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70周年】出生在朝鲜战场上的兵棋推演将军——马开城

作者: 都梁寒柏 点击:4414 发表:2023-08-03 12:02:32 闪星:9

摘要:30多年来,马开城先后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12年又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他带领的团队研发各类作战训练信息系统80余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8项,为实现科技强军梦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抗美援朝战场战事犹酣,就在38线以南距离板门店仅10公里的开成市,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1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马友里正在运筹帷幄指挥战斗。这时通信员前来报告:“报告参谋长,告诉你一个特大喜讯,嫂子生了!”马友里一听,急忙问:“生了个啥?”

  “生了个大胖小子!”马友里哈哈一笑,开心地说:“又有一个小兵出生了,我马家将来要出将军了!”

  通信员又说:“参谋长,嫂子问您,给孩子起个啥名字?”马友里笑得合不拢嘴,想了想接着说:“还起什么名字啊?就叫开城吧,马开城!”

  就是这个出生在朝鲜战场上马开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奋斗,筹建了全国第一个“军事运筹研究中心”,成为中国军事运筹学领域的知名专家,2000年授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被部队官兵尊称为“马大腕”。

  马开城的父亲马友里是江苏盱眙鲍集人,1922年生,1939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任大队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军区参谋长等职。抗美援朝期间,马友里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1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率部参加咸兴地区防御战等上百次战斗。他大智大勇,果断机智,指挥部队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强敌进行殊死搏斗,以小的代价换取重大胜利。其所在部队多次受到志愿军司令部表彰,他本人也获得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马友里从朝鲜回国后,征尘未洗,又奉命前往青海玉树地区指挥平叛战斗,于是4岁的马开城便跟随父母来到青藏高原。马友里先后任师长、军长、兰州军区参谋长等职。马开城从小在军营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经受风雪寒霜的考验,目睹着一次次行军,一场场战斗,军人的刚毅性格和勇敢品质早早地植根于他幼小的心灵中。1691034714917953.png

  (右图  马开城的父亲马友里、母亲陈小荷)

  1970年,马友里便对刚刚初中毕业的马开城说:“你年龄不小了,该出去锻炼了。老爸像你这个年纪早在战场上拼杀了。现在让你去当兵,不在城里,而是到基层连队、艰苦的地方去磨练。你们切切谨记,不管到哪里都不许扛我的牌子,不能有一点点的优越感,不能搞一点点特殊化,你们和普通百姓家孩子一样,都是普通一兵,要多吃苦、多干事、多出成绩。要不,就成不了才。”就这样,马开城来到兰州部队一个驻扎在山区的基层连队当了普通一兵。面对恶劣的条件、艰苦的生活、繁重的训练任务,他毫不退缩,和大家一样吃苦,一样磨练,摸爬滚打、队列操练、射击投弹、战备施工,他一点都不含糊,样样训练科目都取得优秀成绩。他严格“保密”,和战友们团结友爱,亲如兄弟,大家都很信任他。第二年便被提为班长,第三年又加入了党组织,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三年过去,连队的战士们竟然不知道他是军区参谋长的儿子,当战友们知道内情时都夸赞他,可他抱住战友乐呵呵地说:“我们是兄弟,我们都是兵。”

  后来,他被提升为排长、副连长。1978年,组织上选派他到解放军指挥学院,学习军事指挥。1979年7月,他看到了钱学森教授应邀在解放军总部机关领导同志学习会上作的“关于系统工程”知识、并推荐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作战模拟的讲演,心灵受到很大震动。他想:现代化战争就要用现代化手段,否则就会落伍。于是,他把学习的方向转向“军事运筹学”,他找来《钱学森传》《钱学森论系统工程》《运筹学》《计算机技术》等书籍,认真学习,深入研究。1980年,父亲马友里调到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担任副校长。马开城利用假期到石家庄看望父亲,看到了该校编写的《部队管理教育教材》,他对父亲说:“传统管理要坚持,现代管理要创新,部队管理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他的想法得到父亲的支持。1981年马开城从学院毕业后回到部队,调任兰州军区司令部作训处工作,他仍把战略推演、战术模拟作为主要研究课题,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1691034808147943.png

