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罗援: 笑洒青春血 卫国保边疆

作者:《百面战旗红》创作组委会 点击:2745 发表:2022-12-30 15:52:14 闪星:10

摘要:第70面在战旗故事

罗援谈《百面战旗红》“珍宝岛战斗功臣连”之精神特质:

想从祖国的囊中取宝,休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珍宝岛是一个点燃所有热血青年激情的名字。在热血青年中流传着这么一首《梅花引》,“决战日,声声近,国际歌飞半天云。一死拼,定乾坤,最后到征,我辈喜逢临﹍﹍”不知,当年的热血青年们是否还记得这首令人血脉偾张的诗句,也不知道现代的青年们是否还会有这种令人血脉偾张的热血激情?

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批热血青年在珍宝岛这块热土上流过血,拼过命。

1969年3月,在我国东北边疆珍宝岛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国边防军被迫反击入侵之敌,坚决阻止超级大国的侵略行径,涌现出了“十大战斗英雄”和“珍宝岛战斗功臣连”为代表的英雄群体。

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修正主义集团把持下走向霸权主义道路,对我国政治、军事压力逐步加大。苏联边防部队在边境地区制造的事端增多,挑衅手段升级。

从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苏联边防部队入侵我国宝岛——珍宝岛达16次之多。他们不准中国公民登岛生产,不准中国边防军人上岛巡逻,使用木棒、铁棍、石块等暴力手段,袭击我边防军人,打伤42人,抢走11支枪、22个弹夹、500多发子弹。

对于苏军的挑衅行为,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一忍再忍,甚至用躯体来阻拦苏军高速行驶的装甲车。但是,苏军把中国的忍让误判为软弱可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中国军民忍无可忍。

中共中央决定自卫还击,明确指示东北边防部队:如果苏军开第一枪,我们就坚决还击。并重申毛主席制定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先礼后兵,后发制人”“有理、有利、有节”“不斗则已,斗则必胜”的46字边防斗争方针。

1969年3月1日,总参谋部下达命令:即日起,恢复对珍宝岛的登岛巡逻。

根据作战预案,3月1日半夜,潜伏分队身披白色伪装衣,携带枪支和木棒,悄然潜入岛上。雪夜既寒冷又漫长,零下30度的气温,让侦察兵们很快手脚发僵,甚至出现幻听、幻视现象。但他们心里却充满激情,报仇雪恨的渴望令他们热血奔涌。

翌日8时40分,公司亮子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带领第一巡逻组登岛。苏军出动了70余人和2辆装甲车、1辆指挥车、1辆卡车,急速驶来拦阻。

孙玉国一边抗议苏军入侵,一边机智带领第一巡逻组向我潜伏地域“诱敌”。

一贯强横的苏军果然中计,很快推进到我伏击地域。9时17分,带队的217团1连副连长王庆容一声令下,潜伏小分队立即出击。

苏军士兵转身持枪扫射,当即打死打伤我方6人。战士刘恩学重伤倒地,子弹从他的左胸侧面射入,从后背紧贴脊椎处射出。

苏军打响了入侵珍宝岛罪恶的第一枪!枪声就是反击的命令!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寸都不能丢失。

此刻,苏军上尉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正抓着第二巡逻组组长武永高冲锋枪背带推搡纠缠。第二巡逻组班长周登国眼疾手快,与战友们一起果断开枪还击,将所有怒火尽情宣泄。包括“瘸子上尉”伊万在内的 7名苏军瞬间中弹,像镰刀割麦子一样齐刷刷倒在雪地上。

指挥苏军入侵的头目被消灭后,苏军一阵慌乱。我各边防分队抓住战机,发起反击,与苏军展开激战。

隐蔽在树林中的苏军机枪猛烈扫射,严重威胁我反击行动。46军133师侦察连副连长陈绍光第一个跳起来,高喊:“共产党员们、共青团员们,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跟我冲!”带领10人突击组迅速扑向树林。

当陈绍光指挥突击组迂回到苏军背后断其退路时,苏军的增援部队也同时赶到。陈绍光在腹背受敌情况下,冒着呼啸的子弹,沉着指挥,带领战士们积极作战。

陈绍光命令1个战斗小组迂回侧后断敌退路,自己带领另1个战斗小组向前冲去。一串串子弹射向敌人,前面的敌人被当即击毙,只剩两挺隐蔽在大树后面的机枪还在交叉扫射。

陈绍光命令战士们掩护,自己向机枪冲了过去,对准两个火力点打出两个长点射。战士童克权高兴地喊:“副连长,敌人的机枪哑巴了!”

