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戴着镣铐去跳舞

作者: 江楠 点击:3695 发表:2023-06-19 05:49:42 闪星:2

摘要:离合诗,是古代的一种“戴着镣铐去跳舞”的特殊诗体。虽然较难掌握,但是一旦学会了创作手法,对于写作精美的散文、高雅的诗词,甚至在特殊情况下用于传递情报,都有独特的作用,值得继承和学习。

   离合诗,由古希腊女预言家埃利色雷发明,是一种特殊诗体。离合诗,“离”就是“拆离”,例如“加”可以拆离出“力”和“口”;“合”,就是“组合”,例如“口”和“臭”可以组成“嗅”。中国的离合诗,根据汉字上下、左右、内外结构的特点,在诗句内拆开字形,取其一半,再和另一字的一半拼合成其它的字,显示或暗示其新的意思。“离合诗”因有拼凑的痕迹,被古人称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诗。但从言情的角度来看,表面与深层、情感与寓意还是吻合的,两个层面的“离别”之意,起到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艺术效果。

  一般来说,“离合诗”中的一个字往往由四句诗组成。如,潘岳《离合诗》“佃渔始化,人民穴处。意守醇朴,音应律吕”中:前两句的第一字“佃”——拆离成“人”和“田”;后两句的第一字“意”——拆离成“音”和“心”;再将“田”与“心”合成一个新的字——“思”。这个“思”字,就是诗人要表达的内容。

  离合诗中离合的方法有多种,一般有四种句式:四言、五言、楚辞体与四言杂揉,可见这种诗体在句数、字数上没有具体的限制,在拆字合词的规范下有一定的自由。

  

       一、中国最早的离合诗

   魏晋诗人孔融的《离合郡姓名字诗》,是中国最早的离合诗:“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行施张。吕公饥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予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六翮不奋,羽仪未彰;龙蛇之蛰,俾也可忘。玟璇隐曜,美玉韬光。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此诗用了两种离合方法:

  (一)每四句离合成“一个字”:上句的首字与第二句的第二字离合,然后合成“一个字”:“渔父屈节,水潜匿方”——“渔”离开了“水”,就是“鱼”;“与时进止,出行施张”——“时”,也写作“旹”,离开了“出”,就是“日”。将一、二句“鱼”加“日”,合成“鲁”。“吕公饥钓,阖口渭旁”——“吕”去了“口”是“口”;“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域”去了土是“或”。将三、四句“口”加“或”,合成(國)“国”。“好是正直,女回予匡”——“好”无“女”是“子”;“海外有截,隼逝鹰扬”——“截”没了“隼”是“乚”。将五、六句“子”加“乚”,合成“孔”。“六翮不奋,羽仪未彰”——“翮”无“羽”是“鬲”;“龙蛇之蛰,俾也可忘”——“蛇”被“蛰”是“虫”。将七、八句“鬲”加“虫”,合成“融”。

  (二)每两句拆离成一个字:“玟璇隐曜,美玉韬光”——“玟”无“玉”(“玟璇”都是美玉,“隐”即“无”)是“文”;“无名无誉,放言深藏”——“誉”无“名”(即无言)即“兴”、“放言深藏”即(言字伸长)“举”。

  孔融的这首诗,离合成六个字,即:“鲁国孔融文举”。

  

       二、离合诗的分类

  (一)四言离合诗。如晋代潘岳的《离合诗》:“佃渔始化,人民穴处;意守醇朴,音应律吕。桑梓被源,卉木在野,锡鸾未设,金石拂举。害咎蠲消,吉德流普;谿谷可安,奚作栋宇。嫣然以熹,焉惧外侮;熙神委命,已求多祜。叹彼季末,口出择语,谁能墨诚,言丧厥所。垄亩之谚,龙潜岩阻,尠义崇乱,少长失叙。”此诗每两句第一个字相减,得一字;然后所得字两两相加,二十四句共得六个字:“思杨容姬难堪”。

  (二)五言离合诗。如谢灵运在《谢康乐集》(卷二)《离合诗》:“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咏情亦伤,劇(剧)哉归游客,處(处)子勿相忘”。“离”的手法同上,也是每两句首字相减,得“口、力、刂”;“合”则是三组相加而成的“别”字,与诗的主题吻合,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六言离合诗略)

