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长征源头家乡红

作者: 李谦 点击:1614 发表:2023-01-11 08:01:52 闪星:2

摘要:于都县是长征精神发源地。拔地而起的现代城,无不显示出“新长征”的精神与速度。是的,这里的人民想的是新长征,这里的人民说的是新长征,这里的人民行动是新长征,这里的人民一直奔跑在新长征的路上。

  在于都这片红土地上,你会发现:长征路、长征桥、长征公园、长征学校……长征源处处皆长征。长征前夕毛主席旧居,长征渡口广场,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外……街道人流如织,城市高楼林立,马路宽敞,街道整洁,拦河水坝(发电)使得河水平稳。岸景如诗如画,于都河的夜景与上海外滩有得一拼,加上日夜繁忙的工业园,这里就是一座不夜城。

  于都县是长征精神发源地。拔地而起的现代城,无不显示出“新长征”的精神与速度。是的,这里的人民想的是新长征,这里的人民说的是新长征,这里的人民行动是新长征,这里的人民一直奔跑在新长征的路上。

  2019年5月20日,习总书记来到于都长征出发地,发出了“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召,于都人民更是铆足了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展生产,将企业做大做强。搞好建设,让于都更活更美;美化环境,让人民生活过得更甜更幸福。于都老区再不是那个“赣南最穷人”,人民总把“五·二0”过成年,把于都的厚重历史底蕴与奋斗精神结合起来。

  于都有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底蕴,二千多年的西汉“六县之母”,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杨救贫(杨筠松)、王需岩(王鸿)的故事,罗田岩摩崖石刻,爱国将领岳飞的手迹和众多文学巨匠的文字、还有文天祥的足迹……

  在长征源头的禾丰镇,有同属铁山垅钨矿的禾丰隘上坑口,为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的一个开采点,一起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提供了第一桶金和大量财政支持。

  红三军团整编在禾丰村驻留;红三军团二师五团在麻芫村驻扎;彭德怀、滕代远等在此宣传发动革命,扩大红军、带领军民与敌人斗争;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项英、陈毅等率领部队七、八千名指战员,在于都南部禾丰辗转于都梓山等地与敌周旋,后又发展到万余众红军,分九路突破重围,进入赣南信丰油山等山林地带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为了纪念长征留守部队九路突围成功和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禾丰镇将在大塆村建红军九路突围纪念碑、馆和红培基地。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后,中央苏区在国民党军围困清剿下情势日益危急。

  1935年2月,留守部队撤退到禾丰,无奈只能留下一批红军伤病员,禾丰百姓几近家家户户冒着杀头的风险,收留照顾红军伤病员。当留守部队撤离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禾丰,“清剿团”四处清剿红军伤病员,禾丰百姓将30余名还未痊愈的红军伤病员隐蔽在双石溶洞,然而狡猾的国民党军发现了他们,便想用浓烟将红军熏死,好在石洞内水源充足且有通风出口,红军与大湾村村民发现敌人的诡计后,立刻组织反击,利用居高临下有利的地形和石头掩体较多的优势与敌人展开战斗,向计划攻入溶洞的敌人射击,战斗中击毙击伤了十余名敌人,并最终在回防红军的支援下,粉碎了敌人的清剿阴谋。至今溶洞的入口还有斑斑弹痕,似乎在讲述着当年战斗的英勇故事。

  大塆村有年轻的兄弟刘十月与刘则和,1934年积极参加红军,成为红三军团的两名战士,在用机智逼使携带财物进入樟木坑、双石两溶洞隐藏的本地土豪恶霸出洞缴械投降,并分发洞内的财物给群众后,跟随部队前往于都河集结,踏上漫漫长征路。之后他们牺牲在长征战斗中,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还有父子争相参军的刘隆祥,1933年参加了红三军团,于1934年在兴国县牺牲。黄泥村有三十六岩两个“人间蒸发”的故事。1929年9月21日中坊村的共产党员高克勤,惨遭敌人踩杠子、打地雷、烧线香、“高克勤,卵弹琴”等酷刑,忍死不屈,19岁英勇就义。

  禾丰镇还是红色标语乡,“打倒帝国主义侵占三省”、“建立苏维埃政府,推翻国民党政府”、“打土豪分田地”、“扩大铁的红军一百万”……红色标语随处可见。

  正是刘重桂将军和老红军刘九洲(周总理的警卫员)以及倒在长征路上、抗日、解放战争血泊中的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长征,长征,再长征。


  注释:大湾村则大塆村,大塆村为行政村名,而村民身份证为大湾村,这里通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于都是万里长征起点,于都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于都是红色的,是长征源头,是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这里处处留下长征的故事,长征从这里出发,从苦难走向辉煌,从于都走向首都。如今,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可以深情回望长征的峥嵘岁月,在跨越时空、永放光芒的长征精神洗礼下,汲取信仰的力量,勇毅前行。满怀必胜信心,于都潇洒走向世界!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