激战中,侦察连官兵大显神威,不论干部还是战士,不论刚入伍的新兵还是老兵,全都无惧生死,互相配合,英勇作战。

副班长杨文斌奋勇反击,头部被敌人的子弹击伤,战士邱东瑞冲上去给他包扎,当发现敌人冲过来时,立即抓起冲锋枪猛烈阻击。

接着,邱东瑞不顾个人安危,又去抢救负伤的战友詹重仁,自己的右臂也被击中负伤,鲜血直流。他不顾伤痛,撕开急救包捆住伤口,继续作战。

刚刚入伍一年的战士胡贺仁,冲击时,他的左腿中弹受伤,仍然顽强站立起来,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人。不料,他的腹部又中了两颗子弹,肠子露了出来,摔倒在地。

他推开赶过来给他紧急包扎伤口的副班长乔德林的手,自己把肠子塞进腹中,捂住伤口说:“不要管我,消灭敌人要紧,我掩护你,快往前冲!”

当看见乔德林向前冲锋时脚部受伤摔倒,胡贺仁又捂着腹部伤口,一只手端着枪向敌人冲去。

战后,胡贺仁勇敢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受到表彰,被荣记一等功。

在我军猛烈反击下,一些苏军士兵狼狈撤退、溃逃。侦察连连长韦运水带领战士猛追,却遭到隐藏在岛东侧树丛里的苏军冷枪射击,追击受阻。韦连长急忙命令排长冯久喜:“快,把那个火力点给我拔掉!”

冯久喜立即和侦察参谋金太龙、战士刘成郊一起,绕过开阔地,从右侧悄悄钻进小树林,摸到了敌人火力点的侧后,三个人同时扣动扳机,击毙了打冷枪的敌人。

激战中,副连长陈绍光的左臂、腹部接连中弹,仍然率领部队冲锋,还消灭了几个敌人。不幸的是,陈绍光胸部又被子弹击中,鲜血浸透了棉衣,倒在了血泊中。

战士童克权抱着陈绍光痛哭,陈绍光吃力地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这里还有子弹,你拿去……消灭敌人。”

一个英雄倒下了,更多英雄冲上来。正在侦察连蹲点的133师直工科干事杜永春主动请战,用手榴弹消灭了两个敌人。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78分钟,我岛上各个分队紧密配合作战,苏军伤亡惨重,被击毙40余人、击伤30余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卡车各1辆,击伤装甲车1辆,不得不狼狈撤回。

此战,20位中国边防军人英勇牺牲,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珍宝岛。                  

但是,苏军不甘失败,3月15日凌晨3时,在4辆装甲车掩护下,60多名苏军步兵从北端侵入珍宝岛,潜伏在丛林里,企图偷袭我巡逻组和守岛部队。

我早有准备,73师217团1营营长冷鹏飞,立即统一指挥岛上各个分队展开反击。战斗中,冷鹏飞左小臂被子弹打断,仅靠一点皮肉相连,不得不撤出战斗,孙玉国接替指挥。

中国边防军人运用集火近战战术,与装甲车“拼刺刀”,把步兵和装甲车分割开,火箭筒手和75无后坐力炮手灵活机动,密切配合,在50米处开火,拼死战斗,越战越勇。

这一仗,打了9个小时,连续击退了苏军3次大规模进攻,顶住6次炮火急袭,取得了击毁苏军坦克2辆、装甲车7辆,击伤坦克和装甲车4辆,毙伤苏军步兵140余人的战果。

至今,被我缴获的苏军T-62型545号坦克,仍保留在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成为这段历史及我边防军人“壮志为国酬,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永久见证。

46军133师侦察连官兵在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过程中, 4人牺牲,13人负伤,为夺取战斗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战后,沈阳军区表彰作战中贡献突出单位和个人,133师侦察连被授予“珍宝岛战斗功臣连”荣誉称号,成为珍宝岛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唯一获得荣誉称号的建制单位。全连42人荣立战功。其中, 3人荣立一等功,6人荣立二等功,33人荣立三等功。

毛主席听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的消息非常高兴。在不久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老人家满面笑容,带头站起向边防军人代表孙玉国鼓掌致意。并高度赞扬边防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特别强调:“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69年7月3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副连长陈绍光烈士、政治干事杜永春,以及边防站站长孙玉国、火箭筒手华玉杰、班长周登国、营长冷鹏飞、副科长孙征民烈士、班长杨林烈士、副连长王庆容烈士、战士于庆阳烈士等10人珍宝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85年3月,当年建功祖国北疆珍宝岛的功臣连,又接受了随同138师赴南疆老山轮战的任务。全连官兵发出了“赤诚卫祖国,壮志酬南疆”的钢铁誓言,与当年发出的“笑洒满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一样大义凛然,一脉相承。

