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蓝墨水的上游——石鼓书院

作者: 张立民 点击:4851 发表:2023-05-21 02:34:45 闪星:9

摘要: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把蓝墨水指代为中华文脉,希望国人都去汨罗江汲取屈原的精神营养,当好其传人。石鼓书院同样也流淌着蓝色墨水,散发着书香之气,闪烁着哲学光芒,期待今人续写新的文化篇章。

        走进石鼓书院纯属偶然。本来是自驾途中的短暂停留与随机游览,不曾想促成了一次游学之旅。

  从武汉去桂林,导航仪给出的行驶数据是827公里,8小时46分钟。如果再加上途中休息时间,全程得10个小时左右。古稀之年不比从前,得量力而行,分两段来跑比较合适,这就要找个途中暂停休息的城市。顺着G4高速公路往南寻找,岳阳和长沙都去过两次以上,再往前就是衡阳了,行驶里程恰好居中。印象中的衡阳,除了南岳衡山外,好像再没有什么知名的景点。因此,只想解决食宿问题,没有游览的打算。

  驱车驶离长江,奔往湘江,驰骋在依然身披绿装的湖湘大地上。这对于来自冰天雪地的我们,相等于一脚迈进了春季,心情也随之生机勃勃。最向往桂林的小孙女,知道明天就能到达,更是格外兴奋。吃过午饭,距离衡阳市区就不远了。快到衡山县时,路上的小车突然多了起来,而且争先恐后地往前赶。这使车速一降再降,后来干脆不动了。绿色的导航线先黄后红,格外刺目,一时莫名其妙。进到高速服务区一打听,原来正月初四是去南岳庙进香的日子。我们从不见庙烧香,更不“急来抱佛脚”,偏巧让我们赶上了,很无奈又只能忍耐。钢铁大军裹挟着我们,寸步难移,插翅难飞。好在时间不太长,过了衡山县小车们如同开闸放水一般,一泄而空。e397f378a1c70791f67ba96ed34ab6e_副本.jpg

  到了衡阳市区,老伴儿在宾馆登记住宿时,看到当地的旅游指南。她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个古代的石鼓书院!一听是古代的书院,立马来了兴致,赶紧上“百度”查询。输入其名称,相关信息甚多,看得我心花怒放。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潇湘街道湘江北路69号,地处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与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并称古代四大书院,曾经是儒家理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有着“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美誉。杜甫和韩愈为其赋过诗,苏东坡和周敦颐为其讲过学,宋太宗和宋仁宗为其题过名,朱熹为其写过记,郦道元为其作过注,徐霞客为其点过赞。这么有名的古代书院,事先竟不知晓,真令我们汗颜。这之前,只知《早安隆回》歌曲是从衡阳下属的一个县唱响的,使高铁站“隆回”成了网红站。

  再查询又得知,石鼓书院比白鹿洞书院早120多年,比岳麓书院早160多年,比应天书院早200多年,堪为最早的书院。从所在位置来看,它处于岳麓书院的上游。一条湘江,两个书院,读书声伴随着江水声,传承的是中华文脉,流淌的是湖湘文化。这使我想起台湾的著名诗人余光中说过的一句话:“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他把中华文脉比喻为一条流淌着蓝墨水的河流,而汨罗江位于其上游,在那里能把中国的诗歌追溯到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借用此话,在衡阳能把湖湘文化追溯到唐宋时期。是否合适,姑且用之。我们曾经到长沙市的贾谊故居、岳麓书院、简牍博物馆,汨罗市的屈子祠,专门寻访过湖湘文化的遗迹。这次歪打正着地来到它的源头衡阳,实在太巧了,也太有缘了。更何况那里还有著名的“三绝”不能不看:翻不动的书,认不得的字,敲不响的鼓。当即决定,明天游览。

  b8d5c30b814bd56dfa3830ad750dd3c_副本.jpg吃过早饭,驾车前往,拐了两个弯,十来分钟就到了。在石鼓广场的右侧有个小停车场,事先担心没地方停车,结果空位很多。想起路上人们去衡山庙烧香的踊跃,这里显得太冷落了。偌大的石鼓广场,游客稀少,空空荡荡。也许是藏在深闺无人识,也许是宣传推介不到位,也许是被人们遗忘得太久太久。庆幸的是,我们来了,还要一探究竟。

