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金色的殿宇,乃是人民用真心和热血建造而成

作者: 苏子门生 点击:618 发表:2023-08-17 05:55:53 闪星:5

摘要:西柏坡中共中央办公区的土房子,低矮逼仄,阴暗潮湿,和普通老百姓的住宅没什么两样,甚至不如较好的民宅,它和南京中华民国总统府的豪华气派,有着霄壤之别,是两个相差悬殊、不可比拟的存在。倘用世俗眼光来看,土房子要战胜总统府,似乎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痴心妄想"!

  昨天,文圈挚友书简先生,于其朋友圈推出了他的政治抒情诗新作《西柏坡一一金色的殿宇》。很显然,这是献给建党102周年的贺礼。诗中所叙,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当年在西柏坡寻常土房子里,指挥三大战役的事。

  西柏坡中共中央办公区的土房子,低矮逼仄,阴暗潮湿,和普通老百姓的住宅没什么两样,甚至不如较好的民宅,它和南京中华民国总统府的豪华气派,有着霄壤之别,是两个相差悬殊、不可比拟的存在。倘用世俗眼光来看,土房子要战胜总统府,似乎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痴心妄想"!

1692075148115712 (1).jpg  土房子不仅代表着条件艰苦,象征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表明很接地气,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般的联系。但从表面现象看,这样的物质条件,相对于国民党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似乎处于明显的"劣势"。但是,在搏击腐朽、赢得人心这个根本方面来说,它已化"劣"为优,而且是顺天而行,又保持着革命者"两个务必"的清醒头脑,"兴勃亡忽"的"周期律警钟"常鸣的警觉,所以,它才能以推动和创造历史的力量,最终战胜南京总统府。

  《西柏坡一一金色的殿宇》,全诗共分五段,其"重心"或曰核心内容,应该在第三段。在该段,书简以点睛之笔,点明了本诗的题旨:"三大战役的民工整整八百八十万人次,民工们推着小推车,从南京总统府排到北京天门,能排两趟。"这支队伍,虽然不穿军装,但却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不可或缺乃至决定性的力量!"黄埔校长不懂为什么败了……但有人懂",这个懂得蒋介石为什么败的人,就是在西柏坡住了整整两年土房子的中共五大书记的班长毛泽东!"毛泽东发出了挥斥方遒的声音一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这也就是说,没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三大战役"要取得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1692075329133996.jpg  中共中央迁出西柏坡"进京赶考",转眼已经74年了。应当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尽管风云变幻,风波不断, 我们党的"赶考"成绩,总体上还是相当不错的。换言之, 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基本上还是有如血肉和鱼水。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伟大导师离开我们以后,特别是"改开"以来,党群关系一定程度上的疏离和"油水"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的深层原因,相关专家、有识之士自有真知灼见,笔者在此不加赘述。笔者所思所虑所殷忧者,是党群关系何时能恢复到党在瑞金、延安和西柏坡时期那种亲如一家、亲密无间的程度?假如战争爆发,广大人民群众,还能否还像当年那样,为党捧上拳拳真心,为抗击外敌献出满腔热血?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至此,"金色殿宇"的"答案"自然也就跃然而出,那就是:所谓金色殿宇,形式是红色江山,本质上乃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拳拳真心,为保家卫国、推进千秋伟业而甘愿付出的满腔热血!这,也正是我们党的根基、力量和希望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硝烟早已远去,但党仍在"赶考"路上!这里的"关键词",是党要赢得广人民群众百分之百的真心,而其血管中的滚烫炙人的热血,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奔流,也就是说,这"心",这"血",均须心甘情愿地为党的事业、人民自己的根本利益付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地方。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在这里进行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伟大革命实践,产生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成为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赶考”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践行西柏坡精神,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人民,收集民意、听取民声、反馈民情,体察民苦、了解民愿、解民之忧。学习“赶考”精神,应当学出坚定信仰信念,学出对党绝对忠诚,学出鲜明人民立场,学出永恒政治本色。防止“香风毒雾”侵蚀精神家园,防止“糖衣炮弹”袭击精神高地,防止“和平积弊”浸染精神斗志。作者的散文意境厚重,叙抒清澈,内蕴深远,发人深省。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