在400多天的战斗岁月里,该连执行了抵近侦察、观察、潜伏、对缓冲区搜查等战斗任务100多次。在拔除395高地战斗中,侦察连10名突击队员中,战士张峰、荣伟、周秋波、李兰华同志英勇牺牲,另外6人也全都不同程度负伤。敌人的6个屯兵洞和连指挥所被全部拔除。

鉴于侦察连在老山防御作战中的突出贡献,1986年5月,陆军第14军为其荣记集体一等功。侦察连官兵14人荣立一等功,23人荣立二等功,33人荣立三等功,3排7班荣立集体一等功,还有33名同志火线加入了党组织。

如今,当年热血青年们吟诵的那首《梅花引》仍然回荡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此生换取大同涯,万里江山万里霞。愿战后,普天下,英雄陵上怒放五月花。”  

1672383601177161.png

【正文】

  笑洒青春血  卫国保边疆

——《百面战旗红》之“珍宝岛战斗功臣连”

  国不能无边,边不可无防,边防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第一道屏障。在我国漫长的边境线上,边防军人为保卫国家安全、边疆安宁、边民安康,日夜站岗巡逻,默默无私奉献,不仅常年与艰苦为伴,一旦需要,还将毫不犹豫地流血牺牲,以鲜血与生命反击侵略者。

  1969年3月,在我国东北边疆珍宝岛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国边防军被迫反击入侵之敌,坚决阻止超级大国的侵略霸凌行为,涌现出了“十大战斗英雄”和“珍宝岛战斗功臣连”为代表的英雄群体。

1672371830134336.png

战旗红,血染成。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珍宝岛仍安然于祖国版图之中,更加美丽、愈发葱茏。在毗邻珍宝岛的挠力河畔万金山烈士陵园里,长眠着46军133师侦察连副连长陈绍光等68位英烈。每逢清明,前来瞻仰祭奠的人们络绎不绝。巍巍完达山,滔滔乌苏里。松涛奏凯歌,江水诉忠魂。烈士英名共日月同辉,烈士音容与民族永在 。

1672371838134168.png

                                 中国神圣领土珍宝岛


  神圣领土,不容侵犯

  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修正主义集团把持下走向霸权主义道路,对我国政治、军事压力逐步加大。苏联边防部队在边境地区制造的事端增多,挑衅手段升级。

  我国东北地区,中苏边境线长达4280公里,其中水界3700公里。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时,苏方出示的地图竟然违反国际公认的“界江界河通航水域的边界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惯例,将边界线画到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国岸边,把两条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655个中方岛屿一笔纳入苏联版图,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

  苏联这种蚕食战术,与老沙皇的侵略扩张行径相比,既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有更为狡猾、更加贪婪之嫌,并由此引发边境争议、摩擦、冲突不断。

  在中国与这个北方强邻交往史上,有个非常冰冷的事实:其对土地的欲望,可以用贪得无厌来形容。

  从17世纪开始,沙皇俄国就一直以军事为手段,伴以高压敲诈,从腐朽的旧中国政府手里掠夺土地,从东向西先后攫取了库页岛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地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唐努乌梁海地区等土地,总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

  苏联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后,“老大哥”不但没有兑现列宁关于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归还一切中国领土的的宣言和承诺,反而处处觊觎“小兄弟”,见机取利,从不手软。

  从1964年10月到1969年2月,苏联边防部队就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

  在乌苏里江虎饶地区,苏军单方面把中国七里沁岛、珍宝岛、公司亮子岛、卡脖子岛等岛屿说成苏联领土,蛮横无理干涉我边防军民正常活动。

1672371868127804.png

七里沁岛、珍宝岛,都在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七里沁岛南北长3800米,东西宽1800米,面积3.6平方公里;珍宝岛南北长1500多米、东西宽500多米、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岛虽都不大,但历来属于中国领土。

  从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苏联边防部队入侵珍宝岛达16次之多。他们不准中国公民登岛生产,不准中国边防军人上岛巡逻,使用木棒、铁棍、石块等暴力手段,袭击我边防军人,打伤42人,抢走11支枪、22个弹夹、500多发子弹。

  在边防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1967年11月, 我46军133师侦察连和三个团的侦察排,在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马宪则带领下,奉命开赴乌苏里江边防斗争一线,担负起卫国戍边、反击苏军干涉、保卫祖国领土的艰巨任务。

  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前500多天时间里,侦察连官兵与苏军进行了面对面的反干涉斗争,对稳定边境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1672371875607092.png

1968年,新年钟声敲过不久,清晨6点钟,侦察连连长韦运水、排长冯久喜带领12名侦察兵,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乌苏里江七里沁岛我方一侧江面滑雪巡逻。

  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6辆轮式装甲车、1辆履带装甲车和100余名全副武装军人,在1名中校带领下,朝我方冲来。

  对于苏军无理阻拦、干涉我正常巡逻的行为,侦察兵们早已司空见惯、义愤填膺,立即分头阻挡来犯的装甲车辆。韦连长发出严正警告:“你们侵犯了中国领土,必须马上退回去!”

