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罗援:神勇机智侦察兵

作者: 《百面战旗红》创作组委会 点击:3322 发表:2023-06-06 08:33:29 闪星:7

【正文】

神勇机智侦察兵

                 ——《战旗》之“英雄侦察连”


有战争就有侦察兵,有侦察兵就有传奇故事。1988年全军现代化建设升级之初,我军开始将侦察兵打造为特种作战部队。最早出现的特战大队叫“华南之剑”,曾代表全军特种部队参加了“2000年国际侦察兵比赛”。接着又陆续出现了“东北虎”“雄鹰”“飞龙”“天狼”“响箭”“蛟龙”“雷神”“利刃”“猎鹰”“雪豹”等特战部队,无一不是国之利刃,军中兵王,在对敌斗争和国际侦察比武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

我军侦察兵可谓历史悠久,百炼成钢,战果辉煌。当年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林海雪原》《英雄虎胆》《奇袭》等,就是对我军侦察兵真实战例的艺术再现。他们闯龙潭,入虎穴,与敌斗智斗勇,经历惊心动魄,在战争舞台上留下了精彩瞬间,给人们打下了深刻烙印。

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越边境老山、者阴山两山轮战期间,来自全军15支侦察大队轮番上阵,前仆后继,执行抵近观察、渗透侦察、袭击捕俘、拔点作战等任务,以霹雳手段,打得敌军灵魂出窍,压制了敌军特工队,续写了侦察兵的传奇。其中,沈阳军区第40集团军120师侦察连,创造了侦察作战前出距离最远、伤亡最少、战果最大的侦察作战范例,战后被战区授予“英雄侦察连”称号,成为人们竞相瞩目的焦点。

1685923958132339.png

 

抗美援朝留下“成名作”

120师侦察连有着光荣的侦察作战传统,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便书写过“侦察兵教科书”式的经典篇章。

1950年10月19日,被称作“旋风部队”的40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头部队先期入朝,于安东口岸跨过鸭绿江,抵进云山城北地区。

40军120师侦察连连长马振堂、指导员徐振山迅速率小分队展开侦察。侦悉敌军已占领宁边地区,当即报告师长罗春生。全师遂停止前进,隐蔽集结云山北一带,连夜构筑工事。

1685923969305869.png 

当晚,师侦察连小分队继续前出侦察敌情,俘获南朝鲜军第6师2团侦察参谋,与118师两水洞俘获美军上尉赖斯特仅相隔几小时,被称之为“入朝作战第二俘”。

这时,“联合国军”已经打到鸭绿江边,情况十分危急。25日7时许,南朝鲜军第1师15团以14辆坦克为先导,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向北推进。8时30分,进入120师阻击地域。双方部队首战云山,打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第一战,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一天,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如果说120师侦察连抓了“第二俘”,参加了“第一战”还不算厉害,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1951年2月四次战役期间,120师侦察连奉命穿插至横城以南敌军纵深地带,配合主力攻歼圣智峰和800高地南朝鲜军第8师。

战斗打响前,侦察连60余人就尾随敌军调防部队悄然来到敌8师后方。随后,又穿插行进30多里,埋伏在丰水源附近一座公路大桥的桥头,截击从圣智峰和800高地败退下来的敌军。

指导员徐振山布置好观察哨和警戒分队后,带着部分人员到附近民居查验,正巧碰上8名南朝鲜军在屋里睡觉。侦察兵都是抓俘虏的行家,当即如老鹰捉小鸡般将8人制服。

后半夜,观察哨兵报告:800高地上升起了攻占敌人阵地的绿色信号弹。徐振山立即带领全连进入阵地,在公路桥头布置了一个“口袋”。

天色朦胧时,从800高地败退下来的敌人“乖乖”钻进了侦察连的包围圈,侦察连一下子就俘虏敌人120多人。

这些敌人是南朝鲜军第8师10联队1、3大队的两个营部,所属连队皆被打垮或歼灭,只剩营部人员溃逃下来。经清点,第1大队朴大队长、第3大队金大队长都在里边,还包括百十名散兵游勇。

