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艰难的起步(五)
十六、腾飞的时刻
1990年4月7日21时15分,中国西昌发射中心。
峰峦起伏,群山静谧。
几个小时前还是乌云密布、雷雨交加的发射中心上空,此时星月皎洁,仿佛是遨游在太空间的3000多个人造天体,静观着中国西南部这个通天窗口的壮观景象。
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塔架缓缓张开宽厚的胸膛,袒露出一枚乳白色的、秀丽挺拔的巨大火箭——“长征三号”。
在火箭臃硕的腰身,喷涂的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两排“中国航天”红色粗体字,在发射场耀眼的灯光映照下,格外醒目。
昂首挺立的火箭上端,托着一颗外国制造、将为亚洲地区服务的通信卫星——“亚洲一号”。
专程远道而来的美、英、法、阿拉伯卫星组织等17个国家的航天专家和港、台知名人士,苦候在参观大厅,或静心凝屏,或观星问天。
北京。
春花点染,夜纱披拂。
宽敞、明亮的国防科工委指挥中心,气氛有些紧张。
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委员邹家华和来自各方面的负责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分别坐在大型显示屏幕前,观看数千里之外的西昌。
电波通过我国的通信卫星把西昌发射现场非常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在那万籁俱寂的群山之间,高耸的火箭发射塔披挂万点灯火,宛如玉楼仙阁。
数十米高的“长征三号”,高擎着银白色圆柱体的“亚洲一号”卫星,依偎在高高的铁塔之中,好似一条急于挣脱束缚的巨龙。
“30分钟准备!”
屏幕上传来口令,室内的空气顿时凝固了,人们的心缩紧了。
大家目不转睛,紧紧盯住屏幕。
南太平洋。
乌云低垂,大雨如注。
中国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冲破雨帘,缓缓地行驶在赤道附近的预定航线上。
“远望号”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诞生10年来,11次执行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的海上测控任务,成功率100%。1989年,两艘姐妹船双双荣立集体一等功。1990年2月中旬,从太平洋测控归来仅休整28天,就又出航了。
按照火箭飞行的理论轨道计算,“远望号”航天测量的有效测量段落时间只有220秒左右。220秒转瞬即逝,更何况在此之前还有300秒左右无人传递信息的“盲区”。
运动的地球,运动的火箭,运动的船只,运动的天线。运动之中,在茫茫夜空准确地捕住目标,拿到成百上千个有效的数据,真不容易。
按外商要求,我国必须在卫星入轨后30分钟内把卫星定轨等重要数据传输给他们。
时间对“远望号”来说,不仅是分秒必争,而且是以毫秒为计。
北京时间19时20分(当地时间22时20分),一级测量部署的战斗警铃在太平洋上空响起。
通信天线发出强大的电波,雷达转动着巨大的“臂膀”,遥测设备睁大了“眼睛”,在探听、在窥视几千公里以外的信息。
西昌发射中心。
在离发射塔架只有几百米的地下控制室里,站着一位鬓发斑白的老科学家。此刻,他正注目凝视屏幕上的各种数据显示。他就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殊勋,被大家尊称为“总总师”的任新民。
作为卫星通信工程包括火箭、卫星、发射、测控通信和球站5大系统的技术总指挥,任总每次发射都要在这里“坐镇”,为卫星上天“保驾”。从1989年11月进场,除短暂时间出国外,4个月来,任总没有离开过现场。这位75岁高龄的科学家不顾年迈体弱,多次爬上几十米高的塔架。
发射人员说:“有任总在场,卫星就能上天。”
“10分钟准备!”
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在发射场上空升起,这表明火箭进入临射状态。绝大部分操作人员在迅速撤离发射场,只有“唱压轴戏”的加注手们紧张地为火箭加注燃料。
“5分钟准备!”
当这声高亢的指令传到发射中心指挥大厅时,无论是在指挥岗位上的“老总”,还是在楼上大厅透过玻璃观看发射实况的中外来宾,心都缩紧了。
屏幕上各种数据、图表频频显示,指挥、调度命令和回答声此起彼伏。
“卫星转内电。”
“运载遥测好。”
坐在指挥大厅左首第一排中央的发射指挥长曲从治,表情坚毅,从容不迫。作为这次发的现场最高指挥,他密切地注视着各方面的情况,及时作出判断。
亚洲卫星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休斯公司副总裁等几位外国航天专家坐在曲从治旁边。
亚洲卫星公司发射部主任告诉中方:“‘亚星’完成各种动作,允许发射。”
“两分钟准备!”
这个指令是对发射场下达的。
此刻,发射控制室内遥测和外测系统转电,发射场四周高速摄影机和火箭上的磁带记录仪等设备一齐启动。
“1分钟准备!”
