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生之问:独乐还是众乐
想去观瞻独乐寺,起念已久,成行却较晚。多次驾车从其身边的京沈高速驶过,想下去却没有下定决心。个中原因很多,归结起来就是有些问题没有搞明白。总不能提溜一脑袋浆糊去,又原样拎回来。
独乐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高层楼阁,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进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名录。独乐寺不仅有“三绝”(古建、泥塑和壁画),还有“九最”(最早的庑殿顶山门、最高的彩色泥塑观音立像、最古老的木构楼阁、最早的斗拱实例等)。近代的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将其赞为“罕有之宝物”,专门去实地进行了考察,写出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由此来说,这独乐寺是非亲眼看看不可。然而,这座千年古刹一直被云缠雾锁,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首先是身世之谜。独乐寺何时何人所建,没有准确记载。传说是“贞观十年尉迟敬德监修”,还附加着一个精彩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因缺乏军费发愁,途中看见独乐寺大佛身上贴着金子,便将其刮下,用于解决军费之难。李世民向大佛许愿,打胜仗后给她重塑一个金身。东征回来,李世民早把这事情忘到脑后。可宰相魏征没忘,上了一个奏折,提醒李世民兑现承诺,当皇帝的可不能说了不算。李世民许完愿就后悔了,他哪有那么多金子来塑造大佛,他就怕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想一拖了之。这魏征是哪把茶壶不开提哪把,专揭朕的短,为此大怒。他想借机收拾魏征,可人家说得对,没法下手。当李世民再次拿起奏折来看时,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魏征在折子中写的是泥塑一个大佛,不用金子。于是,李世民下旨让他最得力的战将尉迟敬德去干。尉迟敬德领了圣旨,立即召集十几个工匠,让他们各自画出设计图,结果都不满意,这使尉迟敬德非常上火。晚上,他做了一个梦。
一个白胡子老头提着一个鸟笼子来见他,那个鸟笼子既有精致又漂亮。他要买下来,可老头说啥也不卖。他便伸手去抢,老头和鸟笼子立马不见了。他醒来一琢磨,这分明是神人前来给他提示建筑的样式。他让工匠按照鸟笼子的样式来设计和建造,然后再泥塑一个大佛。这两个故事前后有矛盾,在内容和时间上都对不号。李世民东征高丽是公元642年,而贞观十年是公元636年。这就是说,尉迟敬德监修独乐寺时,李世民还没去东征。梁思成认为,这就是个民间传说,不可信的。经他考证,独乐寺初建于隋末唐初,具体何时所建不详。重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具体何人重建也不明。蓟州当时在辽国的统治之下,统和二年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辽国崇佛,大兴佛寺建设。因此有人说,这是辽南京析津府(幽州)的留守韩王韩匡嗣干的。他的父亲韩知古是蓟州玉田人,为此他主持重修了独乐寺,具体由他的儿子韩德让(辽国的大丞相)来完成的。这似乎合情合理,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完成这个宏伟建筑,但《辽史》上没有记载。这独乐寺到底由何人何时所建,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其次是寺名之谜。百度和导游词上都说,安禄山在渔阳(蓟州)誓师反唐,因他想做皇帝,扬言“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独乐寺因此而得名。安禄山起兵反唐,制造“安史之乱”的时间是公元755年,独乐寺早已存在,那不是得名而是改名。试想一下,如果以“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为反唐目的,怎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独乐的结果必然引起众怒,秦始皇、唐明皇、宋徽宗等帝王就是如此。把独乐寺的得名安在安禄山头上,无非是人民对他的一种痛恨与恶心。