文章图文并茂的同时,还具备了集史料性、思想性、文学性与感染力于一体的艺术生命!

  黑人阿明《在朝鲜的日子》:这是一篇全面记叙赴朝军人战斗、工作、生活的回忆录,作者以亲历者身份、志愿军的个人视角,讲述了自己在朝鲜的所见所闻:有详实的战斗故事,有生动的朝鲜战后重建,有部队内部干群关系的叙述,有中朝两国人民亲密关系的呈现,有中朝军人的战友之情,有中朝军民超越国界的友爱;有中国军人舍生忘死的奉献,有朝鲜军人对中国军人的挚爱;有朝鲜官名县名的趣解,有朝鲜婚礼的奇异;有令人难忘的战斗英雄,也有风趣的朝鲜百姓。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到了中国赴朝军人与朝鲜妇女的微妙关系。文章内容饱满详实,结构条理清晰。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回忆录。


  三、视角 结构

  征文另一特点是叙述身份、叙述视角的多样化,这里有参战老兵的个人经历,有志愿军后代的追忆;有全知叙述视角,也有限制叙述视角的作品。但无论何种视角,都感情饱满,故事精彩,人物鲜活。

  武立金《毛岸英之死》:全知视角、小说笔法的使用,如实还原了毛岸英牺牲前后的事情经过,这使散文具备了小说的故事性、生动性、感染力。借用小说笔法,还塑造了横马立刀的彭大将军,以及舍生忘死的领袖之子毛岸英。铭记英雄,不忘历史。向毛岸英烈士致敬!

  神农架人《为光荣的胜利欢呼》:以亲历者身份讲述发生在70年前的故事,以胜利者姿态回顾那场战争,较为全面的对抗美援朝做出了清醒理智的总结。作者认为,中朝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是因为有党中央与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参战将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更有中朝必胜的坚定信念。文章感情真诚饱满,有极强的鼓舞力。

  南庄隐士《一位志愿军女兵的另一半》: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部电影,那么“引子”是拍摄花絮,“鸭碌江畔燃战火”是序曲,“棋逢对手勇者胜”是大特写,“志同道合成眷属”是主要内容,“琴棋书画找乐趣”是尾声,而“一位志愿军女兵的另一半”则是影片名,片名形象生动。其中,大特写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非常细致地讲述了第五次战役的经过,有极强的画面感。

  丁立高《1953.7.27,一串永载史册的正义音符》:用史料佐证电影,用电影还原历史,用历史叙述追忆志愿军的战斗故事,用感人的故事凸现抗美援朝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作者自由的穿梭在战争与和平、过去与当下、电影与生活之间,用饱满的感情为读者送上一份精神大餐。

  洪显林《青春在战火中绽放》:流畅的文笔,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亲历者的身份,使文章具备了纪实文学的真实性。阅读文章,似乎看到了作者与他的战友们,赴朝参战的精彩故事。白描、抒情、议论、说明等文学手法的使用,又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色彩,阅读作品,感受到了战友们的团结与友爱,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用具体时间作为各小节故事节点,形成文章结构:赴朝前对祖国与亲人的依依不舍、遭遇空袭时的奋力还击、昼伏夜行的艰辛偶遇战友的惊喜、鱼隐山找寻歼敌“战机”的隐蔽、无名高地歼灭美韩军团的胜利、停战协议的最终签订,条理清晰明白。文章几乎是赴朝参战的全过程:赴朝,参战,行军,歼敌,突袭,停战,胜利。

  许胜《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八个一”》:以亲历者身份、“我”的个人视角,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故事,用“八个一”归纳总结并形成文章结构,这使文章思路清晰,内容饱满感人。文中的散文诗和短诗的加入,使作品有很强的史料性和文学色彩。》


  四、总结  纵论

  征文活动吸引了许多重量级作家参加,他们用自己优秀的文章,讲述故事,记叙人物。值得提出的是新华社十佳记者、大校陈辉,自7月18日发表第一篇文章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发表作品32篇,且篇篇金星。