扩音器里再次传来口令。
这时,各系统控制、遥测、外测插头脱落,火箭、卫星转电电缆摆杆自动摆开,电子计算机启动自动点火程序,原子钟计时器闪光数码在递减计时。
箭在弦上,发射在即。
人们凝神屏息,大厅静得出奇。
5年前,中国正式宣布对外开放空间技术,为发射外国卫星提供服务。
人们期待着这一天。
这一天已经到来。
成败在此一举。
“牵动!”
“开拍!”
“点火!”
“起飞!”
随着一连串短促有力的指令,“长征三号”尾部冒起一缕轻烟,之后喷出一簇红色的火焰,紧接着在惊天动地般的呼啸声中拨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云天。山谷激荡,大地震颤!
人们惊首仰望,只见火箭拖着一条桔红色的烈焰,向着东南方向疾飞。
指挥大厅里标明火箭飞行轨道的曲线上,一串亮点在稳定地爬升、延伸。
火箭风驰电掣地飞越川、贵、湘、粤及台湾省南端上空,向太平洋赤道上空升腾。
观测站(船)传来报告——
“发现目标。”
“雷达跟踪正常。”
“遥测跟踪正常!”
127秒左右,一级火箭分离,二级火箭点火。
159秒左右,二级火箭分离,三级火箭点火。
20分钟后,“长征三号”火箭将1.244公斤重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36897.9公里的大椭圆轨道。
火箭起旋!
星箭分离!
发射成功!
顿时,欢呼声浪从四面震响,象大海的波涛,象空中的惊雷,在大凉山的苍莽密林中回荡!回荡!
历史在此刻定格——
1990年4月7日北京时间22时51分05秒。
十七、感谢你啊,当代航天人
首次商务发射,牵动国人心。那动人的事,那奋争的人,使我们不能忘怀,也难以忘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指挥长曲从治建了一辈子发射场。
往事如烟,转眼过去了30年。
30年啊,曲从治的足迹遍布全国卫星发射场。戈壁大漠的驼踪,罗布泊蘑菇烟云腾起的地方,那送第一颗原子弹上天而残留下来的歪歪曲曲的铁架;那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上,建起了我国第一座航天城,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那矗立在黄土高原上的雄伟发射塔,把“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上了太阳同步极地轨道。至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那是他再熟悉不过了。20年前他到这里勘察定点,沉睡了漫长岁月的绿色峡谷,在开山炮声中,睁开了惊异的眼睛……
看他走南闯北建了一辈子靶场,老伴至今一提起他来,还常常唠叨:“那时候,也不知他成天在干什么神秘的大事业。他不仅不说,也不让人问,一去就是好几个月,音信杳无,天知道上哪儿去了。”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半眯起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乳白色箭体上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4个赫然醒目的大字。算起来,这应该是他参加的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火箭的第49次发射了。
30年来,我国的“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相继问世。谢总的青春年华在这一次又一次火箭腾飞的烈焰中燃烧着,一年又一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如今,他年近古稀仍皓首壮志,要用自己亲手铸成的火箭迈入国际市场。
一群黑脸大汉中间,独有她皮肤白皙,光彩照人,淡黄色的安全帽下,一副金边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隐隐约约地遮着那双美丽而聪慧的大眼睛。
她,就是被人称为“干大事的毛丫头”刘会宣。
此刻,她端坐在灯光闪烁的加注控制台前紧张的工作。为了设计编制这套自动化加注系统的微机控制软件程序,她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啊!夜深了,办公楼大门已经上锁,她只好跳窗回宿舍。结婚第10天,t她就吻别了新郎,来到西昌。到北京出差,6过家门都没舍得请半天假回家去看一眼。
刘会宣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爱情与希望、痛苦与理想,编织和完善了这套复杂的软件程序,并已经经受住了两次发射考验。
年富力强的王永志是中国运箭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他出身于贫困之家,祖辈中几乎没有人识字。幸运的他上了八路军办的不收学费的学校,知识和革命一同输入他幼小的心灵。打那时起,他便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
30年过去了,他全身心地致力于火箭的研制,从普通设计员成长为几个型号火箭研制的总指挥。他不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而且还被推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王永志报效祖国的愿望,一个个变成了现实。
第一次见到火箭专家王之任,单看外表,很难把她与火箭、卫星联系在一起:瘦弱的身躯,平常的相貌,普通的穿着。然而,正是她和她领导的科技人员一起,研制出了装备“长征三号”火箭上的氢氧发动机。
61岁的王之任,1945年离开家乡,到边区一家兵工厂当工人。她一边拼命地工作,一边勤奋地学习,终于从一个制造炸药的姑娘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火箭专家。