  一辆苏军装甲车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加大马力,朝着最前面的排长冯久喜撞了过来。

  冯久喜毫不畏惧,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迎了上去。装甲车眼看就要撞上冯久喜了!只见他怒目圆睁,凛然而立,举起拳头高喊:“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你们退回去!”迫使装甲车不得不紧急刹车,顶着冯久喜的腹部停了下来。冯久喜临危不惧,用“肚皮顶退装甲车”的壮举,大大激发了侦察兵斗智斗勇的锐气。                                                                                                                              

1672371883778143.png

                                                        中国边防军人坚决反击苏军干涉挑衅

  1月5日,苏军故伎重演,残暴的一幕在七里沁岛上发生。他们出动装甲车、汽车和挥舞大木棒子的武装人员,对正在七里沁岛凿冰捕鱼作业的中国渔民横冲直撞。直接轧死、撞死和打死我手无寸铁的渔民5名、重伤44人,鲜血染红了乌苏里江上的皑皑白雪。

  面对苏军令人发指的暴行,侦察连官兵怒火满腔,只因上级有“克制忍让,防止事态扩大”的严格要求,不得不暂时咽下这口恶气。                                                 

夏季到来后,侦察连担负了江上巡逻、护渔任务。他们换上渔民便服,手拿钢叉钩镐,分散在各渔民船上。

  一天,苏军1艘消防艇、1艘巡逻艇,越过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气势汹汹直奔我方漁船而来。连长韦运水大喊:“这里是中国的水域,你们必须立即撤回去!”渔民们也齐声呐喊抗议。

  苏军置若罔闻,端起消防艇上的高压水枪,就向我方渔船猛烈喷射,边喷边咧嘴狂笑。

  韦运水见状,向身旁的侦察兵使了个眼色。侦察兵即刻领会了连长的用意,伸出手中大铁钩,一下子钩住了苏军的高压水龙头,另外一名渔民眼疾手快,抡起板斧,“咔嚓”一声,把高压水枪砍成两段。

1672371919505408.png

                                           侦察连战士和渔民勇敢砍断苏军船艇喷射的水龙头

  苏军消防艇顿时乱成一团,一名军官发出尖声厉叫,带着苏军消防艇、巡逻艇一溜烟儿逃离现场。中国军民用木船打跑苏军战艇,一时传为美谈。

  到了1968年底,位于七里沁岛上游2公里的珍宝岛,成了苏军干涉的“重灾区”。 苏军非法侵入珍宝岛的恶性事件不断增多、逐步升级,从拦阻我边防部队登岛巡逻,到发生肢体冲突,事态愈演愈烈。

  12月27日,苏军出动7辆装甲车、卡车、吉普车,运载75名携带武器的军人侵入珍宝岛,挥舞木棒拦截、殴打我方巡逻人员,当场打伤我边防战士8人。

  9天后,苏联30多名军人,又对我登岛巡逻的边防分队拦阻殴打。间隔两日,苏军再次侵入珍宝岛,直接抓走两名在岛上捕鱼的渔民。

  对于我边防军人从大局考虑,克制忍让、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决不开第一枪的隐忍态度和行为,苏军非但不领情,反而视我懦弱可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苏军的倒行逆施,激起我军民强烈义愤。

  1969年1月23日上午10时左右,公司亮子边防站站长孙玉国、133师侦察连副连长陈绍光带领巡逻组到达珍宝岛中部时,苏军两架直升机临空而至,76名全副武装的苏联边防军人,携带军犬,分乘4辆军车侵入珍宝岛,手持大棒,袭击我巡逻人员。 

  苏军唆使军犬向我扑来,班长郭成志忍无可忍,顺起枪托狠命戳向恶犬天灵盖,当即将军犬打得趴在地上哀嚎。

  见爱犬被打,苏军一高个子士兵杀气腾腾冲来。2排长马登科顺势来了一个勾脚踹膝,将其当即撂倒在雪地上。

  双方展开了一场雪地混战。战士万传和被苏军军犬撕咬,又被一个家伙从背后一棒子打昏。当这个坏家伙举起大棒对准万传和头部狠命砸下时,身高体硕的副连长陈绍光一个箭步冲过来,挥起右臂,“咔嚓”一声把大棒子挡飞,又敏捷躲过扑来的军犬,飞脚踢中军犬后腰,军犬惨叫一声,口吐血沫。

  陈绍光左冲右突,与入侵苏军徒手搏斗,释放出中国侦察兵的强大威力。他手拍胸脯,大义凛然高喊:“有胆量,你们朝我开枪!要不然,立刻滚蛋,这里是中国领土!”

