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浴血鏖战上甘岭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我的祖国》那熟悉的歌声响起,耄耋之年的志愿军老战士盛生根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之中。作为上甘岭战役的亲历者、见证者,对那场战役的惨烈至今记忆犹新,激动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没有一场战役比上甘岭战役更残酷、更血腥、更惨烈,更能诠释中国军人的血性胆气!”
1932年,盛生根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花桥乡马桥头村,自幼家境贫寒。在艰苦的成长岁月里,他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的屈辱岁月,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铸就了坚韧的品格。1949年12月,怀揣保家卫国的梦想,未满16周岁的盛生根独自离家去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45师135团炮兵连的一名战士。从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军旅生涯。
1951年3月25日,由于朝鲜战场局势紧张,盛生根所部接到了赴朝作战的急电。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不已,一股英雄豪气顿时充满了全身,他暗暗发誓:要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在朝鲜的战场上!
构筑“长城”迎顽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盛生根所部火速赶到朝鲜涟川后就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10天的“芝浦里阻击战”中,他们的部队仅损失1200余人,但歼敌人数达5700余人,是第五次战役里少有的歼敌大于伤亡的部队,让他们这支部队一战成名。
在成功完成“芝浦里阻击战”之后,盛生根所部进行了短暂休整。接着,他们又奉命向五圣山地区开拔。
五圣山,位于朝鲜江原道中部金化郡,地处金城、金化、平康这一三角地区的中央,是中部地区最高峰。五圣山海拔1051.3米,山峰高耸、地势险要,是朝鲜首都平壤的天然屏障。
1952年4月,盛生根所部接替了26军在朝鲜中线的五圣山、斗流峰、四方山的“铁三角”地区约30公里宽的正面防御作战任务。彭老总对他们部队作出了这样的指示:“五圣山是朝鲜的中线门户,五圣山失守,后退200公里就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这语重心长的话,预示着盛生根他们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与上甘岭阵地共存亡。
“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在打仗的时候少死人、少流血。盛生根所部对整个防御作战做了细致周密的谋划:上甘岭的地形高差很大,如果能依托背向敌方、面向我方的一侧山坡构建坑道工事,那既可以规避敌人飞机重炮等火力的杀伤力,还能防止敌人抄后路包围我军,对我军的防御能力无疑会提升一个台阶。
要知道,该高地地势陡峭,山体基本上以岩石为主,在这里挖掘坑道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盛生根与战友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利用敌人发动进攻前的宝贵时间,用铁锤、钢钎等最原始的工具,由几个班组轮换不分昼夜持续施工,以十二分的力气硬是在山腰上挖掘了一个个坚固的坑道,并在坑道内修建了粮库、弹药库等储备场所。同时对原有的战壕等工事该加固的进行加固,该修整的进行修整。
经过整整五个月的战前准备,盛生根他们在高地上构筑成坑道工事和大量明暗火力点、地堡群、并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体系,为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孤军奋战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是盛生根军旅生涯中最残酷、最血腥、最惨烈的战役,也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却的一段日子。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向上甘岭附近的两个小山头——597.9和537.7高地3.7平方公里的阵地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掷航空炸弹500余枚。敌人的炮弹像滂沱大雨般地倾泻在我方的阵地上,有几处密集的炸点像正在喷射岩浆的火山口,其炮火之猛烈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二战”。
在连续轰炸三天三夜之后,敌人以7个营的兵力,像一窝蜂似的涌向盛生根所在的45师135团坚守的597.9高地。在铺天盖地的炮弹轰炸之后,部队的通讯线路被严重破坏。由于部队的通讯联络完全中断,纵深炮兵与友邻部队的支援全都落空,盛生根所部在上甘岭阵地上一时成了一支孤军,他们连和兄弟部队的迫击炮成了步兵唯一可用的支援火炮。当时,盛生根的炮兵连被安排在上甘岭的前沿阵地,上级首长要求他们与步兵密切配合,阻滞敌人。他们采取前重后轻的作战策略,以充分发挥他们炮兵的火力优势,尽可能地多杀伤敌人,减少我方战士的伤亡。
盛生根的炮兵连与步兵战士并肩作战,以“人在阵地在,绝不退后半步”的决心和勇气,用迫击炮不停地向冲上来的敌人发射炮弹,支援步兵坚守阵地。
当乌压压一片全副武装的敌人向盛生根他们防守的597.9高地疯狂进攻时,却遭到了来自于盛生根炮兵连的炮击。那些迫击炮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全都打在了进攻敌人的队阵里,而且是哪儿人多炮弹就在哪儿爆炸,敌人伤亡惨重,进攻力度大为减弱。比敌人更为惊讶的是向阵地发起冲锋的的步兵战士,因为当时整个阵地硝烟弥漫,观察哨根本看不清敌人在哪里,然而从后面打来的炮弹居然比他们步兵战士的子弹打的还准。后来,步兵战士一个劲地夸赞道:“你们炮兵连好厉害,一打一个准,炮弹全炸在那帮美国佬的脑壳上!”
