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十多年前,专程陪老父游过一次武当山。那时交通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又是火车又是汽车,最后还得靠自己的两条腿从山下爬起。现在好了,在山下买好门票,一路车就送上去了,只看想看的和该看的地方,省却不少时间和体力。这种时代的进步是可喜的,但愿不要对环境原貌有所破坏,不要把名胜搞得似是而非,甚至面目全非。
武当山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比较完美的名胜。它有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武当山的古建筑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鼎盛于明代永乐年间,据资料所述,明成祖朱棣为修武当山耗资数以百万计,日役使军民工匠30万人,历时14年,后来有加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的意境,堪称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我们在山上一路行来,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古建筑,想起很多地方为了旅游,拼命地大兴土木仿古造假,顿觉这里的真实弥足珍贵!
五方殿中的一柱十二梁、绝壁之上的南岩宫、庄严神圣的玄帝殿、历史久远的托碑台(顶为后加建的)、富丽堂皇的紫霄殿、原汁原味的榔梅仙祠、位于天柱峰顶端的金殿(亦即金顶),建于明永乐十四年(一四一六年),铜铸鎏金,花岗石奠基,绕以石雕栏杆,光灿夺目。真不知是怎么建上来的。从金顶往下看,山峦之间,碧瓦灰墙点缀其中,别有意境。
在武术界,“北少林,南武当”名响大江南北。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创立了武当内家拳,在技击上以柔克刚,后发制人成为武术理论中新的理念,为中华传统武术立下不朽之功,不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也就是听说过张三丰不过一道士而已,后金庸小说风靡一时,读后方知张三丰原来是如此了不得的人物,被奉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名不虚传。现在武当山的武术名气要胜过武当山的其他方面,我们一进太子坡的宫门,就见有老外在学习武当剑法。那一招一式看起来,确实是“老外”,这种比划哪里会是功夫。
不过,在逍遥谷的一场道家武术表演很值得欣赏。表演者大都是男女青少年,身着道家服装,挽着道家发髻,表演武当武术,很有气势。特别是一位花白胡须的老道挥舞道家独有兵器方便铲虎虎生威,英勇异常,获得一片喝彩。一位年仅五岁的小男孩表演武当拳,招式到位娴熟,十分惹人喜爱。比较潇洒的是,一位白衣男子吹奏短笛,两位白衣小道一个使剑,一个出掌,和着音乐旋律翩然起舞,好有意境。前几年,到少林寺参观,也见过少林功夫表演,一色的刚猛路子,刀棍生风,“嘿哈”声不绝,杀气腾腾。平心而论,少林武术偏技艺,而武当武术见文化。“道法自然、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等等就是其道家的理论核心,养生练功,防身保健才是其宗旨。 表演完毕后,一位身着中装的老外意犹未尽,主动上去和小伙子交流,并且也施展了一番拳脚,看样子他们有点熟了。
在少林寺周围有大量的武术学校,大批学生身穿运动服在那里学习武功,作为强身健体当然无可非议,但是恐怕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和家长是冲着影视文艺圈之梦去的,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误人子弟的悲剧了。在武当山紫霄宫里,也有武术招生,有不少学习武功者,他们穿的是道家服装,头发也向上揪起来,显得清净洒脱。窃以为在这里学习武术者世俗的功利目的可能要少许多,因为在这里学习武功,首先要接受道家的文化理念,所以可能真是为了强身养生的目的居多。看到一位年轻的道姑耐心地教一个女孩武术动作,很有意思。本想多看一下,怕影响人家教学,拍张照片,算了。