  再如,沈炯《赠江藻》:“開(开)门枕荒野,井上发红桃;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堂室何寥廓,志士隐蓬蒿;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朋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朗月同携手,良景共含毫。欒(栾)巴有妙术,言是神仙曹;百年肆偃仰,一理讵相劳。”用先离后合的手法,每四句组成一字,得“闲居有樂(乐)”四字,与诗的主题紧密扣合。

  (三)骚体离合诗。如,南北朝宋孝武帝刘骏《离合诗》:“霏云起兮泛滥,雨霭昏而不消,意气悄以无乐,音尘寂而莫交。守边境以临敌,寸心厉于戎昭,阁盈图记,门满宾僚。仲秋始戒,中园初凋,池育秋莲,水灭寒漂。旨归途以易感,日月逝而难要,分中心而谁寄,人怀念而必谣。”手法也是先离后合,每四句得一字。全诗隐“悲客他方”,与诗意相符。

  (四)题词(或序)离合诗。暗示作者姓名,看起来像“谜”。如《越绝书》未署作者姓名,有说是子贡,亦有认为是伍子胥。到了明朝,杨用修对该书的后序仔细推敲,才发现作者已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制成隐语置于其中。此后序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往,死葬其乡。不直自斥,托类自明。文属词定,自于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杨用修的解释是:“去得衣,乃袁字;米覆庚,乃康字;禹葬会稽;是会稽人袁康也。其‘不直自斥,托类自明’,厥旨书昭然,欲后人知也。‘文属词定,自于邦贤’,言共著非康一人也。以口承天,吴字;屈原同名,平字;与康同著此书者,乃吴平也。”

  (五)藏字离合诗。如,唐代权德舆《离合诗赠张监阁老》:“黄叶从风散,共嗟时节换。忽见鬓边霜,勿辞林下觞。躬行君子道,身负芳名早。帐殿汉官仪,巾车塞垣草。交情剧断金,文律每招寻。始知蓬山下,如见古人心。”两句成一组,其首字离析得“田、心、弓、长、八、厶”;每四句相合而成“思张公”三字。张公就是张荐,他酬和一首:“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強为词。”用的是同样手法,离之得“禾、厶、木、又、门、各”,合起来是“私权阁”。“私”有偏爱之意,也与“思”字通,而“阁”即“阁老”,是唐时对资深官员的敬称,与“思张公”意思相似。

  (六)藏书离合诗:“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两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这首诗中,隐藏了20部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东游记》《三国演义》《水浒》《桃花扇》《桃李劫》《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银瓶梅》《梅花易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史记》《汉书》《西厢记》《镜花缘》。

  (七)藏联离合诗。秀才(上联):“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少女(下联):“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子,子不孝敬娘!”

  (八)字谜离合诗。如:“灯儿下金钱卜落,这苦心一一谁知道,到春来人日俱抛,欲罷(罢)时何能自了,吾心正焦有口向谁告,好相交有上梢来没下梢,既皂难留白,少不得中间分一刀,从今后休把仇家靠,千思量不如撇去了好。”每句一个字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朱淑真创作了一首词,描写一位少女,失恋后的悔恨心情和断绝关系的决心。这首词,每一句打一个字:“下楼来,金簪卜落(一)。问苍天,人在何方(二)?恨王子小,一直去了(三),詈冤家,言去难留(四),悔当初,吾错失口(五),有上交,无下交(六),皂白何须问(七)?分开不用刀(八),从今莫把仇人靠(九),千里相思一撇消(十)。”全词十句话,句句分道扬镳,悲切与愤懑交织在一起,既抒发了自己的怨恨决绝之情,又对薄情寡义的丈夫进行了遣责。有趣的是:每句话的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显示了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九)拆字离合诗。如,宋代刘一止《苕溪集》诗曰:“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詠黄鹄,志士心未已。”

