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77天】那震撼人心的徒步探险

作者: 青梅煮酒 点击:2632 发表:2017-11-09 10:02:08 闪星:6

摘要:2017年11月3日,经过三年潜心打造的首部探险电影《七十七天》在全国各大影院与观众见面,影片中辽阔羌塘无人区,男角儿艰难的徒步探险,纯粹的男女情感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影响,也在电影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对此,山西师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生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讨论。

时间:2017.11.8

地点:山西师范大学07213教室

主持人:青梅煮酒

执笔:李茂盛

参加人员:山西师大文学院2016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议题:关于电影《七十七天》的讨论

 

青梅煮酒:各位同学,想必大家已经看过电影《七十七天》了,今天围绕电影涉及到的成败得失做一个梳理与分析,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7.jpg

   侯艳云:我先说。
  《七十七天》是由赵汉唐执导,取材于真人真事、历时三年完成的探险之作。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对生命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他们“就想干件自己想干的事”,女主角蓝天为了拍摄冈仁波齐的星空不慎摔伤导致高位截瘫,虽然她身体残疾,但却能勇敢面对生活。也正是她的这种乐观态度让杨柳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穿越无人区,于是开始了长达七十多天的旅行,独自一人穿越世界第三极——羌塘,这是一场以生命为赌博的旅行,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回来,但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人生就是一次旅行,真正的探险是人生”。虽然影片讲的是主人公杨柳松穿越无人区的故事,却也可以说主人公穿越的是他自己的生死羌塘,由迷失自我到独闯无人区,影片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呈现出当下中国年轻人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
  闫慧芳:
  是的,《七十七天》是导演赵汉唐根据探险家杨柳松先生独自穿越无人区羌塘的真实经历和《北方的空地》一书有所启发改编而成。电影从11月3日上映以来就受到了各界好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独自一人穿越羌塘无人区”,“零片酬”,“女主全素颜出镜”的一条条信息刷过观众眼球,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震撼”。也许是大自然美到窒息的风光让你震撼,也许是工作人员长达三年的拍摄过程让你叹服,抑或是惊险刺激的冒险历程让你揪心,但我想,更震撼的力量来自心灵,它包含着对生活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任何一个观众,都会被导演这句话触动:“活了半辈子,就想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儿。”他想了,他也去做了。女主是一位坐着轮椅的残疾姑娘,可她那最真的笑容,那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或许是在视觉震撼之后深埋我们心底的一份感动。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灵,这都是一场感官的盛宴,走进无人区,走近这段真实的探险,逃离喧嚣的社会,给自己的心灵一个栖息的瞬间。
  张昕辉:
  说到震撼,我是这样看的。影片中沙白的荒原与碧蓝的天空,看得见的震撼在眼里,看不见的震撼在心中。1400公里,一人一车徒步穿越,荒漠,雪山,草原,牦牛,狼群……一帧又一帧的画面涌现出来:沙漠里翻身而下,卷起万千沙石,尘土飞扬,爬起身来继续前行;洪水肆意冲刷,漫过膝盖,浸湿衣袖,狼狈不堪也要抬头向前;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自行车穿过不深不浅的盐湖,向着远方的太阳骑行。看完电影《七十七天》,脑子里不断闪现的是毛不易《消愁》里的歌词:“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有人不禁疑惑,放逐生命真的是自由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随着剧情的向前推进,跟随赵汉唐的探险去体会另类的人生时才发现,我们寄寓在都市生活这个巨大而坚硬的外壳保护之下,已经快忘了人类原始生存中所面临的抗争与生命存在的意义。
  穿越无人区也许并不代表自由,也并不能真的找到生命的意义。就像《北方的空地》作者杨柳松所说:“事实上,走出荒原没有想象的幸福感,或是什么成就感,甚至是一种轻度的抑郁和迷茫。生命是一条贯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没有开始的复始。”但一路的探险,是赵汉唐直面内心、自我对话的过程。他经历了贪婪,执念,狡黠以及妥协,那些或好或坏的兽性以及人性,直到最后遇见小狼,他放弃了穿越羌塘,心中反而释然,找到了与世界与自己和解的方式,改走昆仑山,走出荒原,回去过好每一天。
  自由大概就是:一念起,万物骤止;一念生,前行不辍。人生的路走到哪里,怎么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短短的一生中,鼓起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谷岩:
  《七十七天》之所以震撼人心,不只是因为它是中国第一部极地探险电影,还因为它重新确证了对生命可贵的虔诚信仰,本身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情怀。
  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不再为衣食等基本的生存问题所困扰,但是精神世界却格外空虚寂寥。精神世界的贫瘠引发的是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存才和生命价值的深度质疑。个体被放逐,心灵无处安置,找不到栖居的家园,在迷失的道路上流浪,流浪......个人被放逐是否不可避免,这一困境该如何面对?我们或许可以从《七十七天》找到答案。走出狭隘的习见之域,望向远方,亲身到陌生化的异域环境去体验、历险,重新感悟生命,唤醒生存的欲望不失为一种良策。
  羌塘无人区是一个恐怖的存在。这是生命的禁区——除两极以外人类无法生存的第三极——自然使人想到死亡。《七十七天》在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下潜藏的是对生死两段的哲理性思考。雪域高原的奇异风光因其神秘而令人沉醉,但对影片的欣赏若只停留于此那就太肤浅了。穿越羌塘无人区,在世人眼中看似不可能的行为,其实是生命在繁华纷扰的世俗中迷失后向原始状态的一次回归,也是个体自我挑战生存的极限,以及对生命的超越。穿越无人区,亦是穿越现代人心灵的荒原!
 4.jpg

