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应天书院里再识范文正公

作者: 张立民 点击:5654 发表:2023-04-27 06:29:43 闪星:11

摘要:范仲淹虽然没有被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但他的楼记堪称散文冠冕,他的官行被千古景仰。

  “文正公”是历朝历代对名臣贤相的最高褒奖,能得此殊荣(谥号)者极少。范仲淹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文名最大、官声最好的一位。

  在走进应天书院之前,对范仲淹的了解仅限于他写作的《岳阳楼记》。巴陵太守滕子京复建岳阳楼后,写信请老朋友范仲淹写一篇楼记。可是,范仲淹并没有见过岳阳楼,摆在他眼前的是随信寄来的《洞庭秋晚图》。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范仲淹想到滕子京虽然屡遭贬谪,却依然勤政实干,政绩斐然,很需要给予肯定与鼓励,于是欣然命笔。他在楼记的开头便表明滕子京到巴陵仅一年多就开创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良好局面。接着,他通过描述洞庭湖的悲喜景色,引出人生的忧乐意境,道出他们的共同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篇情谊深厚、文辞优美、气势非凡的楼记,读来荡气回肠、正气浩然、志气飙升。有许多仁人志士以他们的情怀和格局为榜样,奉献社会,风范人生。曾经专程去岳阳登斯楼,观洞庭,诵楼记,仅此而已,未作深究。

  2019年寒假期间,自驾到海南岛,返回时曾在河南省的商丘市短暂停留。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商族和商文化的祖源之地,是北宋的龙飞之地。本以为可以一睹黄钟大吕、庄严肃穆的商文化,遗憾的是多为明清建筑,而且复建的痕迹明显,真正的古迹较少。不是保护得不好,而是洪水的罪恶,将真正的宋国都城、梁园仙境、应天府坻都淤埋在地下。3年疫情,外出禁足,只好在家闭门读书。于《宋史》中发现商丘曾经有个应天书院,位列宋初四大著名书院之首。它从民间私塾升级为官学,直至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培养了一大批名臣能吏和文学才子。让人惊喜的是,范仲淹曾经在应天书院苦读5年,任教3年。这8年正是范仲淹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段。书院给他打下了什么样的思想根基、增长了哪些特殊才干?越想越兴奋,决心再到商丘寻访一次。c67e22fa7a2cc7869cca575120bb635_副本.jpg

  2023年2月10日,从西安来到洛阳。在返回的途中,商丘并不顺路,但无论如何不能错过。也就300多公里的路程,在高速上小半天就能跑到。于是,兴冲冲地来到高速入口,却因大雾封闭不得进入。刚刚游完龙门石窟,王城公园的牡丹花还没开放,滞留下去毫无意义。“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高速照样去。想当年,多少学子用两条腿去应天书院求学,不怕路途遥远,不惧千山万水。如今自驾前往,又有何难。走省道,放低速,穿村庄,就这样慢跑紧赶,下午4点多才到达。怪不得上次没有看到,原来它在古城外的南湖边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泓荡漾生辉的碧水,一座通体洁白的状元桥,一群红墙黑瓦的古建筑。看到书院的南门还在开放,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应天书院创建于后晋,兴盛于北宋,被誉为“天下州府有学始此”。之后,时办时停,屡毁屡建,一直延续到清代,名为“范文正公讲院”。应天书院持续时间之长,人才之多,影响之大,只有长沙市的岳麓书院能与之相提并论。2003年,河南省政府批准应天书院在宋代原址附近进行修复。2007年,由河南大学设计的应天书院一期复原工程竣工,正式对外开放。应天书院幸甚,千年后再现当时的倩影。

  我们因缘而来,得瞻风采。走过状元桥,迎面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院训,格局真大,卓尔不群。右侧是范仲淹所写的《南京书院题名记》(摘抄),气概非凡,金句叠出。应天书院曾名南都学舍、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南京书院、南京国子监,创始人李悫,发扬光大者戚同文。该“题名记”中,有气势如虹的句子,“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还有与《岳阳楼记》语句相似的表达,“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几乎就是《岳阳楼记》的最初版本。书院一般都设立在山林僻静之处,而应天书院却建在都城之内、闹市之中,为的是紧贴社会实际,学有所用。公元1009年2月24日,宋真宗亲赐院额“应天府书院”。这使全国的学子无比仰慕,趋之若鹜。

