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护犊子”的体育老师

作者: 南庄隐士 点击:2350 发表:2022-08-30 12:38:16 闪星:6

摘要: 张书生老师的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然而,大家无论走到哪,始终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张老师对体育生的爱是真挚的、毫无保留的,甚至是张扬的!想起当年,我们取得一点进步、一点成绩他一定第一时间和全体队员分享,毫不吝惜用语言鼓励和肯定!就连学校里的其他老师都羡慕的说:老张的筐里没烂杏!这么多年过去,我没有找到更华丽的词藻形容张老师,唯有“真诚、真心,真爱”是张老师最好的代名词!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借此良机,我为尊敬的张书生老师人生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题记

拂手间,岁月流转,一年又一年,就这样,我这个酷爱体育的学生也变成了老年人,当年驰骋运动场的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但无法忘却那段充满激情的运动生涯,更忘不了我的体育恩师张书生老师,他是引导我成为体育爱好者的那盏明亮的航标灯……

今年6月24日,我特约几位校友一道去看望已九十三岁高龄,民革党员张书生老师。走进老人的家,简单的房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墙壁上两张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还有一个写有福字的中国结。这个小院里的房子,是1986年单位分配的平房,张书生老师在此生活居住了36年。他的大女儿告诉我们:自己的父亲前些年患了老年痴呆症,外人一个也不认识了。但眼前恩师的面孔依然保持原有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样子,他面带笑容同我们一一握手。虽然,我明白他不一定知道我们是谁?但我们也心满意足了,因为张书生老师身体安康,是我们这些作学生的最大愿望,家有一老是一宝嘛!

张书生老师把自己活成了一支蜡烛,温暖而明亮。他明知培养一批批体育生的征程遥远,他愿一步一步去丈量;培养体育尖子的时日漫长,他愿一分一分去践行,人生的岁月如歌,他愿一直去追寻探索 。


   

1971年春,我和部队大院的子弟走进了长清一中,开始就读初中。

 记得第一次上体育课,操场上站着一位身穿灰色运动服,修长的身材,茂密的头发,眉骨高,眼眶凹,眼睛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但双目炯炯有神,他就是我们的体育老师。旁边一位同学悄悄的说:“听说,张老师可厉害了,爱熊人。”我应声说:“是吗?″心里有些打鼓。

上课了,张老师组织我班打篮球。他在场外边当裁判边找蓝球"苗子″。同学们你争我抢,有的把球投到了篮圈边上,有的在篮圈上转了几个圈儿,又掉了下去,还有的甚至连篮架都没碰上……这时,

0657e30c62940bd6a03f013f25f0023.jpg

张老师见我们投不进去,叫停比赛,让同学们围成一个圈,一边讲立定投篮的要领,一边做起示范。只见他单手托着篮球,挥了挥他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手臂,示意同学们仔细看他的动作。他双手拿着篮球,向前跑了一小步,轻轻地一跳,身体就像弹簧一样轻盈地跳了起来,将篮球瞄准篮圈轻松一投,篮球像长了眼睛,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就投中了!“哇!”同学们不由发出了一阵阵热烈的赞叹。原来,张老师的投篮技术那么高超啊!我按照张老师的方法,投中的次数也多了。这时,张老师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仿佛在对我说:不错,就按这个方法去投篮。加油!这让我信心大增,后被吸收进了校队,可惜的是,个子太矮了,一直没有打主力。后来才知道,张老师篮球技术胜人一筹,曾是山东师范大学代表队的组织后卫。他的老师留学美国,因政治运动受到批判。张书生老师原本是留校的学生,但因有人让他揭发自己的恩师,被他当面拒绝。这正是张书生老师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的特有秉性真实写照。在篮球技术方面,他有自己实用招数,如抡臂过人,个子矮打大个,还有拿篮板单臂的钩子手,滞空跳投,俗称干拔。我入校队后,他在教我们练篮球时,毫无保留把自己手中的绝活,传授给队员,言传身教,在篮球教学方面确实有独特的教法。

与张老师接触久了,从心里悟出了他是一位外表严肃,内心平和,比家长更爱护自己学生的豪爽之人。我曾经多次对校友开玩笑地说:“张老师太护犊子了。”后来,这句话传到老师的耳朵里。我心想这下坏了,背后议论老师,搞不好要穿小鞋了。没想到他听完后,微微一笑,竟接受了这一通俗的说法,又十分自豪地说:“我的学生嘛,我当然护着了!”