  (左图  马开城指导他的团队进行战场运筹研究)

  1983年,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决定将在兰州军区担任技术人员的马开城调到石家庄指挥学院工作,并支持他在军事运筹学方面进行研究。刚调到学院不久,他就受命研制“合同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多年后马开城回忆说:“当时学院领导问我有什么特长,能干什么。我说搞软件开发,用计算机模拟战争。领导说怎么搞开发,我说得有电脑。”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领导当即拍板,花了13万元买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电脑交给他,这在当时相当于200个团职干部一年的工资。可见学院领导的魄力和支持力。就是用这第一台电脑,他着手筹建了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运筹教研组”,开始只有6个人。三年后,学院又配发了一批电脑,他的专业队伍增加到10人,教研组升格为“军事运筹教研组”。到上世纪90年代,教研室升格为“军事运筹研究中心”,人员也达到14个人的规模,马开城也从教研组组长,升任为教研室主任、中心主任。他和他的同事们陆续研发出来了微机辅助裁决系统、合同战术训练模拟系统等。2000年,马开城被任命为学院军事运筹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2001年,由他主持研制的“陆军参谋作业系统”,推动了参谋作业从手工化到自动化的转变。这一系统被总部配发至全军团以上作战部队,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不断对系统进行改进完善,将该系统升级成为“通用参谋作业系统”,其应用范围由陆军扩展到海军、空军和二炮。

  2002年初,总部又把“部队演习评估系统”的研制任务赋予了他们。马开城对计算机技术相对比较熟悉,但在军事上却是个“门外汉”,刚开始时连许多军队标号都不认识,观摩演习更是看不出“门道”。于是他就刻苦学习,向军事指挥专家讨教。为了确立正确的研制思路,马开城一次又一次到部队进行调研。有一天,他应邀参加军事演习来到某部,正赶上部队组织拉动。由于装甲车误入沼泽地而耽误了时间,部队没能按照预定时间返回驻地。他由此想到,反映一个部队的机动能力有许多因素,如路线选择、梯队编成、部队开进速度等,但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按规定时间完成机动任务。马开城最终形成了“以量化行动结果来评估作战能力”的系统研制理念。根据这一理念,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能逐层分解,直至分解为可量化的评估指标。

  2003年马开城49岁,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可是他仍然觉得知识不足,还需要充电、学习。于是他又在职攻读了“作战指挥学”的博士,在他刻苦学习、深入钻研下,顺利地拿到作战指挥学博士的学位。1691034890403939.png

  (右图  马开城和他团队的战友们)

  2004年,马开城到某训练基地调研。一位领导对他说:在和平时期搞军事演习,怎总觉得有点像“演戏”。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马开城带领课题组深入部队调研,经过一年半的攻关,确立了“部队训练水平的高低,应由其整体作战能力来评估;部队的作战能力,应由其行动结果来衡量;部队的行动结果,应由数学方法来计算”的评估理念。建立了几百个评估模型,并系统集成研制出“陆军部队战术演习评估系统”。当年总部组织某训练基地运用这套系统对演习进行了全程评估,各级指挥员一致反映:系统评估接近实战,有了这套系统,大家对部队演习效果心中有了一本“明白账”。《解放军报》2004年7月30日刊文《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研室主任马开城巧手搭平台》、2006年5月23日刊文《我军搭建先进高效一体化训练信息平台》、2006年10月21日刊文《追波逐浪立潮头——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马开城研制信息系统纪事》,《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29日刊文《军事演习场上有了科学的裁判》等,都对马开城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2006年,马开城当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理事)。1691034962969893.png

  (左图 马开城的研究团队)

