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罗援:巅峰对决 为国争雄

作者: 《百面战旗红》创作组委会 点击:5008 发表:2023-05-18 17:07:31 闪星:5

摘要:第95面战旗故事

【正文】

巅峰对决  为国争雄

 ——《百面战旗红》之“扣林山战斗英雄营”


“战友,我们来看你们了!”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大雨骤降,松涛齐鸣,云南麻栗坡县烈士陵园悲声回荡。

这是一座占地50余亩的肃穆园林,全国19个民族的978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生前骁勇善战,捍卫祖国;牺牲后仍整齐划一,面向祖国。他们是祖国的骄傲,祖国是他们的至爱。40多年来,每年都有参战老兵和各族民众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前来祭奠,将这里当做心中圣地,灵魂寄托。岁月如梭,光阴荏苒,活着的老兵慢慢变得满头银发,逝去的老兵仍旧是一脸英姿。一座座庄严墓碑,一幅幅稚气照片,向人们诉说着那不朽的青春,血染的风采。

在这些英烈中间,有131名是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的官兵,其中1营居多,他们在1981年麻栗坡县段边境两个多月的紧张对峙中,骑线拔点作战,浴血奋力拼杀,终使敌军俯首退去,却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麻栗坡。

战后,中央军委表扬1营“创造了在山岳丛林地作战的典范”,并于1981年 8月30日授予该营“扣林山战斗英雄营”荣誉称号。

 

图片18.png

奉命拔点作战,壮士视死如归

云南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线全长438公里,西起原11号界碑,绵延向北延伸,与1682.3高地、1574.7高地相连,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屏障上,猛峒地区东南扣林山一些边界骑线点,北可见中国境内的公路、村寨、交通口岸,东可窥老山纵深地区,西能连接罗家坪大山。

1684395891135055.png 

1979年春季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后,敌军趁我军主动后撤之机,越境占据了一批位于我国境内的边界骑线点,将麻栗坡一带纵深20余公里的中方活动尽收眼底,并频繁挑衅骚扰,致使我边民有家不能归,有地不能种,有学不能上,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边境地区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是可忍孰不可忍!根据中央军委“要取得边境斗争主动权”的指示,昆明军区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拔除扣林山地区敌军据点,收复被非法侵占的中国领土,并于1981年1月27日下达了歼灭上扣林以东敌军据点的预先命令,拉开了云南方向又一次较大规模自卫还击作战序幕。

此时,驻在蒙自县的126团1营刚刚补充了新兵,正按计划进行战前适应性训练,穿障碍,越高墙,爬地网,排地雷,整天磨爬滚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虽然辛苦,但大家都明白,只有练好本领,才能在战场杀敌。

1684395914532733.png 

新战士吴顺国的一首打油诗上了连队板报:“战士枪上刀,怒看越寇骚;扰我边疆民,占我美边哨;我们看在眼,怒火心中烧;愤怒咽泪水,握紧机关炮;永远听指挥,扬眉剑出鞘。”副班长苏兴兵看后,连夸“写得好!”

一天,天空骤降阴霾,1营接到命令:进入“一级战备”。立即紧急集合,拉到了旌旗猎猎的团部操场上,参加全团出征誓师大会。

14军军长张景华、42师师长王润成神情严肃,已经站在主席台上,作了简短动员。团长姚双龙、政委黑光赐代表全团官兵表态:坚决完成任务,争取人人英勇杀敌,个个立功受奖。

誓师大会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宁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口号响彻蒙自上空。接着,以连为单位进行了分列式,各连全副武装通过主席台,接受首长检阅。

4月29日夜,乌云密布,前期行动开始。1营副营长邓登成全副武装,率穿插分队提前乘车出征。出发前,他将身怀六甲刚来队待产的妻子,托付给师宣传科的夹江籍老乡李文义,神色凝重地捧出一个白布包裹和给妻儿的两封信,对李文义说:“假如我回不来,请转交给我的家人。”

1684395934377646.png 

两人无语,双手紧紧相握,四目久久相视。最后,还是李文义先开口,坚定地对邓登成说:“等你回来,战后我亲手交还你;你若回不来,我在你墓前交给你家人。”

