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园里故事之黎村风情
热热闹闹扮“新郎”游戏结束后,我便静静地行走在充满黎族风情的村庄里,这里集中展示了黎族典型的民风习俗,浓缩了黎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我观赏着船形物,与绣面文身织锦老人合影,欣赏身着精美瑰丽服饰的阿哥阿妹与游客一起跳的竹竿舞,整个身心似乎都融入了这动与静、人与物构成的独特风景之中,感到一种别样的快乐。
船形屋
在这里看到,黎族人居住的都是茅草屋,但观其整个外型呈半圆形,状如船篷,因此又叫船形屋。传说黎家的祖先是从大陆沿海乘木船漂洋过海而来的。他们靠岸后,由于到处荒凉,没有可居处所,只好将船翻过来,用木桩支撑在地面上当住屋。船形屋由此产生。
船形屋内设有间隔,用藤条或竹片编成地板,离地约半公尺,家畜可自由从下面经过。船形屋的屋顶用料有五层:立柱后,用木条、竹子从上至下搭成屋架,用红白藤捆牢,然后把编成片的茅草沿屋檐一层层往屋顶铺盖,并在屋顶侧面留有能开关的开窗。门内一角设三石灶,灶旁置水缸或盛水的竹筒,灶上方悬吊竹篮,用于置放餐具和烘干食物。地板上铺设自编的席子,并划定宾主睡觉的位置。前门屋背部分伸出两三米,下面可用作休息或放置木柴杂物。船形屋内白天光线暗淡,冬天暖和,又因为屋内有炉灶,夏天也很少有蚊子。在这样的屋子里住着,听到风声,似有在船上的那一种感觉。
关于船形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海南岛上没有人烟。大禹坐天下时,南海有一个俚国,国王有个叫丹雅的公主,嫁了三个丈夫,三个丈夫先后都死了。相师传言她是扫帚星下凡,在家家破,在国国亡。一时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便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清晨,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以及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养的一条小黄狗也跟上了船。小船在风中飘入了茫茫大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历尽劫难的小船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了。丹雅公主看到了远处的高山峻岭,还有成群的猴子无忧无虑地穿行于林间,所有的忧郁和恐惧一下子消失了。在饱餐了野兔和鸟蛋之后,丹雅公主在这个荒岛定居了下来。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丹雅公主在海滩上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小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又割来茅草围在四周,就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白天,她带着小黄狗上山打野兽、采野果,晚上就睡在这船屋里。小黄狗忠实地守在门口。后来,船板烂了,她割下茅草盖顶,这就是后来黎族人所居住的船形屋的雏形。
在槟榔园的黎族民俗展览馆里,我还看到一个实物独木舟。独木舟是船的鼻祖,在中国有8000年的历史。黎村的这个独木舟是用一段直径很大的圆木制成的,做工也比较精细,说明黎族人很善于造船。
绣面文身与织锦
原先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绣面文身的少数民族老人,没想到在海南的槟榔园里能亲眼所见,感到十分欣慰。
这些绣面文身黎族老人或坐在屋前,或坐在游人经过的长廊里,纺棉线、织锦绣,微笑而充满善意地看着游客,从不避讳游客的照相机。你要与老人合影,她会配合的很好,然后你就随便给老人一两元钱,她就会心地点点头表示谢意。如果你没有零钱给她,她也不会向你讨要,脸上仍然充满的善意。
我利用照相的机会,就近看了看她们的绣面文身。只见他们的脸上、手上和小腿部位都是道道线状青痕。看得出来,这些“现状图”还是有规则的,也许还暗含着寓意。由于语言不通,给老人照相或合影后,我也只是点头表示感谢。
经过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方知这带有残酷性的绣面文身的故事。
绣面纹身,黎语称“拓沤”,意为“刺纹”,属于旧时妇女习俗之一。“拓沤”的原因,有过多种说法。《绣脸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乌娜的姑娘,已嫁给猎手劳可。后被皇帝选美女选中。乌娜拒绝进宫,与丈夫逃向深山峻岭。皇帝派兵追捕。乌娜用荆刺脸,弄得满脸伤痕、血流满面。皇帝见状放弃。伤痕痊愈后,留下一道道的青黑色疤痕。后人为了不让女儿再遭抢劫,便刺纹。《三月三的传说》:妹妹“拓沤”是为了哥哥辨认不得,好成婚繁衍后代。还有另外三种说法:一是妇女生前不“拓沤”,死后祖先认不得,就会变成无家可归的“鬼婆”;二是防止外人抢为妾或做苦工;三是为了美观、吉祥和平安。