记得一次,我与三位队友代表一中队跑4X400米接力。在练习接棒时,跑第三棒的队友递棒总是慢半拍,害得我几次跑出接力区。我开始埋怨这位队友。张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一时间找到我进行沟通,至今还记得他真诚的话语:“他反映是慢点,你要多与他沟通磨合,使整个队融为一体,才会跑出好成绩,在我眼里没有差的队员!”一番话让我惭愧又佩服,那一刻我不觉得他是体育老师,更像是一个家长在用心呵护自己的孩子!果断不出张老师所料,在当年县运动会上,我们不仅获得4X400米接力的第一名,还打破了全县纪录。

 

张老师的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然而,大家无论走到哪,始终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张老师对体育生的爱是真挚的、毫无保留的,甚至是张扬的!想起当年,我们取得一点进步、一点成绩他一定第一时间和全体队员分享,毫不吝惜用语言鼓励和肯定!就连学校里的其他老师都羡慕的说:老张的筐里没烂杏!这么多年过去,我没有找到更华丽的词藻形容张老师,唯有“真诚、真心,真爱”是张老师最好的代名词!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挑战自我,争当第一”这是他对我成长道路上的最大影响。那年,我入选县少年乒乓球队,张老师是球队的主教练,负责男队的训练任务。他虽然所学专业不是乒乓球,但为了提高训练水平,专门请驻军的乒乓球选手来当陪练,并经常同队员展开讨论,切磋球技。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带领的球队,一人获男子少年组单打冠军,首次挂得此项荣誉,4人入选地区乒乓球集训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荣誉的背后,是他为我们付出的心血。

ea66456b1623676797f81f21a5ee2f5.jpg

      说句掏心窝的话,我在学校体育生涯中,对张老师有些依赖。1974年县里开秋季运动会,在百米决赛时,我竟败给了过去的手下败将,屈居第二,这让我一蹶不振,比赛一结束,我躲在一颗大杨树的背后崩溃大哭,后来是张老师带我在校园里散心,给我安慰,找出失败的原因:“你的步幅大,耐力好,但频率慢,不适应跑百米,以后可练二百和四百米。”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第二年全县春季运动会,我不仅获得二百和四百米两项冠军,而且还打破了县记录,县里发给我两双白网鞋并照了像,登在县文化馆的橱窗里。多少年过后,我永远记得张老师那天开导的那股暖风,仿佛至今依然温暖心房。

     张老师是我的恩师,更像家长。在训练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被同学们嬉戏为“魔鬼训练法”。而在生活中,对大家百倍呵护,体贴入微。1974年,泰安地区在肥城矿务局举行少年乒乓球比赛,我作为长清县乒乓球选手前往肥城参加比赛。没料到,比赛到了第二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夜里体温高达39.5°,浑身滚烫,难受的想哭。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是去大会医务组要来退烧药,让我吃上,然后一直用冷毛巾敷在我的额头上,进行物理降温,望着老师疲惫的面孔,泪水沾湿了枕巾,直到我渐渐睡沉了,他才回去休息。早晨醒来,张老师问我,是否放弃比赛,继续卧床休息,我说不能做逃兵,咬牙也要打完比赛。张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点了点头。接下来的比赛,我忍着病痛,奋力拼搏,打完了剩下的所有场次。我这种带病打比赛的顽强精神,打动了地区体委领导和运动员的心,地区组建当年参加省少年乒乓球分区赛集训队时,我作为陪练被入选。

1941228b8ef8b7d309bddd85be83c0f.jpg

高中毕业后,我下了乡,第二年参了军,逐渐同张老师失去联系。然而,从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记得第一次参加泰安地田径运动会,会后,张树生带着我们爬泰山,他身先士卒,与我们一道,仅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爬上了海拔1544米的玉皇顶。多少年过后,年迈七十的张老师又和我们几个学生爬到了天街。听长清的同学说:张书生老师七八十岁时,还经常与自己的学生打篮球,被大家称为“老顽童”。他不仅球打的好,而且唱歌也是强项,曾是长清一中教职工合唱团的领唱,弹了一手的好琴。

