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安家

作者: 碧古轩主人 点击:1739 发表:2022-12-23 12:08:32 闪星:9

摘要:四十年前,结婚时要想有自己的一间屋子,是极不容易的事情。一晃我们的婚姻已过了四十二年,结婚二十周年时,我们补照了一次婚纱照,学着年轻人时髦了一把。相约着,金婚之时,再照一次婚纱。人一辈子,找到和自己牵手的另一半,已是幸运,所以,珍惜与尊重,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抹一把汗水,静下心歇口气。望着屋子里满墙的泛着石灰味道的雪白,以及溢着油漆味的蓝色窗户,立时觉得整个小窑洞亮堂了光鲜了许多,心情立时舒畅起来。哈,咱也有自己的小家了!

房间不大,10个平米多,坐北面南,上下两层窑洞房,楼上南面,有长的走廊连往各户。楼的两头,各有一个自来水管,用于洗涮,人多了,需要排队。厕所在楼下东侧,单独设立,是为旱厕,其他季节尚可,冬日里半夜三更如厕,需要勇气与胆量。据说,此为大院最老的房子,原来为施工部队临时所用,后来做了职工宿舍与临时来队招待所。

那一会,城里的房屋多为公房,只能租住,不能归己,人们大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部队的住房也是如此,集体盖了住房,按职务分房。机关里人多,变化大,住房一直不够用。有的人家属随了军,够分房条件,却因为房子少,依然住在筒子楼单身宿舍里。

筒子楼,光线幽暗,热闹非凡:大人喊,小孩叫;蜂窝煤、煤气灶,见面侧身来走道;油烟浓,饭菜香,奶味、尿味没商量。再急也得排着队,洗衣洗菜洗手房。为啥?只因为整个二层楼内,每层只有一个水房,去得晚,不等也得等。当然也有益处,邻里间关系密切,有事情打个招呼即可得以关照,且各户家事相当透明,几乎没有秘密可保。就这样的筒子楼,我等年轻干部亦可望而不可及。

自新疆执行任务回来,便是国庆节了,原本计划夏天里回老家商量婚事,因新疆之行计划有了改变,先前定下来年前结婚一事显得紧张起来。之前,双方老人一再写信催促,同学战友中已经有不少人结了婚,甚或有了孩子。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即便老人不催,我们也认为不能再拖了。

家,延伸至物化,说到底其实就是房子。成家,首先得有住的地方。而那个时候,说起房子,却能难坏一干人等。现如今的人要安家,有商品房作依托,而40年前,住房还没有成为商品,能够祈求到一间栖身之所,便是一件极幸运的事,哪怕是临时借用的。

硬着头皮找到管理科温科长家属老穆,她负责管理临时招待所。老穆人好心善,听到是结婚办喜事,犹豫一会,伸出了一个指头:“一个月,就借你一个月,到期收回。”我高兴地连连称谢,一边连忙接过钥匙。

总算有了住房。我和未婚妻打开那一间不大的带有穹顶的窑洞,望着只有一个小小窗户,黑黝黝空荡荡的房屋,心里充满了高兴与幸福。

星期天,从营房科讨来石灰水,油漆,将窗户漆了蓝色,墙上刷了白色,望着这不易得到的成果,一种别样的成就感充溢胸中,却原来,人是很容易满足的。

 

家是社会的基础,作为最小的细胞,运转与维系着社会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人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婚姻,结了婚就会有自己的家庭。就这样,中华民族大家庭,在一个个宗族的叠加里,一代代,一辈辈生存繁衍、传承延续。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故事,每个人又都是时代的产物,都逃脱不出时代的束缚。我的故事,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同样的平淡无奇,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大环境中,个人的一切,包括婚姻,都不可能有着超脱实际的标新立异。四十年前,文革尚未完全结束,一切都还带有很多继续革命的色彩,物质尚且匮乏着,人们仍在为吃饱肚子而做着努力。至若恋爱婚姻,同样摆脱不了这些客观条件的宥围。幸而,那一会我们尚且年轻,年轻很好,年轻就可以立异标新,斑驳绚烂,就可以有着独有之欣喜抑或幸福。

1972年8月东风公社排球队留影(1).jpg她叫慧,很难得,我们是三同,同乡同村同学。高中时,慧是班长,学校的团支部副书记,学习好,上进心强,在村里与学校都有知名度。有人说我们是青梅竹马,其实真的不是。高中时期,我们只是认识,仅此而已。婚后听岳母说,你媳妇自小懂事,小时候可以一动不动,坐在炕上看妈妈忙这忙那,从不哭闹。上学后也从不让家长操心,而且,能帮家里干活。还说,您媳妇打小愿看书,常点着油灯看到深夜。这些事咱没看到,不能妄评。只知道后来她上了大学,并留校当了老师,能留在大学里当个老师是不容易的。

对于婚姻,部队有自己的规定。战士不准在驻地找对象,干部可以,但结婚必须要够年龄。巧的是,我们都在一个城市。由于熟悉,便有了一些走动。由于某些方面的共同爱好,又有了一些共同语言。提干后,也有不少介绍对象的,其中就包括我的一些领导,都在从中撮合,但都没成。二姐跟他们家很熟,从中说合,事情顺理成章。

事情说开没多久,慧便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去了宋江老家郓城,在那里支农。于是,两地书开始。从而知道了鲁西北的风土人情,知道了那里生了孩子,根本不需要尿布,黄河滩上的细土晒一晒,尿湿便扔掉,既喧和又卫生。知道了那里的小羊羔皮,可以做极精致的围脖手套。自然,理想与事业,相互间的鼓励、怀念与挂牵是少不了的。遗憾的是,几次搬家,那些每一封都十分珍贵的书信,不知何时全部遗失,再也找不到了,可惜!

