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多情却似总无情

作者: 江楠 点击:1516 发表:2023-07-28 09:21:23 闪星:4

摘要:古人写诗重“反复”,忌“重复。”巧用反复手法,有助于增加诗意的层次、波澜和密度,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到峰回路转、别有洞天,旧瓶新酒,意兴盎然,始终保持新鲜感与趣味性,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艺术,贵在有限的篇幅中有辗转回旋的天地。古人写诗重“反复”,忌“重复”。反复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增加诗意的层次、波澜和密度,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到峰回路转、别有洞天,旧瓶新酒、翻出新意,始终保持新鲜感与趣味性,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古代诗人运用“反复”手法,写出了许多反复成趣、重叠新意、同字妙用、重章复沓、回环往复等形式的优秀诗词艺术作品。

  一、反复成趣

  “反复”修辞方法用得好,会起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一)本句反复。即一句内反复。如:

  1.杜牧《赠别》中“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本来心中有深情,外表却总像无情似的。“多情”与“无情”意思相反,但经诗人用“似”字连起来,以无情反衬多情,更显得情深意切。明明是有情,却说是无情。本可用笑声来缓和一下气氛,但是此刻想笑也笑不成。一个“唯”字,把当时怅惘难堪的心情逼真地表现了出来。

  2.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雨;说它不是晴天却又是晴天。诗人用谐音双关反复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根本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了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美。

  3.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不是真花。“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是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不是云雾之雾。诗人用“花非花,雾非雾”本句反复,写出了人生如梦幻,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事物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4.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以荷叶的“生”与“枯”(死)反复,比喻春恨秋恨,都是相思,相思之情越来越深。 

  (二)后句反复前句。如:

  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人们总认为落日的地方是天涯,可我望见天涯的落日,却望不见自已的故乡。前一句说天远,后一句反复前句,说天涯再远也没有故乡远。因为天涯还能看到,但故乡却看不到。

  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眼睛看到的穷尽之处是春山,然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看不到的地方。通过反复,极写了闺中少妇思恋郎君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突出了主题。

  (三)下半首反复上半首。如:

  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籽,错教人恨五更风。”上半首,写宫女在桃树下仰看“树头”俯视“树底”,看到被五更风吹落的满地“残红”。她们一边拾掇狼藉的花瓣,一边怨怪东风的薄情,叹惜桃花的薄命。下半首,用“桃花结子”暗示女子出嫁,而宫女们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桃花凋谢了还会结出果实,这又勾起宫女的羡艳和妒嫉。但诗人不直接这么说,却说桃花是为了“贪”结子而自愿凋谢的,并不是东风无情。这一反复,推翻了上半首的意思,使诗的意境更深了一层,较好地突出了桃花有结子自由、宫女却无结婚生子自由的主题。

  (四)相反相成。“相反”,指的是情与景,以及景的大小、远近、高低,笔墨的虚实、巧拙、刚柔、奇平等等,处于一种对立和矛盾的状态;“相成”,是指这种矛盾状态的艺术描写,常常可以更动人地表达诗词作者的感情和生活的真实,达到更高意义美的和谐。如:

  1.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以骀荡春光反衬离愁别绪,更觉伤情无限。

  2.李白《长干行》中的“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以蝴蝶双飞反衬少妇独守空房,更显刻骨相思。

  3.梅成栋《咏梅》中“满眼是花花不见,一层明月一层霜。”满眼梅花,却梅花不见,只因被一片香雪而引起了视感相反的错觉,好象高的是一层明月光,低的是一层严寒霜。上句后半句的“花不见”与前半句的“满眼梅花”意思相反。诗人巧妙地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相反相成,于反复中引出更深的趣味,进一步把梅花盛开的景况表现了出来。

  4.杜审言《七绝》:“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前两句,各自是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句中翻叠,在自己原来意思之上用否定意义翻笔产生了新意。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全词十句话,前九句描写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最后一句,将其全部推翻!

  诗中的反复,必须相反相成。如果相反不能相成的话,那就不是反复成趣,而是自相矛盾了。“相反”,表面上是矛盾的;“相成”,实际上是统一的。

1690504413249584.jpg

  二、重叠新意

  重叠,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有多种:

  (一)叠字。就是将完全相同的字连续使用。

  1.叠在句首。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等。用“漠漠”加倍渲染水田广布或雨意朦胧之状。

  2.叠在句中。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宋万里《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杜甫《豋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李煜《浪淘沙令》中“窗外雨潺潺”等。作者分别用“嘈嘈”“切切”描摹琵琶声,用“瑟瑟”形容江水颜色如碧玉,用“尖尖”角描写荷叶;用“萧萧”模拟落叶声,用“潺潺”描摹雨声,增强了作品的准确性,使声色更有现场感。

