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记入史册的破冰之旅

作者: 能戈 点击:1059 发表:2023-05-13 11:21:55 闪星:3

摘要:1987年9月14日,台湾中文晚报《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和徐璐,绕道东京来到大陆进行新闻采访,9月27日经香港返回台湾。这是台湾记者1949年以来第一次到大陆采访,成为“记入史册的破冰之旅”。一个多月后,11月2日,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随之,与大陆隔绝了38年的骨肉同胞掀起了探亲潮……《记入史册的破冰之旅》忠实地记录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史料翔实,原汁原味,值得分享。


十二

 

       9月13至14日,北京/东京

       针对台湾记者提出的采访“三原则”,中新社表示“尊重他们的意愿”,并明确了5点具体的接待事项:

       一、将礼节性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全程只由总社宴请一次;

       二、除他们提出要求协助联系若干采访对象(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厦门前沿何厝村)外,不主动提出其他采访建议;

       三、不派全程陪同,在各地也不派记者参加他们的单独采访活动;

       四、对外国、港澳记者同他们的接触,不作任何干预;

       五、对他们提出的旅行要求(主要是预订机票和宾馆)尽管多次变更,都尽量设法予以满足。

       李永得、徐璐办理入境手续的同时,也与中新社东京分社建立起了关系。当天,他们在东京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宣布第二天即乘中国民航班机进入大陆,并告之大家将由中国新闻社来接待他们。

       这天,尽管是星期天,但中新社东京分社同北京总部的电话一直接连不断。总社港台部的同志为两名记者预定了旅馆房间,向中旅社提出了准备接待的要求,并研究了如何帮助台湾同行进行采访。晚上,中新社发表了台湾两名记者将于近日来大陆采访的消息。

       14日刚上班,中新社几个部门在几乎不间断的铃声中接到100多个电话,大多是来电询问两名记者的行程。上午,东京分社给北京总社发来急电,说李永得、徐璐向日本当局申请再入国签证遭到拒绝,他们能否按时到达没有把握。对此,中新社一时不好明确答复,不确定因素太多,也不好答复。

       正当中新社权衡的时候,东京传来消息:李永得、徐璐已经登上前往北京的中国民航CA93O航班。

 

十三

 

       9月中旬,台北报界

       台湾实行“报禁”“出版禁”三十多年了。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下,国民党当局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有关政策,进而出现了某些松动的迹象。

       1987年6月25日,台湾“新闻局”广电处函告岛内3家电视台:从7月1日起,废除“新节目播出前必须送审”制度。台报界说,这是“报禁即开”的一个征兆。

        过后不久,69岁的台湾《中国报道》周刊发行人钟树南(译音)对法新社记者说,他希望成为“公开访问大陆第一人。”

       在台湾报界、杂志界跃跃欲试,争创“第一”的竞争面前,《自立晚报》率先果断派员进入大陆,希望一炮走红,争取报纸的好销路。

       此次大陆行的首篇特稿,刊登在9月15日《自立晚报》第一版上。这份报纸强烈的吸引了读者,销售量猛增。该报发行部经理说,“第一版两小时就售光了”,“还有三百多人打电话到报社办公室,要求订购我们的报纸。”

       对这次石破天惊的“探亲采访”所产生的影响,台湾报界是清楚的。他们自然不会“坐观其效”,也不甘于人后,纷纷跃跃欲试。

       反应最先的是台湾《中国时报》(台湾三大报之一)。他们指派该报驻港办事处主任江素惠女士于9月12日飞赴内地,抢在《自立晚报》记者之前进入大陆。江女士在内地逗留了两天。期间,她访问了厦门及鼓浪屿等地。

       其实,“第一”的桂冠也不是《中国时报》,而是《台湾时报》。该报记者李祥于9月上旬悄悄从香港进入大陆,并于9月14日发表了他在广州市的采访报道,刊登在时报第一版的显要位置上,统冠以《本报记者采访大陆的报告》《广州实况报告》大标题。同时,还刊登了广州市场的照片,报道了“共青团团员跳迪斯科”等等街头景象和生活状况。李祥于13日回到香港。

       台湾记者对大陆进行采访,并公开发表署名专题新闻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十四

 

       9月14日18时40分,上海虹桥机场

       李永得、徐璐搭乘的中国民航越洋西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进入上海市。按惯例,飞机将在这里停留一个小时。

