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揭秘:艰难的起步(三)

作者: 能戈 点击:1269 发表:2023-05-26 09:13:44 闪星:4

摘要: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无数航天人踔厉奋发,接力前行,在探索之路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嫦娥”探月,“神舟”翱翔,“天宫”筑巢,“北斗”导航,“天链”跟踪,“義和”观测太阳……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远航,也是艰辛的跋涉。从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里程碑”的“亚洲一号”卫星发射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航天人为国争光的执著和忘我奋斗的艰辛。向追求卓越的航天人学习致敬! 分6次连载,此为第3篇。

  十一、争国威的攻坚战

  首次承担对外发射服务,是对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和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我国曾成功地把5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坚信,我们同样有能力把外国制造的通信卫星送上天。

  但是,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

  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一次技术协调会上,星箭过渡锥的4个部件与卫星要求相差7毫米,中方技术人员当即在现场进行临时性修改,完成了第一次对接试验。

  美国休斯公司又提出了星箭过渡锥、包带、起旋装置、卫星整流罩、空调设备等数十个技术修改指标,其中不少项目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而所有这些修改必须在4个月内完成,并达到国际标准和先进水平,绝非易事!

  航空航天部万源公司的主管设计师刘素云瞄准世界先进火箭技术,参考大量资料,大胆采用新技术,只用半个月时间就设计出了我国第一个国际标准的星箭过渡锥。

  卫星进入同步转移轨道时,主要是靠初始自旋速度来保持稳定状态。国外用户对这种起旋装置提出不同于国内的技术要求,当我方谈判人员征求主管设计师刘素云的意见时,她稳稳地吐出一个字:“行!”

  此后,刘素云钻进了数据的海洋,反复分析研究火箭起旋的运动状态和各种干扰对起旋运动的影响,采用了一种可靠性高的固体燃料起旋技术。这套起旋装置共有4个部件,即使其中任何一个出现故障,仍可满足卫星起旋的需要。试验表明,起旋装置安全可靠,达到设计要求。

  中美最后一次技术评审会上,由我方负责的数十项研制、修改项目如期完成,全部达到国际标准。卫星与火箭的对接试验成功!

  休斯公司技术验收负责人满意地笑了,他翘大姆指说!“全部项目无可挑剔。中国讲信誉!”

  “亚洲一号”卫星重1244千克,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迄今为止发射最重的一颗卫星。

  为了确保“长征三号”首次发射外星有足够的运载能力,1990年初,火箭总设计师系统作出决定:在火箭原起飞推力280吨的基础上,一级发动机再增大4.8吨推力。

  发动机被誉为火箭的“心脏”。当时,一级发动机都已装配好,要对原装“心脏”部件进行改动,其难度可想而知!

  上海新新机器厂接受任务后,马上把它列为“重中之重”,抽调设计、工艺、检验、产品车间、热处理等部门的20多位精兵强将,组成攻关组。在主任设计师张葆同志的率领下,对关键部件进行技术攻关。经过300多次艰苦、认真的试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结果。

  1990年2月上旬,休斯公司卫星技术专家焦急地通知我方火箭总设计师,将大椭圆过渡轨道远地点提高1111.9公里,即高度由标准的35780公里上升到36897.9公里,以节省远地点发动机的推力。这一改动,意味着两个多月来精心设计、计算完成的飞行软件全部白费了!

  火箭将卫星准确送入轨道,主要是靠箭载计算机的控制系统来精确指挥,而飞行软件则是控制系统的中枢神经,设计技术十分复杂。为了保证卫星按时发射,准确入轨,“亚星”发射指挥部决定在25天内拿出质量绝对可靠的两套主要飞行软件。如此短的时间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偏偏就在这时,西欧的“阿丽亚娜”火箭的第36次发射在空中爆炸。这对中国航天人是一个警示。他们慎之又慎地开始了突击工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万源公司总体部和第12研究所等单位紧密配合,开展了一场紧张的“接力赛”。科技人员轮流值班,设备昼夜不停运转。

  稍纵即逝的25天!

  忘我拼搏的25天!