  马开城身为将军,又是军事运筹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被誉为“马大腕儿”、“军事通”,可在部队官兵眼中,他却没有一点大腕儿的架子,更像一名闻战则喜的战士,一遇到任务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有一次,他在赴野外指导部队演习时发生车祸,胳膊脱臼、三根肋骨被摔断。医院院长强令他住院休养,可他却犟着说:“没了系统,还要我有什么用!”硬是来到一线参与军演。“大眼睛、亮光头”是马开城明显的体貌特征,同事们打趣地说:“马教授的头发就是中心发展的见证”。而他风趣地的说:“头发一天天减少,但中心一天天发展壮大,我快乐。”马开城是学院里公认的“奇人”,他在工作上极其投入,而在生活中却要求不高。日常聊天时还经常结巴,说起工作来却行云流水、侃侃而谈。妻子出差前为他做好了一个星期的菜,回来时发现菜早已吃光,还啃了几天的方便面,原来他根本就没有煮饭,全部是在吃菜了。有个晚上,办公室的门不小心被反锁上了,马开城竟然没有想到打电话叫人来开门,而是坐下继续伏案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迎来同事们一脸的惊奇。2000年,他到朱日和参与筹划军演,几个月没有回家,学院叫他回北京参加授衔,他回到北京参加授衔后又立即返回朱日和,连家门、办公室门进都没进。正是靠着这种忘我的精神,他把人生大爱献给强军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信息系统研发的奇迹。

  马开城年满花甲后理应退休,但学院舍不得,为了留住他,学院多方争取,连续三次为他办理了延迟退休手续。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开城教授塑造了军事运筹研究中心这一平台,这个平台离不开马开城。而马开城也离不开这个平台,他放不下自己一手打造的科研团队和研究课题。

  马开城一门三代军人,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爷爷马友里,到全军科技领军人才的父亲马开城,再到子承父业的儿子马骁,马家演绎了“接力参军、精忠报国”的传承。2011年,马开城、马骁父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毕业歌》栏目,马骁动情地说:“刚入伍时,我带着一些无奈和不情愿,但今天,我认为老爸为我选择的这条路是对的,我已深深爱上了这项事业,并将像我的祖辈、父辈一样为之献身。”马开城也说:“当年我走的路,也是老爸给选定的。我们这个家庭有着光荣的传统,是党和人民哺育培养了我们,每一代都必须要有人成为共和国军人,上一代是我的老爸,这一代上你的老爸和叔叔,下一代就是你,别无选择!”儿子马骁是军事学博士,是我军兵演领域的青年才俊,2003年,他从河北工业大学毕业,就在父亲的支持下参军入伍。70多年的三代军旅,他们用无怨的坚守、无私的付出、无悔的青春书写了军旅人生的辉煌与荣光。1691035058799100.png

  (右图 马开城之子兵棋推演专业技术上校马骁)

  马骁生于1981年8月,2003年入伍,2004年入党,历任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电子对抗营超短波对抗干扰站站长,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讲师,国防大学指挥系统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陆军全军兵棋教官组组长,曾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国家专利,数次立功。现为陆军专业技术上校,双学士、军事学硕士、博士。我国兵棋推演和军事运筹学的后起之秀。

  30多年来,马开城先后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12年又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他带领的团队研发各类作战训练信息系统80余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8项,为实现科技强军梦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8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品围绕出生在朝鲜战场上的兵棋推演将军——马开城纪实再现了他们一门三代军人,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爷爷马友里,到全军科技领军人才的父亲马开城,再到子承父业的儿子马骁,马家演绎了“接力参军、精忠报国”的传承。祖辈马友里曾是朝鲜战场的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指挥员,他指挥战斗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虎父无犬子,将门无懦夫"。父辈马开城是把兵棋推演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的兵棋推演将军。他是一门三代军人的核心人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马开城经受住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炼,以忘我的精神,把人生大爱献给强军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兵棋推演信息系统研发的奇迹,为实现科技强军梦作出了重要贡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儿子马骁成为了军事学博士,是我军兵演领域的青年才俊,成为我国兵棋推演和军事运筹学的后起之秀。古人云:“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马家三代军旅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勇担时代重任,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识和毅力,投身军事科技创新,为科技强军做出应有的贡献。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