  d3ce96484ff397bc3aff9d06171d3b6_副本.jpg迈进书院大门,中有崇圣殿,左有范文正公纪念堂,右有至圣先师纪念堂,其后有书院大讲堂。规模虽然没有以前的大,也无真正的遗迹,但贵在是原址上复建的,具有续文脉、扬学风的现实价值,使古老的商丘重新让人瞩目。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无数学子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行走其中,仿佛还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还能看到众多学子踱步思考的身影,以及慷慨评论时政的动人场面。我们自然重点参观了范文正公纪念堂,满墙的文字,详细的图表,历代的评赞,展现了一个出身贫寒、志向远大、苦读力学、初心不改的范仲淹。

  范仲淹祖籍陕西邠州,后迁徙到江苏苏州,于公元989年出生在江苏徐州。祖上是书香门第,历代做官。按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童年应该是幸福的。可他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因非正室,被范家人逐出门外。范母生活无依,贫困交加,只好抱着襁褓中的范仲淹回到娘家,后改嫁山东淄州人朱文翰。按照民间风俗,他得随继父的姓氏,取名“朱说”。范母因此非常痛苦,一心把范仲淹培养成才,以光耀范家的门楣。稍大便送他进私塾读书,后又送到一座寺庙去求学。范仲淹至孝,谨遵母亲的教诲,以不因贫穷而改其志的古贤颜回自勉,坚持苦读勤学,15岁被举为学究,誉为小秀才。

  范仲淹在山东省长山县度过他的青少年时期,留下了“划粥断齑”的成语和“埋金苦读”的故事。他在寺庙读书期间,自带粮食,自炊饭吃。由于所带的粮食少,只能做粥充饥。等米粥凉透凝固成块后,用刀划成4块,一天只吃两块。没有蔬菜佐餐,便采来野生的韭菜、山芹、荠菜等,切成碎末,再加点盐。如此清苦的生活,三年如一日,使“划粥断齑”成为他刻苦读书的汉语成语。有一次,他在一个山洞中读书,看到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跳进了他的粥锅里,他忙去驱赶。两只老鼠跑到一棵树下,分别钻进洞里,洞中有黄色的光在闪烁。他好奇地挖开一个鼠洞,里面竟是一堆黄金,而另外的洞里是一堆银子。他分文未动,埋好如初,依然挑灯夜读。“埋金苦读”也因此成为当地传诵至今的佳话。早在公元1065年,当地人就在范仲淹读过书的长山镇范公村建起了范公祠,以示对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志向的景仰。79c76a797d6cd58f761c351729c11aa_副本.jpg

  人的命运有时会因偶然事情而发生重大转折。朱家原有两个哥哥,从小就看不起从外带来的范仲淹,经常无故地欺负他。范仲淹起先并不在意,后来看到两位兄长只顾吃喝玩乐,可是家里并不富裕,便劝告他们不要浪费钱财。两位兄长却说:“我自用朱氏钱,何预汝事?”范仲淹为此很诧异,我难道不是朱家的人?这时,有人告诉他,你并不是长山朱氏后代,而是姑苏范氏子嗣,生父叫范墉。范仲淹闻听伤感不已,痛苦异常。他发誓以十年为期,考取功名,恢复祖姓,迎母就养。公元1011年的一天,22岁的范仲淹洒泪与母亲告别,毅然决然地奔向千里之外的应天府(商丘)去求学。范母哭着追出去很远,不仅仅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更担心他身无分文,前途未卜。从此,范仲淹与应天书院结下不解之缘。

  这时,北宋与大辽结束了战争,天下太平,急需各种人才,在开科取士同时,把睢阳书院改称为应天府书院,由私学升级为官学。范仲淹恰逢其时,如鱼得水。他依然昼夜苦读,5年没有解衣就枕。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待清醒后再读。他依然喝粥充饥,有时甚至连粥都喝不上。一位官员的儿子和他同学,把范仲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讲给他的父亲听。他父亲听了很感动,叫儿子把官府准备的饭送一份给范仲淹。范仲淹婉然谢绝,说吃粥习惯了,再吃好的受不了。范仲淹不仅把儒家经典读得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付诸实践的途径。他常抱膝自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这句话,绝不是一时的灵感或冲动,而是他的一贯思想主张。一次,宋真宗来视察应天府。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见真龙天子,只有范仲淹一人稳坐不动。同窗劝他快去见皇上,机会难得。范仲淹随口答道:“异日见之未晚。”