盛生根与炮兵连战士在战斗中不停地装弹、发射,炮筒在长时间的发射后已经发烫,许多战士的双手被烫伤,但他们“重伤不哭叫,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填装炮弹,继续向敌人发射,不少炮弹都沾满了战士们手上的鲜血。此时此刻,盛生根他们已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炸死更多的敌人,守住阵地。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上甘岭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上甘岭有失,五圣山直接受到威胁;五圣山若失,“联合国军”居高临下,志愿军在平康平原就很难立足。因此,盛生根与志愿军战士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守着上甘岭阵地。
这是一场极弱与极强的对话!
这是一场钢铁与骨骼的较量!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敌人一轮又一轮的炮火覆盖下,防守597.9高地的志愿军战士伤亡很大。但盛生根他们即便是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和后勤供应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依旧敢于“亮剑”。
每到夜幕降临,盛生根所部就组织力量对美军实施反击。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山上的土石全被铺天盖地的炸弹打松了,一脚踩下去,就到了膝盖,连迫击炮都架不起来。盛生根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敢于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依然架起炮架,以猛烈的炮火消灭敌人,与步兵战士一道将敌人赶下阵地。
10月19日深夜,借着浓重夜色的掩护,盛生根所在的二营向被美军占领597.9高地展开反击,蹲在坑道内的战士们蜂拥而出,向美军阵地发起了冲锋,先后夺下6号、5号、4号阵地,根据上级的作战命令,天亮之前必须拿下0号阵地。然而,设在山顶上0号阵地的敌军火力点,压制住二营反击部队无法前进。在这关键时刻,六连通讯员黄继光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扫清了障碍。最终,盛生根与二营指战员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制高点发起冲锋,再次将0号阵地从敌人手里夺了回来。
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黄继光后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为“特级英雄”,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了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盛生根所部的战士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抢眼等,成为普遍现象,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槽中无闲马,营中无闲人。”经过十余天的血战,阵地上已经被厚厚的尘土和弹片所覆盖,而在尘土下面,则是无数尸体和残肢断臂。盛生根所在的45师大多已建制不全,最多的连队只剩30余人。有时一个连上去,不到一个小时,人就打光了。鉴于前线部队伤亡惨重,曾发誓“抬着棺材上战场”的秦基伟军长痛下决心,把军部的警卫连和自己的警卫员王六补充到前沿阵地。
据盛生根所部的战史记载:秦基伟军长含泪送走警卫连和警卫员王六的那一刻,他点燃了一支香烟,伫立在《我们热爱和平》的宣传画前,凝视着画中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和他们手上那只洁白如雪的鸽子,感慨万千……
从上甘岭到五圣山的1000多米路程上,派出去的军部警卫连只有25人通过了这条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后勤运输线。军部警卫连损失惨重的消息传回军部,秦基伟军长伤心了好几天。仅仅过了10天时间,秦基伟的警卫员王六也在一次反击作战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誓与坑道共存亡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战略家和高明的指挥员,在处于防御作战的情况下,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被美军总司令克拉克称作“恶性赌博”的上甘岭战役愈演愈烈,吸引双方不断地增加筹码。杀红了眼的敌人又动用飞机和大炮对我军防御阵地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然后又出动大部队进行疯狂进攻。打到后来,盛生根所部表面阵地全部失守。上级命令盛生根所部转入坑道作战,充分利用坑道避敌锋芒,同时骚扰表面阵地的敌人,再配合外围部队的反击作战,继续坚守五圣山地区。
