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读书日】追根溯源破围城

作者: 醉月 点击:573 发表:2023-04-11 08:22:50 闪星:3

摘要:读《围城》不要在“城外”,也不要在“城内”,而是要低下头弯下腰,在“城”的根基之处掘开“浮华”,去找寻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的建“城”之道!同时,我们也要向书中思想所要表达的那样,一定要与时俱进,敢于突出自己的“城”,进化自己的“城”,争做有理想的、有信仰的开拓者与建设者!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杨绛  

  有时候,认识一本书,知晓一个人,了解一段往事,往往只需要一句被大众信奉成真理的话。而这句家喻户晓的话是杨绛女士写在钱钟书先生《围城》扉页的一句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学校是一座围城,生活也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入与出映射着人生的哲理与境界,同样也是生命的常态。

  说起《围城》这部书,就不由得让我们记起两个人——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钱钟书先生成功创作《围城》一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杨绛女士的影响。《围城》创作于1944年至1946年之间,在那个战火丛生,颠沛流离的年代,杨绛女士一边承担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一边上班,一边激励写作的丈夫钱钟书先生,最终才使得世人能有幸看到这部号称“民国最震撼”的小说。正是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二人对家庭的责任,对爱情的忠贞,才使得《围城》有了最坚实的情感基础,最温热的人物关系,最淋漓的全景社会,最生动的佳句名言。

  有人形容,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就是圈子文化,其实不无道理。围城、圈子、空间、格局等等,这些词的意义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为什么进到城里的,还想走出去,用一句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来形容不为过,因为还想走出去进入别的城。为什么城外的人想进城,殊途同归,也是对自己所在的“城”有种种不满之处,自然想进更好的“城”。当然,从社会进步来说,这种不安于现状的突出“城围”向更高、更强、更好的阶段进取,是有深远意义的。而这种突围,是需要勇气与智慧来打破旧的思想禁锢,改变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经得住陌生环境和未知阻碍的考验等等。然而,光明的背面就是黑暗,如果把这种不安分的欲望不加节制地放大,不断地没有信仰地“走进去走出来”,结局可想而知,一定是悲哀的。

  《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在其原来的“城”还是很优越的,不愁吃喝,能上大学,准岳父周先生还慷慨资助他出国求学,这些都足以说明方鸿渐的起步就高于很多人。但方鸿渐不甘于在旧中国、旧体制的城里按照祖辈的生活方式到老,毅然而然地选择了欧洲游学。应该说,方鸿渐算是有志青年!但是他在当年科学、思想都很先进的欧洲,却是不理学业,混了四年,直至到了该毕业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他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证书。然后自欺欺人的回到了出生的那座城。在书中,钱钟书先生有这样精彩的描写——“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港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读懂了钱钟书先生这段话,就会明白,方鸿渐即便打破传统,进入了所谓的西方之城,最终一败涂地,也是情理之中了。

  读《围城》不要在“城外”,也不要在“城内”,而是要低下头弯下腰,在“城”的根基之处掘开“浮华”,去找寻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的建“城”之道!同时,我们也要向书中思想所要表达的那样,一定要与时俱进,敢于突出自己的“城”,进化自己的“城”,争做有理想的、有信仰的开拓者与建设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怅然若失的人生感悟。因此,有人说“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因此,读《围城》不要在“城外”,也不要在“城内”,要与时俱进。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