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之妻游锦文的跌宕起伏的曲折人生

作者: 丁良跃 点击:6492 发表:2023-06-04 17:47:25 闪星:1

摘要:她说,她是红军媳妇,红军胜利后会返回来接她。面对命运不屈服,她曾抗争;生活看不到希望,她曾坚持;她说,要不忘历史,开创未来,最漫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

       她说,她是红军媳妇,红军胜利后会返回来接她。面对命运不屈服,她曾抗争;生活看不到希望,她曾坚持;她说,要不忘历史,开创未来,最漫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                                        

       (一)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0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等主力部队共8.6万余人,先后从八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红军的各军团中,有一支新组建的红八军团。1934年9月,在江西兴国地区将红21师、红23师合编为红八军团,军团司令部由红21师师部代理。红八军团组建之后,总兵力约10000余人,枪支不到3000支,隶属于红一方面军建制。随即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兴国古龙冈以北地区阻止国民党军的进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启了伟大的长征,红八军团由古龙冈以北地区出发,协同红三军团担负右翼掩护任务。在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后,红八军团改为左翼队,跟随红一军团前进。后来在湘江战役中,红八军团损失比较大,兵力削减到了1000多人。因此,在1934年12月,红八军团的番号被撤销,所属部队被编入红五军团。

       红八军团的军团长周昆是湖南平江人,原名周绪昆,出生于1902年。周昆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他参加过秋收起义,以及井冈山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系列军事斗争。先后担任过红十二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第34师师长,红四军第11师师长、军长,红一军团第10师师长、第3师师长,闽赣军区第21师师长,红八军团军团长,并率领部队参加红军长征。1934年12月,红八军团撤销之后,周昆被调到红一方面军担任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在陕北改编为八路军,此时周昆出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参谋长,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并率领部队开赴吕梁山区,参与创建了晋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周昆在山西携款失踪,下落不明。

002_副本.jpg

       (二)

       说到游锦文,曾多次听到博物馆退休干部熊佐老师提起。熊佐老师说,他早年听说在于都县罗坳镇岩背村,居住了一名失散女红军,她叫游锦文,曾经是周昆的妻子。

       于是,我调访了游锦文的儿子赖荣鑫。游锦文的儿子赖荣鑫多次与我交谈时,谈起他的母亲在苏区参加红军革命工作,虽然母亲已去世多年了,他叫我帮他整理一下关于他母亲红军革命的事迹材料。

       赖荣鑫说,母亲叫游锦文,1905年出生,广东省梅县秀煅乡人。游锦文出身于名门闺秀,父母只生育了她一人,她是一名大学生,非常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很会唱歌。小时候,母亲经常给他们姐弟唱歌。

       1927年,22岁的游锦文在家乡广东梅县参加了革命工作,在游锦文参加革命不久,其父母收养了一名男孩作为他们的继子。当年的游锦文是从事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并参加了梅县有名的“大埔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她被迫随同工农军北上闽西,转移到福建省龙岩一带继续工作,曾分配到长汀县福音医院任护士,后分配到于都县红色医院任护士。

       据熊佐老师说,1985年3月14日,他调访游锦文时,游锦文曾说,在家乡工作一年多,就转入了福建省长汀福音医院继续参加革命工作;她还是周昆的老婆,她与周昆结婚时是傅连璋(时任福建省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和他的姑夫陈炳辉二人介绍结婚的。

       中央红军离开苏区时,游锦文被上级派遣到地方游击队医治伤病员。因当年中央有令,赣南省委、省苏、省军区有负责收容中央红军伤病员的任务,同时在我县小溪、祁禄山一带曾有当年开设红军医院的旧址。

       熊佐老师本人曾多次访问了罗坳镇苏区老干部刘洪清、黄平山,失散红军钟文标,知情人士赖荣光、赖振坤等,他们都一致反映,游锦文是在广东参加了革命工作,曾在苏区时于都红色医院工作过。游锦文在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她随地方部队在于都县小溪、祁禄山、罗江乌坑太坪、安远唐林、赣县牛岭一带突围时,不幸被罗坳、罗江、小溪一带的靖卫团在“清剿”中被捕,后被送到罗坳靖卫团团部审问,她受尽了折磨。后来罗坳靖卫团团总就逼迫着罗坳岩背村的赖懋惔娶她为妻。从此,游锦文就在该村小坑子生存下来了。