待慧自郓城回来,我们就开始了婚事准备。老人隔着远,一切靠我们自己,应了国际歌里的那句歌词。

讲起来,而今的年轻人或许不会相信。那一会,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讲究,两个原本不是一家的人,就那么到了一起。房子、车子、票子,门当户对、仪式形式。这一切,都可以没有。不是不想,而是没有那个土壤与条件。

有了临时的房子,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容易了许多,床、桌子、椅子、书架,是借公家的,营房科有专门营具,经批准可以借用。慧从学校买回一个处理的高低柜,邵科长借给了一个单头灶具。战友们送来了暖水瓶、茶壶、酒具、碗筷、炊具。一应物品基本俱全。

被褥咱有,军用的。衣服咱有,军装,当时正时兴。墙上挂了书法家管理科老科长刘锡山专门给我们写好裱起来的对联:心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间有一幅孔雀闹春图。显得不大的窑洞里,顿时有了一些生气。

忙乎了半天,看着整理好的房间,慧说,要有点花,床单也要好看一点的。跑遍了济南市,未见有中意的。刚好处里要我去北京出差,我和慧趁此机会公私结合了一把。

北京不愧为首都,物品明显要多一些。东单、西单、大栅栏,买了称心的塑料花、床单、衣服。又去了前门照相馆,照了结婚照。北京的照相馆可以上色,那时还没有彩色照片,如需彩照,都须人工上色。我穿着军装,未婚妻也穿军装,只不过没有领章帽徽。彼时,军装是很受年轻人欢迎的。

结婚照片(1).jpg1980年1月26日,农历腊月初9,是个好天,虽然有些冷,但却感觉不到。去二七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给办了登记手续。事先直政部宋干事打了电话,联系了一下,一切都很顺利。掏出了准备好的糖,说了谢谢的话,如释重负般逃了出来。人生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终于完成了法律层面的程序。我对慧说:你,嫁给我,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她笑:就是!

 

婚礼是在老家举行的,说是婚礼,实际上就是摆几桌宴席,请一下乡里乡亲。乡下有自己的规矩,自己的约定俗成,谁家有了大事喜事,诸如结婚生子盖房上大学,是一定要热闹的。热闹的表现形式就是请客,如若缺少这一步骤,那是不懂事体,一家高兴要大家跟着高兴才行。

那一会没有高速公路,交通极不顺畅。济南乘火车到烟台,再从烟台买了下午的汽车票到县城,折腾一天,晚上五点半才到家,家里人早已等急了。

急火火进了家门,一看,长辈们都已经坐在了炕上,有几个是大队的干部。说了半天道歉的话,拿出带回来的喜酒:竹叶青、西凤、洋河大曲。大家客气着,坚持要喝当地的龙口白干,那酒便宜。我和妻子就站在地上,不停地往叔叔大爷酒杯里倒酒。

月光洒满院子的时候,我们送走了喝得有些兴奋的长辈们。

二月十一日,腊月二十五。全家人一早便忙碌起来,忙着准备中午的宴席。农村结婚,大都在自己家里,请一个大师傅,拉好菜单,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备齐各种东西。那天共九桌客,男客七桌、女客两桌,除我们家两桌外,其余设在邻居家中。

我和慧两个挨着桌跑着敬酒,用木盘子端着酒瓶酒杯,在主婚人带领下,说着客气的话,一家接着一家,一桌接着一桌。好在我们是从外面回来的,大家都不大好意思让我们可劲喝,只是做个样子。

记得那天我还穿了军装,是冬装,里面套了棉衣,尽管天冷,依然有些紧张,出了不少汗。

看见父母亲脸上带着笑。对父母来说,儿女婚事是一件大事,不仅仅因为婚姻是喜事,更因为家族添丁加口,兴旺有了好的开端。我们家,我是独子,传宗接代的任务很重。

那顿饭,酒喝得很慢,饭吃得很晚,直到下午3点,乡亲们才摇摇晃晃离开。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和满桌的残汤剩饭,沉淀下来的心方才静了下来,不由得暗自思忖:喔,我结婚了,有了老婆了,从此,不再是单身汉了。  

春节里村子里有闹新媳妇的风俗,初一那天,姑娘媳妇孩子挤了一屋,笑着闹着让唱歌演节目。在外面时间长了,对老家的风俗已经不很习惯,但心里清楚,入乡随俗,这个道理,无论何时都是真理。