  战士们也高喊:“滚回去!滚回去!中国领土珍宝岛不容侵犯!”

1672371934135532.png

指挥这次入侵干涉的苏军头目伊万“瘸子”上尉当即认怂,带队撤回对岸。临退时撂下一句狠话:“下一次你们再敢来,我们就火力解决!”

  在这场严重的冲突事件中,我侦察兵9人被打成重伤, 20余人轻伤。考虑到整个中苏边境的总体形势和当时国内政治情况,为了防止边防冲突事态继续扩大,2月6日,中央下达了暂停边境巡逻的命令。

  “1.23”事件后,苏联边防部队自认占据优势,更加嚣张。其报刊乐观直言:“中国已经退出达曼斯基岛(即珍宝岛),这充分证明该岛属于苏联!”甚至公开扬言:“如果中国边防部队再次登上达曼斯基岛,苏联将诉诸武力。”

  种种迹象表明,苏联已经铁心霸占中国领土,武装冲突迫在眉睫。

  形势严峻,逆风劲吹,清澈的乌苏里江已经滴血,祖国的神圣领土遭到染指。我边防部队加紧做好了应对苏军武力入侵、自卫反击的各项准备。


  被迫还击,血洒宝岛

  不久,中央批准了我军自卫还击方案,明确指示:如果苏军开第一枪,我们就坚决还击。但是,我们不打第一枪,这是铁的纪律;并重申毛主席制定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先礼后兵,后发制人”“有理、有利、有节”“不斗则已,斗则必胜”46字边防斗争方针。

  1969年3月1日,总参谋部下达命令:即日起,恢复对珍宝岛的登岛巡逻。

  对此,我方做了十分周密的方案:巡逻分队正常上岛巡逻,如果苏军登岛拦阻,巡逻分队设法将其引入我伏击地域;如果苏军动武,坚决将入侵之敌歼灭在珍宝岛上。

1672371951107656.png

根据这个预案,我方采取的兵力部署是:派出两个巡逻组登岛巡逻,以便互相支援、互相照应。公司亮子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带领第一巡逻组18人,从珍宝岛东侧登岛;133师398团侦察排排长武永高带领第二巡逻组12人,从珍宝岛西侧江叉登岛。

  同时,133师侦察连、三个团的侦察排和217团1连副连长王庆容带领的25人,组成了潜伏分队,在岛上1号阵地预设埋伏;另派出一个10人突击组,由侦察连副连长陈绍光带领,负责断敌退路,打敌增援。

  3月1日半夜,潜伏分队身披白色伪装衣,携带枪支和木棒,悄然潜入岛上。雪夜既寒冷又漫长,零下30度的气温,让侦察兵们很快手脚发僵,甚至出现幻听、幻视现象,心里却充满激情,一雪前耻的渴望令他们热血奔涌。

  翌日8时40分,孙玉国带领第一巡逻组登岛。不久,苏方比金边防总队从上游的下米海洛夫卡和下游的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哨所,出动了70余人和2辆装甲车、1辆指挥车、1辆卡车,急速驶来拦阻。

  苏军头戴钢盔,荷枪实弹,没有像往常那样把枪背在身后,而是气势汹汹,摆开战斗队形,有的将枪端在手里,有的拎着木棒,呈现出随时开枪、随时恶战的架势。

  苏军到达后,强力阻拦我巡逻组,翻译用扩音喇叭高喊:“达曼斯基岛是苏联的!”

  孙玉国一边抗议苏军入侵,喝令他们立即退出中国领土,一边机智带领第一巡逻组向我潜伏地域“退却”。

1672371959133665.png

一贯强横的苏军果然紧追不舍,很快推进到我伏击地域,眼看就要踩到我潜伏队员身上了。9时17分,带队的217团1连副连长王庆容一声令下,潜伏小分队立即出击。

  埋伏于“口袋”口的战士刘恩学就地蹿起,轮起木棒砸向面前一个苏军士兵的钢盔,木棒弹了回来。

  苏军士兵早有预谋,转身持枪扫射,当即打死打伤我方6人。刘恩学重伤倒地,子弹从他的左胸侧面射入,从后背紧贴脊椎处射出。

  苏军打响了入侵珍宝岛罪恶的第一枪!枪声就是反击的命令!

