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英雄儿女》的原型:长津湖极寒世界的辉煌战绩
哥哥的战友王东炎是福建铁军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建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疫情封闭3年,他组织铁军文研会集中研究新四军战史,特别关注了他父亲王直将军赴朝作战的那段历史。由于部队整编,当年赴朝参战王直担任师政委的20军89师番号撤销了,89师在朝鲜的作战逐渐淡忘在历史长河中。其实,王直伯伯的故事并没有被遗忘。相反,随着一部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人、最具共和国特色的电影《英雄儿女》的展映,志愿军的形象已深深地扎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中。《英雄儿女》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人们牢牢记住了电影塑造的那些鲜活的志愿军形象:那令人热血贲张、高喊着“向我开炮”的志愿军战士王成,深入前线,在出征部队前唱响《英雄赞歌》的文工团员王芳,还有跟着部队挺进,熟悉每一个战士,和他们谈心时说:“革命战士活着就要像条龙,不能像条虫”的政治部主任王文清……电影《英雄儿女》是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作家巴金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型就是志愿军第9兵团。这个从解放台湾的东海前线突然北调入朝作战的华野主力,是志愿军突发的奇兵,是克敌制胜的劲旅。巴金采访的志愿军故事,大量来自于9兵团;而银幕中的形象则是在抗美援朝前线作战的全体志愿军的缩影,是志愿军各级指战员原型的艺术升华。《英雄儿女》日渐深入人心,许多人说,影片中王文清就是担任过陆军第28军军政委的王直,电影是他抗美援朝的作战经历。
一、 紧急奉命 入朝作战
1950年9月,为解放台湾准备改编为空军的89师奉命停止改编,部队重回陆军,恢复原番号建制,编入陆军第20军,归建解放军第9兵团。10月9日,89师从上海昆山乘火车北上山东驻训。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响了与联合国军作战的第一枪。10月29日,朱德总司令来到曲阜,给第9兵团团以上干部作了“当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择日出发到东北驻训,随时准备入朝作战。11月3日,89师1万多名指战员,分乘5列火车从山东兖州出发,昼夜兼程,向东北开进。虽说是到东北整训待命,久经沙场且对局势有着敏锐观察力的师政委王直,感到大战在即,已在思考部队抗美援朝战时政治动员了。
军列到了天津,入朝命令下达了。当军列停靠锦州车站时,王直从报纸上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发表的联合宣言,宣言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认为这就是战争动员令。王直立即在火车上召开师党委会议,组织部队认真学习宣言;“消除恐美病,打好出国第一仗”成为全师政治工作的中心。
列车到达沈阳西站时,89师从安(丹)东入朝的计划,临时改为从辑安(集安)入境。行军路线的改变,缘于朝鲜东线战场美军第10军三个师继仁川登陆后,必在朝鲜东海岸元山登陆,从而逼进鸭绿江。这一战局的改变,意味着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已迫在眉捷。入朝地点的改变使89师的铁路输送序列从军后卫变为军前卫(第一梯队)。11月9日上午,89师到达鸭绿江边,枪声和敌机的声音已清晰可闻。根据军首长的命令,89师当晚趁夜幕进入朝鲜境内。
二、 抗严寒化冰雪,极寒天地扬军威
巴金构思《团圆》时,正值第9兵团20军89师政委王直,率领全师入朝的第一仗。第一仗就在夜袭追击、穷追猛打中俘虏了80多个美军,击毙数百人。