当时盛生根的炮兵连连部与二营营部的坑道非常靠近,以防通讯线路被敌人炮弹炸坏后也能取得及时联系。退守坑道后,盛生根他们利用反斜面的坑道阵地,运用灵活机动的坑道战术,彻底化解敌人飞机和大炮的空中优势。由于敌人是从南坡仰攻,但盛生根他们的坑道口在北坡,哪怕敌人的火力再猛烈,也难以形成较大的破坏,范弗利特弹药量的威力也大打折扣。从此,敌人白天占领阵地;夜间我们发起反击,夺回阵地,与敌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敌人为了巩固已经占领的表面阵地,并向纵深发展,采用了一切毒辣残酷的手段,对我军坑道进行围攻破坏。包括用炮火封锁摧毁坑道口,用石头、麻袋或铁丝网阻塞坑道口,用炸药连续爆破坑道,向坑道内投掷汽油弹、毒气弹、硫磺弹,使用火焰喷火器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完全切断,盛生根与战友们不仅要与坑道外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
“谁能送进坑道一篓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上级在后勤运输被美军完全切断之下一种无奈的选择。由于前沿坑道都是在火力逼近下突击修成的,坑道低矮。“吃喝拉撒睡”都在坑道内,终日不见阳光,里面的空气也非常污浊,外面敌人的炮弹在轰炸,坑道里一直在掉碎石和泥土,令人窒息。
为了鼓舞战士们的士气,连长和指导员经常让大家齐唱《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歌曲,雄壮而豪迈的歌声振奋了战士们的精神、激励着战士们坚守坑道的顽强意志。
在坑道里最要命的是缺水、缺粮,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干涩的压缩饼干。可是,连续几天喝不到一滴水,战士们的嘴唇开裂起泡,用来充饥的饼干放入嘴里都能把舌头割破,人丹放在嘴里竟然融化不了。有的战士则用嘴巴对着潮湿的石缝,润润干裂的嘴唇。由于缺医少药,许多受伤的战士都牺牲在坑道里……
坚守坑道,是盛生根他们在上甘岭战役中生活最艰难的日子。由于吃不到有维生素的食物,大量的战士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夜盲症”。这对于主要依赖夜战的战士们来说,“夜盲症”的蔓延严重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广大指战员集思广益,结合实际想出了一个能缓解“夜盲症”的土办法,大家就地取材,摘取附近山上的松树叶子煎起来当茶喝。
一直到后来,当祖国人民把鱼肝油等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送到朝鲜,才使部队上下“夜盲症”的症状得到彻底缓解。
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盛生根已做好了随时为祖国牺牲的思想准备。
有一天,敌人突然对我军阵地发起攻击,战士们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了拼死决战。盛生根在阵地上发现有一位班长身负重伤,于是他和三个战友一起,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抬起担架火急缭绕地将伤员往战地医院送,刚抬到山腰,“轰”的一声,一发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了,等他缓过神来,亲眼目睹担架上的班长与其他三位战友都倒在了血泊之中,现场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盛生根身上沾满了牺牲战友殷红的鲜血,幸运的是自己活了下来。面对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盛生根的眼泪像泉水一样直往外涌。
就在整个战役胜利的前一天,由于连长之前负伤转移,指导员与通讯员一起准备到坑道外观察敌情,刚走出洞口,不幸遭遇敌人的炮击,通讯员当场牺牲,指导员身负重伤,后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治疗。
每次战斗结束,阵地上尸横遍野,牺牲的战友根本运不下来,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手,盛生根与其他战友一道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把身边牺牲的战友用一块块白布裹身,在附近找一些相对安全的地方掩埋好,然后立块树牌做个标记,等待这场战争结束后可以找到这些牺牲的烈士。
盛生根心里想:不知道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倒在朝鲜土地上这些年轻战士的身影,是否会如斑斓的彩蝶留在不再经历战争的人们记忆里?