  走进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石鼓广场,首先看到的是那本翻不动的书。那是把一块长2.4米,宽1.8米的石头,雕成打开的书页,上面刻写着朱熹的《衡州石鼓书院记》。仅有两页文字,下面的就翻不动了,寓意着源远流长又非常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随便就能翻翻的。广场上还有“石鼓七贤”的雕塑,都是与石鼓书院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创立者、执教者、访问者。他们是李宽、韩愈、周敦頣、朱熹、张栻、黄干、李士真,皆当时的学界名人、文化精英。他们集合在书院大门前,或立或坐,或思或望,代表着曾经兴旺发达的湖湘文化。

  在书院入口处,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扫描石鼓书院公众号,全程戴口罩。心想没有智能手机那就尴尬了,好在我们与时俱进,没有这方面的障碍。石鼓山虽名为山,其实并不高,也不大,海拔才69米,面积不过4千多平米。但它从广场边上拔地而起,伸入湘江与蒸水的汇合处,状如鼓好似船,既分割着两水又促成它们携手同行。尤其当江水冲击石壁时,会发出如鼓鸣般的声响。大文学家韩愈路过衡阳时,特意登山赏景和赋诗,赞其“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从此,绿净成为石鼓山的一张名片。

  “石鼓名山始自唐,天开此处读书堂。”满腹经纶又无意做官的秀才李宽,受到韩愈诗歌的吸引,就想找一个干净地方来躲避世俗的污染,领悟先贤的圣洁情怀。于是,他不远千里来到衡阳,结庐石鼓山上,边苦读边授徒,成为石鼓书院的创始人。当时的衡州刺史吕温常来访问,与杨宽吟诗唱和。他在诗中赞道:“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李宽的后代李士真继承先祖遗志,赓续办学,使石鼓书院逐渐有了名气。李宽与李士真祖孙俩被列入“石鼓七贤”,名至实归。正可谓,名山办名校,名校育名人,名人多如山。33228891901727fb86c95ecfcafd3d7_副本.png

  过入口处,没行几步,便看到第二绝,认不得的字。那是树立在禹碑亭里的一通黑色石碑,上面阴刻着9行77个的字。说是字却一个也认不得,字迹头粗尾细,形如蝌蚪。甲骨文还能据形猜意,而这种蝌蚪形的文字根本无法揣测。有说它产生在甲骨文之前,有说它流行于汉代,有说它是造字之法,有说它是书写之法,至今没有定论。先后有许多古文字专家试图加以解读,但一直没有形成共识。明代才子杨慎认为,这77个蝌蚪文来自于衡山佝偻峰的《佝偻碑》,记录的是大禹治水的功德。在石鼓书院中立此认不得的字碑,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体现汉字的演变与美妙。此外,我们猜想大禹也许是在石鼓山上得到了堵不如疏的启示。

  拾阶而上,便是书院的山门了。山门上的对联字少意深,独具一格,须认真琢磨。上联“修名千佛上”,说的是修身的效果要超过众佛之上,做到善之又善,德高再高。下联“至味五经中”,强调的是要去儒家五经中体会人生至味,寻求精神美好。 如此志气,无出其右;似此感悟,无学可比。中国古人一直重视修身,珍惜名节,崇尚经书,求索真理。走进此门就要专心修身与求知,走出此门便去积极救世与治国。

  书院不仅要传道解惑,更要创新学问才行。住在石鼓山附近的周敦頣,把道教的无为之道、佛教的色空之道、儒教的君子之道结合起来学习研究,创造出了义理之学,并借书院加以传授,其影响从北宋一直延续到晚清时期。他的学生程颢、程颐又将理学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其后,又有程颢和程颐的三传弟子李桐的学生朱熹,对理学梳理集成,宣讲推广,使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他曾经专门来石鼓书院讲学,并亲手写下了《衡州石鼓书院记》。他该记中简述了书院历史,针对五代时期“兴干戈,学校废,礼义衰”的问题,提倡“有志于学”“不屑课试”,要“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黄干拜朱熹为师并随其苦读,岳麓书院的山长张栻慕名前去交流。后来的元代、明代、清代,对理学都有继承与发展,当然也有批判。例如,陆九渊的“象山学派”和“鹅湖之会”,王阳明的“心学”,清代的“宋学”,等等。湖湘文化由楚文化而来,又深受理学的影响,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学者和将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赞语,都是对湖湘文化的肯定。正由于一代又一代学子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不倦求索,才使中华文化极其厚重而精深。