王直(1916年7月-2014年4月7日),原名王汉青;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浙西、溧阳、高淳、天目山、苏中、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临朐、鲁西、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20军89师政委、志愿军20军89师政委、26军政治部主任、31军副政委、福州公安军政委、福建省军区副政委、陆军28军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副政委等职。1950年10月,王直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志愿军20军89师政委、26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上甘岭防御战等战役战斗。
在二次战役中,志愿军9兵团面临严重冻、饿等艰苦环境和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作战的双重考验,师政委王直亲临主攻团进行战前动员,一边稳定官兵思想情绪,一边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率部不畏艰险,英勇作战,将美军一个营大部歼灭,出色完成了入朝首战任务,受到军、兵团首长的表扬,特别是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创新经验,二次战役结束后就提升任志愿军26军政治部主任。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二级红旗勋章。
在抗美援朝中,长津湖战役是中美公认的最为惨烈的一次。这场战役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进行了10天。长津湖是志愿军入朝参战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上遇到的最艰难环境,志愿军9兵团由于当初情况紧急,参战迫切,准备不足,在极寒条件下达到我军有史以来,因寒冷而非战斗减员的最高值。兵团3个军12个师有10个师冻伤减员达30%以上。不但有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冰雕连”,还有“冰雕排、冰雕班,冰雕人”,部队非战斗减员超2/3以上。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卫生勤务)》记载,在东线的我志愿军第9兵团的3个军战伤伤员14062人,冻伤伤员30732人;战斗死亡7304人;总减员52098(冻伤死亡不清)。在这种状态下,9兵团20军89师却异军突起:师领导入朝作战即高度关注极寒气候并快速反应,因战场经验丰富而果断应对,避免了大面积冻伤,保护了战斗力。第二次战役全过程该部保持着原建制战力,战绩辉煌,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军政主官战后获得晋升。
【图二】平康前线志愿军9兵团26军指挥所王直(左一)
从温暖潮湿的东南沿海北上入朝的9兵团,面临第一一个考验就是比刀剑更厉害的极寒气候。由于战事紧急,9兵团着单军裝踏上征程。后勤供给要求沿途军需最大程度保障作战部队的御寒衣物发放,数量仍不足。兵团领导决定,首先满足一线作战部队的棉军服发放。列车停靠沈阳,89师全师换上了高寒地区的棉衣和大衣,但缺少高寒地区棉裤。御寒衣服不足,即便是先头部队,仍有一部分战士没有领到棉帽、棉手套和棉鞋。89师拆开棉被,掏出里面的棉花缝制棉帽、手套、耳套、口罩满足所有战士御寒。棉被不够盖了,就共用棉被抱团取暖御寒,这样的结果造成一间小房间睡了几十个人。89师清楚知道严寒冻伤对部队作战意味着什么,各级干部都非常关心战士的保暖状况。警卫班战士徐喜良的手冻伤了,王直用自己的洗脸毛巾包住了小徐的手。不少干部宿营时解开棉衣,让战士把脚伸进自己怀里取暖。89师军列到达锦州车站时气候的寒冷已引起王直的高度关注,他立即与师长研究,将防寒防冻和物资供给运输列入了师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确定司令部一位副参谋长负责组织师供给部,专抓后勤保障。入朝作战的保暖防寒后勤保障,成为89师最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位于东线长津湖地区。冰天雪地的极寒天气,整个9兵团从未遇见过。王直是南方人,国内作战最冷的天气是山东的冬天。到了东北,那彻骨的寒冷比山东厉害几倍。到了朝鲜更体会到什么叫极寒世界。长津湖的冰雪天地,山谷零下30℃,山顶零下40℃;战士持枪时手碰到枪械铁质皮肤就粘到铁上;脸和手裸露十几分钟即被冻伤。人在野外必须不停地活动,一旦停止动作人就会被冻僵冻死。严寒,是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第一个强敌。