  第二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参加科举考试,登蔡齐榜,中乙科第97名,参加殿试时见到了宋真宗。他提前5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由一名寒儒成为进士,被任用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务,官居九品。有了朝廷的俸禄后,范仲淹想到在家天天等待、苦苦守望的母亲,立即把她接到身边,尽孝奉养。随后,他又认祖归宗,恢复本名范仲淹。他后来到青州任太守时,想起往事,曾赋诗一首:“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山东吕剧中有个剧目叫《长白寒儒》,唱的就是范仲淹苦读及第的故事。

  9a5edb3d891ad71b1dc0577d2579356_副本.jpg这之后的10年,范仲淹一直在基层任职。他阅尽民间苦难,看透官府腐败。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掌管讼狱时秉公办事得到提级升职,任泰州仓监时重修的捍海堰被命名为“范公堤”,任兴化县令时完成了修堰的惠民工程。正当他干得起劲之时,“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因积劳成疾去世了。按照当时的风俗,他必须离职尽孝,丁忧3年。孩子出生后,3年才能免于母亲之怀。母亲去世后,儿子要守孝3年,以报养育之恩。范仲淹选择在应天府丁忧,这使他再次走进应天书院。

  应天府知府晏殊早就听闻范仲淹的大名,邀请他到府学应天书院执掌教席。丁忧期间本不该参加一切公务活动,但挡不住晏殊的盛情和学子的期盼。晏殊后来当上宰相,他对范仲淹一直非常欣赏和推举。范仲淹想到朝廷急需人才,欣然到应天书院去执教兴学。他以“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的气概,继承戚同文的“天下同文”的理念,发展成“以天下为己任”的院训,主张学以致用,关心时事政策,提倡实地考察,使学子们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他为书院制订了“为学次序”和“读书次序”的学规,亲自讲授《艺文》和《易经》两门课程。他坚持吃住在书院里,以身作则,观书肄业,终日不倦。他随时随地检查学子们的读书情况,对不用功的及时予以惩罚。给学子们出考试题时,他自己先做一次,摸清难易程度,留下许多珍贵的范文。例如,《君以民为体赋》、《用天下心为心赋》、《政在顺民心赋》等。有此名师和严师,不出高徒才怪。他执教一年后,该书院的学子在科举考试中出了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轰动一时。而孙复、石介和胡媛等一众学子,皆是一代大儒。

  也正是在这一执教期间,范仲淹写下了《上执政书》。书中罗列六件大事,有固国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等,洋洋万言,核心是改革。范仲淹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十几年,深知“三冗两积”(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之害,非实行全面改革不可。可惜,皇帝年幼看不懂,太后爱搭不理,宰相王曾很欣赏并向皇帝举荐。那年,他29岁,只是个县级小干部。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实早就将其付诸行动了。这之后,他三起三落,初心不改,勤政廉洁,文才武略皆有显著成就,死后被授予“文正公”谥号。

  夕阳西下,望着笼罩在金红色之中的应天书院,不禁感慨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应天书院正是在戚同文和范仲淹的精心打造之下,才成为一所名校的。状元桥的对面树立着范仲淹的塑像,以及他的名言名句。听其言,观其行,历史上如其言行一致者少矣。范仲淹虽然没有被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但他的楼记堪称散文冠冕,他的官行被千古景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我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四百年,封建官吏数不胜数,范仲淹是其中罕见的文武全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就是对他最好的描述。他既能在边塞立下赫赫战功,又可以仅凭一幅画,写下千古流芳的文章——《岳阳楼记》。他出将入相,主持庆历新政成为一代名相,他在国家危难之机,52岁挂帅西征,成为使敌人闻之丧胆的四路大元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他一生的追求,更是他一生的注脚。一时如此,一世如此,既不在意生活的艰苦,清贫自甘,清苦亦乐;也不关注眼前的得失,心若止水,久久为功,浩然正气,至今凛凛。作者的游记抒叙了范仲淹与应天书院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通篇晶莹剔透,结构精湛凝神,意境张力四射。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