风潇潇,雨飕飕。4月30日20时,随着“出发”令下,夜色里上百辆军车依次从营房驶出,排成长龙从蒙自县城经过,1营位于车队最前列。

军师首长及驻地民众默默站在公路两侧送行,没有鲜花,没有喧哗,也没有口号,只有饱含祝福的注目礼,眼里都闪现着淡淡的泪花。

扣林山当面敌军为313师14团9营,分别在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第2高峰1682.3高地、扣林山东北端1574.4高地各驻有一个连。敌军营部配置在这3个连队的后面,阵地侧后有一个迫击炮分队、107火箭炮发射阵地,还有一个122榴弹炮营,再后边就是敌军313师炮兵团。

根据敌情及作战任务需要,我14军42师先后向扣林山地区集结了8000余人、车辆450余台、82毫米以上各种火炮100多门。火箭炮连还把两门火箭炮拆散,全连官兵肩扛手提,将炮和360发炮弹隐蔽运至6公里开外的野猪塘阵地,以便抵近射击,歼灭敌人。 

1684395951163262.png

两军对比,兵力和火力我军占绝对优势。但敌人居高临下,占有地理优势。按照“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战前,我军进行了充分准备。

这次骑线拔点作战,42师在猛洞地区开设了前进指挥部,由42师袁玉昌副师长和126团罗南孝副团长前方坐镇。

对于一线作战指挥,军长张景华一锤定音:“军不设前指,只派观察员,由团长姚双龙全权负责。”

1684395963121375.png

部队到达一线指定位置后,姚双龙确定了各作战单位集结地域、进攻出发阵地,同时确定了穿插分队路线,包括开设各级指挥所以及炮兵阵地。

为避免盲目出击,增加必胜把握,姚双龙还提前派团司令员副参谋长夏加明,带人在昼天、夜晚、雨雾3种天候下,先行勘察了进攻及穿插路线。夜已深,团作战会上,夏加明面对地形图,详细汇报了战场情况。

扣林山主峰周围环绕着大大小小30多个山峰,以西是我境内的上扣林地区,以东是越南河宣省的河江、渭川地区。整个地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崎岖险要,沟谷纵横,密林成片,荆棘遍地,藤葛交织,蒿草高深,雾大潮湿,毒虫出没,是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

夏加明最后结论说:“我们的对手有两个,一是号称‘王牌军’约一个加强营的敌人;二是号称‘死亡之地’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

主攻营1营营长刘廷贵、教导员张仕昌当即表示:“什么敌人都不怕,再难也要打下扣林山,不让党和人民失望。”

会后,刘廷贵、张仕昌带领营党委一班人,连夜按照师、团指挥员要求,分工负责,深入动员,群策群力,精心制定了作战方案。

 

穿越丛林接敌,提前发起总攻

5月1日上午,1营向作战地区开进。为迷惑敌军,云南边防部队同时出动了6个巡逻分队、2个伏击组、5个连队,以野营拉练、战术演习等形式展开运动,掩护主战部队行动。

五四青年节这天,1营在离麻栗坡县城不远的山沟宿营。次日,进入边境地区,来到了麻栗坡县猛洞公社,离敌人越来越近。

1684395987113444.png 

白天,他们在林荫中隐蔽休息,天黑后上车继续前行。整个车队熄灯,驾驶员完全凭感觉驾驶车辆,行进在黑漆漆的山路上,车轮磨擦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车厢里静悄悄,车棚外风萧萧。

子夜时分,部队接到命令:“下车步行,7日凌晨3时前到达潜伏位置。”于是,1营兵分3路,借夜暗掩护,向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前沿阵地隐蔽接敌。

1连的任务是从正面攻打扣林山,依次拿下14号高地、无名高地、15号高地、16号高地。全连分为若干作战小组,明确了各自的战斗任务。

第一小组由班长袁智、副班长苏兴兵和战士李顺祥、吴顺国组成。他们按“轻装前进”的要求,将背包、衣服放在车上,仅携带枪支、子弹、手榴弹以及挎包、毛毯、水壶、铁锹、防毒面具、干粮袋,左臂扎白毛巾,顺着一条山沟前进。