  2d908f84395fe75795c3b286783d092_副本.png过了山门,终于看到了第三绝,敲不响的鼓。原来是一面高2.8米,直径1.6米,厚约0.2米的大石鼓。最早记录书院有石鼓的是郦道元,他在《水经注》中写道:“鼓高六尺,湘水所径,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这说明早在南北朝时期,在山上就有石雕的鼓,并附有不吉利的传说,后来被人推到江里去了。眼前的石鼓是重修石鼓书院时重新雕成的。曾有诗赞美这面石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那么,石鼓能不能敲响?小孙女前后查找,没有鼓槌;上下敲击,没有声响。看来这真是一面敲不响的鼓。但,书院这面大鼓不敲自响,声震南国广宇,以至中原王朝。不然宋太宗、宋仁宗为何先后给其题名、写额。这面石鼓既是这座山的具体缩影,又是这所书院的金字招牌。衡阳确实发生过兵革之事,但石鼓并没有鸣响,而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衡阳保卫战中,先有宋将李忠节在抵御元军入侵时城破后带领全家老小殉国,后有抗日军民与日寇顽强拼杀48昼夜宁死不屈与城共存亡。在石鼓书院里,专门设有祭祀李忠节的祠堂。此外,还有武侯祠。这因诸葛亮曾经在石鼓山上驻过军,人们仰慕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也建祠祭祀他。这使石鼓书院不仅有书卷之气,更有名节之香。

  一路走来,不仅步步登高,更领略无限。过讲学和藏书的大观楼,就到了山顶的合江亭。“石鼓山头一小亭,乾坤万里眼双明。”三水合流,江面突然宽阔起来,眼界也随之打开。山上楼阁蒸风,山下合江凝碧,胸怀顿觉博大。俯瞰江水,确有绿净之感。格外的绿,分外的净,犹如置身仙境之中。难怪朱熹在《石鼓书院记》开头就写道:“石鼓据蒸湘之会,江流环带,最为一郡佳处。”

  听说山下有摩崖石刻,我们来到临江一面的悬崖下面,驻足观之。有字和诗分布在高低不平的石壁上,字有大有小,诗有早有晚,那是历代官员、诗人、学子来此登临或求学的遗迹,是书院的历史见证,是珍贵的文物。可惜的是,因年代太久有些字迹模糊不清。年款可辨认的,从唐朝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到清朝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可见一直没有断过人。其中,最醒目的是“西谿”两个大字,为初唐的衡州刺史宇文炫手书,字体正楷,端庄饱满,具有唐朝的盛世气象。后世之人多来寻觅与欣赏,但他同时书写的“东岩”二字却找不见了。书院里本来还有许多碑刻,完好保存下来的不多,令人惋惜。下山时,又在书舍中参观了“石鼓七贤”以及著名湘人的事迹展览,使此次游学之旅圆满收官。

  所谓圆满收官,一是“三绝”真绝,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下一番深功夫就永远不解其中的奥妙;二是“七贤”犹在,石鼓书院如今成为衡阳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举办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其名气和影响正在逐步扩大。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把蓝墨水指代为中华文脉,希望国人都去汨罗江汲取屈原的精神营养,当好其传人。那么,石鼓书院同样也流淌着蓝色墨水,散发着书香之气,闪烁着哲学光芒,期待人们续写新的文化篇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石鼓书院是衡阳第一书院,也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唐元和年间,鼎盛于宋代,历史悠久,各朝各代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足迹或墨宝。一次偶然的选择,促成了作者石鼓书院的游学之旅,在古书院中品味了历史的书卷底蕴,感受到了千年学府的古韵。一个满怀书香气息的地方,有的人在这祈福,有的人在这许愿,有的人在洗礼心情,古人留下的痕迹,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将出发前路线的准备、发现书院并了解历史、从入口到山门再到山下,并将石鼓书院“三绝”的内容娓娓道来,给读者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作者的文字,既了解了石鼓书院的历史,也激发了读者亲身感受书卷底蕴和千年学府古韵的热情。作者文字细腻,语言顺畅,推荐阅读。编辑:不是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