  (十)顶真离合诗。如,无名氏《春景》:“风轻云静正春宵,月淡星疏带浪摇。山藓绿荫浸曲涧,水桃红艳映平潮。朝莺唤醒金闺梦,夕杏妆成玉貌娇。乔柳垂溪频点翠,十分芳蕙异香飘。”有人将此种诗体排成圆形,并将位于前一字部首的形体,重合于前字之中,遂成图形文字游戏。

  (十一)单字离合诗。陆龟蒙写了《闲居杂题五首》,分别以“鸣蜩早”、“野态真”、“松间斟”、“飲岩泉”、“当轩鹤”为题。如“鳴蜩早”是:“闲來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诗题是“鳴蜩早”三个字,也就是离合的对象。手法是把这三个字都分成两个部分,按序分别放在一二句、二三句、三四句的交接处;三个句组的尾首二字结合,即成诗题。这种离合诗和自孔融始的离合体大不一样,形式上有点像诗钟中的蝉联格,是把题字嵌在一头一尾。

  (十二)名词离合诗。分别有“县名离合”、“古人名离合”、“药名离合”等等。这种离合的形式,只是把名词分开嵌在两句之间,如皮日休《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其一):“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來鱼。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鹿门是山名,是皮日休隐居之处,《怀鹿门》则是诗题,另在一二句、二三句、三四句间嵌入了“桂溪”、“鱼台”、“百泉”三个县名。

  还有更简单的,只是把名词直接嵌入句中,但要求形连意断。如陆龟蒙的《寒日古人名》:“初寒朗咏裴回立,欲谢玄关早晚开。昨日登楼望江色,鱼梁鸿雁几多来。”诗以《寒日》为题,嵌入“寒朗”、“谢玄”、“楼望”、“梁鸿”四位古人名。皮日休《奉和魯望寒日古人名一絕》:“北顾欢游悲沈宋,南徐陵寢叹齐梁。水边韶景无穷柳,寒被江淹一半黄。”诗中也嵌入“顾欢”、“徐陵”、“边韶”、“江淹”四位古人的名字。

  

        三、“离合诗”的特殊作用

  (一)用“离合诗”手法,可作“密码电报”。唐高宗乾封二年,李勣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分海、陆两路大军东征高丽。在陆路军横扫辽东所向披靡的时候,海路军却遇了麻烦,郭待封的运粮船遇到了台风,全部沉没,登陆的军队断粮了。主帅李勣收到了郭待封的一封加急信,打开一看,竟然是一首莫名其妙的诗。他不由大怒,说:“军情这么紧急,你竟然有闲心写诗,我一定要斩了你。”行军管记通事舍人元万顷接过信,连忙上前给李勣解释,原来这是一首救命的离合诗——郭待封担心直接写信可能被高丽军队截取泄密,于是写了这首离合诗。李勣连忙安排军队送去粮食,缓解了郭待封粮食危机,这才免了郭待封的死罪。这个故事,《资治通鉴》中有记载。离合诗本是诗人的一种文字游戏。但在十万火急的时刻,聪明的郭待封却把离合诗当做“密码电报”,传递了情报,既挽救了一场战役,也救下了自己的性命。

  (二)用“离合诗”手法,可作现代高雅的诗词。古代诗文讲究离合,现代诗词也不例外。“离合”,是一个表现手法,是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是侧写、旁写与正写的关系。扣题正写为“合”,旁涉侧写为“离”;离与合是辨证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古人指出:只离不合,如野马脱缰,篇无主旨;只合不离,如春蚕作茧,文无外音。所以,古人要求诗文做到“不即不离,是相非相”与“不切而切,切而不觉其切”。

  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阕,写了北国壮美妖娆的雪景,紧扣题目,是“合”。下阕用首句“江山如此多娇”承上,用次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接着,议论百代,评说帝王——“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最后,画龙点睛写出了词的主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粗看:下阕的内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与题目“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好象无关。但是,仔细一看:这是用了“旁涉”、“侧写”手法,是“离”:上阕的“雪景”自然地引出了下阕的“议论”与“抒情”,升华了雪景,使“景”植根于“议”与“情”;而“议”与“情”又来源于“景”。这“景”与“情”、“景”与“议”的交融和辅成,就是“离”与“合”的和谐统一。这就是用“离合诗”手法,创作的现代高雅诗词。