路越走越难,山越爬越高。大家一个拉着一个,连拖带爬前行。走出不远,一个个象滚进了泥坑里一样,全身上下水淋淋,分不清楚是泥水还是汗水。

急行军两个多小时后,前面传来口令“原地休息”。刚刚停下脚步,不少人便就地睡着了。几乎一周都没好好睡觉,战士们都困累到了极点。

约摸过了十几分钟,部队又继续前进。睡梦中的官兵一个个被拉起来,手拉手在密林中摸索前进,你带我,我牵他,深一脚,浅一脚,穿行在曲曲弯弯、坡陡崎岖的杂草丛林里。

1684396000637817.png 

许多战士摔倒了,一声不吭,爬起来继续前进。有的滚下十几米的深沟,摔伤了胳膊扭伤了脚,也不哼不叫,咬紧牙关,爬出深沟,一扭一拐地跟上部队。

经过连续8个小时艰苦的夜行军,主攻、助攻、穿插各路分队都按上级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分别到达1705.2高地的冲击出发位置,在敌军鼻子底下潜伏下来。两个多小时过去,敌人毫无觉察。

副营长邓登成带领3连按预定方案秘密插到44号高地,3连长熊万民提出:“距目标还有近半路程,可否趁天阴雾大,敌人没发觉,抢夺先机,继续穿插?”

邓登成点头同意。前行至31号高地西南侧、距扣林主峰阵地300米左右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满天大雾突然被大风吹散,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

几个敌军正站在战壕边撒尿,看见我军战士,大吃一惊,瞬间集体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军暴露了!

邓登成当即看了眼手表:5月7日6时27分,离总攻时间还差3分钟。情况紧急,不容犹豫,他一把抓过单边带电台,向师团指挥所请求立即发起总攻。

这时,42师混合炮兵群的榴弹炮、加农炮刚好装上炮弹,就等“放”的口令。

8连副连长官体荣听到“注意阵地,防止走火”的传令,即刻复诵。谁知他刚说完“防”字,炮兵1排排长竟听成了“放”字,当即下令:“1排注意,放!”

3门火炮顿时齐鸣,打出了3发炮弹。

官体荣吓了一大跳,正准备叫停射击,炮群开炮的命令这回真来了。原来,几乎在1排开炮的同一时间,姚双龙团长接到邓登成从穿插前沿打来的电话,当机立断下达了提前进行炮火准备的命令。

天下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只能解释为冥冥之中,天佑中华儿郎。

1684396016310689.png 

刹时,42师混合炮兵群两个122榴弹炮营、两个107火箭炮连和一个85加农炮连的强大火力齐鸣,将成千上万吨钢铁倾泻在扣林山各个高地上的敌军阵地上。只见扣林山硝烟骤起,火光冲天。

15分钟后,炮火向前延伸。担任主攻的1营1连,在连长刘宪、指导员李立中带领下,由西向东发起进攻。首先夺占了14号高地,接着像把钢刀,直插14号与15号高地之间的无名高地。

担任正面助攻的2连,在副教导员姜家聪和连长曹治富、指导员魏江勇带领下,由北向南攻击,向20号高地节节推进。

担任穿插分割任务的3连和8连,在副营长邓登成指挥下,先夺33号和1461高地,剪断敌人连部电缆线,切断了主峰之敌的退路。然后,又分别向1442高地和27号、28号高地展开攻击。

战斗突然迅猛,睡意朦胧的敌军一时慌了手脚,有的光着身,有的赤着脚,神色慌张,衣冠不整,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一些人就一命呜呼。

但敌军313师部队毕竟是有些来头的,战斗经历丰富,早就叫嚣“要和中国军队打一仗”,战斗力不容小觑。

凭着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他们很快镇定下来,组织起密集的火力网,负隅顽抗。

于是,两军在扣林山主峰前的山岳丛林间展开了巅峰对决!

