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香诗经》之十 荩草——采绿不盈
采绿不盈
从没想过“绿”居然是草,是染黄色的“绿”草,今遭称为荩草,《诗经》中提到一次,在《小雅 采绿》中: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整个上午采荩草,还是不到手一捧。我的头发蓬松卷曲,还是回家去梳洗吧。
整个上午采靛草,围裙里面装不满。说好的五天就回家,结果六天不见人。
这人外出去打猎,我把弓给他装弓袋。这人外出去钓鱼,我为他把丝绳缠。
他钓到了什么呢?是鲂鱼和鲢鱼。钓到鲂鱼鲢鱼,我在旁边在一直看。
是妻子思念在外的丈夫吧,一上午都采不下一捧荩草,那是怎样的心不在焉呀,头发蓬乱也没有打理,想想还是回去梳洗一下吧,万一此时丈夫回来呢。
这位妻子采的荩草应该是为官府用,因为荩草“染黄色,极鲜好。”而黄色是那时官服的重要颜色,君主常驱使百姓采集荩草,所以此草也称为“王刍”。
《广本草注》描述荩草的形态:“叶似竹而细薄,茎亦圆小。生平泽、溪涧只测。”不是很起眼的草,现在想起,杂草丛生的地方,荩草也是丛生的,只是从没有想过它曾经是为官府染官服的 “劲草”。
《诗经》时代衣服的颜色远没有今天丰富,染衣物除了矿物(石染)就是草木(草染),石染主要有朱砂、赭石、石黄、蜃灰粉末,草染主要有靛草、紫草、茜草、荩草、蓼蓝、鼠李、柘树等。
《周礼》“天官”专门设有“染人”官职,就是专门掌管印染丝帛等事宜的;“地官”设有“掌染草”官职,专门负责征收可做染料的植物。所以《小雅 采绿》中的妻子很有可能就是官府分配的差事。
关于官服的颜色,自有了《周礼》就有了非常严格的规定的,老百姓的衣服都不允许染颜色,或者只有几种。天子、诸侯、大夫等等,等级极为分明,着色也有区别,什么级别什么颜色,低等级穿了高等级官员的服色,那是要杀头的。高等级穿了低等级官员的服色,那是丢身份的,也是高一级完全不屑的。
关于“绿”草染黄色,也就能说这么多了。
【编者按】绿自然是草,就像蓝也是草,一样样的。这首采绿,我其实没多注意绿或蓝的植物话题,而是注意到女人忽而起了梳洗的念头,想到:女为悦己者容。斯人失约,难免又爱又嗔,柔肠许许。“闺怨”,是诗经常见的题材。只是有心的读者,显然各有立场,各有切入点。就像红楼衍生出来的旁支体系,包括诗词歌赋,包括饮食文化,包括医理养生等。这篇行文抓着一个绿字切入植物:荩草,介绍外形特征、产地用途等,尤其是用途展开很多,倒是算得科普小文了。只依旧觉得太浅了些,略欠深层次的挖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推荐阅读。编辑: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