  (三)用“离合诗”手法,可作现代精美的散文。如,宗璞《西湖漫笔》。

  杭州西湖,本与大海相通。1.3亿年前,燕山时期火山爆发,大海冒出了一只“海龟”,即“海龟状海岛”——现在叫“葛岭火山岩系”。同一时期,西边地壳抬升,形成了四川盆地,西藏地区耸起唐古拉山脉,长江形成,开始“一江春水向东流”。几千万年后,“海龟”的头部与大陆接壤,终于成为一个半岛。东南边的吴山与东北边的宝石山之间慢慢淤泥沉积、沙坎隆起。秦始皇东巡会稽后,在宝石山脚下留有一块大石头,叫“秦始皇缆船石”,然后上溯桐庐过江。说明当时西湖还未形成。大约到了东汉,才围成了西湖。据宋文帝时钱唐县令刘道真在《钱塘记》所写: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民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建起一条拦洪蓄水大坝,使“县境蒙利”。因这个原因,连钱唐县治也搬迁了,这就是今天杭州市的前身。所以,人间传说:因为一只“海龟”,才有了西湖,才有了杭州。人们还说:龟首在现在的植物园山门处的仁寿山,肩膀是岳王庙,左前爪是孤山,龟腰在葛石岭的抱朴道院,左后腿是秦始皇留下的揽船石,断桥就在它南面,海龟的屁股上是保俶塔,海龟细长的尾巴是弥陀山。山南正东,是东汉时钱唐县治所在。除此以外,西湖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宗璞的《西湖漫笔》,是一篇专门描写西湖胜景的游记。可是,作者开笔不写西湖,却写祖国其他地方的壮丽胜景:“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开满各色无名的花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一见到这些名山大川的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接着,作者还不写西湖,而拓笔写道:“在足迹所到的地方,也有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我才能理解、欣赏的。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在看过多少遍之后,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山水,也是这样的,去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过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

  后来,作者才引出西湖,描绘西湖的“绿”——“灵隐之绿”“苏堤之绿”“花港之绿”与“西湖之变”……

  作者为什么要先写祖国之美和达.芬奇名画?这就是“离合诗”的“旁涉”手法,就是“侧写”。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给人以“有趣的思想”,使人产生“神奇的力量”。所以在写西湖之前,作者先以祖国的美景来感染读者,使之产生共鸣,为读者领略西湖之美打下感情基础。接着,用欣赏达.芬奇的名画作比,暗示了这篇游记不是记叙对西湖的一般观赏,而是为了对美的真蒂的追求。这就为下面对西湖的描写作了铺垫。这就是看似“离”,实为“合”,是“不切而切”的手法。

  最后一段,作者以类比结尾:“希腊画家亚拍尔曾把自己的画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画后听取意见。有一个鞋匠说人物的鞋子画得不对,他马上改了。这个鞋匠又批评别的部分,他忍不住从画后跑出来说,你还是只谈鞋子好了。”粗略看,这段描写“鞋匠”的文字,与“西湖”无关,似乎离题了。但是仔细看,原来作者是要以此类比,引出“因为对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议论,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会怪我唐突罢。”表明了作者对西湖之美和祖国的巨变,只能象鞋匠那样说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美景有待进一步仔细观察与领略,这就使文章含义深远,余味无穷,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不即不离”的特点。

  ……

  总之,学好离合诗的创作手法,对于学写精美的散文、高雅的诗词、甚至用于传递情报等,都有独特的作用,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


  (2023年6月14日,于北京回龙观蓝天嘉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离合诗,指用拆字法写成的诗,中国的古文中,属于杂体诗的一种,诗文行文原则通常为字相拆成文。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一文说:“离合,字相拆合成文,孔融‘渔父屈节’之诗是也。”最早的离合诗当推东汉孔融作的《离合郡姓名字诗》,此后晋代潘岳、南朝谢灵运等名家也都有离合诗问世。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作者的评论据典精妙,内容丰盛,深入浅出,理论深邃,妙趣横生。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