 

夺回被占领土,勇士血洒山峦

敌人在阵地前沿埋设了大量地雷,阻挡了主攻1营1连进攻的脚步。

1连副连长蒋波、排长罗志强带领1排,最先冲向敌阵,快速接近雷区。“工兵排雷!”蒋波向3班班长兰春林下达了命令。

兰春林立刻带领工兵赵景云、杨绍荣、高发祥、洪智全,在火力掩护下,前出排雷开路。敌军见状甩出了一排手榴弹,赵景云、杨绍荣负伤,高发祥当场牺牲。

敌军利用有利地形,拼命阻止1连前进。“哒哒哒”几声枪响,离蒋波6米的战士张跃海、汤云又负伤倒在血泊中。

战士段晓林迅速移动过去,背起汤云回撤。“危险!”蒋波话音未落,敌军一梭子弹打了过来,段晓林、汤云倒在了他的面前。因伤势过重,段晓林壮烈牺牲。

罗志强请示蒋波后,带领几名战士从敌侧后插入,在草丛之中跃进。敌人发现草动、树摇,便投来几颗手雷。罗志强一个鱼跃,手雷在他身后爆炸,炸伤了后面的两名战友。

敌人火力凶猛,封锁了罗志强的退路,同时把大家打散了。他隐蔽在一个石缝的土堆下,身边只有火箭筒手任勇其、战士余筑军,其他人失去了联系。

在没有后援,被敌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情况下,罗志强想办法扭转被动,用手势招呼任勇其、余筑军靠拢,指着前方两个暗堡低声说:“我和余筑军掩护,任勇其用火箭筒打掉暗堡。”

任勇其紧握火箭筒,纵身一跃就进了草丛,向敌堡方向冲去。一名敌军刚一探头,就被罗志强一梭子弹打中。

任勇其跃到最佳位置后,“嗖”的一发火箭弹命中敌堡,将暗堡里的敌军送上了西天。然后,罗志强、余筑军、任勇其向另一个敌堡隐蔽移动。

任勇其选择好射击位置,罗志强、余筑军分别向敌军开火,吸引敌注意力,任勇其稳稳地举起火箭筒描准暗堡,“嗖”的一声,火箭弹命中了敌堡。任勇其刚想喘口气,不料侧面敌人向他打来一梭子弹。任勇其中弹,倒在血泊中。

敌人发现只剩罗志强和余筑军两人,便将火力转向他们。冲锋枪猛烈扫射,手榴弹向他俩投来。余筑军脖颈动脉中弹,鲜血如注,牺牲在罗志强怀里。罗志强左手臂也中弹负伤。

1684396073597625.png 

1排1班班长何树平左大腿中弹,忍痛向前爬行,并向两边的敌人阵地射击,引诱敌人火力点暴露,并记下敌人的7个火力点。刚把信息用手语传给战友,就被敌弹打中,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就在1排进攻受阻时,营指挥所的指示到了:“你们要发扬钢刀精神,无论敌阵地多么坚固,也要坚决把它攻下来!”

1连连长刘宪、指导员李立忠在步话机里坚定表示:“请营里放心,敌人就是一块铁,我们也要把它砍个稀巴烂。”

1连及时调整了兵力及火力部署,组织重机枪高架、无后坐力炮肩射、喷火器抵近喷火、爆破筒连续爆破,摧毁了敌人的许多火力点。炮排长穆晓云一口气投完了李立忠为他准备的60多枚手榴弹,压住了敌人火力。爆破组又用直列装药的竹制爆破筒,在雷区炸开了一条口子。之后,兵分3路,围攻15号高地周围的敌人阵地。

战士罗东成是一个17岁的小个子“娃娃兵”,前进途中被敌军炮火打散,与3名敌军意外相遇。利用敌军想“抓活的”心理,罗东成与敌斗智斗勇,故意引诱敌人分两路向他摸过来。他抓住时机举枪瞄准端冲锋枪的敌人,一枪结果了他。另两名敌人顿时慌了神,下意识蹲下躲藏,正好给了罗东成下手机会。“叭”“叭”两枪结果了两人,缴获了一挺轻机枪、一支冲锋枪。

1684396086319597.png 

2排战士乘势勇猛地冲上了无名高地,歼灭了高地上的敌人,并向15号高地西侧的两个山头冲去。

2排排长肖登贵组织4班长邓德富、5班长蒋进明、6班长李长书观察敌情,选择进攻路线。他从望远镜里发现约有一个班的敌人正从16号高地向15号高地移动,便果断地向3个班长下达命令:“4班掩护,5班主攻,6班助攻,赶在敌援军到达前,抢占15号高地。”