接着,侦察连守株待兔,来一个抓一个,来一批抓一批,总共俘虏南朝鲜军230余人,包括报话员、总机班、对空联络班……

截击战斗结束时,天已拂晓,美军飞机早早便出动了。危急时刻,徐振山灵机一动,对南朝鲜军俘虏朴大队长说:“你知道对空联络信号吧,赶紧招呼,不然你们这么多人也得遭空袭,死得更惨。”

朴大队长唯唯诺诺,当即让其对空联络班用白布板摆出了“USA”3个英文大写字母。献媚地说:“自己人啦,没有问题。”

美军飞机看了以后,果然认定是自己的部队,不仅没有扫射轰炸,还在附近空中盘旋护航了一阵子。

侦察连就在美军飞机眼皮底下,押着俘虏,大摇大摆,满载而归,无一伤亡。

归队后,徐振山立即将美韩军空地协同信号作为情报向上级汇报,很快,志愿军部队便都摆出了“USA”蒙骗美机。

美空军后来发现有诈,愤恨不已,见到地上摆有“USA”字样便更猛烈地轰炸,一时把不明真相的南朝鲜军炸死炸伤许多,引得南朝鲜军官兵指天大骂,被传为战场笑话。

1685923979613934.png 

4月22日,第五次战役发起。前一天上午,120师侦察连接受了一项战前任务,要求组织一支小分队深入敌阵地纵深抓几个俘虏,供首长了解战情。

随即,由2排副排长庄吉元、3排副排长王再福带领5名老兵班长,共计8人组成一支小分队,由师侦察科郑科长亲自带队,沿北山沟壑直插明子岘南朝鲜军后方。

这8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侦察兵,行动迅速到极致,从接受命令到潜入目标区域,总共才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下午2时55分,小分队即潜入到了明子岘山,这里是南朝鲜军前线部队的后方营地。

很快,郑科长便发现半山一座可以容纳几十人的大木房,有军人进进出出。按一般人思维,这仗没法打,兵力相差实在悬殊。可这些老侦察兵却个个兴奋得直搓手:“到嘴的肥肉岂能不好好吃一顿?”

战斗任务迅速分配好,依据有利地形,侦察小分队对敌采取了前门打狗、后门堵截的战法。

随即,战斗打响了,仅用20分钟,侦察小分队就击毙敌人22人,重伤不能行走8人,剩下9人全被俘虏,无一漏网,为传奇的120师侦察连再添一笔新彩。

回程的路上,密林里响起了侦察兵的歌声:“抗美保家乡,我们打响第一枪,英名天下扬……”

 

还击作战打出“特种战”

30多年后的1987年,120师侦察连被编为40集团军特种侦察大队3连,赴南部边境地区参加“轮战”行动。

此时,南部边境作战已近10年,小规模军事冲突仍时有发生,敌人偷袭事件防不胜防。

1984年初,我军先后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金厂等边境战略要点。敌军感到,与中国大部队作战除了自取其辱,没有任何胜算,正面相刚不是对手,便玩阴的,搞起特战行动,不断袭扰我军防卫能力较差的目标。敌人的这种战术改变,给我边境军民带来了严重威胁,造成一定损失。

若问参战老兵,在战场上最怕什么,回答可能会五花八门,有的怕枪打,有的怕炮轰,有的怕挨饿,有的怕缺水,还有的怕烂裆,等等,不一而足。但若问最恨什么,多数人都会说出一个答案:最恨对方特工!

没错,对方特工,也就是敌军的侦察兵,善于小股或单兵遂行复杂艰巨任务,无孔不入,专搞破坏,让人防不胜防。

某夜,敌数名特工摸上我方阵地,突然将一个炸药包扔进2号哨位,造成我两名战士牺牲。

某夜,大雨瓢泼,敌两名特工冒雨潜入我方阵地,借着闪电发现我方一个掩体射击孔,便在下一个闪电到来之际,从射击孔打进一梭子子弹,致掩体内我两名战士一亡一伤。

某夜,敌几名特工发现我方阵地有一条电话线,遂循线摸到一个班营地,突然发起攻击,摧毁猫耳洞,导致我一名班长、一名战士惨遭敌手。   

某夜,敌一股特工偷袭我方哨位,被哨兵发现,双方发生战斗。我方另一个哨位人员赶来增援,击毙敌特工两名,打退了偷袭的敌军。但我方也有一人身负重伤,被抬到后方抢救,最后被截肢。他就是一等功臣徐良。

