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从一句“谢谢”想到的

作者: 祥云 点击:501 发表:2023-05-29 10:02:30 闪星:0

摘要: “谢谢”是“感恩”的最直接最清晰的表达,有温度,有感情,可以说是磨合感情最好的润滑剂。夫妻之间,一句“谢谢”,不仅是秀恩爱,更是增进感情。由夫妻推而广之,长辈和晚辈之间、兄弟姊妹之间、亲戚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常怀感恩之心,常用真诚之心和恭敬的态度说声“谢谢”,也多有益处。

       到大连10年,听到最多的话便是“谢谢”。也许是受大环境影响,亦或许年老的原因,老伴儿也常把“谢谢”挂在嘴边,只要我给她做点啥,哪怕给她削一个苹果,递给她一盒酸奶,她都要说声“谢谢”。开始我还觉得不习惯,因为她说完“谢谢”,我得回一句“不客气”,麻烦。不知不觉,我也说上了“谢谢”。前些日子,她因此还表扬我,“你也说上谢谢了?”

    “谢谢”是“感恩”的最直接最清晰的表达,有温度,有感情,可以说是磨合感情最好的润滑剂。夫妻之间,一句“谢谢”,不仅是秀恩爱,更是增进感情。我们常讲“恩爱夫妻过百年”,“恩”在前,“爱”在后,只有双方都懂得感恩,才能有持久的“爱”。耳鬓厮磨、守望相助一辈子的老夫老妻,就是因为没有丢掉“恩爱”两个字。所以,夫妻之间,常说声“谢谢”好处多多。就此,还应该多说两句,当下有许多中青年夫妻,不好好说话,总是反着劲或扭着劲儿说,甚至针尖对麦芒,啥赶劲儿说啥,说戗了就吵嘴、吵架,长此以往,影响了感情。

       由夫妻推而广之,长辈和晚辈之间、兄弟姊妹之间、亲戚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常怀感恩之心,常用真诚之心和恭敬的态度说声“谢谢”,也多有益处。

       写到这,想起十多年前写的一篇题为“是该让孩子说声‘谢谢’”的小文。此文在我电脑里找到了:

       今天在3路公交车上我看到这样一幕:车到工会大厦一站,上来一位男士抱着差不多四五岁的男孩儿,后面跟着的女士应该是小男孩的母亲。我前面座位的小伙子马上起来让座儿,其实他也是刚刚才得到座位的。抱孩子的男士把孩子放到座位上,随后跟男孩说:“儿子,你谢谢这位叔叔。”可他的儿子好像没有听到,眼睛看着车窗外,没一点儿表示。站在孩子身边的那位女士也没什么表示,后来那位男士只好朝那小伙子示意一下,并说了一声“谢谢”。

       首先说,这位男士叫孩子对让座儿的叔叔说声“谢谢”是完全正确的。古人讲,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要想让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父母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只有懂得这个最起码的道理,将来才懂得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四五岁的孩子应该能够听懂大人的话了,这时候父母应该从一点一滴入手,培养训练孩子了,如果错过机会,孩子一旦情感和品德缺失,对什么都无所谓,好像什么都应该是他的,这时候,想教育好像有点晚了。孩子的文明、礼貌品质关乎孩子的一生,恰恰在这一点上,很多父母不懂,或者说重视不够,总认为来得及,长大了就自然懂了。

       我每每回想小男孩坐在座位上那种不以为然的表现就害怕,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这样下去,那可真糟了!

       但愿小男孩的父母回家后,给孩子好好补补礼貌课,下次再有人给让座的时候,能够懂得说声“谢谢”。

       现在看,小男孩儿父亲让儿子说声“谢谢”是对的,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将来是很危险的。

       关于让座说“谢谢”的事儿再多说两句,在公交车上,有好几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老人上车后,跟前座位上的年轻人马上起身让座,老人一屁股坐下后,非但没有“谢谢”之语,反倒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每见此景,便忿忿然。

    “谢谢”,是文明的直白表现,是社会和谐、进步的语言符号。在此,我要高声说“谢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 一句简单的“谢谢”,是一种感恩的表现。就目前而言,还是有人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不懂得说上这么一句话。作者从老伴儿的“谢谢”谈开去,链接10多年前的观察日记,又将此文延伸,最后提到老人在让座之后的表现,引起读者思考。其实,这些年来,随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人们在道德层面是有明显提高的,在许多场合“谢谢”还是不绝于耳的,这是好的现象,更是社会的进步。推荐阅读。编辑 宋同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