5班的轻重火器同时向15号高地开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6班在隐蔽草丛中不断向敌阵地移动。

敌堑壕前50米是一片裸露洼地,是我方进攻必经之路,敌人在此埋设了大量地雷,并设有固定火力点。

蒋进明带领5班刚跃进洼地就被敌人发现,子弹象雨点一样射来,蒋进明头部中弹牺牲,跟随班长的一大半战友也倒在了敌人的子弹之下。

副连长蒋波移动到2排长肖登贵面前,抱起轻机枪向敌阵地开火,压制敌人,掩护抢救伤员和工兵排雷。

4班长邓德富组织火力支援,肖登贵排长向敌人阵地投入两颗手榴弹,举枪射击了两名敌军,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在弹雨纷飞中,他时而卧倒,时而跃起,时而举枪射向敌人,率先冲刺雷区生死线。

这时,敌人发现了肖登贵,子弹追着他打,手榴弹在他面前不断爆炸。不幸中弹倒地的肖登贵拿起指挥机,使出最后一点气力向连长报告:“我没有完成任务,请4班长代理我指挥战斗!”这位两年前自卫还击作战的一等功臣,为保卫边疆献出了宝贵生命。

4班长邓德富这时已面部受伤,但他全然不顾,接过排长的指挥机指挥全排继续战斗。

3排在进攻15号高地时,被敌军炮火阻挡。敌军利用地形和战壕的掩护,作拼死抵抗。谯杰、刘旭林两名战士相继负伤、牺牲。愤怒的8班长袁智奇一跃而起,大声喊道“机枪掩护”就去救护负伤的战友。

战士郭荣贵掏出手榴弹,投向敌阵,一声巨响,将敌人枪声炸哑,然后向敌阵冲去。几发子弹射来,郭荣贵壮烈牺牲。

3排长王建军见状,大声喊道:“7班、8班火力支援。”两个班的机枪手同时开火,射向敌人。阵地上,顿时响起激烈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王建军负伤,袁智奇代理排长继续指挥战斗。

经过全连浴血奋战,中午1时,终于夺下15号高地的3个阵地。紧接着,1连1排又向16号高地发展攻击,牵制了敌人1个连的兵力,打乱了敌人防御部署。

担任助攻任务的2连连长曹志富见状,当即把部队前推80米,在上级炮火延伸时迅速发起攻击。

这里的坡度有60多度,如不迅速突破战壕前沿,攻占主峰将更加困难,付出代价会更大。紧要关头,带领主攻的副连长王光俊果断地从通信兵手中夺过冲锋枪,边指挥全排突击,边冲在前面扫射敌人。

当冲到离敌前沿五六十米时,敌军投出的一排排美式钢珠手榴弹,落在王光俊身边爆炸。在胸部、面部被炸负伤的情况下,王光俊仍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提枪指挥1排继续向前攻击。距离敌前沿阵地只有二三十米时,敌军又打来一排子弹,王光俊再次中弹,壮烈牺牲。

新战士吴应刚眼见副连长牺牲,气得牙齿咬得格格响,冲到离敌堑壕两米处时,敌人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臂。吴应刚滚过草丛匍匐跃向暗堡,将炸药包塞进敌人暗堡。

炸药包被敌人拔掉导火索,从暗堡里扔了出来。他重新安上导火索,第2次把炸药包推进暗堡,但又被敌人拔掉导火索扔了出来,如此反复三次。吴应刚明白了:“导火线过长。”他立刻把导火索截短一大段,第4次把炸药包塞进暗堡。

就在敌人还想把炸药包推出来的瞬间,“轰”地一声爆炸了,暗堡飞上了天。之后,吴应刚又连续爆破了5个敌火力点,为全连打开了通道。

副班长卓国模在离敌前沿阵地10余米处,左胸被手榴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他忍痛端枪跃入战壕,封住敌人的另一个通道,掩护战友突破敌前沿阵地。

