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沙面印象

作者: 宋同文 点击:1629 发表:2023-03-29 11:13:14 闪星:2

摘要: 在广州,我想看看这座城市的老房子,沙面是洋房集中地。 沙面不是面,是洲,是岛,是一段历史印记。

       沙面不是面,是洲,是岛,是一段历史印记。也可以说,是中国因鸦片战争留下的耻辱印记,也因此敞开了国门。

        在广州,我想看看这座城市的老房子,特别是洋房。一“百度”,搜到了沙面。这时,我才知道,沙面是洋房集中地,还是个免费游的AAAAA景区。

       这是一个小岛。沙面,本来不是岛,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鸦片战争失败后,英法占领军打开广州门户后,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以租借名义,强行将沙洲变成了小岛。

       沙面南临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仅0.3平方公里。这里的白鹅潭、沙基涌、六二三,都蕴含着故事或历史意义。1680053877101025.jpg

       传说,临近沙面的清水潭底,有个洞穴,里面住着一个童颜白发老人和两只宠物——白鹅。有一次,一个打鱼人因为追捕一条大鱼,潜水入江,在潭底目睹了老人和白鹅。然而,自此之后,有人再次下江探秘,都无缘见到了。因此,这片水域便称为白鹅潭。对于深潭里的老人身份,坊间认为,是明朝正统年间农民义军头领黄萧养。当年,他起义失败,被朝廷兵马逼至白鹅潭。后来,因中箭堕江,被神鹅载去。

       沙基涌,则是指沙面岛与六二三路相隔的水域。1859年,在广州的英、法侵略者,看中沙面进可攻、退可逃的有利地形。英国人柏克向广州政府交涉,强迫清政府在沙面挖一条宽40米、长1200多米的小涌,即沙基涌,与陆地分开,使沙面成个小岛。同时,在沙基涌北面开辟道路,定名沙基,俗称鬼基,就是现在的六二三路,并建成东、西二桥来往沙面。他们还迫令清政府拆除沙面沿岸炮台,将防城炮及炮台基石投入江中,加填沙砾土石,修筑堤岸。这一工程耗费白银20多万两,全部由清政府拨款开支。

       1861年9月3日,英、法两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沙面租借条约》。英国占有沙面以西八成租界,约264亩,余下东面约66亩归法国占有。两国各自范围内均有一桥与陆地华界相通。规定沿沙面涌宽90英尺,贴近沙面45英尺范围属于租界,中国船只不能停泊。

       六二三路,原称沙基,或鬼基,是为纪念“六二三惨案”而改的名字。1925年6月23日,广州几万名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反帝大游行示威,沿惠爱路(现中山路)、财厅前转入永汉路(现北京路)、泰康路、一德路、太平南路(现人民南路)到长堤直趋沙基。下午2时40分,游行队伍前队经过西桥转入内街时,帝国主义在西桥头碉堡、水塔及屈臣氏汽水厂等高楼上架设机枪,向游行队伍疯狂射击。停泊在白鹅潭的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炮舰也卸下炮衣,向游行队伍轰击,当场死亡者52人,重伤170余人,这就是著名“沙基惨案”,又叫“六二三惨案”。

      1680053961132619.jpg 现在,我走进沙面,是把这里的建筑当风景看的。这些具有欧洲风格建筑群,分布在小岛上,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据说,在小岛成为英法租借地后,他们便把地皮“转租转借”,洋鬼子们蜂拥而至,以各种形式在这里存在。

       我曾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看见一个叫范鸿泰的墓,前有中越文墓碑。这是个越南籍烈士墓,当时感到疑惑。没想到,在沙面找到了答案。

       这是发生在沙面的一个惊天炸弹行刺案。行刺者是30岁左右的越南青年范鸿泰,刺杀对象是抵达广州访问的法国驻越南总督麦尔林。当时,越南是法国在亚洲最大海外殖民地,麦尔林还是法国派驻亚洲殖民地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

       上世纪20年代初,欧美列强横行,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志士,一度把暗杀作为反抗手段。越南革命党兴起多年,但多被麦尔林血腥镇压,越南人早就想惩罚他。范鸿泰是越南铁血组织光复团和义烈团成员。

       l924年4月初,越南革命党获悉麦尔林即将赴日本、广州和香港巡回访问,认为是击杀他的好机会,最佳地点就是广州。因为,越南革命党在广州地下组织网络较为成熟。 

       6月19日晚8时多,沙面英租界维多利亚酒店灯火辉煌,正举行欢迎麦尔林晚宴。突然,一个身影在大厅外窗边一闪,一颗烈性炸弹丢了进去, “轰隆”一声巨响,大厅内顿时血肉横飞,伤亡惨重,造成7死10伤。然而,麦尔林却仅受轻伤。次日一大早,不敢再作停留,匆匆登上法国军舰,离开了沙面码头。

       事发后,范鸿泰趁众人惊慌之际,逃离现场。可是,捕探发现了他,警笛四起,穷追不舍。范鸿泰向沙面南面珠江方向跑去。闻声而至的军警围追堵截,范鸿泰拔枪与他们互射,最后子弹打光,不甘被擒,毅然跳下白鹅潭……

       这个故事,在广州广为流传,越南革命者范鸿泰名垂千古。1680053983130343.jpg

       沙面岛上富有特色建筑169栋,其中有53栋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面作为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1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9家外国银行、40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是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时指示,要保护沙面原貌和环境。据说,这是中国唯一被列为保护对象的租界建筑群。

       沙面大街有法国巡捕房旧址、法军兵营旧址、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印度盐务局旧址、渣打银行旧址、汇丰银行旧址、美国领事馆旧址、苏联领事馆旧址、英国圣公会牧师住宅旧址等。沙面一街是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印度人住宅旧址等。沙面三街有三井洋行旧址、屈臣氏药房旧址等。沙面四街是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慎昌洋行旧址等。沙面五街有赫德爵士住宅旧址、泰和洋行旧址。沙面南街有法国海军办事处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汇丰银行宿舍旧址、泰国人俱乐部旧址、法国传教士楼旧址、英国领事馆旧址等。沙面北街是捷克领事馆旧址、德士古洋行旧址、三菱洋行旧址等。

       看看,这里岂不成了万国乐园?

       这些房屋,多为19世纪末建造,带有明显西方风格,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还有的属于中西合璧,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建筑群。沙面大街2号到6号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1680053941207198.jpg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外墙砌通柱到三层顶,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亭子;沙面大街48号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其入口处为仿哥特式。

      沙面岛上林木苍翠,有古树150多株,这些榕树、樟树树龄大多在百年以上,长寿者达三百年,是沙面南街东端的一棵古樟。这里,空气清新,和风煦暖,称得上是广州的世外桃源。行走在沙面街道上,会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现在,大家以观光的心情来看待这些百年古建筑,这种异域风情,让人爽心悦目。但是,想到它的由来和历史背景,又不由得令人沉思,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广州沙面岛是中国最富有欧陆风情的地方,较完整地保留19世纪英法租界欧陆风情风貌,是广州著名的外事游览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沙面岛可以说是广州最有意思的地方,鸦片战争后曾被割让给英法列强。这里有着与广州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围和生活节奏,像某些欧洲的小城一样,路边有许多家咖啡馆、餐店以及酒吧,人行道上放满了优雅的小桌椅。作者向我们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记住历史,让国家强大才是硬道理。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