  此刻,苏军上尉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正抓着第二巡逻组组长武永高冲锋枪背带推搡纠缠。第二巡逻组班长周登国眼疾手快,与战友们一起果断开枪还击,将所有怒火尽情宣泄。包括“瘸子上尉”伊万在内的 7名苏军瞬间中弹,像镰刀割麦子一样齐刷刷倒在雪地上。

  指挥苏军入侵的头目被消灭后,苏军一阵慌乱。我各边防分队抓住战机,发起反击,与苏军展开激战。

  隐蔽在树林中的苏军机枪猛烈扫射,严重威胁我反击行动。侦察连副连长陈绍光第一个跳起来,高喊:“共产党员们、共青团员们,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跟我冲!”带领10人突击组迅速扑向树林。

  当陈绍光指挥突击组迂回到苏军背后断其退路时,苏军的增援部队也同时赶到。陈绍光在腹背受敌情况下,冒着呼啸的子弹,沉着指挥,带领战士们积极作战。

  陈绍光命令1个战斗小组迂回侧后断敌退路,自己带领另1个战斗小组向前冲去。一串串子弹射向敌人,前面的敌人被当即击毙,只剩两挺隐蔽在大树后面的机枪还在交叉扫射。

  陈绍光命令战士们掩护,自己向机枪冲了过去,对准两个火力点打出两个长点射。战士童克权高兴地喊:“副连长,敌人的机枪哑巴了!”

  激战中,侦察连官兵大显神威,不论干部还是战士,不论刚入伍的新兵还是老兵,全都无惧生死,互相配合,英勇作战。

  尤其是陈绍光带领冲锋陷阵的10人突击组,个个英勇顽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副班长杨文斌奋勇反击,头部被敌人的子弹击伤,战士邱东瑞冲上去给杨文斌包扎,当发现敌人冲过来时,立即抓起冲锋枪猛烈阻击。

  接着,邱东瑞不顾个人安危,又去抢救负伤的战友詹重仁,自己的右臂也被击中负伤,鲜血直流。他不顾伤痛,撕开急救包捆住伤口,继续作战。

  刚刚入伍一年的战士胡贺仁,战斗中机智灵活,善于抢占有利地形地物隐蔽自己,发扬火力,与战友们互相掩护、交替冲击,压制住了增援的敌人。

  冲击时,他的左腿中弹受伤,仍然顽强站立起来,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人。接后,他的腹部又中了两颗子弹,肠子露了出来,摔倒在地。

  他推开赶过来给他紧急包扎伤口的副班长乔德林的手,自己把肠子塞进腹中,捂住伤口说:“不要管我,消灭敌人要紧,我掩护你,快往前冲!”

  当看见乔德林向前冲锋时脚部受伤摔倒,胡贺仁又捂着腹部伤口,一只手端着枪向敌人冲去。

  战后,胡贺仁勇敢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受到表彰,被荣记一等功。

  在我军猛烈反击下,一些苏军士兵狼狈撤退、溃逃。侦察连连长韦运水带领战士猛追,却遭到隐藏在岛东侧树丛里的苏军冷枪射击,追击受阻。韦连长急忙命令排长冯久喜:“快,把那个火力点给我拔掉!”

  冯久喜立即和侦察参谋金太龙、战士刘成郊一起,绕过开阔地,从右侧悄悄钻进小树林,摸到了敌人火力点的侧后,三个人同时扣动扳机,击毙了打冷枪的敌人。

  激烈战斗中,副连长陈绍光的左臂、腹部接连中弹,仍然率领部队冲锋,还消灭了几个敌人。不幸的是,陈绍光胸部又被子弹击中,鲜血浸透了棉衣,倒在了血泊中。

1672371975534971.png

                                  侦察连副连长陈绍光烈士被授予珍宝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士童克权抱着陈绍光痛哭,陈绍光吃力地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这里还有子弹,你拿去……消灭敌人。”

  陈绍光,这个战前父亲刚刚去世,抱着没有大家哪有小家的信念、遥对家乡方向跪拜后便登上战场的硬汉,为了祖国,也为了父亲,血洒珍宝岛,大义薄云天。

  一个英雄倒下了,更多英雄冲上来。正在侦察连蹲点的133师直工科干事杜永春主动请战,用手榴弹消灭了两个敌人。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78分钟,我岛上各个分队紧密配合作战,苏军伤亡惨重,被击毙40余人、击伤30余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卡车各1辆,击伤装甲车1辆,不得不狼狈撤回。