  陈辉《领袖与将帅纵论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决定历次战役胜利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有伟大领袖毛泽东高瞻远瞩的军事理念以及身在朝鲜的将军们的英明决策。古人说“将者,成败所系也。”读者阅读的多是英勇杀敌的战斗故事,看到的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形象,赴朝参战的将领们是什么样子?文章用全知视角,详尽的叙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各位指挥员运筹帷幄的风采,全方位的为读者描绘了彭德怀、邓华、刘西元、吴信泉的将帅形象。这使本次征文内容全面真实,本篇文章也是征文活动中真实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的优秀之作。  

  陈辉《中华民族在世界站起来的战争》:这是一篇观点鲜明、论据确凿、站位高远、视域开阔、语言表述流畅、分析论述有理有据的评论文章,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在世界军事研究的视阈下,用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做了全面细致地分析与论述。文章用对比手法,对敌我双方参战的人数、参战国的财富积累、军队武器的装备、国家发展的历史、战役指挥员的个人成长史等因素,做了充分的梳理和论证,因此,“朝鲜战争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不管什么人来议论朝鲜战争、不管站在什么立场上看朝鲜战争、不管对朝鲜战争持什么观点,有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朝鲜战争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站起来了!”这一结论,事实清楚,论据充分,鲜明准确,是征文活动中很有分量的重要评论之作。一篇全面阐释朝鲜战争的优秀评论作品。 

 

  五、  悼念  传承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开国之战、正义之战,更是立威之战、止战之战,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有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故事,有无数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英雄人物,而银河悦读征文,也有无数情感真挚、内容厚重的悼念作品。

  尚长文《心碑》:新中国成立后的,在大家过上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后,在无数人享受着自由、平等的新生活之后,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新中国不被外敌再次入侵,“他”和他们义无反顾的踏上征程,去往那个硝烟弥漫、战火连天、死亡随时可能降临的未知之地,用自己满腔的热血,用自己青春的躯体,抵御外地,打击侵略者。即使血洒疆场,即使无法魂归故里,他们也在所不惜。“他”是薄其照,是邱少云,是毛岸英,是中国20万年轻的英雄们。“他”、他们用自己一往无前绝不退缩的行动,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新中国换得了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向他们致敬!

  金色年华《历史光影:穿越时空的嘹亮战歌》:一幅图片就是一段珍贵的历史,一次讲述就是一次永远的缅怀。当年,英雄儿女保家卫国赴朝作战,慷慨悲壮;如今,举国上下齐颂抗美援朝精神,后世不忘。纪念馆、纪念碑、座谈会,采访、讲述,录音、视频,是对历史的记载,是对英雄的纪念,是对精神的传承。作者用文字叙述历史,用镜头记录英雄,用行动展示传承。作者用自己和众多国人的实际行动,告慰英雄们在天之灵:祖国不会忘记那场伟大的卫国之战!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不会忘记抗美援朝,更不会忘记那些血洒疆场的英雄儿女!抗美援朝,立国之战。志愿军,最可爱的人!向英雄致敬!


      七十年前,抗美援朝胜利的消息传遍祖国大地,七十年后,银河悦读的纪念征文取得圆满成功。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百万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安全保护了家园宁静,为中国赢得了70年的和平岁月;那么,银河悦读征文,追忆战斗过程讲述英雄故事,是要用好红色资源,将抗美援朝精神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时刻清醒,是不忘历史,铭记英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这是抓住正能量主题的良好开始,在各种声音并存的时候,银河悦读中文网看到正确的方向,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红色象征中国革命的艰难路程,忘记历史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去,网站能够如此大规模地开展征文,把许多老革命的亲身经历用文字写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色文化传承,那些优秀作家的作品有史料、有故事、有感情,让每一位读者都会被感动,因为这是一种国家精神。不要忘记那些英雄,不要忘记那些走过的路,更不能忘记曾经的苦难,文化传承就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为银河悦读中文网点赞,祝愿越来越好。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