89师是9兵团的先头部队,入朝后89师267团首先接防先期入朝的志愿军42军。接防不久即遭遇美军陆战1师第7运输大队,267团勇猛突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被267团一举拿下。缴获的战利品中有3000条适应高寒地带作战的美制羊毛军毯,防寒保暖功能极好。王直立即下令将3000条毛毯撕开分发给战士们包脚:89师官兵们穿的是国内东南温带地区的布棉鞋,远不如高寒带的绒毛皮鞋防寒防潮。羊毛毯裹脚可以弥补布棉鞋出汗结冰的不足。
王直的决定让供给部门有些为难,他们感到这么好的羊毛毯撕掉太可惜,还有人提出缴获的战利品应如数上交,自行处理不妥。但师政委王直坚定地认为,当下没有什么比保护指战员的手脚更重要,保护好指战员的手脚就是保存战斗力,保存战斗力就是胜利。他力排众议,下令把缴获的军毯全部发到部队,剪成小块分发给指战员包手包脚。后来证明,这一果断措施对于保障89师的战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9师在第二次战役中成为全兵团非战斗减员最少、保持战斗力最好的一个师。在最后阶段的追击战中,89师成为9兵团唯一能成师建制开展追击的部队,是东线作战中取得战果最多的部队之一。兵团宋时轮司令员和军首长战后一致充分肯定了89师在极寒地区作战采取的防寒防冻措施的正确性。
军和兵团首长还充分肯定了89师及时采取了后勤保障措施。89师进入长津湖地区时后方运输线由于前线延长而供给不上,前卫267团和后续到达的团约一个星期后全师断粮,师首长也两天没有吃上饭。兄弟部队42军看到接防的267团没粮了,雪中送炭地支援了几袋大米。断粮问题再次引起师首长重视,王直亲往42军致谢。42军原是东北野战军的部队,比南方部队华东野战军在防寒防冻、物资运输等方面有经验,打仗也打得好,值得学习。这时,89师看到了后勤保障问题的严重性。刚入朝的志愿军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后勤运输线;因为第一次异国作战,没有国内的群众基础保障后勤;美军空中打击几乎毁了朝鲜的一切,就地取粮基本不能实现。89师全师随身仅携带了一星期粮粖,7天后就会面临断粮。部队饥寒交迫,如何打仗?朝鲜多山,积雪皑皑厚达几十公分,即便发动有觉悟的我国支前民工,这么厚的积雪也难以推得动小车!先行到达的东北野战军20万人马,只有一个汽车团保障供给。志愿军9兵团的15万人马,只能靠自力更生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当时志愿军炮兵运载装备的是骡马,运输能力比人工强;89师下了狠心动用师炮兵团的骡马搞后勤运输。能下这个决心,不啻于红军长征迫不得已丢掉重武器的难度。这个决定证明了89师领导认识到后勤运输对于保证战力的重要--全师不仅仅有师炮兵团的骡马运输,各团也相继成立了运输队,大大加强了运输能力,从而保障了全师粮秣弹药供给,保障了前线作战。
近几年,王直将军之子,福建铁军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东炎根据父亲的《王值笔记》及原始史料,分别撰写了《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八十九师》、《志愿军八十九师长津湖战役作战行动考》,详细还原了89师入朝作战的真实状况。王东炎指出: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10天激战后,志愿军9兵团将美军第10军赶下大海,完成巨大的战略任务,扭转了朝鲜战局。在兵团第一梯队进攻的8个步兵师7个师因冻伤亡非战斗减员都在2000-3500人,89师仅40余人为冻伤,非战斗减员只有400多人。89师在极寒气温里采取了如下方法御寒:
1 将缴获美军3000条毛毯撕开,为战士包手包脚;
2 采用南方游击战经验,利用朝鲜多山洞,采用各种消烟办法保证全体将士每天能洗热水脚及喝热水,保障了战士体能;
3 学习兄弟部队经验,在高地反斜面炸土挖洞避风保暖;
4 及时将师炮团改编为运输队,各团成立运输队,弥补上级后勤运力严重不足,及时保证了部队粮食弹药补给。