此战,20位中国边防军人英勇牺牲,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珍宝岛。


二次出手,灭敌气焰

  3月2日首战之后,苏军边防部队不甘失败,倚仗武器装备优势,处心积虑进行报复,仅仅几天时间,就在珍宝岛当面地域,增调了1万余兵力和大量先进武器。

  3月15日凌晨3时,在4辆装甲车掩护下,60多名苏军步兵从北端侵入珍宝岛,潜伏在丛林里,企图偷袭我巡逻组和守岛部队。

  我早有准备,73师217团1营营长冷鹏飞,立即统一指挥岛上各个分队展开反击。战斗中,冷鹏飞左小臂被子弹打断,仅靠一点皮肉相连,不得不撤出战斗,孙玉国接替指挥。

  中国边防军人运用集火近战战术,与装甲车“拼刺刀”,把步兵和装甲车分割开,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9时46分,经过激烈战斗,我岛上部队又打退了苏军第二次进攻,并把1辆苏军坦克炸瘫在珍宝岛南端的我方内河冰道上。

1672372025117046.png

                                                  瘫在我内河冰面上的苏军坦克

  13时35分,苏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第三次进攻。首先对我岛上、前沿和纵深7公里的地域,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炮火袭击,接着出动100多名步兵、10辆坦克、14辆装甲车,轮番冲击我守岛部队防线。

  我守岛部队发扬敢于近战的光荣传统,火箭筒手和75无后坐力炮手灵活机动,密切配合,在50米处开火,拼死战斗,越战越勇,将苏军各个击破。

  战斗中,政治干事杜永春配合397团侦察排长于洪东,带领11人小分队登岛坚守侧翼阵地。在与战场指挥员中断联系的情况下,他指挥小分队和友邻分队的一个无后座力炮班、一个火箭筒班协同作战,连续打退敌3次疯狂冲击,守住了阵地。

  战斗间隙,杜永春召开军事民主会,及时总结经验。战斗中,他采取多种办法,迷惑敌人,主动把敌人火力引在自己阵地上,以减轻友邻阵地的压力。3月下旬,杜永春被任命为侦察连第11任指导员。

  这一仗,打了9个小时,连续击退了苏军3次大规模进攻,顶住6次炮火急袭,取得了击毁苏军坦克2辆、装甲车7辆,击伤坦克和装甲车4辆,毙伤苏军步兵140余人的战果。

  3月15日战斗,133师的397团侦察排和398团侦察排直接参战,133师侦察连,则奉沈阳军区前线指挥部命令,作为预备队待命。

  15日19时左右,侦察连接到命令,出动一个排执行打扫战场任务。才提升为副连长的冯久喜与排长郭文进,立即带领该连1排,分成9个战斗小组登上珍宝岛,与友邻分队分工合作,严密细致搜寻。

  为了防止苏军把炸瘫在我内河的坦克修复开走,冯久喜安排人用炸药把坦克左侧的履带也炸断,又派人进入坦克驾驶室仔细搜查,搜到一本全面介绍T—62坦克性能的技术手册和一些其他物品。

  3月16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国准许苏军上岛收尸,苏军竟然趁机在岛上敷设了1000余枚地雷。

  这期间,密切关注整个战事的周恩来总理告诫边防部队:“程咬金三板斧,他这才两板斧嘛,大意不得!”果然,3月17日凌晨,苏军100余名步兵又在坦克和装甲车掩护下,侵入珍宝岛,并猛烈炮击我前沿阵地和纵深6公里地域。

  我军则以猛烈炮火拦阻、轰击登岛苏军。至17时,苏军炮击停止,侵入珍宝岛的苏军施放烟幕,撤出珍宝岛。

1672372034100418.png

  3月17日炮战后,尽管一段时间内苏军仍继续制造事端,用大口径机枪向岛上扫射,用火炮对岛上和瘫在我内河冰面上的坦克轰击,但从此却停止了人员越境入侵行为。应了中国那句的老话:“敬酒不吃吃罚酒。”

  至今,被我缴获的苏军T-62型545号坦克,仍保留在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成为这段历史及我边防军人“壮志为国酬,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永久见证。

  46军133师侦察连官兵在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过程中, 4人牺牲,13人负伤,为夺取战斗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战后,沈阳军区表彰作战中贡献突出单位和个人,133师侦察连被授予“珍宝岛战斗功臣连”荣誉称号,成为珍宝岛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唯一获得荣誉称号的建制单位。全连42人荣立战功。其中, 3人荣立一等功,6人荣立二等功,33人荣立三等功。

  毛主席听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的消息非常高兴。在不久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老人家满面笑容,带头站起向边防军人代表孙玉国鼓掌致意。并高度赞扬边防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特别强调:“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672372056330311.png

1672372065555583.png

                      陈绍光副连长带领参加3月2日珍宝岛战斗的侦察连突击组

  1969年7月3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副连长陈绍光烈士、政治干事杜永春,以及边防站站长孙玉国、火箭筒手华玉杰、班长周登国、营长冷鹏飞、副科长孙征民烈士、班长杨林烈士、副连长王庆容烈士、战士于庆阳烈士等10人珍宝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22年后,1991年12月26日,苏联政府宣告解体,霸权陨落,玉宇澄清,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转战南疆,再立新功

