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孔明“三锦囊”成就龙凤呈祥

作者: 刘迁 点击:1163 发表:2023-08-03 09:38:23 闪星:6

  刘备与孙尚香结为佳偶,谓之龙凤呈祥。

  把这一段故事搬上京剧舞台,剧名便为《龙凤呈祥》。

  成就龙凤呈祥的设计者,诸葛亮也;

  实施锦囊妙计的贯彻者,赵子龙矣。

  帷幄之中的诸葛亮,胸有成竹;

  贯彻妙计的赵子龙,一丝不苟。

  刘备以暂借荆州为由,实乃赖着不走。东吴无计可施,只好推行周郎之计,把刘备诓骗到南徐,囚禁起来,逼迫刘备归还荆州。刘备招亲的故事,或者叫《龙凤呈祥》的故事,起因就在于此。刘备知道,东吴来说亲的真正原因,就是要讨还荆州;所谓招亲,不过一条美人计而已;去东吴完婚,定会落入陷阱。轻则失去栖身之地,重则丢掉性命。他明知是计、陷阱,为何还要迎难而上呢?因为他信赖诸葛亮。诸葛亮智慧过人,深谋远虑,每次敌军来犯,无不败在诸葛手中。诸葛亮初出茅庐以来,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令曹军胆寒;孙刘联合拒曹,展开赤壁大战,草船借箭,筑坛借风,火烧曹军战船,曹军大败,都有赖于诸葛亮的奇谋。火烧赤壁之后,诸葛亮借着曹操大伤元气之机,一计接着一计,计计连环,取南郡、收桂阳、夺长沙,使刘备的地盘迅速得到扩大。在刘备看来,采用诸葛亮的计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要想得到,定会如愿以偿。

  刘备虽然十分信任诸葛,但总觉得此行有性命之忧,不敢往之。诸葛亮告诉刘备,我已经定下了三条妙计,让子龙将军随主公前往,定可万无一失。不仅能保你娶得美人归,还能保证荆州无虞。又唤赵云近前,附耳言之“如此这般”,并交与三个锦囊。正是这三个锦囊,弄出许多故事来,还留下来千古名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遵照军师的嘱咐,刘备一行一到南徐,赵云就打开了第一个锦囊。依照军师的妙计,赵云唤来随行军士,吩咐其分头落实。办的第一件事:大肆宣扬刘备来此招亲,吴侯已将妹妹许配刘皇叔为妻的消息,而且近期将择日完婚。刘备与郡主结亲,乃上层阶级人士之间的私事,本不必在百姓中广泛宣扬。而诸葛亮的这一计,就是要造成当地百姓人人皆知的局面,让百姓认为孙刘关系的牢不可破,战胜强敌完全大有希望,进而给美人计的实施者造成无形的压力,在意念上形成破坏功效。此计妙就妙在,假如百姓知道了此事的真相,就会认为这是国家文武大臣一种无能的表现,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促使美人计的实施者心存顾忌。办的第二件事:拜访乔国老。乔国老是孙权之兄孙策的岳父,也是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的岳丈。地位之显赫,在东吴无人可及。《三国演义》里没有描述刘备拜见乔国老的详细过程,只用了“玄德牵羊担酒,先往拜见,说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这些文字一提而过。倒是京剧《龙凤呈祥》安排了一场戏,专门演绎了这一段。这段戏经过两个老生(刘备、乔玄)、一个武生(赵云)、一个文丑(乔府门子)的诙谐风趣的表演,为以后戏曲故事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也奠定了下一场乔玄去见吴国太时的那一段脍炙人口的名唱“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思想基础。无论是《三国演义》原著中“玄德牵羊担酒,先往拜见”的简单描述,还是京剧《龙凤呈祥》中的演绎,都给人留下了刘备去拜见乔国老,实为行贿的印象。刘备怎么不去拜访一个“人微言轻”的普通官员呢?乔国老地位高,说话有分量,自然就应当拜访、亲近、贿赂乔国老了。这也是第一个锦囊的深刻含义之一。

  乔国老入见国太贺喜,然国太尚在一片雾水之中,惊曰:“老身不知此事!”吴国太叫来孙权询问,方知是计。国太顿时大哭,责怪孙权,并怒骂周瑜无能。乔国老进言道,就是用此计收回了荆州,也会被天下人耻笑。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真的招他为婿,免得出丑。孙权无奈,又提出二人年龄不太相当的问题。乔国老说:“刘皇叔乃当世豪杰,若招得这个女婿,也不辱了令妹。”乔国老的一番话,大概是“玄德牵羊担酒”所起的作用,不然的话,怎么会“胳膊肘往外扭”呢?按理说,第一,他应该维护本国的利益;第二,岂能丢了自己“姑爷”的颜面?什么耻笑不耻笑的,收回荆州才是上策。我们可以理解为,诸葛亮料到了乔国老是一个坦诚之士、正义之人,定会以大局为重,决不会因小失大。吴国太当即表示:明日在甘露寺约见,如不中意,任从孙权处置;若中意,便把女儿嫁他。

