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从贾政送宝玉“入家塾”想到的……

作者: 祥云 点击:1066 发表:2023-01-07 14:48:05 闪星:1

摘要:作者在抄写《红楼梦》的过程中,就某一点展开,成一篇随笔。本文从贾政送宝玉“入家塾”谈起,联想到科举考试制度和高考制度,又联想到“做诗做对”问题,最后又联想到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问题。

  《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先是“四美钓游鱼”,宝玉玩得差不多了,接着便是“奉严词两番入家塾”。赋闲在家的贾政总算跟王夫人“说了些闲话”。在说完迎春的事儿之后,又说到了宝玉。贾政对宝玉不务正业,整天在大观园逛荡,“和姊妹们顽顽笑笑”“甚至和那些丫头们混闹”非常不满意,便亲自将宝玉送到家塾。

  贾政对老师贾代儒很是恭敬,先自己“请了安”,又让宝玉也请了安,而且,“站着”“请代儒坐了”然后自己才坐下。贾政跟贾代儒说的一番话很是入情入理:“我今日自己送他来,因要求托一番。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到底要学个成人的举业,才是终身成名之事。如今他在家中只是和些孩子们混闹,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雾,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最后还请贾代儒“认真的管教管教”宝玉。

  家长态度如此恭敬明确,老师贾代儒不敢含糊,当日便给宝玉布置了“讲一两章书”的作业,其实就是先考考宝玉,摸摸宝玉工课的底。

  第八十二回里,宝玉为了应付老师的考试,紧张得睡不着觉,又有些发烧。此时的宝玉很清楚自己是“心烦的原故”,但他不让“吵嚷”,明天还要到学里去。宝玉为啥如此上进?因为怕父亲知道了说他是装病逃学。

  抄至此处,很有一些感想。不管在中文专科学习,还是后来到东北师大中文本科函授学习,老师在讲贾宝玉时,都说贾宝玉是个叛逆者的形象,而且还都肯定贾宝玉与封建礼教抗争是对的,贾政是封建礼教维护者的形象,是被批判的对象。后来参加多次全国红楼梦研讨会,在研讨贾宝玉形象时,也多是这个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贾政送儿子贾宝玉去家塾读书是错的,贾宝玉整天跟丫头们“混闹”是对的。

  那么,问题来了。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直至清朝末期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难道全都要否定吗?中国文明进步难道跟科举制度一毛钱关系没有吗?恐怕不能这么说吧。现今仍在实行的高考制度,不还是社会热点吗?不还是“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吗?如果当今的“宝玉”们都荒废学业,整天“混闹”,如果“贾政”们都成了批判的对象,如果高考制度废止,我们简直无法想象后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没错!但正因为此便有许多矛盾之处。中国的“圣人”太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如今天的“专家”太多,老百姓不知听谁的。

  再说诗词的问题,贾政不许贾宝玉“做诗做对”,要以“文章为主”,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从古至今,有多少靠“做诗做对”养家糊口之人?还不是先谋得正业,衣食无忧,有了闲情逸致才“做诗做对”。贾代儒说得非常明白:“诗词一道,不是学不得的,只要发达了以后,再学还不迟呢。”再看当今“做诗做对”的哪一个不是“发达”之人?不是拿着国家薪金或养老金之人?我手机里有好几个诗词微信群,远的不说,仅疫情这三年,“诗人”们创作了数以千计万计的诗词,如果生活没有保障,哪有如此闲心?

  最后说两句孩子教育问题,贾政作为父亲管教儿子贾宝玉无可厚非。贾宝玉如果只在贾母的溺爱之下和王夫人呵护之下,整天在大观园闲逛、“混闹”,不学无术,那贾宝玉可就真成了“问题青年”。“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为什么没说是“母之过”呢?可见,父亲是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2023年元月7日上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在开篇引述交代了贾政送宝玉“入家塾”的情节内容的基础上,谈起自己的感想。爱因斯坦说:敢于质疑,才能成为更强大的自己!作者先大胆的质疑了红学“专家”学者的“贾宝玉是个与封建礼教抗争的叛逆者形象”的观点。之后用现如今的高考制度相比方法为科举制度伸冤打抱不平。而后为贾政喊冤。作者认为贾政不许贾宝玉“做诗做对”,要以“文章为主”,是很有道理的。认为人应该先谋得正业,物质支持的基础上,才谈论精神生活,才会有闲情逸致去“做诗做对”。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贾政作为父亲是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送儿子宝玉“入家塾”的管教无可厚非。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