 青梅煮酒:从故事叙述上看,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高太飞:
  影片按故事记录发展但又不是纪录片,它采用交叉错位叙事的手法,松散且更多侧重内心,语言表达很克制,成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孤独。影片也并不拘泥于一个人,还包括以高位截瘫女摄影师为代表的一个群体。当我们大多数人无暇追梦而困兽于水泥森林时,从电影里看别人置身于大美之中也多少是一种洗涤吧。
  换种角度,这部电影讲述的也是自证成佛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疑惑和矛盾,在这熙熙攘攘的尘世中总要遇见如羌唐般美丽的景色,在入世的情怀中,酸甜苦辣在行走中去经历去顿悟,直到那一刻的临界点终于在质变中突破自我,由此到达终点的自证成佛,完成人性的终极圆满。
  想做一件事而已。痛苦,是自己的,永远不会有感同身受这回事,但人与人之间可以传递一些东西去减轻痛苦,并渐渐遗忘痛苦。
  每个人生都是一部未解之谜,所以我们带着敬畏之心去探索,不停地走下去。
  王锐:
  最吸引我的是电影的构图,宏阔的天地间人是沧海之一粟,一大一小形成强烈的对照和反差。在这宏大和渺小的对比中,一个人历时77天穿越无人区所要经受的大自然的考验可想而知。这仿佛是人给大自然发出了宣战书,是人对自然的挑战,也是对自我的战胜。“人生就是一次旅行,真正的探险是人生。”酸甜苦辣的人生有人轻言放弃,有人负重前行,而人生的意义恰是在后者的经验中彰显出来。在背负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长途跋涉中,看尽世间美景,尝尽人生百态,痛并快乐着,苦并充实着。
  郭清君:
  我觉得,《七十七天》很好的诠释了电影中人物塑造不可缺少的三种冲突。
  一是人与自然的冲突。主人公赵汉唐作为极地探险的爱好者,独自一人穿越无人区,历经种种险境,随时面临缺水少粮的窘境,遭遇龙卷风以及各种大型野生动物的袭击。当美景变成了威胁生命的武器,下一秒就可能灰飞烟灭的时候,无力感便紧紧扼住喉咙,让人喘息不得;同时,当坚持与智慧的双重坚持下一步步攻克难关战胜自然时,心中又会不经意涌起一股暖流。
  二是人与人的冲突,在处理这一冲突时,影片加入了一条副线,即江一燕饰演的残障女孩蓝天这一角色。作为一个同样爱好远行的姑娘,却在一次意外中不幸下肢瘫痪,永远的失去了用双脚丈量土地的能力。去看冈仁波齐的星空一直是她心中的向往,而与赵汉唐相遇后,同样的爱好让男主人公萌生了帮助她的想法,这就让原本单一的探险角色多了一层人文情怀。
  三是人与自我的冲突。赵汉唐放弃都市生活,一人一车深入荒原感受人类极限带来的快感,为的就是追求生命的绝对自由,是想按自己的想法活着,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影片塑造了一个在安逸与冒险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挑战自我,追寻自由的勇敢
 5.jpg

  青梅煮酒:与普通电影想相比,它要表现什么精神内涵?
  