炊事班长何开道接连从火线抢救回5名受伤战友,当他第6次冲上阵地时,突然发现附近有个复活的火力点,正从背后扫射我前进的战友,便捡起一支敌军丢弃的爆破筒,隐蔽接近敌火力点。

在距敌五六米的地方,暗堡里的敌军发现了他,向他猛烈扫射。他顺着土坎一滚,再也不动。敌人以为他被打死了,调转火力继续扫射我前进的部队。其实,何开道只是佯装受伤,趁敌人火力转移的间隙,他紧握着爆破筒猛扑上去,插入敌火力点。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把暗堡和敌人一同炸飞。

2连在连长曹志富的指挥下,全连指战员发扬“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前仆后继的战斗作风,用36分钟就攻上了主峰,占领了表面阵地。

担任穿插分割任务的3连和8连,听到攻下主峰的消息,顿时士气大振,提前穿插到位后,锁死了敌人逃生的命门,主力乘胜向1442高地由北向南发起猛攻。

3连1排长谭显俞带领全排直逼1442高地敌前沿,头部受伤,鲜血直流,仍端着冲锋枪冲入敌阵,毙敌两名。接着,又一鼓作气,冲上制高点,占领敌阵地后昏厥栽倒。

战士段有明在进攻1442高地时,想到哥哥段有光2年前就牺牲在这个高地上,激起了他向敌寇讨还血债的满腔怒火,不顾一切率先冲入敌人堑壕,毙敌两名,不幸被一颗子弹打中前胸。生前,段有明与哥哥段有光激战在扣林山同一个阵地,牺牲后,又与哥哥埋葬于麻栗坡同一座陵园。

3连指战员攻得猛,打得狠,迅速占领了1442高地和69号高地,拔掉了主峰侧后的钉子,站稳了脚跟,巩固了防御,打退了敌数次突围,死死把敌人困住。

8连在连长邵维贵的带领下,加快了向主峰侧后28、30号高地的进攻速度。排长熊晴双腿被炸断,拖着残肢爬行10多米,拼尽最后一口气,指挥全排夺取了30号高地。邵维贵带领5班、4班勇士配合1连攻击16号高地之敌。

1684396102717554.png 

各个阵地上,“为烈士报仇,向敌人讨还血债!”的吼声此起彼伏,震憾着扣林山主峰,动摇着敌人防线。

战至10时35分,1营占领了1705.2高地上敌军的全部表面阵地。但残存的敌人却像“地老鼠”一样,钻进了地下工事,东一枪西一枪负隅顽抗,1营又投入了清剿残敌的战斗。

各连根据营指挥所的命令,采取分片包干、先围后歼、逐步清剿的办法,围、堵、打、炸,坚决歼灭残敌。

2连占领主峰阵地后,5班副班长李泽龙和战士余仁华发现一个暗堡里有“地老鼠”,就围住高喊“诺松空叶(越语缴枪不杀)!”“地老鼠”的回答却是一阵枪声。

李泽龙愤怒地冲了上去,两次爆破,都未奏效。余仁华看到副班长已负伤,奋勇冲了上去。他把导火索剪至4厘米,点燃后塞进暗堡。暗堡里的敌人拼命把炸药包往外推,余仁华就用肩死死顶住……

就这样,连续6次爆破,终于炸毁了这个坚固的敌军连指挥所,炸死敌人9名。其中,有中尉连长阮孟光、少尉副连长黎庭寿。缴获各种枪支6支,火箭筒1具,电台、电话机各1部。

连续作战至15时,1营歼灭敌军313师14团9营9连、11连大部,毙敌170名。其中,尉官3名。缴各种火炮6门,各种枪支52支,电台2部,炮弹1300余发。

 

固守阵地不退,意志坚如磐石

战前,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夏加明曾说:“守卫扣林山不仅要和凶狠的敌人战斗,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果然,一语中的。

夺取扣林山阵地后,坚守在1705.2高地的1营指战员要喝上一壶水,就得冒着踏响地雷的危险,往返一个多小时,从几里外的山沟里用水袋背上阵地。

为能保证部队每天吃上一餐饭,副教导员姜家聪亲率炊事班冒着敌炮火的袭击,挑水做饭,送上阵地。

高地上,“猫耳洞”就是战士们的栖身之地。白天烈日当空,犹如蹲在蒸笼里;夜间寒风刺骨,又犹如掉进冰窖中。阵地上,几乎天天下雨,雨天灌进“猫耳洞”,战士们就只好到雨地里过夜。