    

 

张老师是位喜欢钻研新技术的老师。一年,张老师在北京观看了全国运动会后,受到背越式跳高的启发。他回来后反复揣摩,把背越式跳高最先进的技术引入长清,这种跳高技想许多体育爱好者都没有见过。为了推广这种技术,每逢上体育课,张老师要求大家练习背越式跳高。为了保护学生,张书生自己用废弃篮球的内胆、海绵、秸秆,自制缓冲垫子。

仼何新生事物的推广并非易事。一次,田径队练跳高,许多同学望着杆心里就发毛不敢跳。张老师点名让陈鲁青跳:“你给同学们做个示范呗。″“老师,我不会啊。”他想打退堂鼓, 突然感到一阵寒风吹过,他立即感到凉飕飕的,十分畏惧。张老师已把软垫子铺好,他心想:完了,我那会背越式跳高,这不是要我在同学面前难堪吗?心不停地砰砰直跳,慢吞吞地走到了起跑线上,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就在他跑到跳高杆前的那一霎那,跳高杆在他面前逐渐变高,只好用手拿下了杆,停住了脚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道:“咱队的体育尖子这是怎么了?难道他害怕了吗?”听到同学们的议论,陈鲁青显得十分尴尬,默默地走到了一旁。张老师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走到他身旁,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对他说:“没关系的!让老师给你作一次示范吧!”说完,张老师由慢到快地向跳高架跑去,起跳,翻身,飞跃,收腿,一下子跃过了横杆,背部稳稳地落在垫子上。他凝望着老师过竿的每一个细节,暗暗赞叹道:“老师的示范动作,可真精彩啊!”这时,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要不然在你过杆时,我保护你吧!”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陈鲁青,像深深的潭水……望着老师那深情的目光,陈鲁青霎时间信心十足。迅速地向跳高架跑去,按照动作要领,居然轻松地跃了过去,逐渐成为跳高选手,并在地区跳高比赛中取得好名次。随后,张老师又培养了一批背越式跳高选手,从小学组到高中组,长清在泰安地区包揽了所有的跳高冠军。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也许会因为某件事,某个人,某本书,甚至因为某幅画而感动过。但张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有许多奇特的体育“怪招”,让我终身受益。学校打下的体育基础,在部队有了用武之地。入伍后,我被分配到守备连,开始学习单兵五大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考核中,除投弹勉强四十五米外,其余四项均为优秀,尤其百米障碍是全连跑的最快的。这些成绩都应该归功于张老师的栽培。此时此刻,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再恰当不过了。

0e7f602f02890cd2b8c96275ed667f5.jpg

     张书生老师生于1929年,祖籍济南市市中区王家庄(今马鞍山路一带),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辖区体育界泰斗。他的夫人徐雅若,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而后任教,一生致力于教学工作,生前为山东省历史协会会员,为山东省历史教学、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张书生老师膝下有二女一男,除大女儿外,其他两人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献身于体育事业。1979年,恢复山东省体育学院,张书生老师本可以回大学任教,地方说什么不肯放。1980年,张书生老师获得山东省优秀体育教师的荣誉,是全辖区唯一人选,随后又获得"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证书″。

      多少年过去了, 许多往事已忘记,但张书生老师把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了体育事业的精神永远铭记于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一朝沐杏雨,终身念师恩,学生阶段得遇良师,何其有幸。张书生是作者的体育老师,他一生致力于体育教学事业,善于发现栽培体育苗子, 体育教学中善于开导学生教学中身体力行注重动作示范,在学生眼里他是护犊子的老师,在他心里学生就是自己的心肝宝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学生嘛,我当然护着了!”张书生老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作者在以后的部队生涯中如鱼得水,良师难遇,良才难得,此生能遇到张书生老师是作者之幸也。推荐阅读,编辑:暗香盈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