89师长津湖极寒地带的防寒保暖、后勤保障经验成为志愿军东线作战的独创,保证了指战员的健康和战斗力,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三、 追歼王牌师,捷报长津湖
267团接防前,42军的黄草岭阻击战使美陆战1师吃了不少苦头。趁着42军还未完全撤防,王直即令267团抓紧时间向兄弟部队学习阻击经验。267团不负众望,在东线长津湖志愿军主力还没打响之前,就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关于这场战斗,王直在笔记中写道:“二六七团部队在困水里、小德一线阻击,基本上完成了任务,拖延了敌人进攻的时间,给了我主力集结出击的时间......敌人以四架飞机配合,两次攻击都被机枪手打下去......敌机发觉后,在该机枪阵地上投掷一枚炸弹(未炸),结果机枪手连人带机枪都翻到半山腰。后来这个机枪小组迅速将机枪带回阵地继续打,就这挺机枪阻击了敌人半天不敢前进......二排五班表现沉着,并顽强地反冲锋,看见敌人在公路有小包车和指挥官,排长即指示一战士(特等射手)将敌指挥官打死......”简洁的文字足以想象当时战斗的激烈。美军的空中优势在每一位志愿军老兵的回忆中都被提到。在267团阻击战中,配合陆军冲锋的4架美机没有讨到便宜,在美机掩护下,美陆军两次冲锋都被打下了去。美机发现了阻击他们的机枪阵地,便投放炸弹,气浪把机枪和机枪手掀下半山腰,机枪小组迅速从半山腰带回机枪接着打,成功地阻击了敌军。特等射手还狙杀了公路边指挥作战的敌指挥官,完成了拖延敌军进攻的阻击任务。
关于长津湖战役,《王直笔记》是这样记载的:“三十日社仓里之敌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我二六六团二营社仓里以北山头猛烈攻击。敌机投弹十余枚及汽油筒与数十发炮弹猛炸四连阵地,由于当时该连工事做得坚固(三能工事),队形摆得好,部队坚决顽强,仅以小的代价坚守了阵地。打退了敌人七、八次攻击,并大量地杀伤了敌人,结果使敌人不可能北进。”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打响。按照预定部署,9兵团向长津湖地区之敌发起攻击。89师的战区位于20军主力侧翼的社仓里,这一方向上的独立作战,是为了保障军主力部队对柳潭里之敌的围歼。战斗发起时间是27日晚10点。战斗打响后,89师发现他们进攻的守敌比预想得多,装备和战力强大了不少。根据情报,社仓里守军为南朝鲜军第26团,战斗一打响89师即发起勇猛冲锋,为夺取敌防御要点,两位英雄班长蒋德林、吴怀有,像董存瑞一样舍身炸碉堡,炸死敌人30多人,使部队顺利地冲进了敌指挥所,俘虏了美军7人。在向纵深进攻时,发现守敌支撑点都是坦克围圈构成的,不但机枪火力猛,还有炮火反击。后来得知,社仓里的南朝鲜守敌在志愿军进攻的前两天刚与美军第3师第7团换防,敌人的数量比原来多出一倍。这晚上的战斗89师几次进攻都受阻于美军猛烈的炮火。王直立即感到遇到了美军王牌师,89师正面临着重大考验。
后来得知,志愿军东线作战的对手全是美军。投放长津湖战场的是美军第10军下辖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1师)、陆军第7师、陆军第3师;这三个师都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王牌师。美陆战1师经历过太平洋战争,从南太平洋群岛南端的瓜岛北上,直打到西太平洋的日本冲绳岛,几十仗无一败绩。美7师有获得“北极熊团”称号的团,擅长山地作战。在社仓里方向与89师对峙的是美3师,二战欧洲战场美军名将巴顿指挥过的部队。这一仗,89师的对手是朝鲜战场上最强敌手,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有经历多次大战不败的战绩。
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强敌,89师这一仗必胜。如果守不住社仓里,美3师就会抄20军主力的后路,主力部队一旦腹背受敌,整个东线战役就可能失败。王直立即赶赴防御方向主阵地的266团进行战场动员,他们依托构筑的三能工事和合理的梯次配置,几经血战,打退了敌人七、八次进攻,以较小的代价巩固了阵地,阻敌北进。