武当山被誉为道教第一名山,即山中所有的宫殿观庙都属道教。道教是我国真正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所供奉的都是神仙,如玉皇大帝、真武大帝、太上老君、吕洞宾等等。然而有意思的是,道教的经典却是老子的一部哲学著作——《道德经》。道教的内容五花八门,有些属于封建迷信,但有些又是中国最原始的哲学和科学,如阴阳之道属于哲学,而炼丹制药在实际上促成了中国的化学、医学及冶炼的发展。佛教告诉人们有来生,做善事积阴德,来生有好报;道教则告诉人们图现世,当好人做好事,得道可成仙。儒释道都讲究自我修炼,儒家的自我修炼是要你成圣人,在“成名”;佛家的自我修炼是要你脱苦海,在“出世”;道教的自我修炼是要你成仙人,在“获利”。那么,摆在人们面前就有了选择,是当圣人呢?还是当仙人?是出家呢?还是入世?在一般人看来,当圣人太累,出家又太苦,当神仙无疑是最幸福的,于是道教就有了一定市场。道教是个世俗的宗教,有的流派荤腥照吃,老婆照娶,甚至还研究“房中术”,让你不亦乐乎。古老的宗教是难以与时俱进的,佛教的僧侣永远只能光头,而道家的弟子却非得有个发髻,为此常被人讥为“牛鼻子老道”。但道家的道袍却好过佛家的袈裟,无论老少,道家的衣服穿着得体,就会有那种飘逸的仙风道骨之感。在和平时期,无论佛道倘有自己的改革家,或许会赋予他们宗教新的生命。
原先只知道佛门中人去世会建塔,原来道家人去世也建塔的。路旁看到一座塔,一位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一位道姑的塔,因为上面有两朵莲花,而一般男道士的塔是没有的。
在紫霄宫里看见当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司令部用过的房间,宗教极力摆脱政治,但政治和宗教不可能绝然分开,你不找他,他来找你。在大殿侧面,看见被红土映现出来的当年文革的巨幅标语: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这句曾为慈禧太后的专用祝词用在毛泽东身上,真是历史的反讽。在道家不是不可以万寿无疆,但那要靠自己修炼,得道成仙了就万寿无疆了,别人说,没用。也成为一点历史的遗迹。
武当山的风景是秀美的,但我们去的时候,常在云烟雾蒸之中,所以没能目睹“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但小景倒是没少见,譬如逍遥谷中,那水那桥那鹅那猴,张纪中版的某武侠电视剧就是在这里拍的。那谷中的猴子,其胆大嚣张已经超过了峨眉山的猴子,直接在你身边要吃的,根本不在乎。仿佛那里是他的世界,你不能反客为主。如果单身一人走进去,你可能会被它们包围,后果难以设想。韵竹在神农架声称不怕野人,这回看见猴子,马上撤退,也不管它们有没有长得像高曙光刘德华的。
我们在武当山待了两天,第二天清晨坐缆车上金顶。有人曾向我们出租棉衣,我们拒绝。上去后才知道寒风是多么凛冽,衣服是多么重要,而我只穿了一件短袖汗衫。更为不幸的是,我们最优秀的旅游者丽丽把脚崴了,以致轻微骨折(下山后拍片才知道)。但她很坚强地到达了金顶。下来时,我一人徒步经三天门二天门一天门朝天宫榔梅祠到南岩,历时一小时五十分。途中果然不易,往下走还好,而往上走坡陡路长,比较艰苦。我常常鼓励上行的游人:“快了快了。”在通往二天门的路上,一群年轻人吃力地爬着看不到头的阶梯,突然,一个小伙子用河南腔大喊:我的上帝呀,我不活了!顿时满场哄笑,气氛活跃了。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好笑,太雷人了。
望不到底的下山之路?
武当山:道家的山、武术的山、古典的山、壮丽的山、文化的山、值得一去的山。
“北少林、南武当”,如果你去过少林寺的嵩山,再到武当山,你会惊叹无比。如果你去过武当山,再去看少林寺,你会轻轻一笑……
【编者按】作者回忆起 十多年前,金秋时节访武当的亲身经历,相由心生的把南武当与北少林相比较而情不自禁的发出“道可道,非常道”轻轻一笑中的无比惊叹。道可以言说,但道不是不变之道,也不是指道教经典的变化无常的老子之道。作者言说的道既不是人间常俗之道,又不是永恒常在之道。文章批评了平常人所谓的“凝滞于物”的学习武术者世俗功利目的的“常俗之道”,而主张接受道家的文化理念,以强身养生为目的的超越具体事物,达到道休之大全的可言说的道,主要是指常人所谓的为了体现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比较完美的美感。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