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探寻于都县窑背村周屋碗窑遗址

作者: 丁良跃 点击:1184 发表:2023-02-04 08:07:14 闪星:1

摘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于都的先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据《于都县志》(1985年版)记载,于都在唐代时岭背东坑生产陶器、瓷器;清咸丰六年(1856年),岭背湖溪、绿田陶器制品增多;清末,岭背、黄龙、罗江、禾丰、宽田设陶器窑坊,生产粗碗、钵子等陶器制品;岭背天井坞生产甏、大小缸、钵子、粗碗、涵洞等陶器制品较有声誉。据统计,于都的古遗址有8处,多已无迹可寻。 在于都县葛坳乡窑背村的周屋组,也有一处古窑址。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于都的先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据《于都县志》(1985年版)记载,于都在唐代时岭背东坑生产陶器、瓷器;清咸丰六年(1856年),岭背湖溪、绿田陶器制品增多;清末,岭背、黄龙、罗江、禾丰、宽田设陶器窑坊,生产粗碗、钵子等陶器制品;岭背天井坞生产甏、大小缸、钵子、粗碗、涵洞等陶器制品较有声誉。据统计,于都的古遗址有8处,多已无迹可寻。

  在于都县葛坳乡窑背村的周屋组,也有一处古窑址。

  窑背村位于于都县葛坳乡域南部,境内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西南边境为山坑,其余为岗坂和田塅。周屋组在窑背村的西南部,因周氏开居得名,现这里有陈、杨、范、张等姓氏,尤以陈姓人口为多,清初陈氏从瑞金市丁陂迁入,后张氏、杨氏、范氏迁入。1.jpg

  窑背村周屋的烧窑是范氏,其祖上从福建起始,就以烧窑传承,主要为烧碗,迄今已20多代了。

  周屋组碗窑下的范氏,清乾隆时期从福建上杭迁入兴国县崇仙乡麻坑,再迁移至本地,在此开基的是范氏23世范兴兰,已有250多年了。现当地范氏居住有5户、26人。

  这次采访的对象是村民范学民,他今年70岁,是范氏30世。范学民在三岁时,其生父范志唐不幸去世,于是,幼小的他就由其叔叔范志庆抚养,叔叔待他亲如已出,他也将叔叔当作再生父亲。

  范学民15岁那年,他开始跟着养父范志庆学烧窑了,这一学,烧窑便从事了终生。

  周屋组的窑址位于窑背村鲤婆坳的老虎岽,老虎岽因山势高耸陡峭而得名。清中期,范学民的先祖就迁移到这里,开基立村,圈地建房。窑址也建立在这老虎岽上,这是龙窑,像一条长长的火龙,一般有20多米长,呈落差式,分成窑头、窑身和窑尾,主要是生产碗、罐等瓷器。窑址旁边是一块开阔地,搭建了一个大屋棚作坊,用于生产瓷胚胎。2.jpg

  范学民说,范氏先祖之所以会选择在这里作为窑址,主要是以下几点便利条件。首先这里山高林密,周围是山,有许多树木,解决烧窑的燃料;其次,在群山间,夹有一条小溪,溪水从深山流出,他们在山坳间建了一座水车,可将溪水源源不断运到老虎岽,解决烧窑用水和生活用水;最关键的是,烧碗窑的原料是瓷土,而在邻近的山里,是一座老虎山,从山上取得的瓷土,因土质纯净,呈黄白色,非常适合制瓷器。窑址屋棚作坊的工人,都是范氏的本家兄弟,原先有十几人,解放后,就是四、五人在这里生产了。

  制作碗、罐等瓷器品,首先是选土,也叫选取瓷土。这本地鲤婆坳老虎山的泥土,非常适宜烧窑,生产出的瓷器质量非常好。其次是制胚,范学民说,制作胚胎他们没有使用模具,因为如果用模具,那就太容易了,也一辈子学不到真正技术。生产的瓷胚,先放在晒场上晒干,如无太阳的天气,则让它慢慢晾干。晒胚胎颇有讲究,既不能晒得太干,也不能太湿,应恰到好处。

  正说着,范学民进入房间里,出来时手上拿着一只装油的白瓷罐,指着该罐子说,先用瓷泥做好下面的这一层,再做好上面的这层;之后,将半成品拿去晒干,当瓷土已经晒成了发白色时,就可以将这上、下二层粘合了,在结合处沾些水,再合成一起成型。为使瓷器更美观,还需待它干燥至70%时,再次对这半成品进行修饰。