  赵航:
  我一直在思考七十七到底意味着什么?“七” 根据阴阳学说,在代表一个循环过程的十二支中,阴或阳的盛衰历程正好是六个支,在十二支中,第一支的子和第七支的午都代表了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此外, “七”被视为变化数,看完《七十七天》以后,我觉得七十七意味着“新生”,老杨和蓝天,一个在都市生活中迷失自我,算是进入精神的“无人区”,在都市浩荡澎湃的生活节奏中,失去自我,意味着乱了方阵;一个是肉体残缺,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为肉体的“无人区”,于是他们双双选择进入羌塘,那个中国最大无人区,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我觉得他们开始并不是为了探险、旅行,而是一种逃避精神与肉体的无人区而将自己放置于一个真正的无人区。而在他们互帮互助,领略自然的壮观和感叹生命可贵中,历经七十七天,终于走出无人区,同时也获得了新生,离开了自己生命中的无人区。蓝天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蓝天。
  

  刘泉: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水天一色的盐湖,冈仁波齐的繁星,奇异原始的荒漠,引导人们追索着内心深处的纯净之域。何谓最初的梦想?何谓真正的自我?“坚持,自由,信念”在这部电影中不再是泛泛的口号,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与回响,电影《七十七天》是一部走心的电影。
  

  李诗慧:
  别人走过的路叫做风景,自己走过的路才是真正的路,只有走过,才能体会到披荆斩棘之后的豁然开朗。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了”,那神秘莫测、凶险万分的羌塘无人区,因为有了蓝天和杨柳松,有了猎狼和小狼崽,有了那山山水水拼接的旖旎风光,才是真正的羌塘。蓝天和杨柳松遵从自己的内心,不畏险阻,坚定信念踏上征途,才让生命散发生机,人生焕发光彩。这条路,鲁迅先生走过、蓝天和杨走过,而我们正在走,为了远方的山川和水,为了远方的风光和美,为了遇见远方真实的自己……
  

  青梅煮酒:此外,还有哪些让人难以忘怀的?
  

  武鹂:
  诗和远方,不能改变人生,旅行也并不能永久地充实人的精神世界。可为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们总有那么大的煽动性,我们是不是必须要在旅行中得到意义?杨柳松(赵汉唐饰),一个用极端方式与荒野交流的人,横穿羌塘是为了体悟生命,而让生存作为先锋。他说:“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便是洗礼自己去热爱生活,因为人生也许没有多少天,是能按自己的想法活着。”蓝天(江一燕饰),把轮椅当成风火轮,不顾旁人劝阻,固执地走在路上的女孩。你很难说她的坚持是为了什么,旅行,并不能改变她的现状,但在这样的逆境下,她又经历了正常人平行世界里的一切。她看过了银河,看过了雪山,尝过了米酒,当她回到自己生平凡而普通的生活里,发现自己又多了那么一些力量和勇气,对她来说那就够了。这就是影片带给我们的意义。
  再者,荒无人烟和危险系数极高的羌塘,不但是演员,就是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极不容易的,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行走都是很艰难的,更不用说这么长时间的拍摄,是他们的坚持,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视觉盛宴。从这一点来讲,这部影片就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张妍:

  《七十七天》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将大自然的真实与壮美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荒凉的大漠、蔚蓝的湖水、洁白的雪山等形成色彩分明的美丽景观:男主人公与野牦牛、野狼的对峙,克服龙卷风和洪水的震撼场面令人惊心动魄。除电影本身的视觉冲击以外,电影的拍摄也值得肯定:其创作以户外探险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这一真实事件为蓝本,历时三年,深入可可西里、昆仑山、盐湖地貌等五大无人区实景拍摄,力求保证影片的真实性。影片所体现出来的勇敢、自由、信仰等更值得人深思,“羌塘只是每个人的心中的无人区”(江一燕语),是一片未被开采的心灵净土,能让现代人在浮躁与繁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一份纯净和美好,不至于迷失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吗?

  

  李茂盛:

  总之,《七十七天》是一部最近备受关注的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结伴独闯雪域高原,完成在世人眼里无法完成的无人区探险之旅。我在想:为什么主人公要冒着生命危险要穿越无人区?是寻求人生的刺激?还是其它?现代人性的变异使我感悟到影片中宣传的“人文关怀”的主题。当代社会追求的快生活节奏,现代城市的钢铁森林对人性的压抑,这或许是《七十七天》主人公杨在生活中迷失的原因。社会是人的社会,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应该关注人的生存现实,尤其是人的精神状态,而《七十七天》这部电影就是对人性回归自然的一次召唤。

  

  青梅煮酒:

  对于首部华语探险电影《七十七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毋庸置疑,它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首创,是演员与工作人员为中国观众奉上的精神盛宴。讨论就到这里。下课。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首部华语探险电影《七十七天》的评论,以文艺沙龙的形势出现,可谓别具一格,调动同学们的影评兴趣,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作了自己的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能够得到大学生们的肯定,也是这部中国电影的幸运。国运昌盛,人民幸福。电影人真正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那就是耐人寻味的作品《七十七天》,惊心动魄的画面,体现了民族自信,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顽强精神。推荐阅读,编辑:石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