  3.叠在句尾。如: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门时是春天,用“依依”写杨柳似乎对我有感情;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用“霏霏”形容天气似乎对我无情。为了回家见到妻子(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依依”充满着人性美,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4.叠字数不同。如:

  (1)一句叠一字。如:“关关雎鳩”“阴阴夏木啭黄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等;

  (2)一句叠两字。如: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牌,大珠小珠落玉盘”;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一句叠三字。如:吴融《秋树》“一声南雁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陆游《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用三个叠字增强语气,加深感情;

  (4)一唱叠四叹。如:《国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通过“窈窕淑女”一唱四叹的反复,不但将思想内容层层推进,而且朗朗上口、余味回环。

  (5)两句互叠。如:刘希夷《白头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年年岁岁”互叠吟咏,写出了景物依旧,人事多变,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二)叠词。将一个词语在诗句中反复使用。如:

  (1)佚名《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两个“劝君”动词叠用,加強了规劝的意思。

  (2)李白《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第一个“君不见”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意味。第二个“君不见”,悲叹人生短促,不直接说人会变老,而将人由青春至老年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于是,两个“君不见”的呼唤,既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又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容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两个“君不见”,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大大地增强了诗句的感情色彩。

  (3)王维《杂诗》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两个“故乡”名词叠用,强化了思乡之情。

  (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七组叠词,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悲戚难耐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叠句。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互应地重叠。

  1.两句一样的重叠。如:

  (1)《东坡引》中“雄心消一半,雄心消一半。”后句不是为强调上句,而是要用两层意思,第二句是曼声。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加强语气,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3)秦观《如梦令.春景》:“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依旧,依旧”,也是一种口气,照旧,照旧。

  (4)秦观《如梦令.门外鸦啼杨柳》“门外鸦啼杨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消瘦。消瘦。”加强语气,瘦了,瘦了。

  2.字不一样的重叠。如:

  (1)《洛阳有愚叟》五古中“检点盘中饭,非精亦非粝;检点身上衣,无余亦无阙;天时方得所,不寒又不热;体气正调和,不讥亦不渴”;

  (2)《哭崔晦叔》五古内“邱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3)《洛下春游》五排内“府中三遇腊,洛下五逢春。春树花珠颗,春塘水麹尘,春娃无气力,春马有精神”;

  (4)《顾人》诗中“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以上4种各表其意,自成一格。

  (5)无名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每章开头都用重叠句“岂曰无衣”,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于是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语言富有强烈的重叠动作:“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全诗重章叠唱,抒写了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奔赴前线浴血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3.叠句作结。后联上句,仍用前联下句词语。三种形式:

  (1)叠句作结。如,杜甫《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2)叠句引起下句作结。如杜甫《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3)叠句引起下句又两句叠韵作结。如:

  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芻”。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叶清臣《贺圣朝.留别》:“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蒙亦词:“十分春色,欣赏三分,二分懊恼,五分抛掷”;刘炳照自题秋窗填词图云:“一寸词肠,七分是血,三分是泪”。

  蒋溥卿词“趁三分酥雨,一分残雪,唤醒春魂。”

  以上各例,用意不同,同属叠句。

  4.叠句不全同。如:

  (1)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林逋《相思令.吴山青》:“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3)朱淑真《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4)无名氏《青玉案》:“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5.叠句转折。如辛弃疾《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叠字成文。反复用叠字,组成文章。如:

  (1)叠用同一组或相近的词句。如:杜甫《草堂》中:“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邻舍喜我归,沽酒携葫芦。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以四个叠字“喜我”,极写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2)《木兰歌》:“耶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用三个叠字“闻(我)来”,写出了娘、姊和弟弟与“我”的深厚而真挚的感情。

  (3)郑谷《石城》:“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江人依旧棹舴艋,江岸还飞双鸳鸯。帆去帆来风浩渺,花开花落春悲凉。烟浓草远望不尽,千古汉阳闲夕阳。”此诗中,叠用了两个“石城”、两个“莫愁”、两个“江”字、两个“帆”字、两个“花”字、两个“阳”字,组成文章。

  (4)戴叔伦《和汴洲李相公人日立春》:“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独献菜羹怜应节,偏传金胜喜逢人。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己频。东阁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一二句叠用两个“春光好”,最后又以“春”押脚作结,写出了作者和汴洲李相公在立春那天的喜人情景。

  以上各例,字虽重叠,但不碍理,不叠意,反复成趣,赋予新意。

1690504470449897.jpg

  三、同字妙用。即在诗中,同一个字多次出现。

  (一)同字互回。为取得诗句节奏一波三折、环叠不尽效果的方法之一。如:

  (1)每句同字互回一次。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清平调词》)“试却千行更可行”(刘皂《长门怨》)“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儿童相见不相识”(贺知章《回乡偶书》)“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之一)“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等。

