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雨点儿打在镜片上……

作者: 刘迁 点击:1009 发表:2022-08-27 10:59:04 闪星:1


 

中午,与朋友小酌尽兴而归。

淅淅沥沥的小雨,不时地打落在镜片上。顿时就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一首著名乐曲——《雨打芭蕉》。

乐曲《雨打芭蕉》是一首很好听的广东音乐,这是当年的记忆。现在要是叫起“真儿”来,还真的说不清楚。好在我们可以到电脑这个开放的大图书馆里去“遨游”,太方便了。于是,我回转家中便进入了这座开放的“图书馆”。我们不妨把查到的相关资料编辑在一起,就算是一个简单的了解、学习有关知识的过程吧!

《雨打芭蕉》是我国汉族的民间器乐曲。据传为何柳堂作曲。乐谱最早载于1921年丘鹤俦所编的《弦歌必读》中,其后曾经多人改编。其中,潘永璋在“文革”期间的改编版本被专家认为最有特色,成为广东音乐中代表性的经典曲目。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广播里经常播放这首乐曲。关于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据陈俊英解题说:“广东古曲之一,描写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乐曲材料源于“八板”的变体。通过放慢加花等手法变奏,并用节奏的顿挫、连断对比和对旋律乐句的短碎处理,使之形象生动,音乐优美动人。乐曲一开始,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人们的喜悦之情,然后接以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音乐时现短促的断奏声,犹闻雨打芭蕉,淅沥作响,摇曳生姿,最后为气氛热烈的快板段落,风格朴实清新。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表现出人们的欣喜之情,体现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我查阅到这些资料的时候,那萦绕在脑际中的悦耳的乐曲在不断的回响……

前文提到的何柳堂、丘鹤俦、潘永璋和陈俊英又是何许人也呢?

何柳堂(1872年—1933年),中国民间音乐家。自幼受祖父清末著名琵琶演奏家何博众的熏陶和教育,随祖父学习民族乐器,擅弹琵琶曲;又爱好广东音乐,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加以钻研。他继承了何博众的“十指琵琶”演奏技法。起初介绍和改编一些传统乐曲,1920年开始创作。著名乐曲《赛龙夺锦》是他的代表作。此外尚有《七星伴月》、《垂阳三复》、《醉翁捞月》、《回文锦》、《雨打芭蕉》、《梯云取月》等作品。

丘鹤俦(1880年—1942年),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擅长扬琴、二弦、唢呐、高胡等。1894年,他为了生计远涉南洋。1899年定居香港,创办私塾,从事广东民间音乐教学。1916年编辑出版广东音乐工具书《弦歌必读》,随后接连编印《琴学新编》、《国乐新声》、《琴谱精华》,被认为是“广东音乐的启蒙者和发展者”,被公认为广东音乐奠基人之一。

潘永璋当年是广州文化局的骨干,是广东音乐的领军人物。他改编的《雨打芭蕉》当时获得全国性的大奖,成为岭南名曲。

陈俊英(1906年—1977年)是原籍广东旅居上海的广东音乐家。童年时跟随广东音乐前辈甘时雨学习广东音乐,青年时参加上海“俭德储蓄会粤乐团”的演出活动。1949年,应邀到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是最早进入音乐学院的广东音乐民间艺人。他在教学的同时,从事广东音乐的创作、演出活动。其作品有《凯旋》、《万籁声沉》、《凌宵曲》等乐曲;并编写出版有《国乐捷径》、《乐粹》、《粤曲精选》和《扬琴竹法入门》、《粤乐名曲选》等书籍。

据查,在“文革”期间,《雨打芭蕉》一度曾被易名为《蕉林喜雨》,后得以纠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在公社广播站上班,我们站里就有这张彩色塑料唱片。

那个年代的春天,生产队的社员们要按照生产队的统一安排和调度,起早到田间劳作。每天清晨两点多钟,大喇叭就会在《东方红》乐曲声中想起,那是用来“通知”社员们赶快起床去生产队集合,准备“下地”的“信号”。那个时间段,广播电台处于休息阶段,没有什么可以转播的,我们的基层广播站就只好播放唱片或录音带了。《雨打芭蕉》就是我们经常播放的乐曲,而且很受听众欢迎。

听《雨打芭蕉》,随着悠扬的旋律,你绝对会喜上眉梢,情不自禁的闭起眼睛,摇起头来,细细的品味……

雨点打在镜片上,使我忽然联想起了《雨打芭蕉》,此时此刻又是一种什么心情呢?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联想,就像演电影似的,一幕一幕的闪过。我想起了那张彩色的塑料唱片、唱机,又想起了我工作过的广播站的环境、同事,还想起了公社院内大烟囱上的两支大广播喇叭,也想起了那些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往事,特别是在淡淡的微笑中回忆起了与爱人甜蜜的初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有心人遇一事而牵千结,有情人睹一物而挂百肠。作者由雨点儿打在镜片上小小小事而联想起红极一时的岭南名曲《雨打芭蕉》,它的前生今世,它的产生发展,它对社会的影响。甚至它与自己生活工作乃至爱情的密不可分。事实而不虚构,情真而不矫作。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