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童年地理】我的老家清官店(之十一)

作者: 清官店人 点击:888 发表:2023-06-21 09:04:28 闪星:5

摘要:老家清官店,是我的根,如今已建成文明生态示范村。我崇敬清官,歌唱清官,更愿清官遍地,清风长传,故以“清官店人”作为博客网页、微信昵称和多个平台的网名。

   “清官店人”      

  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我在清官店村西街路北一个农家小院里呱呱坠地。

  虽然,我从1958年“大跃进”时代即开始离开老家清官店,去到外村、外县、县城、外省上完小(即小学五六年级)、初中、高中和大学,后又一直在北京工作与生活,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我的幼年和童年是在清官店度过的。是勤劳善良的父母给我以生命之躯和亲情呵护,是清官店的井水和五谷杂粮养育我长大成人,是清官店小学的启蒙老师领我跨进知识的门槛,是清官店的民风民俗和乡土文化给我以艺术熏陶和精神滋润。清官店,那里是我的根。

  虽然,清官店村地处平原,自然风光没有水乡的秀美,没有山区的壮丽,没有海滨的旖旎,更没有城镇的繁华,这里有的只是一派原野,平凡而单调,加之偏僻与贫瘠,似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但是,故乡原野上的春之野花、夏之绿禾、秋之金穗、冬之白雪以及生活其间所生发出的恬美、愉悦和乐趣,是永刻心田的。忘记了是哪位哲人说过一句话:能使你安然入梦的地方,就是你心中的天堂和圣地。打小时候起,我就有个无梦不成觉的习惯。年近耄耋的我,走南闯北,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还在国外工作了三年,去过好几个国家。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在那里生活多长时间,我的夜梦发生地却大多还是在清官店家中的老屋、村中的街巷或村外的田野。偶有失眠,辗转反侧时,忆起童乡,便会有一阵难以明状的温馨和慰藉涌起,心平了,气和了,鼾声也就悄然而至。清官店,在我心中的位置永远是无可替代的。

  我爱我的故乡清官店,也以自己是一个清官店人而深感幸福与自豪。无论遇到旧友或是新朋,彼此说起故乡,我总是毫不掩饰地说:“我可是清官——店里的人啊!”也许是有了“清官——店”这个村名的无形教育,我一直遵循着“扎扎实实做事,清清正正做人”的原则。一九八三年八月我被任命为总参二部政治部宣传处长后曾写一小诗,就是我真实心绪的表达:

  生于僻壤清官店,自幼崇文未欲官。
11.jpg  不意此生临宦海,心清身正效先贤。

  后来,当我明白了清官店村名的确切来历,更加庆幸此生生逢其地,于是开始在个人书画作品题款里把“清官店人”四字冠于“张建明”之前,俨然古人的名号,并自刻了一枚白文闲章“清官店人”。我的好友、著名画家甘长霖先生了解此内情后,又欣然为我刻一朱文压角章“清官店人”,还特制边款:“此地清名缘于官,清官店人做清官”。这两枚印章,我都经常使用。

  本来,我自幼憧憬的是当作家、诗人、画家,过散淡文人雅士般的生活,从未梦想当官。但是阴差阳错,最后还是与“官”字沾了边,而且成为清官店人中“官”位最高的一个。2003年从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武官位置上卸任后回乡探母,清官店村所属中里厢乡张乡长同村支书找到我,说要将清官店建成文明生态示范村,还要修通村西公路,要我帮些忙,并能为此留点纪念。能为故乡出力,我自然答应。2004年在清官店文明生态示范村建成后,我自撰并书一首小诗送给乡长。2005年在清官店村西公路修通后我再次回乡,看到张乡长已把那首小诗装裱后挂在了他的办公桌对面。那诗当时未讲格律,除一长序及落款外,中为隶书四句:

  清官店名源于官,清官驻店解民难。

  古店已远新村建,清官清名代代传。

  我崇敬清官,歌唱清官,更愿清官遍地,清风长传。

  以“清官店人”作为博客网页、微信昵称和多个平台的网名,也缘于此。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篇文字作者深为清官店人而自豪,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尽管求学离开再很少回来,但魂牵梦绕的地方永远是清官店,并以“清官店人”为别称,并以其寓意明志。看来清官店是作者的福地,作者借家乡名字表意做了一枚清官,并深以为荣,其实故乡是每个在外漂泊的游子福地,只要不忘本就能做个清廉正直的人。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