于是,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为配合在老山、者阴山地区的作战,保障主战场翼侧和边境安全,从各部队抽调精悍的侦察兵参加轮战,进行反制作战,打击敌军特工队嚣张气焰。

1685924009118290.png 

长达5年的老山地区侦察作战拉开序幕。第14侦察大队由沈阳军区第40集团军组建,下辖4个侦察连、1个火力连。侦察1连为118师侦察连,侦察2连为119师侦察连,侦察3连为120师侦察连,侦察4连为军直侦察连,火力连由118师352团组建。

1987年10月5日,第14侦察大队登上军列,千里机动来到了南部边境扣林山地区,奉命在老山主战场两翼3段 7~12 号界和 14~17号界区域内执行侦察作战任务。

侦察作战,顾名思义既有侦察,又有作战,二者相辅相成,主要是对主力部队作战进行配合。侦察主要获取情报,作战则试探虚实,讲究高度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120师侦察连作为第14侦察大队3连,编制132人,可谓兵强马壮。连长刘志坚是祖籍山东的精壮汉子,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向侦察连老连长马振堂、老指导员徐振山学习,把侦察连的荣誉发扬光大。

12月5日接防后,120师侦察连在我方防御阵地的间隙进行巡逻与设伏,全力堵截敌军特工的潜入路线。在扎紧篱笆防敌潜入的同时,派出侦察兵潜入敌军纵深,突袭或设伏抓捕敌军零散人员,摧毁敌火炮、工事、仓库等装备设施,引导我炮兵射击重要目标……

尽管每天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却一直没有重大战果。一晃半年多过去了,侦察连一些官兵不免有些心里发毛。当时的作战程序是,连里根据战机提出作战方案,由大队上报批准。没有战机就没有方案,没有方案就没有仗打,而战机通常又都是稍纵即逝。

1685924018817474.png 

连长刘志坚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温不火,每天照常派人上到附近高地例行观察。

当观察哨是个苦差事,寂寞无聊、风吹日晒、蚊虫叮咬不算,万一暴露目标,还可能招来对方特工。因此,很不受人待见。

日子一天天过去,功夫终不负有心人,就是从这个不受待见的地方,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战机出现了!

刘志坚和指导员田亚力马上召开支委会,告知大家经长期观察发现,在对面1801高地东南250米处有敌屯兵房1栋,守敌约7至12人。周围构筑了防御阵地,西南约50米处有根竹制用水管,沿小路直通1737高地。敌人每天都要到水管处取水,供日常生活、洗澡和洗衣用。时常还有少量人员沿路砍柴,通常不带武器,戒备程度不高。

1737高地位于我扣林山当面,边境线野猪塘骑线点东南8公里处,与1801高地相连,与我扣林山、野猪塘隔谷相望。

这些情况,正是通过长期观察一点点发现、积累和分析出来的。大家马上意识到这确是绝佳的战机,很快就上报了侦察作战方案。

8 月上旬,大队命令下来了:为查明该地区敌情,决定以120师侦察连兵力为主,在部分炮兵支援下,秘密渗入敌纵深1737高地东北地区敌屯兵房附近,寻机捕俘敌人。

刘志坚受命后,感到这将是一场考验连队的生死鏖战,立即召集连里战斗骨干开会。他先卖了个关子,读了1排长吕云浩新填的一首词:“勘查暸望观图,手枪匕首埋伏。茅草藤林掩护,胸有成竹。越奴来犯全诛。”然后问大家;“写的咋样?”