       赖荣鑫说,母亲游锦文在罗江太坪西岗山一带躲藏在山洞里,为便于隐蔽,她将自己的党证、与丈夫的结婚证等证件,全部埋藏在山上。后来,由于没有任何食物,在山洞饿得头昏眼花,晚上来到小溪口挖番薯吃,被国民党军抓住,押解到了罗坳靖卫团团部。

       她在罗坳靖卫团团部坐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班房,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游锦文始终只承认自己不过是一名普通护士,从未暴露其他情况。经过多次审讯,因母亲咬定自己仅仅是一名护士,靖卫团也拿她没有办法。赖荣鑫说,父亲赖懋惔是岩背村的伪保长,罗坳靖卫团团总就逼迫着赖懋惔花钱娶她。当时,赖懋惔已娶了一任妻子,并生育一子。那时赖懋惔说,娶了一个老婆,才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红军婆”他娶到来,可以多生一代人。于是赖懋惔垫付游锦文坐牢的伙食费及其他费用后,带她回岩背村小坑子成亲。

003_副本.jpg

       (三)

       成亲后,母亲游锦文生下一子,取名赖公北,10岁时病夭。接着又生下一子二女,即赖荣鑫和姐姐赖连娣、妹妹赖喜娣,这些子女的名字全部是母亲自己取的。

       罗坳岩背村小坑子位于村东南部,全部的住户姓赖,明末赖氏从万安县迁入,当时有60余人丁,聚居在一排田塅中。赖懋惔的房屋坐北朝南,中间是大厅和厢房,两边是横屋。母亲游锦文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就住在右侧横屋的其中二间,分别是一间卧室、一间厨房,面积仅三、四十平米,其他房间则是用来关养鸡鸭。

       赖荣鑫说,1949年,父亲在自己八岁时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要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顿时家庭生活陷入窘境中。当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有上顿没下餐,更别说他读书的学费了,即便是一、二元也没有。母亲就带着赖荣鑫天天去罗坳石灰厂挑石灰,从岩背挑到三门滩河坝的大船上,以此挣钱糊口。游锦文依靠挑石灰,然后缴赖荣鑫读书,游锦文每担只能挑七、八十斤重,懂事的赖荣鑫总是将她箩筐的石灰取些倒入自己挑的箩筐,以减轻母亲挑的重量。晚上,当大家睡下后,赖荣鑫点起煤油灯,在灯下认真苦读,直至初中毕业,他也是当时本地文化水平最高的。后来,母亲实在无法坚持时,只好把时年9岁的大姐赖连娣和正在哺乳的妹妹赖喜娣,先后分别嫁给本村的杨屋场和茅坪村的肖屋做童养媳。

       游锦文生了几个孩子后,回过一次娘家。那时,广东梅县的家人来寻找她,告诉她说她父亲已经快不行了,特别想见她一面。她便随着本地贩盐的挑夫一起去的。当回到家里,她父亲已然仙逝,临去世前,她父亲留下一封信给她,在信尾落款处还留下父亲双手食指的二根指印。由于舍不得这边生下的孩子,没住几天,她又随着贩盐的挑夫一起回到岩背村,这前后往返了半个月。

004_副本.jpg

       (四)

       每当夜深人静时,赖荣鑫都会思念母亲游锦文。小时候母亲对他讲的那些事,记忆犹新,恍如昨日,同时也深深被她的革命经历所感动。

       赖荣鑫说,小时候,他和母亲二人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每次和母亲外出时,只要看到有伟人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画像时,母亲就会对他说,这些人她在福建工作时都认识他们。有时还会站在毛主席画像前说,以前她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当护士时,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在医院生小孩,是她接的生(助产)。

       记得小时候,和母亲一起挑石灰时,母亲为了消除他的劳累,经常对他说以前她们在福建工作的故事,听说毛主席在古田召开了会议。后来她在瑞金工作时,在沙洲坝参加重要的大会,大会期间还观看了各种比赛,真是人山人海呀!有骑马的、跑步的、打球的,真好看!