冷炮狙击敌胆寒
时间到了1952年10月下旬,敌我双方在阵地上陷入胶着状态。
敌人凭借着飞机、大炮、坦克等先进的武器装备有恃无恐,地表阵地落入他们之手后就骄横无比,在大白天的阵地上,竟然会走出战壕晒太阳、打扑克、唱歌,有的敌人山下好端端的路不走,偏要大摇大摆地爬到山顶溜达。有一次,敌人的坦克竟然通过挖洞来偷袭盛生根他们的团指挥部。狂妄的敌人根本不把我们志愿军放在眼里,这可惹怒了盛生根与志愿军战士,上级领导也不愿意让美军这种影响我军士气的猖狂举动存在下去。
”一定要把敌人的嚣张气焰给打下去!“很快,部队就组织优秀射手展开狙击作战,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刚开始,步兵连队派出射手对敌人的单个目标进行射杀,不时有狙杀敌人士兵成功的消息传来。
“看人家吃肉的,咱们连汤都没喝上”盛生根与炮兵连战士的心里也急了,为此他们提出了“三百方针”,即“一个人,一百天,用一百发炮弹,歼灭一百个敌人”。他们先派出侦察人员去寻找敌人的集群目标,一旦发现有三五成群的人员和车辆、坦克等目标,盛生根他们就组织小分队把一门或多门迫击炮扛出坑道,以游动的方式,对锁定的目标进行炮击,有效杀伤暴露在外的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的武器装备。后来,他们又想办法把连接阵地一边的坑道给打通,这样居高临下去袭击敌人更为便捷,也更为有效,等击中目标后即刻把迫击炮转移到坑道,防止敌人的炮火报复。
盛生根他们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冷枪冷炮”狙击行动搞的敌人神不守舍,死在他们枪炮下的敌人越来越多,敌人也不再那么放肆,转而躲在战壕里当起了缩头乌龟,上甘岭的阵地也变得“安静”多了!