  133师侦察连在珍宝岛边境自卫反击战斗中,获得如此战绩和殊荣,与其过硬的军政素质密切相关。

  133师侦察连诞生于解放战争中,受到了战火的反复淬炼。在锦州战役、天津外围战斗,以及抗美援朝战场夜袭松谷山战斗中,屡立战功。侦察兵们获得过“硬骨头侦察兵”光荣称号,首任连长李玉亭被东北军区命名为“孤胆英雄”,获“毛泽东奖章”一枚。

  只要是金子,什么时候都会发光!1985年3月,当年建功祖国北疆珍宝岛的功臣连,又接受了随同138师赴南疆老山轮战的任务。全连官兵发出了“赤诚卫祖国,壮志酬南疆”的钢铁誓言,与当年发出的“笑洒满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一样大义凛然,相承一脉。

  在400多天的战斗岁月里,该连执行了抵近侦察、观察、潜伏、对缓冲区搜查等战斗任务100多次,为老山防御作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3.png

                                                    138师侦察连参加老山防御出击作战勇士

  当时,盘踞在395高地的敌军,依仗其有利地形和诸多工事、交通沟、天然洞穴、屯兵洞等设施,对我133师防御构成很大威胁。上级决定:侦察连配合主攻分队414团7连出击作战,坚决歼灭、拔除395高地之敌。

  侦察连官兵,士气高昂,周密筹划,区分了任务:以3排长赵家昌为队长,组成10人突击队,配合414团7连的突击队担负主攻作战任务;由副连长陈洪东带领8班、1排长张俊福带领1班,负责攻击分队两侧的警戒;指导员由业河带领1个加强排,负责保护已开辟通道的安全畅通;连长曹智贞带领10班,前出“17号”阵地,开设连指挥所。

  出征前,全连举拳宣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现在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这次参加作战,要坚决服从命令,严守纪律,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在任何情况下,永不背叛祖国,愿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

  9月23日6时15分,拔点战斗打响了。414团7连、138师侦察连从几个方向同时向395高地的敌军发起攻击。

  隐藏在洞穴里敌人纷纷冲出,企图占领表面阵地。侦察连突击队队长赵家昌当即下令,用密集火力把敌人封锁在洞内,并且炸毁了敌一号洞穴,避免了对7连的威胁。

  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经过激烈战斗,突击队又消灭了二号、三号、四号洞穴守敌,并与7连5班互相掩护,把敌人前沿指挥所捣毁。

  激战进行了3个多小时,侦察连10名突击队员中,战士张峰、荣伟、周秋波、李兰华同志英勇牺牲,另外6人也全都不同程度负伤。敌人的6个屯兵洞和连指挥所被全部拔除。

  1986年1月28日,侦察连又配合412团5连和6连,拔除了敌军盘踞的黄泥坝52号、55号阵地。

  两次作战,侦察连共毙敌27人、伤敌5人,缴获冲锋枪3支、子弹400余发、手榴弹106枚,切断敌通信线路7条,炸毁60迫击炮2门。

  1986年5月,陆军第14军根据侦察连在老山防御作战中的突出贡献,为其荣记集体一等功。侦察连官兵14人荣立一等功,23人荣立二等功,33人荣立三等功,3排7班荣立集体一等功,还有33名同志火线加入了党组织。

1672372123121822.png

                      138师侦察连(战时番号“第41师侦察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从北到南,间隔十七年,侦察连两次参加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笑洒满腔青春血,卫国戍边保国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北疆和南疆的安全,也将自身打造成了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的英雄侦察连。

                                                   (参加创作人员:白石亮、李世全、李凤岐、叶征)

1672372266993517.png

  【附录】

  荣誉战旗名称:珍宝岛战斗功臣连

  授旗时间:1969年7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46军133师侦察连

  授旗领导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前身是1946年6月,由冀中纵队1旅侦察队、冀晋纵队2旅侦察队合并组建的热河军区独立13旅侦察队;1946年11月,热河军区独立13旅侦察队、热河军区独立14旅侦察队合并组建冀热察军区独立13旅侦察队;1947年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2师侦察队;1948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133师侦察队;1952年7月,随同第45军133师,转隶为第46军133师侦察连;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133师侦察连;1955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3师侦察连;1969年12月,改为第46军138师侦察连;1985年10月,改为第26集团军138师侦察连;2003年12月,整编为第26集团军138旅12连;现为第80集团军合成138旅12连。

  战旗精神:冲锋不止,勇当尖兵

6c05a00a79337aef82a83f5244961fc.jpg

【本文版权归《百面战旗红》组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于严重侵权者,网站保留提起诉讼之权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