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童年地理】我的老家清官店(之五)

作者: 清官店人 点击:1330 发表:2023-05-22 06:32:38 闪星:5

摘要:新中国建国之初,国泰民安,处处欣欣向荣。此间,游走于村街的各种手工匠人或小买卖人敲起的不同响器,又为这安详、恬静的乡间增加了不少便利、趣味和活力。

      街头响器    

       新中国立国之初,虽然一穷二白,但战乱已去、国泰民安;在广大农村,虽然依旧传承着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手工劳作,但人心有盼、安居乐业。祖国城乡,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小村也是这样。因为全村过去没有地主、只有一户富农,土改后家家经济条件都差不多,因此:能力稍差的,正常劳作,也能自给自足;能力强些的,则勤苦努力,欲奔致富发家。农忙时,男女老少都下地;空暇时,人们在门口、街边或端着大碗吃饭,或聚在一起聊天、议事;而时不时街头敲起的不同响器,则又为这安详、恬静、无忧无虑的乡间增加了不少便利、趣味和活力。

      不同的行当,敲的是不同的响器。响器发声之处,多在村中十字街头。

    

      (一)小铜锣

       差不多每天准时响起的,是“当儿、当儿、当儿”的小铜锣的声音。此声一响,我们小孩子就知道瞎同爷爷的小摊儿又摆出来了。

1684671709119111.jpg

       瞎同爷,本号张洛同,因一眼有疾,人们便叫他瞎同。他住在十字街往南路西临街第一个小门里,不过两间小房,外屋做饭、里屋睡觉。因是独自一人,这小屋也常常成为村里单身汉们聚集聊天、说荤打趣的地方。我们小孩子有时也挤进里头去听,但常常受到大人们呵斥:小孩子不要听这些,赶紧出去!

       这位瞎通爷因为没有地,只能靠平时在十字街摆个小摊儿贩卖点儿花生、瓜子、香烟、糖果等来维持生计,家当不过是一个大篮子,而他出台的广告词就是那“当儿、当儿、当儿”的小铜锣声音。

       小铜锣不过巴掌大小,无系无把,左手抠着里沿,右手用薄木片敲击。每当听到这清脆的声音,我就经常向母亲要一两分钱,买几粒糖果有滋有味儿地吃着,这一天就满意得不行了。

      小铜锣,也是卖香油的响器,不过稍微大些,有系有把,通常是挂着的,也叫香油幌子,声音也有些不同,大人们是听得出来的。

    

       (二)木梆子

       木梆子,是卖豆腐的通用响器。其形状像一厚些的书本,中间挖空,左手握底,开口向上,右手握小木槌敲击上沿,即发出清脆又有些厚重的“梆梆”声。此声响起,就是告诉村里人:卖豆腐的出摊了。

       村里人平时少肉,因此都爱吃豆腐,但自己家做的却很少。好在于我们村东北角上有两家做豆腐的,能够满足人们需求。有时他们也推车挑担到临村去卖。

1684671649129809.jpg

      街上卖的豆腐有两种:

      一种是醪豆腐,就和豆腐脑差不多,做得嫩嫩的,用铜片薄勺撇到碗里,点上盐、醋、香油、葱花、蒜末、腌韭菜花、辣椒汁等,吃起来很香,既调口味又解饥饿,很受孩子和路人欢迎。

      还有一种叫大豆腐,就是做的豆腐要硬一些,压成一块大方块儿,推到街上用铜片刀现场切割去卖,也可以用黄豆换。大豆腐的吃法有很多种:小葱拌豆腐、炒豆腐、炖豆腐等,还有炸豆腐,是我们那里大年三十中午的大锅菜里不可缺少的。


       (三)大铜锣

        平时比较安静的街上,有时会忽然响起“哐,哐,哐”的大铜锣的敲击声,这是变戏法、耍猴儿的来了。这些虽然不过是一些小把戏,但在那时的农村,除了庙会上能看一些大戏和大型的马戏之外,这便是人们在收工后或农闲时消遣、解闷的廉价娱乐了。

        一般来说,变戏法的大多是一个男子,而且多是手彩,一块方布地上一铺就是场子。大家明明知道是假的,但对表演者的快捷手法、诙谐语言和神秘莫测的精彩技艺不时报以鼓掌和欢笑。有时我们小孩子从背后看出了破绽,喊一声:“在这儿呢!”表演者会瞪一眼回敬:“你尿了炕怎么不敢跟你娘说呢!”又会是一阵欢笑。

       耍猴儿的也常常是一个人,背上一个包裹、肩上一只猴子。三通响锣后,看看来的人差不多了,便赶着猴子表演节目。开始无非是翻跟头、圆场子,接着是穿衣服、戴面具、挑担子、推小车、耍刀、舞棒等等。有时猴子不听话,主人则恩威并重:或掏出点吃的给猴子,猴子作揖拜谢;或抽上几鞭子,猴子吱哇乱叫。这些,都是人们的看点与笑点。

