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铭记】阳康欢歌赞中医

作者: 神农架人 点击:727 发表:2023-01-30 07:44:55 闪星:2

摘要:这是一篇评论,也是一首赞歌。作者用自己切身体会,特别是去年岁末战新冠疫情的体会,论述中医药治病的神奇功效。对新的年度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走进亿万百姓之家提出殷切期望和具体建议。

疫情风暴忽来临,晕倒在地久方醒,

侥幸未曾送小命,感谢中医惠大恩。

2022年12月疫情风暴,使我对中医药的印象太深刻了。心里有话,不说不快。    

对中医的作用在幼小的时候就有感受。我出生鄂西北,武当山之南,神农架林区之北的小山城。幼时体弱多病,全靠看中医,吃中药,肚脐处贴膏药。我的二伯父毛学海就是本街余永协药店的坐堂医生,多次给我看病。我奶奶娘家是农民。她在农村学了一些治病土方,懂点中医治病的方法,乐于助人。经常义务给街坊邻居用瓷花尖扎针放血,让我在墙角给她拿细瓷碗碎片,她用菜刀刀背轻轻敲出一个有针尖的小瓷片,用手指夹住。根据不同的病情,在不同的部位扎针放血。我在旁边看见,那患者血的颜色竟是黑的。放血后患者轻松了,向我奶奶道谢。还见过奶奶给邻居的幼儿鼓胀肚子作推拿按摩。所以我从小对中医药印象不错。

后来我参军入朝参战,因为长期吃不到蔬菜,我和一些同志患有夜盲症,晚上看不见。那时行军打仗主要靠夜晚。我写过一首小诗《夜行军遇雨》,反映当时视力不好加上路滑摔跤之多。诗曰:

大雨瓢泼下,小溪沿颈流。

跌跤难计数,山径似浇油。

暗夜终能亮,风来雾不留。

日升相视笑,彼此尽泥猴。

针对夜盲症,我们炊事班不知道是不是按中医办法,把松树针熬水让大家喝,苦的不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加上后来有了多种肉类水果罐头,营养改善,夜盲症消失了。不过真正爱上中医是从退休开始。

我61岁那年春天,刚刚退休,体检发现患有多种眼病。301医院那位两鬂有点花白的女医生看了我的眼底,叹了一口气,说我左眼底出血,静脉拴塞,视神经萎缩,让我赶紧到医院检查。当天下午我去了医院,又查出了青光眼、眼压高,左眼只能看到0.1了。最可怕的就是视神经萎缩。西医认为“不可逆”。我只好多处求助中医。幸好中医没有投降,认为可治。他们让我服汤药,针灸治疗,敲打穴位,学练养生保健操,六字诀,培养元气,使我的视神经萎缩得到一定控制。前十几年都可以坚持报社回聘办《中国国防报》和担任中央电视台《和平树下》节目主编的工作,还可以自己到公园活动。后来得了白内障,左眼术后逐渐完全失明,右眼粘连,又有白内障。多亏了同仁医院眼科王立宁副院长精湛的技术,保持了右眼0.2、0.3水平。使我可以在黑白分明的iPad上写诗作文。并且在家人陪同下,85岁到欧洲旅游,86岁坐邮轮游日本,87岁到丹东,走上鸭绿江大桥,缅怀长眠在战场上的战友。坚持练习六字诀让我身体强壮,退休近三十年,除了三天做眼睛手术外,没有因病住一天医院。实实在在尝到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甜头与好处。

还有比我疗效更显著的。在郑州武警部队医院,遇到父母在长春大学工作的一位女士叫卢颖超,38岁了。她一岁时就视神经萎缩,一点也看不见。住院针灸将近一年,自己可以不用盲杖上街购物了。她把这一喜讯打电话告诉家人,电话两头都哭成泪人。高兴啦,喜极而泣。一天上午我在医院走廊碰到她,取下手表,问她能看见几点钟吗?她在阳台上看了一下,说9点15分钟。我为她高兴,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郑州晚报》上。还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视神经萎缩看不见,针灸之后可以看到0.6,出院时他妈一定要他跪下给曾庆广医生磕个头。在陕西眉县培荣眼科医院,还碰上从美国、英国、日本来求中医治眼底病的。一对从伦敦来的年轻华侨夫妇,还和我交流用中药治疗眼底病的体会。他们说,西医治不了,中医能治疗。

2022年底,这次猛遇新冠疫情大风暴,更让我觉得中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加好。

我和老伴不知道怎么被感染。老伴发烧到三十八度多,咽喉肿痛难忍,服用布洛芬休息了。我晚上高烧到39度1,晕倒在餐厅地上,头上碰有一个核桃一般的大鼓包。不知过了多久,醒来摸摸头上没有头破血流。但是身上没有力气,咽喉疼痛难忍。