  下一步过程是过釉,也叫上釉。釉水的制作,用瓷土、石灰碾碎成粉末,再将粗米糠烧成灰,按照比例配入融合。掺入水,在陶洗的二个池子里进行过滤。陶洗的二个池子相邻,大池子是长方体,长、宽为2.1米,深1.5米,小池是圆柱体,直径为1米,深1.5米。釉水在大池中充分搅拌后,更细小的混合物便流入了小池中,这时的釉水呈灰色。3.jpg

  这时,将瓷品的半成品放入小池中的釉水里浸染,若瓷品太稀时,还需继续晒干至稠凝,才可上釉。对半成品在上釉时,应记住,在瓷品的底端、上端口沿处,不能浸染釉水,否则会粘连。

  瓷品的过釉,分为釉上彩(或釉面彩)和釉下彩。釉上彩(或釉面彩)的瓷器,细心摸其釉面时,在表面有凸出感。釉上彩时,将瓷品在釉水浸染,烧好完成后,再上彩,进行二次加热。这里需要注意,二次加热烧制,若温度过高,釉面容易熔化。

  釉下彩的,在未上釉前,将半成品先进行上彩,再将瓷品在釉水浸染后,进行烧制完成。

  有的瓷品的外表,有图案、纹路或文字,这就是着彩。着彩需要使用模子。模子是用牛皮制成的,因为牛皮较软,可做成圆形,且有吸水性,制成的图案更牢固。瓷品在着彩前,需要使用适合的矿石,将矿石粉碎后,用水调和成矿料,直接在未上釉的半成品上,用矿料绘画在表面。

  这一步是点火烧制。范学民说,据祖祖辈辈的做法,在点火烧窑时,往往要举行简单的祭祀,祭拜樊公先师(烧窑的祖师),宰杀雄鸡,供奉牲畜。在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也会举行祭祀樊公先师的仪式。

  龙窑窑洞为拱形,窑洞里铺上了一层砂,将浸染了釉水的瓷品,大碗套小碗,叠放在砂上。窑洞下面有一条通道,在窑身的两侧有洞眼,从外面两侧旁边置放入木柴,随着火势越来越大,窑洞里冒出浓浓的白烟。4.jpg

  这时,从窑身的两侧洞孔可以看见,窑品在火里烧制过程。由于没有测温计,烧窑程度完全依靠窑匠,他们凭自己经验和感觉,用肉眼去观察,看到窑洞里的瓷品,若红红的,且会反光,表明瓷品已经全部烧制完成。

  其实,瓷品放入窑洞里的位置也非常有讲究,如窑头处,因为温度更高,所以会先烧好;窑尾的地方的瓷品在上釉时,釉水要更厚;在窑洞不同的位置,做成的瓷胚也不一样,等等。

  范学民说,他们生产的瓷品主要是碗,也会应消费者需求兼带生产砵、缸、罐等日常用品,大多在圩日时,运到葛坳、宁都赖村、银坑和曲洋等周边乡镇销售,产品供不应求。

  由于交通不便,如取泥土需人工挑运,生产的瓷品也需人工挑到圩上销售,至1994年,范学民就没有在烧窑了。2009年,他全家搬到了县城,刚开始租房,后在丽水明珠购房定居。

  范学民说,他烧窑达25年,总会忘不了。他现在有一个梦想,想在县城开一家店,在店里恢复烧窑的工艺,展示烧窑的流程,让更多的人了解窑址,记住乡愁。我祝愿他的窑址博物馆能梦想成真!

  黑釉色的亮点,白釉的点装与衬托,如蓝天下飘着的朵朵白云,又似落日的余晖,映衬出一片晕染的晚霞,形成一幅幅奇妙无穷的画卷,这就是千年窑火的神奇魅力……


  稿于2023年2月3日于都河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于都的先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于都县葛坳乡窑背村的周屋组,也有一处古窑址。文章叙述了采访窑背村周屋烧窑的范氏第30世范学民,听取了范学民诉说范氏先祖之所以会选择在此作为窑址的几点便利条件以及制作磁品时上釉、烧制等过程、梦想在县城开一家店,在店里恢复烧窑的工艺,展示烧窑的流程,让更多的人了解窑址,记住乡愁的愿望。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