       观看这种变戏法和耍猴儿的,是不用买票的。但在表演中间,表演者会让本村一个负责的向观看的大人发出一二十条有编号的小竹片,我们那里称之为“飞子”(音)。表演完后,凡是拿到竹片的人要从家里头拿点东西出来一块儿还给表演者,作为谢礼。所拿之物,不在多少,哪怕是一个窝窝头、半块馒头、一块红薯、一把粮食都可以。据说表演者除了每天满足吃饭外,就把剩余的东西晒干,然后打包装袋送回家,或者是人吃,或者喂猪、喂鸡,也算是一种谋生吧。


      (四)大铜鑔

       过去农村人的穿衣盖被所用布料,大都是自己纺线织布。纺线用的工具是纺车,纺好的棉线要缠绕在一种长长细细、两头尖的木锭子上面。这个锭子用坏之后需要更新或是需要修理一下,就得找专人来做,我们把这个行当称之为“洗锭子的”。他们的响器是一只大铜鑔,用木棍敲击边缘会发出“仓啷啷,仓啷啷”的声音,沉闷而悠远。

1684672952725343.jpg

       洗锭子是一个要求很高的技术活:用料讲究,一般是结实、细腻的枣木或梨木长条,卡在一个装置上;右手持一皮带弓,弓弦环绕木条,均匀拉弓则木条旋转;左手用一把锋利宽刀贴在旋转的木条上,削去多余的部分,使之成为两头尖、中间粗、带凹槽的锭子。这就要求拿刀的手即要稳、准,还得不断地变换刀的角度,难度不小。

      这种活儿说起来很小,但差不多家家有需求,所以很受妇女们欢迎。


      (五)小铜钹

     “拍喨喨,拍喨喨”的小铜钹的敲击声,也是村中妇女们盼望听到的响器。因为纺线织布,有时候需要染色,而这种清亮的小铜钹敲击声就是通知人们:邻村染坊来人收活儿、送活儿了。

1684671401584629.jpg

妇女们织布,一是单色布,一是花格布。单色布多是织成白布,然后染成各种颜色;花格布则是事先把棉线染成多色。有的人家是自己染色,但为了色多、色匀,就交染坊去染。

      染坊的人经常到各村去收活儿。他们收到妇女们送来的白色棉线或白布后,就按要求在白布或是白线上拴一布条,上面写明颜色和用户姓名,带回。等染好后再过来敲起小铜钹,人们就来自取了。虽然手续简单,但诚实守信,从无差错。


      (六)拨浪鼓

       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小小拨浪鼓儿,是城乡幼童们的玩具,人人皆知,但还有一种大一些的拨浪鼓,则是过去农村一种行当的街头响器。这种响器响起,也深受农村妇女们的期盼。

       过去的农村,人们买一些日用品大多靠走村串巷的一些小买卖人送货上门。这种摇拨浪鼓的就是卖针头线脑、日用小百货的。他们通常是一条扁担一头挑一个大筐,大筐上面有方形的木盘,盘中有许多小格子,分别摆着各种要卖的东西:缝针、衣扣、棉线、丝线、顶针、锥子、剪刀、修脚刀、铅笔、石笔、石板、镊子、儿童小玩具等等。他们进村之后,一边儿摇着拨浪鼓,发出“崩楞楞,崩楞楞”的连续鼓声,同时高声吆喝:“铺扯套子换洋针——洋针——洋线!”

       在我们哪里,把破旧的碎布、布条儿称作“铺扯”,把用旧的琐碎棉絮称作“套子”。用这破布或破棉絮,都可以去换点儿针线等等小东西。当然,你用现金去买也可以。


      (七)铁拍板

       过去在北方农村扫地的用具有两种:一是扫帚,扫院子用的;二是笤帚,扫屋里用的。

       扫帚是用自己种的半人多高的扫帚苗长老以后做的,砍下来后在根部以上用绳子圈紧几个圈作为把手,然后把整个浑圆的枝条压平就可以了。由于绑这种扫帚不需要什么更多的技术活,因此大都是自种、自砍、自绑、自用。但是这种扫帚是不能扫屋子里头的。人们认为用扫帚扫屋子会把福气扫走。

      扫屋子用的是另一种笤帚,又分两种:一是扫地的,用收好的高粱穗脱粒后有序地捆绑在一起,比较硬实、耐用;还有扫炕的,则是用黍子或稷子的熟穗脱粒后捆绑,比较绵软些,不伤被褥。这两种笤帚制作起来不仅需要一定的技艺,还要有专门的用具,所以多是请专职人员捆绑,或者是到集市上去买现成的。

       专门捆绑笤帚者,在我们那里叫“刨(音)笤帚的”,他们的响器是一把铁拍板,其形是在一长柄木片上装上六七片、十来片能够上下翻动的薄铁片。当握住手柄上下颠动时,铁片互相拍击,就发出“拍啦啦——拍啦啦——”的声响。人们一听到这种声音,知道“刨笤帚的”来了,会赶紧抱出那些脱粒后的穗子去排队。