       在市区上空盘旋准备降落之际,李、徐二人迫不及待地从飞机弦窗鸟瞰大陆。事后,他俩回忆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用我们自己的眼睛真实地看中国大陆,虽然天色太晚、无法看得清楚,但终究还是真实的第一眼。在此之前,中国大陆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这些想象源于小时候读过的历史地理教科书上。”

       飞机即将降落时,李、徐二人的心情是兴奋中带点紧张,继第一眼看到中国大陆之后,即将以自己的双脚第一次真实地踏上这块 38年来魂牵梦萦的土地。

       飞机缓缓停稳,他们随乘客一起步入候机大厅。对四周的景物、大厅的装饰、陈列的商品、服务员的衣服等等一切都感到新鲜,处处驻足流连。

       为确保李、徐二人的安全,CA930航班在上海又进行了一次客货安检。毕竟是进入首都的飞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特别是那个年代,“阶级斗争”的弦还没有放松。

       CA930航班在上海停留了3小时30分钟,直到深夜22时多才飞向北京。

 

十五

 

       9月15日晨,北京首都机场/长城饭店

       1时10分,飞机顺利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也就是现在一号航站楼。当年,还没有二号航站楼,更没有三号航站楼。

       李永得、徐璐走下飞机。

       陈佐洱微笑着说:“欢迎你们,等了你们38年了!”

       “我见到台湾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并未深思熟虑,却是真情流露。”陈佐洱事后回忆说,“在首都机场苦等的4个多小时,加深了这种期待。”只是,他没想到,他的这句话被台湾同行说成是“统战语言”,并赫然写进了他们到达北京后发出的第一条消息里。

       一时间,这条消息成了世界多家通讯社援引和多种报刊以显著版位报道、评论的热点,国内各大媒体内部也炒得很热。有人说他:“阶级立场不对头,怎么38年等台湾人?”有人则认为,他说的甚为巧妙,含意深刻。可谓莫衷一是。陈佐洱撰文说,“后来,据说是小平同志拍板说‘讲得好’,我那颗忐忑的心才算定下来。”

       其实,两名台湾同行在自己报道中说的话也挺意味深长。李永得说:“我们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啊!”徐璐补充道:“其实路程很近,但周折了快40年!”

       不管怎么说,两岸新闻同行在北京的第一次握手已经载入史册,同行见面的“开场白”也成为人们的精彩记忆。

       李永得、徐璐下飞机后,并没有走一般旅客办理入境手续的出入口,而是在陈佐洱、张处长等人的陪同下,直接奔向“已准备好的会见记者的场所。”

       五十多名中外记者蜂拥而上。

       “请谈谈此行的感想好吗?”二人立足未稳,日本共同社记者就伸过了话筒。

       “将从早晨开始迅速进入采访。”下身穿兰色紧身裤,上身着米色外套,不失端庄、漂亮的徐璐答非所问,她显得有些紧张和难为情。“其实,是我们来采访的,反倒……”

       身旁的李永得不失时机地接过话茬:“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总算到达了北京。总之,很高兴。”这天,他身穿一套藏青色西装,系一条斜纹红领带,显得稳健,潇洒。“让台湾人能尽早访问大陆是此行之目的。”

       其实,他们此行的目的,吴丰山、陈国祥已有明确的论述。吴丰山说:“本报一向主张建设台湾,胸怀大陆,放眼世界”。鉴于台湾目前情势,“基于传播事业之立场,有义务告诉民众有关大陆资讯。”

       陈国祥14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说:台湾最近将要宣布开放民众前往中国大陆旅行探亲,我们记者前往大陆为他们探路,以便让民众了解更多的大陆情况。

       有记者问:(你们)“是否同中国领导人会见?”

       徐璐回答道:“这次是为家人团聚而进行的采访,同领导人没有关系。”

       关于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李永得说:“由于什么地方都还没有参观,因此暂时还难以回答。”当有人问到因服务态度不好而闻名的中国民航的感想时,他幽默地说:“机组人员非常亲切,不象传说中的那样差。不过,在管理方面似乎有改进的必要。”

       有记者问:“你认为中国有报道自由么?”二人同时一愣,还是李永得反应快。他略显不快地看了一眼提问者,反问道:“你在北京采访几年了?”言外之意,你应该了解这一点。

       李、徐二人对中外记者提出的问题,都尽可能地坦诚作答,只有对牵涉海峡两岸的政治问题,才巧妙地予以回避。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他们事后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各新闻媒体驻北京记者抢镜头的拼劲,与台北相比较毫不逊色。他们散发出的热劲,和机场的沉暮气氛不大搭调。令人印象深刻。”