  在这一段叙述中,《三国演义》原著里并没有“应不应该杀刘备”的争论。而京剧《龙凤呈祥》中的《甘露寺》一折,极尽戏曲演绎之能事,进行了合理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剧情紧凑,张弛有度,而且渲染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通过艺术家们热闹、诙谐的表演,不仅体会到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也为《三国演义》原著增加了一些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一些细微的“佐料”、“注脚”,让你读三国、品三国更有了滋味。就是《甘露寺》这场戏,出来了这么一段名唱,尤其是“马派”的演唱,令人百听不厌。

  孙权是个孝子,见母亲(非生身之母)已经表态,随即应允按着国太的意图办理。便命大将贾华率兵设伏听令,一旦国太不喜刘备,立即闻令而出,将刘备等拿下。次日,一切依照事先的安排进行。然而,国太一见刘备,大喜,对乔国老说:“真吾婿也!”国太的一句话,一锤定音,宣布了“美人计”的破产,这件事就弄假成真了。而在京剧《龙凤呈祥》中,这一段的表演绝非小说中的那么几句话,非常简单。它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维空间。展现这个空间之一的,就是甘露寺相亲这场戏的演绎。在这场戏当中,以老生应工的乔玄、以架子花脸应工的孙权和以丑角应工的贾华,都充分发挥了本行当的表演特点,按照剧本的规定,进行了精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乔玄在向国太介绍刘备等人的出身、功绩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物,都有一段赞颂他们“丰功伟绩”的唱段,国太听之,喜不自胜,笑逐颜开;孙权嫌乔玄“多嘴多舌”,便冷言冷语,讥讽乔玄。乔玄则对孙权的旁敲侧击熟视无睹,你说你的,我“唱”我的,依旧卖力地做宣传工作。这种对比的表演,表现了孙权的无奈和沮丧,体现了乔玄一贯坚持正义立场的态度。至于那个贾华,呆头呆脑的滑稽表演,下场前对观众的几句白口令观众哄堂大笑:今日要杀刘备,明日要杀刘备;今日要不是刘备讲情,(摸脖子)我这吃饭的家伙差点分家!谁要是再说杀刘备,他就是刘备的大舅子!

  美人计破产了,刘备真的成了国太的乘龙快婿。周瑜并不甘心,再生一计。孙权依计而行:为刘备修筑宫室,使其丧志;送美色珍玩,尽其享乐。使刘备不思归荆,疏远与关、张、诸葛等人的关系,迫使其各自生怨,然后以兵击之。刘备自出世以来,一直在战乱中过着颠沛流离、鞍马劳顿的生活,难得有这样富足、温馨、安逸的生活环境。刘备果然中计,不打算急着忙着回荆州了。这个时候,已经进了腊月,快要过年了。这个时候,也是诸葛亮嘱咐赵云打开第二个锦囊的时候。

  赵云打开第二个锦囊,依计前往求见刘备。赵云佯做惊慌,谎称军师来信,说曹操要报赤壁之仇,统兵五十万,杀奔荆州而来。根据地危在旦夕,请主公速速回去。刘备要与夫人商议,赵云言道,与夫人商议,必不肯放还,莫如今夜偷偷离去。赵云还故意数次催促。刘备入见夫人,暗自垂泪。夫人见状,问其故。刘备说,年关已近,不能祭祀祖宗,乃大逆不孝,故而落泪。夫人说,你不必瞒我,子龙之言,吾已闻知。刘备说出了恐荆州失守的实情。夫人表示,愿禀明母后,与丈夫同归荆州。这一次,诸葛亮又猜透了孙夫人的心。孙夫人去见母后,并未说回荆州祭祖,只是到江边隔江而祭。刘备夫妇在这个谎言的遮掩下,离开南徐,与事先出城的赵云及兵将会合,兼程赶往江边。