我舅舅就是“刨笤帚的”,而且手艺极好。

1684671312675383.jpg


    (八)铁药铃

      建国之初,农村缺医少药。人们有了病,要么用土方掐掐捏捏,要么吃点小吃药丸儿,病重了才去外村看看中医。不知为什么,那个时候人丹特流行。人们有个头疼脑热,或者是夏天祛燥防暑,都喜欢含上几粒人丹。

卖人丹、小药丸儿的江湖郎中走街串巷,手里的响器是一个铁质摇铃。那东西圆环形、中间空、半封闭,里边放一些小铁珠子,用手套住中间的圆孔轻轻摇起,铁珠子和铁壁碰撞发出“呼朗朗,呼朗朗”的声音。这在一些影视剧中,有时还能看到。

1684671186358842.jpg


      (九)小扁圆鼓

        夏夜的十字街头,有时会响起“嘣嘣,嘣嘣”的小鼓声。人们吃完晚饭,便会搬一个小板凳聚集在那里,一边乘凉,一边听书。

这些说书的,大都是远道而来的一男一女、或一老一壮,有时还有盲人。他们一人弹弦伴奏,一人说唱。说唱者一手敲鼓、一手打板,说一段唱一段,还不时伴有动作表情,唱腔动听,说白通俗,节奏和谐,很受欢迎。所说鼓词,长篇居多,比如:朱洪武坐南京、七侠五义、包公案、呼延庆打擂、罗成招亲、杨家将,岳家军,等等,一晚一晚地接着说,令人着迷。我们小孩子必定每晚都去,但常常没听完就睡着了。说书人所得报酬,就是村民们自愿集凑些粮米。


      (十)吆喝声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用品和农具总有受损用坏的时候,这就需要修旧置新,于是从事这方面儿工作的行当早就应运而生。为了方便村民,也为了自己能够揽到更多的活计,他们也是经常走村串巷。有的行当没有自己的响器,那就在街上高声吆喝。

        比如说,“磨剪子嘞——戕——菜——刀——”,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京剧《红灯记》里那个扛着一条绑有磨刀石木板凳的角色,就是过去农村磨刀人的真实写照。

        还有,过去人们的生活用品比如盆儿了、碗儿了、盛水的缸啊等多是陶瓷制的,有时打坏了或者是裂了纹,舍不得扔,这就有专门来修补这些盆、碗和大缸的。他们进村后会高声吆喝:“锔盆儿,锔碗儿,扒大缸!”他们的办法就是在有缝的地方、或者是摔后还能对接好的地方用铁锔子把两边牢牢扒上,再涂些弥缝之物,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补锅的进街后也是直接高喊:“补锅嘞——补锅嘞——”。

       那时候农村人烧开水,除砂壶、铜壶外,用锡壶的比较多。锡壶漏了,可以焊补;坏了,可以重新翻制。如果街上响起了“打锡壶嘞”的吆喝,那就可以提着坏壶去焊补或翻制了。

       至于打铁的来了,不用吆喝,那师傅手中小锤击打铁砧的当当声和徒弟手中大锤轮砸红红铁物的叮叮声,已然组成一支颇具旋律的钢铁锻打曲——当当叮,当当叮,当,叮,当,叮,当当叮叮当当叮……这锤声,敲热街头,响遍全村,召唤着人们来修理或新打铁锨、锄板、镰刀、镐头、铁耙……

       小时候,这些能工匠人经常在十字街头展现他们的手艺,为乡亲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也为村民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的乐趣。虽然都是小活儿,但其中的门道多多、技艺多多。我熟悉他们每一道工序的细节和全过程,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这些响器,是童年记忆中我们那里一带的流行,但同一种响器在不同地域的叫法及所代表的行当可能不尽相同。比如在老北京,铁药铃叫做串铃、虎撑子;货郎手中的拨浪鼓叫做“唤娇娘”;卖馄饨、汤圆、糖芋艿、糖粥之类的小贩大都敲梆子;铁拍板则是磨剪子戕菜刀的专用响器,俗名“卦连”、又称为“震惊闺”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许多过去农村流行的行当已经被现代工艺、现代产品、现代生活代替,再难见到,也许一去不返,但那些响器之声和吆喝之声曾是我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伟大交响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我想,我们应当录下,长存!

(附图均来自网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现在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高科技和智能化更是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更是不用花费力气就能很快完成。生活中的老物件虽然已经退出了时代的舞台,对人们的使用价值和意义并不大。但是,这些老物件给人们留下的更多的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年代越久越少的东西越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些珍贵的物品自身所拥有的并不止是金钱上的价值,更多的是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从这些珍贵的物品上能够解锁出有价值的信息。作者的散文记录了曾经不起眼的小物件,如今更是难得一见了。趣味性强,烟火味浓,具吸引力。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