“好!”“咱连有人才呀!”大家齐声称赞,搞得吕云浩一个大红脸。

“确实好,不好我也不念。可光‘手枪匕首埋伏’还不够,这回我们要抓个活的回来。”

听连长这么一说,会上顿时炸了,“来任务啦!”个个摩拳擦掌。

行动分队共编为指挥组、破障组、捕俘组、火力组、还有3个接应小组、2个炮兵小组、2个支援炮兵分队。

针对雨季作战、目标距离远、地形复杂等情况,为万无一失,刘志坚带领侦察连在沙盘和相似地形上进行了反复推演和模拟演练。

大队长张岩青、政委黄小胜、副大队长张福生、参谋长刘传正带机关人员到现地,给予具体指导。

 

引蛇出洞捕获“敌特工”

8月14日,天刚亮,120师侦察连行动分队96人便乘车从驻地出发,50分钟后到达野猪塘(8号阵地)西侧,然后改为徒步行进。

此次侦察作战由大队直接指挥,大队领导卢成元、刘传正率司令部参谋人员等9人,与张福生指挥组汇合,组成了大队侦察作战前指。

整个行动计划是:隐蔽进至1737高地附近,进一步实施抵近侦察,并做好潜伏准备;选择并占领伏击位置,以“守株待兔”方式伺机捕捉进山打柴等零散活动之敌;如敌不外出,则破坏水管,切断水源,“引蛇出洞”,适时“猛虎扑食”,抓捕前来查修水管之敌,得手后迅速回撤。

一早,大队前指在 1954 高地开设。此时,天阴下雨,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20~30米。捕俘组、火力组、炮兵1组和各接应组在雨雾遮蔽下沿 1692 高地、1346 高地不断向敌隐蔽接近。

中午时分,炮兵1组在1346高地西侧200米占领阵地并完成了射击准备。天黑后,各接应组进入预定位置。捕俘组与火力组进至1737高地,并组织了抵近观察和潜听行动。当晚各组就地隐蔽露营,一夜平安。

第二天凌晨,仍旧细雨霏霏,大雾弥漫,热带雨林中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大队侦察参谋吕林和侦察连捕俘组现地再次研判了敌情和明确行动计划后,冒雨潜入1737高地东北300米处预定伏击区。这里距离敌人屯兵房大约150米,屯兵房周围情况尽收眼底。

捕俘组按2、1、3小组的顺序,沿水管至小路南侧成一线配置。火力组在捕俘组左后方100米处隐蔽,占领了便于观察射击的有利位置。

此时,从前线到后方,侦察作战如一部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前线各组均进入战斗状态,做好战斗准备;炮兵2组及支援炮兵分别在扣林山和既设阵地完成了射击准备;大队长张岩青率基指人员前出至扣林山观察指挥;大队后指及救护所由后勤处长带领在8号阵地开设完成。

整个上午,雨未停,雾未散。捕俘组严密注视着屯兵房敌人的一举一动,房内不时传出敌特工的说话和吵闹声,偶尔伴着几声狗叫,无人员外出活动。

雨一直在下,捕俘组官兵潜伏在草丛中,衣服全部湿透,冻得瑟瑟发抖。考虑到若继续下雨,敌人外出活动的可能性不大,且潜伏时间过久,捕俘人员体力也难以支持。刘志坚遂决定放弃“守株待兔”,主动“引蛇出洞”,切断水管,断敌供水,然后相机捕俘。

当断不断,必有后患。侦察员们说干就干,将敌人水管破坏,并消除了人为痕迹,继续观察待机。

中午时分,一个敌人哼着小曲提桶出来接水,发现水管无水,便用木棍连连敲击水管。接着房内又跑出数名特工聚集在水管处,议论一阵后返回,未见敌人进一步行动。

又过了4个小时,捕俘组官兵爬在泥水里坚持着,忍着饥饿与疲劳,静静潜伏在草丛里。

天渐渐暗了下来,黄昏前,终于有5名敌军走出房子,沿小路查修水管。这回敌人很警惕,显得小心翼翼,前面3人第1个手持匕首,第2、3个依次间隔约30米,手持冲锋枪。另有2人在其后50米处携枪跟进。他们边走边四处张望,显然都很紧张,却毫无觉察,一步步接近了我伏击区。

第1个敌人从我第2捕俘小组眼前走过,进至我第3捕俘小组位置,刘志坚果断发出“抓前打后,抓打并举”战斗信号。6班长孟宪伟霍地从草丛跃起,双手抱膝将身高力壮的敌人扑倒。