  当日,孙权大醉,不知刘备夫妇离去。次日闻之,忙召集群臣商议。孙权听从了张昭的意见,派大将陈武、潘璋昼夜追赶,务要赶上拿回。老将程普进言,陈、潘二将必被郡主哧回,擒不得诸人。孙权大怒,再派蒋钦、周泰持吴侯佩剑,赶去斩下刘备夫妇人头回来。二人领命,引军千人追赶下去。刘备一行看看来到柴桑地界,望见身后尘头大起,追兵将至。赵云叫刘备先行,自己去独挡追兵。刚欲分头,前面山脚处现出一彪人马,徐盛、丁奉率军拦住去路。刘备大惊,前后受敌,如之奈何?赵云言道,主公休慌,军师嘱过,待等遇到危险之时,方可拆看第三个锦囊。现已危急,应拆观之。遂拆开锦囊,献与刘备一观。刘备拆观后,急忙来见夫人,陈述了前因后果及目前局势,表示,眼前危局,“非夫人莫解此祸”。夫人说:兄长既然不以我为亲骨肉,我又有什么面目与兄长重新相见呢?解今日之危,乃我分内之事。夫人掀起车帘,指责徐盛、丁奉:“你二人欲造反耶?”二将慌忙下马,弃了兵器,唯唯诺诺,又见赵云怒目而视,便放了一条路,教刘备引军过去。

  刘备、赵云引军行不过数里,陈、潘二将赶到,说明乃受吴侯旨意,特来追其回转。四人合兵一处,继续追赶。刘备再请夫人解难,夫人带赵云挡住追兵,刘备向江边奔去。四将见到夫人,只得下马,不敢造次。被孙夫人训斥一番之后,只得诺诺连声而退,眼巴巴的望着刘备远去。正当四将犹豫不定之时,蒋、周二将持剑追来。此时,刘备已走去半日有余。听了蒋、周二将传达吴侯之命后,徐、丁二将飞报周瑜,其余四将仍沿江追赶刘备夫妇。

  刘备一行来至江边,准备寻找船只渡江,忽闻背后军马铺天盖地而来。正在危急时刻,只见江岸边一字排开篷船二十余只,船舱中走出一人,纶巾道服,大笑道喜,正是那妙计层出不穷的诸葛先生。至此,刘备才大放宽心。

  刘备君臣一行弃舟登岸,准备回转荆州。此时,周瑜率领大队人马亦弃船上岸,全力追赶刘备。眼看就要追上刘备,山坳里转出一支人马,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令敌军胆裂魂飞的关云长。周瑜顿觉无措,拨马便走,又有黄忠、魏延挥军杀来。吴军大败。周瑜等急忙下船,荆州军士赶至水边,齐声连连高呼:“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不省人事。这也是“三气周瑜”之第二气也。

  京剧《龙凤呈祥》在演绎这段故事时,没有按照《三国演义》原著描写的路径把这一段呈现在舞台上,而是设计了张飞在芦花荡等候刘备,截杀追赶刘备的周瑜。这段折子戏就叫《芦花荡》,是一出以架子花脸应工为主角的戏。它一般不单独演出,而是接在《黄鹤楼》之后演出,还有一种演法,就是接在《龙凤呈祥》之后演出,使其成为《龙凤呈祥》中的一折。这一折戏,主要展示扮演张飞的演员的“功架”水平。再有,扮演张飞的大花脸以“反串”旦角的一句声腔“拜见新嫂嫂”结束了全剧,幽默而滑稽,顺理又成章……

  诸葛亮的三个锦囊,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妙处。他在设计之初,大概都有充分的论证,不然的话,怎会那样切中要害,怎么那么管用?我们没有看到原著和舞台上诸葛亮是怎样论述和求证的,但他必定是有一番分析论证的,只不过是罗贯中没有让他说出来而已。三个锦囊不是一次性拆观,而是按照诸葛事先的嘱托,依次在他规定的时段分为三回观之,更增加了神秘感,也使人对诸葛亮能料事如神的本领更为敬佩。如果不是这三个锦囊,能有龙凤呈祥的结局吗?又何来那一句成语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三国演义》是民间老百姓喜欢听的“评书”,书本上一些事简言记之,说书人和演员扩充夸大着表演,成就了一些经典剧目,这篇文所说的京剧名剧《龙凤呈祥》就是如此。《龙凤呈祥》又是孔明“三锦囊”成就,作者说书人般围绕孔明“三锦囊”,演绎了文字版《龙凤呈祥》。刘备有锦囊在手,与孙尚香结为佳偶,周郎妙计旁落,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传统剧目《龙凤呈祥》却被大家津津乐道,剧本编排得好,演员演得诙谐到位,这篇文字评说得也精彩,文字从头到尾都很抓人,让人读罢为孔明的妙计不觉拍手称快。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