       母亲说,苏区肃反时,抓杀了许多人,有时突然紧急集合,然后报出一连串名字,其他人解散,留下这些名单上的人则被捆绑,押到别处秘密杀害。母亲说,长征前夕,她手头上的工作尚未完成,所以被留下来了。母亲经常说,等红军胜利后,他们会来寻找自己,但到解放后,却一直没有来,每每这时,赖荣鑫总能看见母亲的双眼里噙满泪水。

       小时候,有一次和母亲遇见本村官槽下钟文标时,母亲对他说,那时她们在罗江、小溪、祁禄山一带打游击时,钟文标曾经送粮到部队,所以他们很早就认识。遇到珠边刘洪清时,母亲对他说,早年她在于都红色医院工作时,遇见刘洪清到该医院看病,因此他们也就彼此相识了。

001_副本.jpg

       (五)

       据熊佐老师说,1983年他访问了罗坳镇岩背村官槽下钟文标(曾任苏区时于都县罗坳区粮食部长)。

       1935年,钟文标送粮到罗江乡乌坑时遇到了游锦文。解放后,他曾在罗江区三门乡政府工作了一段时间,打听到了游锦文居住在岩背村小坑子,他只知道她当时(1935年)是中央政府下来的干部,其他情况则不知道了。

       之前,熊佐老师多次与于都中医院的医师杨存凯交谈苏区时“于都红色医院”的情况时,杨存凯对他说,当年于都红色医院设在于都天主堂教堂里。当年有一位护士现在还健在,住在罗坳镇岩背村小坑子,名叫游锦文,能写一手好毛笔字。她是当年的红军将领周昆的老婆。听说周昆曾任红八军团军团长一职。后又听说,周昆携带公款脱离了红军。

       杨医师还告诉熊佐,他是如何发现游锦文还健在的。他说,1968年下放在罗坳时,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年龄较大,又有一技之长,就安排在罗坳卫生院坐诊。有一次,一位老太婆来门诊,看完病后,在写处方时,问她姓名、住址时,她说:名叫游锦文,家住岩背村小坑子。当时自己感到非常惊讶,你还健在呀!于是他们还简单地回忆了在当年于都红色医院一起工作情况。当年杨存凯在于都红色医院当医师,她在于都红色医院当护士。他们共同工作一段时间后,大约是1934年,中央红军转移后,她被调去地方游击队,在于都祁禄山、小溪一带活动。后来她被国民党的靖卫团抓到,受尽折磨后流落到罗坳岩背小坑子的。

005_副本.jpg

       (六)

      赖荣鑫今年81岁,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自1985年始,他无师自通在利村圩、新陂圩做生意卖中草药,家里的生活条件才慢慢改善,直至2006年。现在的赖荣鑫有三个儿子,都在于都县城或罗坳圩买了房子和店面,而且各人还全部开了家电商店,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美满幸福。

       1991年秋,游锦文病世,享年87岁。

       赖荣鑫说,母亲是一本书,经常对他讲了许许多多她的革命斗争的经历,因自己年小无法一一记下,但母亲的高尚品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完稿于2023年6月2日于都河畔


【编者按】于都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当年中央红军就是从这里渡过于都河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作者通过走访,以及曾多次听到博物馆退休干部熊佐老师提起,当年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之妻游锦文的事迹。经过作者与游锦文的儿子赖荣鑫的交流,终于理清了游锦文老人跌宕起伏的曲折人生。虽然游锦文老人是当年在革命战争时期走失与大部队失联而沦落为庶民,但是她曾经为中国革命付出的青春与热血依然值得我们后辈敬仰。向游锦文老人致敬!推荐阅读。编辑:梦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