敌人见状,大声呼喊,拼命反抗,回手一刀刺向孟宪伟背部。孟宪伟忍着剧痛死死抱住敌人双腿不放,2排长呉晓民和另2名捕俘手扑向敌人,将其制服。

1685924071139784.png 

                                  侦察兵押送敌军俘虏回撤 

第2名敌人仓皇回逃,被我击伤在地。1排长吕云浩带第2捕俘小组迅速将其擒获。

后面的敌人见状,疯狂用冲锋枪向我射击,5班长和通信兵腿部中弹。我掩护人员和火力组一齐向敌开火,当即毙敌3名。原本静谧的热带雨林顿时炸开了锅。

此时,屯兵房内冲出了数名敌军,欲抢占阵地。我火力组2挺机枪对敌密集扫射,又毙敌4人,并用40火箭筒向敌屯兵房发射了3枚火箭弹,2发命中爆炸,房内顿时冒烟起火。

我侦察兵见好就收,押带俘虏、护送伤员,边打边撤。为防止敌人追击,工兵班长沿路快速设置了防步兵地雷12枚。

这时,占领阵地之敌,以轻重火力对我火力追击,捕俘组随即呼唤炮兵火力掩护。

须臾,我100迫击炮弹首群覆盖敌阵地。过了20分,我122榴弹炮开始压制1801高地敌炮兵及纵深等目标。炮弹呼啸,山崩地裂。

尾随追击之敌见我炮火猛烈,又踩响了我布设的4枚地雷,知我有备,只得掉头退去。

侦察连各组交替掩护回撤,五名干部亲自断后,当撤至1737高地西侧与敌脱离接触后,对伤员和伤俘进行了急救包扎。

回撤持续了一昼夜,由于前出距离远,地形复杂,坡陡路滑,加之夜暗能见度极差和伤员行动困难,回程显得格外遥远。

侦察兵们出现了严重缺水断粮、体力消耗大的困难情况。指导员田亚力不断给官兵加油打气:“大家加把劲儿,坚持就是胜利。”还和其他干部一起,主动将自己的食品和水分给战士。

撤至兰班屯附近后,通往1954高地有多处坡度都在60度以上,山路泥泞,曲折难行。为减轻伤员痛苦,干部、党员带头趴在泥水里,让抬着担架的战士从自己身体上踩过去。

翌日傍晚,侦察兵们终于全部安全撤到境内,半小时后返回驻地。炊事班已经准备了热汤热饭,回家的感觉真好。

至此,这次历时两天多的捕俘行动胜利结束,俘敌2人,毙敌7人,伤敌4人,我仅轻伤2人,堪称第14侦察大队乃至整个侦察作战最经典的出境作战行动。

1685924082136853.png 

                            第14侦察大队缴获的敌军武器和电话单机

120师侦察连一战成名,总参情报部发来贺电,对120师侦察连官兵不畏艰难,英勇善战的精神给与了高度评价。

战后,侦察连连长刘志坚等 5 人荣立一等功,侦察1 排排长吕云浩等 8 人荣立二等功,61 人荣立三等功;侦察1班荣立集体一等功,侦察7 班荣立集体二等功。

1989年1月7日,成都军区授予120师侦察连“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

1685924129672974.png

 

转型训练闯过“魔鬼周”

1996年10月,120师侦察连奉命随120师转隶武警部队,踏上了新的战斗征程。

昔日的辉煌,转型后的使命,时刻警示和激励着“英雄侦察连”官兵。他们继承了数十载的光荣传统,出色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传奇。

为在新的环境中保持战斗力,他们长期自觉坚持“魔鬼周”训练。即官兵们连续7天7夜与野兽为邻,和蚊虫做伴,练心、练胆、练极限,以这种近似残酷的磨练方式,保持英雄精神永不减退。

开始,总有个别新兵怯场,在“魔鬼周”训练过程中败下阵来。党支部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教育、使命教育、硬骨头精神教育。

在“英雄侦察连”,党支部永远是连队“主心骨”,将维护“英雄侦察连”的荣誉,作为官兵不变的共同信念。在党支部的钢铁堡垒作用凝聚下,连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向心力、战斗力,使所有人克服了心理和生理障碍,通过了“魔鬼周”的全部训练课目。