孟子倡导施仁政,提出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魏征把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发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警示。范仲淹赞颂滕子京政绩时,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凡造反者无不打着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帜;而清醒的执政者也无不把为民作主、为民谋利挂在嘴边。清朝的乾隆皇帝曾赋诗表示:“我非独乐只忧先”。独乐寺寺名的来源,还有两个说法。一说是独乐寺附近有一条独乐水,因而得名。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佛寺大多以所在地命名,很少以水命名的。另一说是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诗人张鹏翼曾不解地发问:“普济乃佛心,如何名独乐?”诗人沈沐回答:“独乐何如同极乐,欲将此意问金仙。”他的意思是,欲问独乐何来,只能去问佛祖。
第三是匾额之谜。独乐寺有4块知名的匾额,其中两块由皇帝所题。一块是乾隆帝的“普门香界”,一块是咸丰帝的“具足圆成”,都有御印为证。另外两块匾额的书者,虽有姓名但无旁证,难以确信。一块是观音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说由李白所书。因在“观音之阁”4个大字之下有“太白”两个小字。李白字太白,这分明是李白的属名。传说李白52岁时游历到蓟州,地方上的人邀请他为观音阁题字。李白喝足酒后,大笔一挥而就,众人喜不自禁地高挂起来。没想到李白因酒喝多了,使之字少了一点。李白立即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将笔向上一甩,稳稳地落在之字上面,添上了一点。这飞笔添点的传说,非常精彩,非常传神。然而,观音阁高达23米,把一支轻飘飘的毛笔扔上去,那得多大的手劲儿啊,更不用说射箭般的准头啦!再说了,李白52岁那年是公元753年,并没有他到过蓟州的记载。另一块是山门上的匾额“独乐寺”,说由明朝内阁首辅严嵩所书,他到蓟州附近的盘山风景区游玩,地方官员请他给独乐寺山门留下墨宝。严嵩是当时炙手可热的高官,请他题字完全有可能,严嵩当然也愿意干一件千古留名的事情。可他是个大奸臣,坏事做绝,名声不好。尽管如此,后世还是把他的字保留了下来。严嵩在地下偷着乐吧。梁思成点评了咸丰帝题的匾额,前两个字“具足”颇有佛家意味,后两个字“圆成”不太对路,应该是“圆通”。
真要感谢梁思成的科学考察与考证,把独乐寺从深闺中请了出来,不然它只能长久地闷闷不乐了。梁思成毕业于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货真价实的古建专家。他先后实地考察了2738处古建筑,第一个到的就是独乐寺。当时的日本人说中国已经没有唐代建筑遗存,想研究唐代建筑得去日本的奈良。梁思成非常不服气,我泱泱大国,煌煌唐代,怎能没有唐代建筑遗存!就在这时,他看了独乐寺观音阁的照片,感到肯定是宋元以前的建筑,斗拱壮硕,屋檐长伸,而明清建筑斗拱变小,只起装饰作用。他立即启程,来到了独乐寺,住进了山门对面的客栈里,住店费用“一宿一毛五”。
独乐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的长城大道与武定西街的交汇处,原古城的西边,临近新开发的“渔阳古街”。从油菜花盛开的天府之国,来到一片肃杀的燕赵大地,顺着明晃晃的指示牌走过去,一路上都是上个世纪的老房子,既有没有“青砖伴瓦漆”的古朴,也没有“白马踏新泥”的优雅。难道这举世闻名的独乐寺就藏在这片老旧建筑中独乐其身?直觉没什么宝贝,可能会很失望。果然,从一个小小的侧门进入,再转向右边的另一个小门。当站在观音阁与山门之间的时候,不得了啦!视线一下子被观音阁吸引了过去,与梁思成当年被震撼的照片一模一样。建筑雄伟,气场强大,斗拱壮硕,屋檐似盖。上悬“观音之阁”,下挂“具足圆成”之匾额。外观两层,内在三层,楼阁中间挺立着一个高达16米多的彩色泥塑观音,三面墙上有16罗汉及故事的壁画。“普门香界”之匾额,高悬于观音像前。其实不止一个观音,大观音头上还有10个小观音。按照4、3、2、1的数量由下至上排列起来,被称为十一面观音。观音身体前倾,头部对着3楼的窗口,俯视着窗外的芸芸众生。千年来,不知她们看到了多少人间的忧与乐场景,心中会有多少感慨,肚里装着多少故事?