女孩一般在12岁至16岁(也有延至25岁的)便可“拓沤”。宋代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说,黎族“女及笄即黥颊”。 “拓沤”的部位是面、胸、手臂和腿。刺面纹的有侾黎、杞黎、美孚黎和本地黎。一般从嘴唇上方至左右眼的眼尾,对称地刺两条平行斜线,再从嘴唇上方至左右耳根刺两条平行横线,形成锐角形图案。以两颧纹最复杂。胸纹只在部分杞黎、侾黎、美孚黎和本地黎中流行。美孚黎和本地黎的胸纹是从面部顺着颈部延伸下来,止于两乳之上或两乳之间,手纹和腿纹只局限于本地黎之妇女。手纹分手指背和手掌背纹两种。大腿纹甚像文字,小腿纹有“绷带型”“砖墙型”“篱笆型”“插秧型”等。多港侾黎和南丰白沙峒本地黎之妇女刺的是臂纹。花纹有简有繁。简者,只在手腕之背面刺一粗横纹,或在横纹之上另有四点。最繁者,从胳膊至手碗处刺上均等的六个长方形,长方形之外的上方各有一排四点纹。长方形之内,各有两排五(或四)点圆圈纹。也有的在臂部刺上较复杂的蝎类纹。这一习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已彻底革除,年轻人再也没有“拓沤”了。
黎族老人织锦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在黎村民俗展览馆里最引入注目的也是黎族织锦。黎族织锦古称“吉贝布”,是黎族人采用木棉花果内的棉毛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古时候海南有四大天南贡品:黎锦、椰雕、珍珠、珊瑚。近年来,海南省五指山市加大了对黎锦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村妇女掌握黎锦纺织技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黎族织锦工艺。织锦工艺是黎族传统工艺中的奇葩,历史非常悠久,远在春秋时期就负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一直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黎族服饰精美瑰丽, 就源于这些多彩的织锦。
中国的纺织技术,就源于令海南人永远骄傲的黄道婆。700多年前元朝时期,黄道婆不堪忍受童养媳被虐待的痛苦生活逃到了海南岛,在海南黎寨生活了40年,50多岁时重返江苏松江故里,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进而使中国的棉纺从古至今,一直领先于世界水平。黄道婆是大家公认的中国纺织业的“始祖”,其美誉得益于她的传播功德,而真正的始祖应该是黎族的先民。
竹竿舞
告别织锦老人,我远远地看见一片舞台似的场地上,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阿哥阿妹,欢快地跳着竹竿舞。我们的团队一到,几位勇敢者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游人与黎族阿妹手牵着手,随着歌声的节奏,从摆动的竹竿中跳过……
黎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歌舞有竹竿舞、舂米舞等。海南黎族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打竹竿”,黎语意为“跳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种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结伙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过去,“三月三”为黎寨的山恋节,现今也增进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义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
竹竿舞一般是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我在现场看到,八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随着持杆者双手抖动,竹竿一开一合,并不断地变换着图案,身穿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面豪迈洒脱,十分欢快热烈。一般游客肯定没有他们熟练,他们就牵着你的手,跟随着一步步往前跳。如果在跳动过程中,你的脚不被竹竿夹住而顺利过关,也颇有成就感的。
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
【编者按】宋老师的海南游记系列已经写到第七篇了,这样的坚持让人感到非常欣喜,无论外界多么浮躁,总有人沉下心在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回望自己留下的足迹,记录自己喜欢的生活。海南的少数民族比较多,这一篇中所呈现的,就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魅力的民俗、风情、历史和文化,读来如身临其境,视野大开,颇受裨益。推荐阅读。编辑:天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