       陈佐洱也是感慨良多。他说:“我也是‘老记’了,但在改革开放不太久的1987年,还从未见过同行间这样互相热烈采访的场面。”

       从此时起,两名台湾同行的身份便成为了采访者与被采访的新闻对象混合体,一夜名闻世界。他们事后称,在大陆的14天(实际13天),一直是在中外记者追逐的“天罗地网”中进行采访的。

       连续几天,李、徐二人在“紧绷的神经”里度过“紧张的行程”,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在陈佐洱的提议并挡驾下,首都机场的记者“互访”活动于3时30分左右结束,之后送他俩去北京屈指可数的五星级酒店,东三环路旁的长城饭店。

       李、徐二人乘坐的“的士”沿着首都机场路飞奔起来。

       那时的机场路不宽,黄线两边只能通过一辆车,白线路边是大片的槐树。车灯照着一排排槐树和槐树下的道路,犹如一条不见尽头的隧道。

       路上,陈佐洱及时切入正题,问他们此行准备采访什么,有何要求,中新社会尽一切努力来协助他们。三人在车上进行了简单沟通,气氛甚为融洽。

       陈佐洱出生在上海,在福建长大,既可以用上海话跟徐璐交谈,又可以用闽南话与李永得沟通,家乡方言把彼此的距离缩短了许多。

       车过北京有名的牛王庙立交桥,往左一拐,不一会儿,就到了李永得、徐璐下榻的地方——长城饭店。

       陈佐洱给李永得、徐璐安排好房间离开时,天已破晓。他回到宿舍,顾不上休息,就根据两位台湾记者提出的要求,与同事们分头一一联系采访对象的所在单位或本人。有通过电话的,有登门预约的。

       曙光初照北京城。

       有人形容北京象个“贵妇人”,气质雍容华贵而韵味十足,李永得、徐璐也深有此感。他们从长城饭店高楼鸟瞰市区时,发现一栋一栋造形单调的高楼正在赶工兴建时,又不无遗憾。他们说:“‘贵妇人’的气质,已被一些现代化的初级产物逐渐破坏了。”

       李永得、徐璐异常亢奋,毫无倦态,计划游览北京市容。用过早点,他们就在饭店门口招手出租车。按排队顺序过来一辆车,可他们并没有上车,而是多走几步上了第二辆车,猜疑第一辆车可能是大陆有意安排的“特别出租”,谨慎程度有些出乎意料。

       北京的绿化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李永得说:“北京街道的绿化做得相当成功,比台北市要好,但街道景观则落后于台北。”

       这天中午,中新社王士谷社长、王瑾希总编辑在全聚德烤鸭店为李永得、徐璐洗尘接风。接近尾声时,陈佐洱把一份按他俩要求初拟的日程表及采访对象的电话、地址等联络办法送上,两位同行又惊又喜。按常规,记者得自己去联系采访对象,何曾受过如此待遇?要不,怎么叫“跑新闻”呢?

       李永得、徐璐得到中新社提供的“联络图”后,一分钟也不耽误,立即与采访对象分别接上了头。 按照事先约定,陈佐洱只联系,不陪同,一概不送他们去任何一个采访点。当然,同时受命的张处长要时刻关注进程是否顺利,安全有无保障。

       下午,两名台湾记者由他们的老朋友、前台湾“国大代表”张春男陪同,到磅礴坦荡的天安门广场摄影留念。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东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都摄入他们的镜头。

微信图片_20230513105515.jpg

       漫步在举世闻名的天安门广场时,李永得高兴地说:“我在台湾时就听说天安门广场很大,这里的确是民族的象征。”然后,他们混在游客中间,参观了故宫。置身于巍峨的殿宇、辉煌的宫阙,徐璐感慨万千地:“我好象走进了历史。中国的政治和历史都发生在这个地方。”当她看到许多普通老百姓正在皇帝皇后曾经散步的地方漫步时说,“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晚上,李永得、徐璐来到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参观。在发回台北的消息中,他们这样写道:“街道两旁是一排排不加任何装饰的商店。这些商店出售最老式的商品和服装。”

      在东华门夜市,徐璐花25元人民币在一家服装摊上买了一件鹅黄色的茄克衫。李说:“自由市场上商品丰富,不过对商品的质量我不加评论。”

(待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9月14日,李永得、徐璐途经上海飞向北京。时任中国新闻社港澳台部主任的陈佐洱于当日稍晚时间即前往首都机场迎接。从那时开始,两名台湾同行的身份便成为了采访者与被采访的新闻对象混合体,一夜名闻世界。推荐阅读。编辑:初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