频繁的紧张战斗,使阵地上官兵极度消瘦、虚弱,有三分之二的同志得了疲劳综合症,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风吹日晒、时热时寒的“猫耳洞”生活,使得许多战士得了急性关节炎和腰腿疼痛病,有的坐下就站不起来,有的站岗还得拄着拐棍。

一些战士站着站着就昏倒在战壕里。当把他们叫醒、动员他们到医院治疗时,他们却流着泪说:“阵地上需要人,走一个,就少了一份力量。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持战斗下去。”

一线指挥作战的姚双龙团长高烧40度,医生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他坚决不同意住院,抱病指挥了进攻扣林山的战斗。后病情急剧恶化,不得不于5月13日向师副参谋长朱启移交了战场指挥权。

营长刘廷贵关节炎急性发作,双膝红肿,不能站立,团营领导多次催促他下阵地治疗,他坚决不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

副营长邓登成突发高烧,多天不能吃饭,仍然组织3连打退了敌人的偷袭和反扑。

有的同志感冒、拉肚子,有的伤员伤口发炎、化脓,领导反复动员,他们也不下阵地。一些抬到后方医院治疗的伤员,伤还未好,就偷偷地跑回连队。

1684396119946311.png 

尽管阵地环境异常恶劣,但全营官兵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革命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创作了一首诗:“天当房,地当床。漫漫云雾是蚊帐,大雨好比勤媳妇,天天为我洗衣裳。这种生活有诗情,不是战士难品尝。”

有的战士还在“猫耳洞”洞口两侧的石头上刻字:“你也苦我也苦,咱不吃苦谁吃苦?你有家我有家,没有国家哪有家。”洞口上方刻4个大字:“精忠报国”。

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为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就是吃尽千般苦,历尽万般难,也要坚决守住用鲜血和生命夺回来的阵地。

1684396132121267.png 

我军夺取扣林山阵地后,敌军不甘心失败。敌军副总长冯世才亲自到前线督战,叫嚷:“谁丢掉阵地谁给我夺回来!”敌军313师则加紧动员部队,要官兵“洗刷耻辱”“挽回声誉”,并调集重兵和大量火炮,企图乘我立足未稳之际进行反扑。

30号高地是在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前沿300米处的一座小山丘,与对方一线相连,是整个扣林山的前哨,易攻难守。敌人要争夺扣林山,必先争夺30号高地。

根据上级指示和当面敌情,刘廷贵命令各连:“全线转入防御,再苦再累也要坚决粉碎敌人的反扑。烈士和伤员用鲜血换来的阵地,决不能在我们手中丢掉一寸!”

狡猾的敌军使出了全身解数,三五成群,利用夜暗摸上阵地反扑,妄图再次占领扣林山制高点。

在60多个昼夜里,敌军向1营阵地发射的大小炮弹有8000多发,向1营发起的大小偷袭和反扑有40多次。但是,不论敌军的炮弹多么猛烈,不论敌军的反扑多么猖狂,都丝毫也动摇不了1营指战员坚守阵地的决心。

1营3连7班9名战士,坚守面积只有100来平方米的30号高地,几乎每天都被敌军炮弹狂轰滥炸。工事不断在整修,又不断被炸坏。在班长韦力仕、副班长韦国吕带领下,他们一边防炮袭击,一边抢修工事,手上的血泡一个挨一个。

敌人炮袭时,他们还冒着随时可能被弹片击杀的危险,蹲在防炮洞口观察敌动向和炮火发射位置,及时为上级提供重要信息。

1684396145139225.png 

6月11日凌晨,敌军向30号高地再次发动了猛烈炮击。阵地上火光闪闪,弹片横飞。

借着炮弹爆炸的闪光和敌人照明弹的亮光,韦力仕看见约一个排的敌军分3路朝阵地上扑来。面对猖狂的敌人,他沉着镇定,叮嘱大家:“不要慌,放近一点打!”