  新的运行软件成功地进入火箭飞行试验合练。

  中国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美国卫星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现场向国内外作卫星发射实况转播,必将引起全球关注。那么,如何让炎黄子孙在电视屏幕上领略“长征三号”火箭的神韵,增添他们的自豪情感呢?

  1990年2月23日下午,参加亚星发射的上海试验队召开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在“长征三号”一级、三级箭体的二、三和三、四象限上,分别喷涂朱红方体字“中国航天”和五星红旗,并采用试验队内部征稿方式,就地完成这次光荣任务。

  上海新中华机器厂分队接到字样喷涂任务后,立即开会研究,精心排出操作程序。横卧在技术阵地上的火箭箭体离地面只有900毫米,喷涂与地面平行的箭体字体难度大。为保证喷涂一次成功,邬雅琴、胡子彪、孙建秋、邓若珍等队员不顾吸入浓烈的香蕉水味红色气雾,按技术规范精心操作。

  字样喷涂一次性成功,而队员们的头发、脸却沾上了红漆,喉咙里吐出的也是鲜红的粘液。


  十二、凉山彝乡航天城

  发射场是火箭进入茫茫宇宙之前的一扇“大门”。

  中国火箭通往太空的捷便之“门”选在西昌。

  西昌,地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山峦叠障,风景秀丽。境内海拨1500米,全年日照时间320天,平均气温17℃左右,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落,冬暖夏凉四时春”的美誉。

  我们知道,地球是由西向东旋转,而通信卫星定点在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与地球同步运动。为了借助地球的自转速度,提高火箭的飞行速度和运载能力,火箭总是向东发射,越是从赤道附近发射,越能获得地球附加的最大自转速度(赤道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为460米/秒)。西昌发射场位于北纬28度处,正是我国接近赤道地区,能利用地球自转带来的离心力。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创建的,那时主要以“长征三号”为运载工具,发射各类地球同步定点(静止轨道)卫星。自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卫星以来,先后成功地发射了6颗卫星。

  发射测试系统设在距西昌市65公里处的一条山沟里,分技术和发射两个阵地。火箭、卫星运抵之后,需要在技术阵地完成组装和水平状态下的各种测试,合格后转往发射阵地。被誉为“天梯”的发射塔,高76.8米,11层工作平台可作180度水平旋转。火箭、卫星从技术阵地转来后,在这里完成竖对接和垂直测试,后再根据气象等条件,完成瞄准,加注,择机发射。

  指挥控制系统是发射中心的大脑机关,距发射场6.2公里,主要担负调度指挥、数据处理、通信传输、时间统一和安全控制等多次复杂的任务。在实施卫星发射时,指挥员和各系统专家在这里通过巨型电视屏幕,遥看发射场上的一切情况,观察火箭、卫星测试的各种参数和各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实施正确指挥提供决策信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卫星装配测试厂房,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洁净厂房。“亚洲一号”在这里进行装配、检查和测试,对厂房内的洁净度、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卫星的性能和寿命。按国际洁净度标准空气中的含尘量,不允许超过室外空气的十分之一。外国专家在使用厂房时,对各种技术指标反复测量,其结果令他们难以置信:

  洁净度超过国际标准20倍,达到5000级。

  湿度控制精度是中美双方技术协议规定精度的4倍。

  堪称一流的技术,令人满意的结果,使休斯公司技术负责人大吃一惊,连连说:“VeryGood!”(非常好!)

  为满足对外发射的需要,西昌还建设起了供国外技术人员生活服务的设施——腾云楼宾馆。咖啡厅、健身房、台球室等一应俱全。闲暇时间,外宾们还可野外忘情地观赏发射中心周围的田园风光,一睹“月亮城”清澈圆润的明月。

  昔日的荒山沟已建成举世瞩目的现代化航天城。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客人亲临这里参观、访问、考察、会谈。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离开西昌时,夸赞说:“这里的发射能力是令人信服的。”


  十三、千里眼之歌

  航天城的千里眼——担负卫星发射中心首区通信保障的原成都军区第一、第二通信总站的官兵,这样为卫星上天无私奉献。

  志愿兵阎高照正在家休假,等待妻子分娩。一封“有发射任务见电速归”电报飞来,他只好忍心告别妻子,昼夜兼程赶回部队。一个月后,卫星上了天,他也收到了妻子的来信:“生了一对双胞胎,可惜一个夭折了……”