  以上各例,每句都有两个同字互回一次,是作者按一定规律有意使用的。

  (2)每句同字互回两次。如:“非琴非瑟亦非筝”(白居易《云和》)“一见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以上3例,每句都有三个同字互回两次

  (3)整篇同字互回。如:

  王建《古谣》:“一东一西陇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全诗四句,句句同字互回。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全诗八句,一连用了六句同字回互,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同字反复。如:

  (1)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春思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诗中“春”字反复出现了8次。前4个“春”字分别点染“春色”“春水”“春思”“送春”。后4个“春”字,状写“思春”“春至”“春色”“逢春”。既突出了诗的重点,又加強了音乐美和旋律美。

  (2)沈佺期《龙池篇》前四句写道:“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用了5个“龙”字、4个“天”字,字法上不仅“同字”,而且还运用了“顶真”格的修辞手段。

  (3)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先后用了2个“空”字”,3个“黄鹤”,千古流传。

  (4)梁元帝萧绎《春日诗》:“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月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以惜春时。”反复使用了24个“春”字,句句有春。最后以“独念春花落,还以惜春时”,透露了淡淡的哀愁。

1690504524105311.jpg

  四、重章复沓。

  一咏三叹回环往复,是重章复沓形式的抒情特点,它能以平和的方式来抒情,达到委婉含蓄或感情强烈的效果,使情感的表达更深切更悠远。

  (一)重章叠唱。

  1.加強感官美。重章叠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审美器官和审美感受。如:《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反复吟咏,不仅便于记忆和传颂,更给人一种凝重深沉的历史感受。

  2.加強意境美。重章叠唱,还能有感官上意境美的刺激,加强心灵深处的情感升华。如:无名氏的《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的开头,就移情于物,让人感受到意境的自然优美、凄婉动人。想望伊人,望却不可见,求却不可得。这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伊人”在反复吟咏中,凸显出了凄凉迷惘的心境。

  3.加強情感美。重章叠唱,最终是使抒情主人公的情绪得以宣泄。如:《采葛》反复咏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直接表达相思之苦;而《芣苢》更是通过重章叠唱“采采芣苢”的表现形式,再现了古老习俗的欢乐情景,唱出了原始女性对生殖的心灵的狂热;又如《硕鼠》,每章开头都用“硕鼠硕鼠”反复重叠,加强作品的感情力量,从而强化了主题。

  (二)换字添意。即句中调换叠用一字。如:

  (1)梅圣俞“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过低田流。”

  (2)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峽,便下襄阳向洛阳。”

  (3)李商隐《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4)黄庭坚《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惟有相逢即相别,一杯成喜只成悲。”

  (5)邵尧夫《所失吟》:“偶尔相逢即相别,乍然同喜又同悲。”    以上各例,更换一字,陡添意趣。

1690504582434491.jpg

  五、回环往复

  在“反复”修辞方法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回文诗。

  回文诗利用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的特点,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艺术效果。

  1.“就句回文”。是指在一句诗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如(1)李旸《春闺》诗:“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这首诗写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用词深情,回文美妙,读来让人有回环往复之感。

  2.“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如:

  (1)苏轼的《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

  (2)纳兰性德的《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雾窗寒对遥天暮”,从最后一个字“暮”倒着往前读,就是下一句“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倒过来也就是下一句“鸦啼正落花”。

  (3)苏轼《菩萨蛮(回文)》:“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前四句写乐景,缠绵柔丽,后四句写悲情,凄凄戚戚。别离的愁苦何等凄伤。

  3.“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如:苏东坡《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从结尾开始倒读,形成一首新诗:“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4.“环复回文”。先读前两句,再从第二句尾字倒读至开头。如湖北咸丰县《万柳堤即景》:“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5.“叠字回文”。即回文中有叠字递进。前句的后半,兼作后句的前半。全诗文字,可围成一个圆圈。用递进的趣味增强文学的趣味,用数学美衬托文学美。如:

  秦观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小妹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轼诗:“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三人分别用14个字,各自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非凡,体现了他们过人的才华。

  6.“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可以顺读、倒读,完成一个反复。如:

  (1)宋朝李禺《两相思》:

  顺读《夫思妻》:“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妻思夫》:“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2)明朝黄峨《卷帘雁儿落》:

  (顺读)“难离别情万千,眠孤枕,愁人伴。闲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倒读)则成了“断肠中,月明看,南天雁,和鱼远。信传河关。深院小庭闲伴。人愁枕孤眠,千万情,别离难。”倒读更有味道。

  “反复”,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修辞方式,也是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往往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使作品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艺术效果,应该不断传承和发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极为典型的“反复”手法,明显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作者深度解读了诗词中“反复”的运用手法,对诗词的写作有着深刻的研究,实属不易,给读者以学习和启迪。诗词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短文,需要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文字表达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每一个字进行详尽的推敲。感谢作者奉献,给读者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