黄县规矩正月初三回娘家,那会,老家有截新娘子唱歌背语录的习俗。我们两家虽是本村,离得也不很远,为避开大路上截胡的乡亲,俺们专捡小胡同走。岳父母极其重视,人家找了几个本家长辈陪客。那天中午,好像喝了不少酒,我年轻,没什么事情,陪客的人反倒了两个,其中一个倒在炕上,在那里哭着诉说自家的往事。新女婿没醉陪客的先醉了,在老家是件没面子的事。这件事很长时间被村人在传说。

整个春节里,我和爱人在走着亲戚,我们家、他们家。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把我们展示给亲戚们,让两家的亲戚知道,家族里多了一个人。

回到济南,将喜糖挨个办公室分了。抽个星期天,将战友们召集到那窑洞新房里,炒几个菜,拿出白酒,吆五喝六咋咋呼呼地吃了顿饭,又晕晕忽忽睡了半天。

一个军人的婚事,就这样完成了。自此,婚姻与我来说,无论是法律还是社会认知,都自然且正常。过去那个快乐的单身汉,一去不复返。

 

还在初中时,父亲就砍了园里的香椿树,盖了南屋,给我准备下婚房。或许见我用不上那个房子,当父亲的总要尽到些责任,就找人打了双门大衣柜,水曲柳柜面,柜门玻璃上画着喜鹊梅花,另有一个碗橱,让人用车送到了济南。那两个柜子,我们用了许久,看见了它们,便想起了父母,想起了老家,心里就涌起了温馨,有了小家,父母不能忘。

先前,办公室和集体宿舍就是我们的家,饿了有集体食堂,困了有硬板床铺。没事了,抱个篮球球场上蹦跶两下,来情绪便摆盘象棋杀杀。现在不行了,有了家,似乎多了责任,有人管着牵着挂着,失去了些许自由,也多了温暖与责任。

简单的家具,简单的生活必需品,除了书,小屋里没有更多的东西。各家都是这样,生活匆忙而简朴,其实,你想复杂也没有条件。隔壁的老许,调往明水教导队,每个星期六晚上,家属小马便动手包上一屉水饺,等着丈夫回来。我问老许:总吃水饺不腻吗?老许说,不腻,小马不会别的,水饺是最好的菜。

是的,什么是好,在家人眼里,无论什怎样,只要真心真情,青菜也香,薄衣亦暖。进了城,入了伍,衣食无忧,剩下来的,唯余青春里的理想与追求。看似飘渺,看似艰辛,却也充满着快乐与满足。路遥有言: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观,看似无形,其实烙印极深。伴随着成家立业,生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一步步在单位、在社会打拼与生存。无不坎坷挫折,磨难艰辛。令人欣慰的是,生活的路上,我们始终向前,尽管有时磕磕绊绊。光阴没有虚度,人格未曾失去。回望走过的路,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不后悔,心中踏实并且坦荡。

同一屋檐下,生活在一起,一起经营小小家园,一起走过余生。不分你我,以诚相待,给彼此心灵的呵护与慰籍,如此,家的内里,便有了深刻含义。

最欣赏杨绛和钱钟书的感情,他们一见钟情,白头偕老。尽管晚年,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都先杨绛而去,但杨绛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反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恩。始于颜值,终于才华,真正幸福的夫妻。

高尔基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好的婚姻就是这样,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永远站在你的身后,两个人一起,面对生活中的苦与难,互相体谅,互相分担,直达共同的目标。

夫妻,夫为戴冠男子,身高成年即丈夫;女嫁曰妻,并肩互助,生活方有幸福。于家而言,我谓夫妻齐心,其利断金。面对生活中的难题,一起克难涉险,一起感受甘甜,彼此依靠,方有踏实安全。

一晃我们的婚姻已过了四十二年,将向金婚迈进。结婚二十周年时,我们补照了一次婚纱照,与时俱进,学着年轻人时髦了一把。相约着,金婚之时,再照一次婚纱。

人一辈子,找到和自己牵手的另一半,已是幸运,所以,珍惜与尊重,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所谓幸福,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一定是为有准备,且并为之践行之人预备的。生活不易,选择了婚姻,就要用心坚持。思人冷暖,方得温衾。怀人之辛,终为己甘。愿天下有情人不仅终成眷属,还要白首到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什么是岁月静好?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春赏百花夏乘风,秋看明月冬观雪?还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每个人心中岁月静好的生活不尽相同,但是内心都是向往着安然和宁静。40年是漫长的,40年也是短暂的,作者书写了与爱人相爱到成家、从相互依恋到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变成了共同的责任,从精神上的沟通到灵魂上的契合。42年的爱的历程,是八十年代军人婚姻的一个缩影,也是营造幸福家庭的一个范本。人生没有不幸福的人,只有不懂领悟的心。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嫁给爱情,拥有浪漫时光,情深意长。一篇温馨有爱的文章。文笔流畅,意蕴深厚。推荐阅读。编辑:初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