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老师致少先队敬礼
有一年春节,接到一个好朋友的节日祝福微信,我就用一句歇后语的前半句“老秀才卖包子”给他回了一个微信。朋友不解其意,问我啥意思。我说:“依然依然。就是同样也祝福你。”朋友愿闻其详。我告诉他:老秀才穷得靠卖包子维生,但放不下文人的架子吆喝,只好附和卖包子人的叫卖声接茬喊:“依然依然”。意思就是我也是卖包子的。
这句歇后语是从小学班主任老师李默语文课的“加餐”中学到的。李老师每次给我们上语文课时,除了教材内容之外,还会有“加餐”。即在黑板的一边,工整地写下一句诸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吾日三省吾身”等格言、歇后语、诗句讲给我们听。每一句都是经过他精心挑选的。关于包子的歇后语很多,例如大家都熟悉的“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等。但李老师挑的这句即富有情节又有哲理。
让学生们占有大量词汇并能熟记会用,这是李老师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加餐”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让每个学生建立文学笔记也是为此目的。文学笔记就相当一本自制的文学词典,用一个笔记本将词汇按种类分页建档。例如: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格言;排比句、比喻句等。看书时,遇到好的词汇就分门别类地抄写在相应的档页里。日积月累,一本丰富的文学辞典就建成了。用时信手摘来,十分方便。我积累最多的是成语,在日后的写作中用的也最多。
如果说词汇是砖,文章是房,把房子盖漂亮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任务。李老师用日记、作文、大作文来磨练我们写文章的基本功。日记可视作盖小房,把事情说明白,用词得当、语句通顺就好。作文算作盖楼房,就要有整体构思和语法修辞的基本要求了。升六年级前,5千字的作文也让我们尝试过。是对我们语文水平掌握程度的全面考查。李老师不辞辛苦,对每一个同学的每一篇日记、作文都亲自检查修改并写有评语。我清楚记得小说《苦菜花》有一段关于天气的描写非常美,我就把它整段挪在我的作文里用。李老师批语“天气的描写太长了。”的确在长篇小说里这么用没问题,放在作文里就喧宾夺主了。同样的问题即使在电视台编辑身上也会发生,认为哪个镜头都好,都不肯割舍,结果适得其反。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老师在我们身上花费的心血终于有了回报。“我考上了师大女附中”、“我考上了一零一中”、“我考上了北京四中”。大家纷纷把喜讯向老师报告。这个男生占大多数,和外班男生打群架,气走前任女教师的全校有名的淘气班,不是因为来了这位男性有力度的李老师,怎么可能“旧貌换新颜”。
李老师不仅教学好,教育孩子也很有一套。他穿着规矩,做派硬朗,学生们一见到他就有三分敬畏。如同语文上的“加餐”,他在学生业余生活上每天也有一份“加餐”。他每天早上都换上一身运动装,起床铃声一响,准时来到宿舍门口,10分钟内集合好30个男生,开始晨练跑步。无冬历夏,亲力亲为,从不间断。我曾在当时写的日记中描述“朝辞宿舍去锻炼,千米大道一气还,树上鸟鸣啼不住,健儿已过后假山。”这份“加餐”不仅是对学生体质的锻炼,更是对他们毅力、性格的磨练。
李老师教育有方并身先垂范,折服了所有的学生。因此,李老师说的话大家都听,人人努力争做三好学生,班风自然变好。我们每个同学都为有这样一个班主任老师感到骄傲。
我是带着李老师送给我的两个“大礼”考上中学,走向社会。一是在小学奠定的扎实的语文基础让我终身受用。到了社会笔耕也一直未停,不断实践,不断提高,2000年始进入写作高峰。到现在20年间撰写了《长征日记》《解放日记》近10部书,300多万字。建立了自己用日记体写史的风格。喝水不忘打井人, 随李老师的名字李默,我取“陈默”作为我的笔名。这个相同的“默”字,表示我对老师永远的感激和尊敬。
另一个是长跑。从育英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努力坚持。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在机关,只要有条件就跑。直到2000年大病一场,身体不允许再跑了,才放弃。其中最难忘的是住在南池子大街缎库胡同那段光景。我每天从家跑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然后围着文化宫里的甬道跑一圈,最后登上文化宫假山的最高峰做运动。站在峰顶,夏天迎着初升的朝阳,冬天伴着黎明的曙光,心中默默地朗诵名人志士励志的词句,同时吾日三省吾身。经过这一番体能的训练和心灵的按摩,跑下山来时,觉得全身充满活力,就像当年在学校跟着李老师跑步的感觉。后来因病不能跑步了,我就游泳;不能游泳了,我就走步;走长了不行,就每次少走点,多走几次。反正要运动,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李老师今年90岁高龄了,仍旧坚持活动。腰板还是那么直,脑子还是那么清楚,精神还是那么矍铄。仍旧是学生我的表率和楷模。
回想50年前我们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教室的门推开,走进来新的班主任李默老师。此时全班同学起立向老师致队礼并齐声喊:“老师好!”李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好!”这是我们和李老师第一次见到。50年过去了,那个场面我仍记忆犹新。我想如果有那么一天当李老师打开窗户,发现一群系着红领巾的老人整齐地站在他住的楼下,举着右手向他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礼并齐声高呼:“李老师好!”那该是多么惊喜和感人的场面啊!这只是美好的想象,而对老师的真切敬意永远存在我们心中。
【编者按】老师是一个崇高的岗位,老师的形象会影响学生的未来,有些是不可磨灭的。作者心目中的李老师,多少年过去了也不会影响自己对老师的崇敬心情,这是师生真正的情义所在。在学校里,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似乎很简单,事实上,对于一位优秀的老师来说,都是付出辛苦的。我们所有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老师,似同作者一样念念不忘,尊重和感恩老师的付出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