晚上十点左右,我小女儿冒着感染病毒的风险。从外地连夜赶回。本来我们不想让她回来,她小时候患有肝炎和哮喘,染了新冠病毒不是小事。可是她一知道我们患病,立即请假从千里之外赶回北京。有朋友赞她是“贞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夜晚十点到达我们单元楼下,笫六次电话我才听到,给她开了门。真是难为了“风雪夜归人”。三天后她被感染也阳了,烧到38度多,仍然带病照顾我们。

凑巧她业余爱好学了一点中医,就用中医疗法为我治疗。她见我高烧不退,就在大椎、尺泽等穴位刮痧,让我有了轻松感。体温终于逐渐下降,几天后降到三十六度。抗原显示转阴了。

阳后我身体虚弱无力,并且伴有小腿肿,夜便频,一夜憋醒五六次甚至六七次,肌肉衰减严重等症状。她精心采用食疗,熬小米山药粥,炖当归生姜羊肉汤,为我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滋补气血。又让我在一些穴位天天做艾灸,一再劝我注意防寒保暖。她说,中医认为,百病都因风引起。和她母亲一起翻箱倒柜,找出以前部队发的一直未穿的新棉鞋让我穿上,使双脚更暖和。同时又陪伴我去医院请相关科室为我抽血化验、作心电图、检测大小便及CT检查,排除某些猜测疑虑,使我对自己康复增加信心。

最后她又建议看中医,服用汤药。碰上那位中医专家真的高水平,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我服汤药二十多天,症状明显改善,精力逐渐开始恢复。尤其是停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种西药(此药品有副作用,让我一过性晕过去,摔了好几次跤),停服西药后解小手仍然顺利。这使我又一次高兴的体验到中医好,中西医结合非常的好。

从自身感受让我觉得中医药确实是我们非常珍贵的传家之宝,无价之宝,否定不得,丢弃不得。想起当年我们在农村一度广泛推广的“赤脚医生”,用针灸、艾灸、按摩、中草药和一些西药,治病救人,效果不小。于是我想,如果把中医基本知识普及到亿万群众之家,像我小女儿这样,更多人成为一种业余兴趣和爱好,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懂得一些治疗方法,关键时刻配上用场,那对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好处,将是难以估量的。

当然,中医药博大精深,望闻问切,对症下药,一般人掌握不了。但是中医的一些简单绿色疗法,比如,针灸、艾灸、按摩、刮痧、经络操、贴膏药、食疗、敲打经络穴位、太极拳、六字诀、乾隆养生法和中医药的简单知识,是可以普及的。人们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平时按照中医办法养生,有了疾病积极配合中医治疗,遵守医嘱,一般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建议先从宣传舆论做起,大张旗鼓普及中医文化,编写出版图书和电影电视节目,开设一些网络节目。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一方面,我们的医务部门、中医药院校、各种媒体,包括网络,可以大有作为。编书编剧的内容很多。比如:

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中国历代名医传奇

历代中医治病救人典型病例

中医药养生故事

食疗趣闻轶事

旅游、音乐、情绪与养生治病

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名著通俗讲解

名人名家谈中医

中医药的药名来源故事趣闻

历朝历代中医药战瘟疫故事集锦

民间治病妙招奇方

经络与穴位的故事轶闻

赤脚医生故事

等等……

以上内容有的网络或出版物虽然已经有了,但是很零碎,星星点点,主流媒体宣传刊登播放很不够。如果不上网,不深入圈子里就不知道,看不见。

还建议报刊和网络可以开展“我与中国医药”征文活动,发动群众讲自己按照中医办法养生治病的体会和故事。

总之,要大张旗鼓,大造舆论,把否定中医的逆流歪风打下去。

我们坚信这次奋战疫情将使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来个大飞跃。

当然,我们不搞片面性,我们同时承认西医是非常科学的,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许多仪器设备功能是中医没有的。因此还是强调中西医结合。两者都是治病救人的珍贵宝贝。两者联姻,威力倍增。我们绝对不学猴子搬苞米,搬一个,丢一个。绝不做肯定这个,否定那个的蠢事、傻事。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我们一定要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智者。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领奖时候,特地在屏幕上,打了一条毛泽东主席手书的题字:“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她说,她就是在毛主席关于“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指示的指引下从事科研并取得成功的。说的好极了。让我们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走进亿万人民家庭,让更多人认识它,了解它,喜爱它,把它当作必要的修养,当作一种必备的知识,让它在亿万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自己和家庭服务,更好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世界人民服务。


【编者按】很多人一谈起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就会提起四大发明,但事实上,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中医,这一是关于人的科学是科学中的科学,中医作为对人体更接近真理的认识,对人类长远的发展贡献巨大;二是中医学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这是一门一通百通的学问,上可认识自然界的一切,下可指导人类组织的建设,中可帮助人认识自己,它能够使人冷静、谦逊,活得更踏实自然。几千年来,中医一直庇护着中华民族。人类正是在长期与疾病(包括病毒)做斗争的过程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不同的人感染上病毒以后,产生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中医就是根据这些表现再结合当时的气候、地域情况进行治疗,即“天地人”合参,所以中医不畏惧病毒变异。作家的评论立论精巧,意境恢弘,论正畅快,引人入胜。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