  宜宾乡下的一个农家院内,正举行着热闹的婚礼。可只见新娘不见新郎,乡亲们好生纳闷:新郎官上哪去了呢?此刻,新郎陈万尧正坐在远去西昌的列车上。原来,小陈回家结婚,洞房布置就绪,眼看就要举行婚礼,一封归队的急电送到他手里。咋办?作为军人,他只有一亇选择:“发射卫星事关重大,无条件服从命令。”他提出更改婚期,可双方老人不愿意。亲朋好友都通知了,酒席也预订了,没法改时间,只得如期举行婚礼。伴着他归队的脚步,陈家响起了庆贺婚礼的鞭炮声……

  1989年12月中旬,凉山某山沟的一段线路通信质量不佳,上级限期10天整治更新完毕。一声令下,通信兵扑向工地。可老天不给面子。出发时天空一片蔚蓝,一到工地就翻了脸,狂风夹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气温降到零下15℃。大家没料到老天爷来这一招,皮大衣没带,皮毛鞋没穿,一个个冻得浑身发抖。天冷没有吓倒英雄汉,整修线路活儿照样干,还提前4天完成了任务。

  大凉山之巅的黄毛埂有一怪:冬天还电闪雷鸣。1990年农历正月初四,雷电交加,风雪大作,气温骤降到零下20℃,山崖边挂起两三寸长的冰柱,公路上的“桐油凌”积起三寸厚,地方的汽车早已停开。

  夜幕刚刚降临,抢修线路的命令下达。

  二连连长李范清带领抢修分队应声出动。

  山高路滑,事急人急,汽车可不能跟着急,轮胎系上防滑链仍然跳“摆摇舞”。下坡更险,一个个吓得直冒冷汗。可事不由人,就是刀山火海也得闯。任务完成时,官兵们差点成了永存凉山的冰雕。

  位于小凉山上的谷堆哨所更是个艰苦的地方。谷堆原本叫骨堆。这里气候恶劣,山穷地穷,常有饿死冻死的人畜尸骨裸露路边,所以叫骨堆,后来才改为谷堆。从连队到哨所,有50余公里,一条简单公路太险,地方车不敢行驶,连队的生活用车每月也只走一次。官兵们说:“白天守机线,晚上数星星。报纸一月来一次,写完情书又没处寄。”姑娘们知道谷堆这地方的底细后,十有九个吹。眼下,士官田勇、专业军士阮定辉都快进入而立之年了,可还是“光棍”一个。不过,谷堆哨所的战士们却没有为此分心,出色地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通信兵的职业没有平时与战时之分,养兵千日,就得用兵千日,要时刻保障通信畅通。不过,要说最紧张的还是卫星发射的时候。

  你看——

  公路上,载着抢修分队的汽车在奔驰,争分夺秒;

  机房里,挂牌执勤人员密切注视着仪表显示器,目不转睛;

  护线员,重要路段每段50米站一两个,分秒不离地站在雪地露天,关注着各自的责任区,一个个变成了雪人,眉毛、鼻子挂满冰凌……

  通信战士们高唱清新悠远的《千里眼之歌》,为卫星操劳,为卫星奔忙。

  (待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不得不佩服作者,能全面详细地描述运载火箭把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其中的太多航空专用名词、种种高精尖的航空科学技术、复杂的配套的航空设备结构、千千万万技术指标的精准度、要达到国际标准,所遇到的种种难题和困难是无法想象的,但在作者笔下都能顺畅地,有条有理的一步一个脚印,全都有效的保质保量的彻底解决。并且得到休斯公司技术负责人的高赞。这充分说明作者发表的《揭秘,艰难的起步》文其意义重大,让中国人更深入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走向世界,承担对外发射服务的过程中,中国的航天人不仅有能力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攻克了无数科技难题,克服了重重困难,同时航天人一切以发射中心的任务为重,并涌现出许多高科技的人才和英雄群体。航天城唱响了震撼世界的中国航天人的赞歌。定把“亚洲一号”通过“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到太空中。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空中白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