大家把眼睁得大大的,枪都捏出了汗水。当敌人摸到离阵地只有20米处时,韦力仕大喊:“投手榴弹!”一排排手榴弹随着他的口令,“嗖嗖”扑向敌群,炸得敌人鬼哭狼嚎。

敌军不甘心,组织“敢死队”又冲了上来,勇士们又甩出手榴弹,把敌人炸得死的死,伤的伤,连滚带爬败下阵去。如此几番较量,敌人组织的第一次反扑被打垮了。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敌人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出动两个排的兵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第2次向7班阵地冲来。

这一次,狡猾的敌人接受了上次惨败的教训,对7班阵地采取了半圆形攻击。韦力仕看出敌人的阴险企图,他当机立断,改变战术。当敌人冲到离阵地30多米处时,全班的机枪、冲锋枪、步枪一齐开火,并不时地投手榴弹,打得敌人焦头烂额,也拼命向7班阵地上投手雷,扔炸药包、甩手榴弹。

突然,一颗手雷飞到韦力仕很近的地方,来不及躲闪,一声爆炸,韦立仕的手臂、腿、腰、背多处受伤,顿时昏倒在弹坑里。

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7班9名勇士硬是顶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和轮番进攻,血战6小时,连续打退敌两个连的4次猖狂进攻,毙敌40多名。

1684396157820314.png 

战后打扫战场时,在炸塌的哨位旁,发现一位中国军人侧身躺在弹坑里,双腿被土块紧压,胸腹部有20多个弹孔,整个面部血肉模糊,已难以辨认,但两眼圆睁,直盯着前方,整个身体还保持战斗姿态,4具敌人尸体层叠倒在他身边。

人们小心翼翼翻开英雄残存的半边领章,背面清楚写着3个字:韦力仕。在这场战斗中,班长韦力仁、副班长韦国吕等4名勇士壮烈牺牲,何如坤、祝云华、李忠才等5名战士身负重伤。

伟哉!中国军人!壮哉!护国英雄!在场战友泪飞顿作倾盆雨。他们将韦力仕烈士染满血迹、枪托上留有十余处弹孔的56式冲锋枪仔细收藏,后来被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对这位英雄班长的永恒纪念。

在坚守扣林山的66个日日夜夜里,1营全体指战员就是凭着崇高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自然环境带来的艰难险阻,粉碎了敌军的一次次进攻,顽强坚守在阵地上,圆满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扣林山的基本态势稳定后,7月10日,126团与边防15团交接扣林地区防务。3天后,1营全部撤离猛洞地区归建。

战后,昆明军区给126团1营3个连队都记了集体战功。3连荣获“穿插英雄连”称号,1连2排、2连1排荣获“英雄排”称号,3连7班荣获“9勇士英雄班”称号。

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1营“扣林山战斗英雄营”荣誉称号。

1684396171681020.png 

如今,40多年过去了,扣林山郁郁葱葱,边境地区安宁祥和,安息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的1营老战士当笑慰九泉。

有良知的人都清楚:如今的岁月静好,盖因前面有人替我们洒血捐躯、负重前行。

             (参加创作人员:涂学能、欧阳青、初见、叶征)

图片1.png

 

【附录】

荣誉战旗名称:扣林山战斗英雄营

授旗时间:1981年8月30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昆明军区第14军42师126团1营

授旗领导机关:中央军委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1948年12月,主要由淮海战役起义的原国民党第12兵团85军所属廖运周部110师329团改编成第42师和126团机关;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22旅64团第3、6、8连为骨干,加上329团战士,组成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14军42师126团1营;1951年10月,为西藏军区察隅公安8团1营;1955年4月,为西藏军区153团1营;1962年8月,为昆明军区第14军42师126团1营;1985年10月,为昆明军区第14集团军42师126团1营;1992年9月,为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41师124团1营;1996年10月,为武警部队机动第41师124团1营;2017年底,为武警云南总队机动某支队1大队。

战旗精神:听党指挥,勇当尖兵,奉献担当,矢志强军

6c05a00a79337aef82a83f5244961fc.jpg

【本文版权归《百面战旗红》组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于严重侵权者,网站保留提起诉讼之权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