在东线遭到志愿军9兵团的沉重打击,美军陆战1师和第7师第一次尝到中国志愿军的厉害。为逃脱被全歼的命运,于12月1日开始全线溃退南逃。社仓里的美军第3师第7团也于2日东撤。擅长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是我军机动灵活的传统战法,89师乘胜追击,师首长亲自带队。王直和师长余光茂、副师长曾照熙、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代周,迅速研究部署分工后,王直亲率265团尾追逃敌,令267团平行追击。大雪纷飞,积雪没膝,志愿军的两条腿和美国侵略军的汽车轮子在冰天雪地中展开了竞赛。
大雪纷飞的夜晚追击美3师7团,为抄近路,265团强登香榆峰,在寒冷饥饿的极低温环境下,体力消耗很大。王直很清楚,现在部队最需要的是一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支撑,最该提升的是顽强克敌的勇气。他对部队说“美国鬼子最怕近战夜战,只要追得上,定能打败他!”事实证明,这样一句关键性的战地口号,可以提高勇气,增强战斗力。凭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志愿军战士们硬是用铁脚板追上了汽车轮子。先头部队团警卫连蔡指导员带领的小分队,在剑山岭下发现几个疲惫至极的美国兵正围着火堆烤火,附近还有5辆汽车、8辆坦克。他们立即向师前指报告这个情况。王直和曾副师长马上研究敌情,果断指挥部队围歼剑山岭之敌,即刻发起攻击。
此时的志愿军指战员已极度疲劳。但一听到追上敌人了,立刻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投入战斗。265团立即进入指定位置,对敌实施包围;剑山岭下,3营正面攻击,2营攀登峭壁从侧后袭击,团警卫连迅速插入敌阵,打了个敌人措手不及。战士尹华端起轻机枪向龟缩在“北极袋”里的敌人连续扫射,班长马大球用炸药包炸毁冲过来的坦克,又率一个小组冲向敌人一个连部,炸药包再次发挥威力,房子和人全都炸上了天。寂静的山林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美军突遭袭击,被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志愿军毙伤美军100余人。
美军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们很快组织起有效地反击:夜航机出动了,照明弹把夜空照得雪亮,在坦克的引导下,步兵气势汹汹地反冲锋妄图突围。我方267团到达指定位置,投入战斗。副连长李太隆拎起两颗手雷,迂回接近公路。随着爆炸声响,前面的两辆敌坦克被炸毁,阻挡住了后面的坦克。战士洪成茂用高射机枪击落了一架美机,飞行员跳伞后被志愿军生擒。一问才知道被击落飞机是美海军陆战航空第2联队11大队的飞机,飞行员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曾击落日军10多架飞机的上尉飞行员。当美军飞行员听说击落他的是一个20多岁的志愿军小战士时,伤心地痛哭起来。
拂晓前89师发起总攻。经一夜战斗至12月3日上午10时,终于将美军第3师第7团第2营大部歼灭。此战俘虏美军80余人,毙伤200余人,击落敌机1架,击毁和缴获敌坦克、汽车40多辆,各种火炮3门,轻重机枪20余挺及其它战利品数百件。接着,志愿军又乘胜追击,连续战斗。在12月5日至12日的追击战中,又击毙美军100余名,俘敌300余名,击毁和缴获敌汽车100多辆。志愿军一直追敌至东海岸,美军在两艘航空母舰和海军的掩护下,仓惶从海上撤逃。12月24日我军主力收复元山、兴南港,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志愿军89师在剑山岭追歼战斗中缴获的美军第3师第7团2营的卡宾枪、冲锋枪、 对讲机等武器装备
1950 年12月5日 7时,毛泽东在致电彭德怀、宋时轮并告高岗的电文中提及第二次战役:“……除歼灭被围之敌及准备打援外,如能以一个军的主力再歼灭社仓里地区美三师的两个团,则意义极大。”(摘自:《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电文中毛主席所关注的社仓里地区就是89师的作战方向。毛主席看到了89师剑山岭追歼战中所取得的战果。由于种种原因,9兵团难以一个军的主力在社仓里方向加入战斗,最终只有89师的3个团(265团、266团、267团)和27军94师的一个团及26军的一部追歼敌人,取得了一定战果。最终,把美军赶下大海,乘船逃跑。
根据父亲的《王直笔记》,王东炎对89师战绩做了如下统计:
89师原建制10500人,战斗减员1764人,非战斗减员400人,以8336人保持师建制战力,是可以再战的部队。89师歼敌1625人,减员1764人,战损1:1.1。作战过程中击毁敌坦克7辆,汽车100余辆,击落敌战机1架。我军重武器无损。武器装备战损比0:241。志愿军89师无一人被俘,武器无一枪一弹落入敌手。缴获美军枪支259支,机枪40挺,各种炮28门,坦克6辆,汽车90余辆,电台7部,喷射器1具,地雷57个,子弹炮弹50余万发,军用品无数。
王东炎还说,2021年军科主编的《军事历史》第三期刊登志愿军9兵团89师政委王直生前所著的《长津湖战役的亲历和思考》,他的《长津湖战役中的八十九师》被军科收录在抗美援朝战史汇编中。
四、从战场到影片:勇士辉煌化金星
《英雄儿女》里的王成,原型是志愿军9兵团20军的连长杨根思;王直曾以26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参加过9兵团杨根思特等功及杨根思连的评选;电影里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和军文工团关系密切,王直担任26军政治部主任时对军文工团的工作抓得很紧:文工团深入基层连队,深入前线,编排了很多有战地特色,表现朝鲜风格的各种小品,歌舞,他们深入前线,前沿阵地的演出,在《英雄儿女》中有大量镜头表现;凑巧的是26军文工团里也有一个叫“王芳”的女文工团员。王直常说,文工团是个好帮手。在宣传前线的志愿军将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增强部队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增强与朝鲜人民的亲密感情中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活跃部队气氛,链接祖国和前线,传播英雄事迹,文工团做了很多有效的工作。王直曾参加过解放上海的战役,以解放军89师政委的身份担任过浦东军管会主任。尤其在朝鲜战场,王直多次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由师政委提升为9兵团26军政治部主任,与《英雄儿女》中王文清的经历一模一样。
但是王直却不这么认为。他说,电影中的王主任,其实是志愿军所有政治工作干部的代表,大家都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大家不要只记住王主任,更要记住所有为革命做出贡献、做出牺牲的人。
是的,《英雄儿女》以志愿军9兵团的故事为创作原型,表现的是全体志愿军集体英雄主义的爱国精神。这部真实反映志愿军为祖国作战、牺牲,为朝鲜人民打击侵略者的影片,让一代代中国人永远记住了那些为了国家安宁和平抗击侵略者的祖国好儿女。那场70年前发生的正义之战,使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亿万人民明白了“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在祖国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那些无畏的勇士们,化作了中华民族永远辉煌的金星。
致谢王直将军之子王东炎,本文根据《2023年特刊总第109期福建铁军通讯》
【编者按】《英雄儿女》的原型:长津湖极寒世界的辉煌战绩 每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都是以真实故事为叙事依据,以真实的赴朝参战英雄为人物原型的,无论是风靡上世纪感动无数人的《英雄儿女》,还是最近令国人肃然起敬的《长津湖》,其故事和人物都来在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之战。《<英雄儿女>的原型:长津湖极寒世界的辉煌战绩》一文,以参战老兵王直将军的在朝作战经历为线索,为读者还原了陆89师赴朝作战、战胜酷寒与饥饿、出奇制胜战强敌的感人过程;讲述了王直将军将战士安危置于首位,在极度恶劣的情况下,组建运输队解决战士温饱,撕开军用毯给战士御寒,大胆制定临时作战计划,轻松歼灭敌人的动人故事。文章既指出王直将军与经典电影《英雄儿女》的关系,又有新出影片《长津湖》的许多战斗画面,这使作品故事精彩,史料详实,数字可靠,文笔流畅。文中多重叙述视角的使用,打破了单一的叙述线索,使过去与现在相互交织,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与厚重色彩。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