1951年,她被派往莫斯科学习。行前,周总理为他们开了欢送会。总理说:“国家目前很困难,但下决心送你们出去学习,是为了将来回国参加建设。”忆及往事,王之任心潮难平:“多少年过去了,但总理的话我一直深深铭记。正是强烈的爱国热情,才使我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研制出了一代又一代火箭。”
龚德泉,56岁,头发花白,皮肤黝黑,上海航天基地资深研究员、上海市劳动模范。在他的履历上,有一串鲜为人知的闪光脚印。
1959年,龚德泉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跨出校门,就投身于发展祖国的导弹、火箭事业。1978年,龚老被确认为“长征三号”火箭副总设计师,负责上海航天基地承担的一、二级火箭、三级姿控发动机等项目的技术指挥。
1990年2月4日,在“长征三号”第6次发射卫星进入3小时准备的重要时刻,控制系统供电电压偏高。此时,有关科研人员已撤离发射现场,在这十分紧急的情况下,龚老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科学思考,当即拍板决定:拿掉一个电池单体,保持稳定的电压值。同时,马上派技术人员上塔架完成操作,不仅保证了我国第5颗通信卫星按时成功发射,而且也为“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远望二号”测量船。
在遥测机房众多忙碌的科技人员中,有位长着一脸络腮湖子的长者颇引人注目。他叫殷伯荣,是船上遥测总体负责人,57岁,这次出海的高级工程师中数他年龄最大。
12年前,他从北京一家科研所调到“远望号”,从此便以船为家,先后11次执行航天科研试验任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度过了近千个日日夜夜。
殷工当年就读哈军工的同学,如今纷纷走上师以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了有名望的专家、教授,而且他一直是一个工作在最基层的技术人员。
与妻子天各一方的殷工,年近花甲。由于出海频繁,工作紧张,这10年来,他竟没让妻子到部队探过一次亲。这位老党员认为,为了祖国的远洋航天测量事业,个人作出一点牺牲,值得!
西昌发射现场有一位臂带黑纱的英俊军人,名叫穆山,38岁。4月7日,宣布给运载火箭“点火”的指令,就是这位发射阵地的“01”号指挥员。
在发射我国第5颗通信卫星时,他70高龄的老母亲在河北唐山去世,亲人病重、病危、病故,先后打来3封电报,火箭腾空那天(2月4日)是他母亲的下葬日。发射“亚洲一号”时,疼他象亲儿子似的岳父又在北京病故。电报送到他手里时,他正在发射现场指挥吊装卫星、中美星箭对接。面对这些不幸,他这个硬汉子没有向组织提出一句“回家处理老人后事”的话,而是忍痛节哀,全心身地投入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第一,事业第一,在中国航天界何止这些人!
一位女同志有半年多没有回家了,她将筑于小树林上的雀巢插在枕旁,仿佛在感受那温馨的家庭气息。
一位男同志忍受着爱人催促他回去办离婚手续的感情煎熬。凝聚起精神来,默默地爬上70多米高的半空中去检查火箭。
一位高级工程师在紧张的工作中被发现患了癌症,领导要送他回北京治疗。临行前,他仰望着发射塔架,依依不舍,含泪北归。
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为了“亚洲一号”,我们的当代航天人作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奉献。
他们也是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人,有七情六欲,也爱妻子儿女,但是更爱祖国的火箭,更爱自己的事业。
中国航天领域取得的一项项硕果,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当代航天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融入了一颗又一颗升腾的巨星之中!
感谢你啊,中国当代航天人!
(待续)
【编者按】1990年4月7日北京时间22时51分05秒的那一刻,是亿万中国人和航太人最为骄傲的时刻,是“长征三号”火箭将1.244公斤重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36897.9公里的大椭圆轨道,成功发射的时刻。这一刻的来临意味着中国有能力对外开放空间技术,为发射外国卫星提供服务,也意味着我们的航天人为之付出的所有是伟大。成就伟大的航天事业必定是无数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乐于把自己的青春以及一生的聪明才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无私奉献”精神,无怨无悔的奉献,并坚守在航天事业的岗位上。群英谱上闪耀着他们的名字: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指挥长曲从治,“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干大事的毛丫头”刘会宣,中国运箭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年富力强的王永志,上海航天基地资深研究员龚德泉,“远望二号”测量船上的遥测总体负责人殷伯荣,发射阵地的“01”号指挥员穆山……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托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他们的故事深感人心,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奉献。作者的纪实文章不失文学风采,把航天科普知识描绘得生动,跌宕起伏的情节深入人心。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空中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