向后转身,来到山门。山门是独乐寺的三绝之一,是进入寺内的主要通道,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山门建在一个台阶上,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由台基、屋身和瓦顶组成。屋顶有五条脊,四面坡,前伸的屋檐由雄大的斗拱托举,如翼似飞。屋顶正脊两端有一对鸱吻,古朴生动,显示着建筑的美观和年代的久远。按照宋代李诚的《营造法式》来分析,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庑殿顶,也叫四阿大顶,是宫殿或庙宇专用的样式。山门里有泥塑的哼哈二将和彩绘的四大天王壁画,把人带入神怪的世界。山门与观音阁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山门向观音阁望去,如同给观音阁加上了一画框。通过向前或向后移动,或者推拉手中的镜头,会出现各种奇妙的变化。
这是我们看到的保存得最完好、最精美、最耐看的辽代建筑。这难怪梁思成兴奋地写下了这样的评价:“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皆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去今(民国二十一年)已经九百四十八年,盖我国木建筑中已发现之最古者。要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观音阁的左右两侧和后面的建筑,都是明清时代后添置的,虽然也是文物,但在建筑结构与美观上没法与之相比。
更让惊奇的是,20多次地震(包括距离不远的唐山大地震),无数次的兵荒马乱,独乐寺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这除了独乐寺自身的结构结实之外,更重要的是蓟州百姓的舍命保护。清军攻占蓟州城时,想要烧毁独乐寺。全城的百姓站在独乐寺前,宁可全部被杀,也不让清军碰到独乐寺。结果清军三屠其城,活下来的只有独乐寺的观音与哼哈二将。
其实,我们到蓟州不仅是观瞻独乐寺,还有其它目的。想寻访一下燕云十六州中遗存的辽代建筑。为此,参观过涿州的双塔后,又来到蓟州观瞻独乐寺。蓟州曾经是燕云十六州之一,与其它十五州一起拱卫着长城,屏护着中原。历史上谁占领了燕云十六州,谁就能问鼎中原,统一全国。没有燕云十六州的驻防,长城不过是一道无人看管的砖墙而已。公元936年,又出了一个独乐分子石敬瑭,他想当皇帝实力又不够,便把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同时认比他小10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亲。正愁没机会南下的辽太宗喜出望外,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特别是长城的东段。之后,北宋两次北伐,企图夺回燕云十六州,都大败而归。石敬瑭为此落下“儿皇帝”的千古骂名。
契丹人占领燕云十六州近二百年,但没有再向前推进一步。他们选择与北宋讲和,签订了澶渊之盟,与汉族兄弟相称,和平共处,因此留下了那些著名的建筑。先后有天津蓟州的独乐寺(984年),内蒙宁城的大明塔(1004年),辽宁义县的奉国寺(1020年),河北涿州的双塔(1031年),山西大同的华严寺(1038年),山西应县的木塔(1056年),北京的天宁寺(1115年),不胜枚举。从它们建造的时间看,除了独乐寺外,都建于澶渊之盟(1004年)之后。游牧民族历来以车马为家,逐水而居,从来不重视地上建筑。契丹人则不同,他们坚持向汉人学习,不仅学官制、佛教、诗词等,还学习建筑、陶瓷、绘画等,因此留下了精美的佛寺、瓷器、壁画等。
中华民族是由多种民族逐步融合而成的,尤其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相互之间有过分离,有过战争,有过和亲,有过交流,至今结成了利益的共同体,民族的大家庭,自立自强于世界之林,非常不易,必须珍惜。以独乐寺的寺名来说,它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共识:独乐不如众乐,先忧而后乐。凡是活过或正在活着的人,莫不以此来衡量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编者按】寺外有塔,塔、寺相映生辉。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每件藏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每件标本都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每幢建筑都是一本时代的故事。独乐寺融汇了辽、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风格,是一部活生生的古代建筑教科书。读罢作者的游记,深切感爱到了独乐寺美在“四独”:寺名“独乐”、匾额“独”有、建筑“独”秀、塔寺“独”特。独乐寺独有的人文信息和鲜活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乐”在其中。也让受众心驰神往,和历史相遇,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作者的散文意境开阔,笔墨娴熟,章法得当,妙趣横生。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