击溃美军空降团
“不把对手彻底打疼,对方怎么会尊重你?”上甘岭战役打到后期,根本就不是战略战术的问题,而是双方指战员的决心和勇气,是参战部队的军威。没有人愿意在全世界的关注下丢脸,他们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才是最强的。
朝鲜战场每逢最危急时刻,总能看到美军空降兵团队的身影,说到底他们就是战场上的消防队。在上甘岭战役的紧要关头,伤亡惨重的美军输红了眼,无奈之下派出了最后一支预备队,也是最精锐的187团。187团在二战欧洲战场上战绩赫赫,但本来用于承担应急机动任务的空降兵,居然当成普通步兵使用。
战斗打响后,盛生根与战士们发现这支进攻的美军部队与以往的美军完全不同,他们全部身穿草绿色尼龙防弹衣,装备清一色的卡宾枪,火力十分强悍,每名士兵肩膀上印有一个降落伞图案的臂章。大家意识到这支美军部队来者不善,部队上下都琢磨着对付这支部队的战术。
盛生根所部的军史这样写道:美军精锐空降兵确实名不虚传,极其凶悍,他们以极其猛烈的炮火把志愿军阵地覆盖一遍后,开始一波又一波前赴后继地往上冲。然而,美军这支引以为傲的王牌精锐在三天的激战中,被志愿军战士彻底打残丧失了战斗力,最终夹着尾巴灰溜溜撤出上甘岭阵地。
第187空降团团长弗兰克鲍文不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第187空降团自参加二战以来从未遇到如此顽强的部队,对手的士兵们个个不要命!“
据后来的战报显示:这支凶悍的187团近乎有70%的人是被盛生根的炮兵连与其它炮兵部队的榴弹炮、加农炮、“喀秋莎”的炮弹消灭的,炮兵战士们诙谐地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作为步兵打残了美军空降兵的盛生根所部,在1961年改编成了空降兵军,成为我国唯一的空中快速战略反应部队。
胜利终究是我们
拿破仑说: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1952年11月25日零时,朝鲜下了一场大雪。山上到处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洁白的雪花在空中飘飘扬扬。抬头望去,银色的天,白色的地,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变了颜色,上甘岭上每个坑道口几乎都被皑皑白雪掩藏。凌晨之后,敌人竟然未打一枪未开一炮,也未见敌机轰炸和敌人的身影。鏖战多日、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的战士们纷纷猜测:美军是被我们英勇的志愿军打尿了吧!
天放亮时,当盛生根他们获悉美军已无力再进攻上甘岭的消息后,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爬上白雪皑皑的山头,像观赏节日的烟花那样欢呼着、跳跃着……他们以各种形式欢庆这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似乎完全忘记了这里曾经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尸山血海的前线。
从10月14日至11月25日,持续时间43天的上甘岭战役宣告结束。这一仗惊世骇俗,盛生根所部与12军以伤亡11000余人的巨大代价,共毙伤敌25000余人。上甘岭阵地上平均每平方就有70枚炮弹落下,山头被炮弹削低2米,岩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随手一抓,都是敌我双方的弹片和子弹壳。但盛生根他们却在如此惨烈的阵地上顶住了美军飞机、大炮、坦克的疯狂攻击,始终像钉子一样死死地扎在那儿,迫使敌人止步于此,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坚守阵地防御战的范例。
“11月25日,我们终于胜利了,敌人又要在板门店坐下来,他们不能不坐下来!”(电影《上甘岭》结尾的台词)盛生根所部在上甘岭战役中取得的这场胜利,加快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程。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中朝美三方终于在朝鲜的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盛生根的炮兵连被上级荣记集体二等功,他们连里使用过的一门82毫米迫击炮因战功显赫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那段历史的珍贵佐证,也成为盛生根与千千万万的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敌、敢打必胜革命精神的又一生动写照。
时光荏苒,一晃70年过去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每当想起当年那些并肩作战和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盛生根的眼里总是噙满泪水,哽咽地说:“当年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过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幸福安宁生活!”
【编者按】随着《我的祖国》的旋律响起,朝鲜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志愿军老战士盛生根的思绪再次被拉回到上甘岭战役那场惨烈的战斗画面中……。五圣山是朝鲜首都的重要屏障,失之,则无险可守,因此,五圣山成了敌我必争之地,一场场恶战由此上演。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妄想用密集的炮弹压住我方阵势,经过三天三夜的狂轰滥炸后,敌人派7个营的兵力蜂拥而至盛生根所在的45师135团坚守的北山,盛生根和他的战友们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所压倒,志愿军的炮火稳、准、狠地打向敌群,战士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勇敢无畏的精神与敌人硬战,在缺粮。缺水的困境中,志愿军将士依然充满战斗激情,面对装备精良的敌方空降兵他们毫不畏惧、前赴后继用猛烈的炮火打垮了对方!胜利终究是属于我们的,盛生根所在的部队用铁拳展示了志愿军的威猛,让看似强悍的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在板门店坐下来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推荐阅读,编辑:暗香盈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