在党支部引导下,大家认识到闯过“魔鬼周”再难,还只是一时的考验,更难是要把“标杆”二字体现在平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期养成好习惯。

1685924140189985.png 

多年来,“英雄侦察连”的党员一直保持着战斗体能训练结束为大家整理装具的传统;长途行军,党员坐车厢尾部 ;野外宿营,党员睡帐篷门口 ;休息日公差勤务由党员带领,节假日、看演出时岗哨都由党员站……党员强则支部强。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攻不下的阵地,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在党员骨干模范作用带动下,冬季野营训练,官兵在冰天雪地中练“走、打、吃、住、藏”;夏季野外驻训,官兵在深山密林里练技术、练战术,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候下,也从不更改训练计划,一身雨水一身泥,摸爬滚打练硬功。优良作风薪火传承,不断发挥光大。

2017 年底,又一次考验摆在“英雄侦察连”党支部面前 :他们即将从传统特战连队改为高度专业化的兵种分队。一切要从零开始,必须打好转型这一仗。

在中队荣誉室,一次特殊的动员会振奋了士气。党支部组织党员回顾了建连以来的“四个想一想”:想一想有了任务能不能完成、想一想有了硬仗能不能打赢、想一想有了困难能不能克服、想一想有了成绩能不能超越,激发了大家当好战旗传人、再续中队辉煌的使命感。

1685924150996616.png 

党员干部把“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座右铭,组训任教第一个上,险难课目第一个练,比武考核第一个冲,他们用一个又一个“第一”立起党员冲锋的样子,处处打头阵、事事当标杆。

 “卫士——18”实兵演习中,导演部临机导调,设置了敌电磁干扰、电子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并命侦察中队配合友邻中队进行山地捕歼任务。

战场上没有了电波,仿佛人失去了听觉。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中队党支部并没有慌乱,迅速召集战斗骨干,研究作战方案、演算时间节点,迅速展开行动,包抄了蓝军后方,生擒 3 名蓝军,成为演习中的一支奇兵。上级联合考核组评价:侦察行动满分,支部坚强领导作用要加分。

近10年来,“英雄侦察连”的传人们出色地完成多次实兵演习和上级考核任务,先后 45 人立功,3 人直接提干,7 人考上军校。训练骨干占 90% 以上,人人都是受到上级表彰的“精武标兵”,实现了由传统特种作战连队向现代化体系化侦察分队的华丽转身。而“英雄侦察连”战旗,将永远是他们一往无前的不竭动力。

                                                     (涂学能、初见、叶征)

 

(感谢40集团军老同志黄豫生、黄小胜、冯红生、卢成元、刘传正、袁秋田、刘志坚、吕云浩、王永红,以及原15侦察大队线云强等斧正把关,并提供宝贵资料。)

 

 

【附录】

战旗名称:英雄侦察连

授旗时间:1989年1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沈阳军区第40集团军120师侦察连

授旗领导机关:成都军区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1946年1月,为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3纵队9旅侦察连;7月,为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3纵队9师侦察连;1948年1月,为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9师侦察连;11月,为第四野战军40军120师侦察连;1950年10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20师侦察连;1953年8月,为东北军区40军120师侦察连;1955年2月,为沈阳军区40军120师侦察连;1985年,为沈阳军区40集团军120师侦察连;1996年10月,为武警部队机动120师侦察连;2017年底,为武警某部机动2支队作战支援大队侦察中队。

战旗精神:支部坚强,党员争先,勇立潮头,一往无前。

6c05a00a79337aef82a83f5244961fc.jpg

【本文版权归《百面战旗红》组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于严重侵权者,网站保留提起诉讼之权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百面战旗红》历经731天,于2023年5月20日圆满收官。社会各媒体广泛宣传,也有许多人强烈呼吁将其他战旗故事也写出来,这些战旗虽然没有在建国70周年时经过天安门,但这些战旗故事同样摄人魂魄,英雄人物的壮举同样惊天动地。所以《百面战旗红》创作组委会决定将这些战旗一一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百面战旗红》创作组委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