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胜利之日祭英雄

作者: 青梅煮酒 点击:2908 发表:2022-08-19 11:52:27 闪星:9

摘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公益协会前会长郭青荣说:“中国人历来敬重什么样的人?当然是敬重自己的民族英雄,当民族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奉献鲜血生命的人,应该受到万世敬仰和香火祭拜。……做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做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中国人。”好友艳琴说:“老一代对英雄的态度和感情,让我们感动。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这些活动,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白家大院经理任晨霞说:“应该把镜头更多的留给老人,他们冒酷暑参加纪念活动的行为,对年轻人来说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永远铭记着这个日子。这天,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此后,“1945年8月15日”就铭刻在国人心中,成为中国人永难忘记的日子,成为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77年过去了,在和平安宁中安享幸福生活的人,“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日子,还有多少人在这个日子里去祭奠我们自己的抗日英雄?还有多少人知道,我们身边哪里有抗日烈士陵园和抗日英雄纪念碑?”本着“铭记苦难历史,不忘牺牲英雄,传承抗日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目的,阿牛公益协会发出倡议,呼吁民众在8月15日抗战纪念日,去烈士陵园为英雄献上一束鲜花,用实际行动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保护村民牺牲的抗日英雄左德胜。

  倡议书发出仅仅几分钟,就有70多人报名参加。英雄故乡柴里村的报名人数更是多达50余人。

  不忘历史,铭记英雄。英雄左德胜,是临汾市土门镇柴里村人,是抗日战争中无数牺牲的烈士之一。1660880625106865.jpg

  英雄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秋。

  1943年,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但顽固的日军仍四处祸害百姓。这年秋天,日军进西山扫荡,有四名日寇离队进入柴里村,他们一进村,就要吃、要喝。早就痛恨日军的左德胜和其他几个同伴,将日寇领到一个土窑洞,趁他们大吃大喝放松警惕之际,将他们搁在身边的长枪悄悄拿到窑洞外边。之后,他们几人合作,用计杀死鬼子,并将尸体连夜掩埋在村外荒无人烟的地方。

  第二年中秋节过后,还沉浸在节日气氛的柴里村,突然来了一群日军,他们包围了村落,扬言不抓住杀死鬼子的人,就要全村人抵命。就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左德胜挺身而出,坦承人是自己杀的,与别人无关。就这样,英雄左德胜被日寇带进县城,即使经受酷刑,他也没有透漏同伴姓名。最终,被敌人残酷杀害,年仅24岁。就这样,英雄左德胜以一人之力保护了全村千人性命。

  左德胜不是党员,不是八路军战士,不是游击队队员,他甚至没有自己的组织和领导,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个平凡的农民,但在家乡遭到日军侵犯的时候,在乡亲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做出了中国青年应有的决定:杀鬼子,救村民。

  柴里人自古尚武重义。流淌在身上的男儿血性,不允许他坐视鬼子祸害百姓而不管;镌刻在骨子里的柴里精神,不允许他坐视乡亲遭遇危难而不顾。于是,英雄出现了,他杀死了鬼子,他拯救了百姓。

  他是英雄,是柴里人的英雄,也是临汾人民的英雄,是“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有民族大义的民族英雄。

  为了铭记历史,不忘英雄,为了让更多的后人知晓英雄事迹,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015年,阿牛公益协会筹资在英雄故乡柴里村中心广场,为左德胜竖立了纪念碑。此后,“左德胜英雄纪念碑”就与柴里村民一道,沐风雨迎朝阳,度过了六年多的时间。

  2022年清明前夕,临汾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左德胜英雄纪念碑”迁往临汾烈士陵园,让英雄的故事播撒汾河大地,让英雄的精神激励后人,让英雄的魂灵接受后代敬仰。这不是普普通通的家族迁坟活动,不是小打小闹的个人行动,而是有国家背景的政府行为,是经组织认可的官方决议。

  迁碑行为足以说明,国家没有忘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人民没有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迁碑行为足以说明,英雄的墓碑在烈士陵园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清明节、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也能与其他烈士一样,得到后人的纪念与缅怀,接受后人的祭拜与敬仰,其英雄事迹也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走进一代又一代的心里。

       宣讲英雄事迹,继承抗战精神,牢记民族历史,传承红色文化,这是每个国人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其实,早在建国前后,政府就两次提出为英雄修建纪念碑。因为家人不同意,这事一拖就是几十年。直到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在时任会长郭青荣提议下,阿牛公益协会与英雄后人及柴里村民共同为英雄竖立了纪念碑。

  2022年8月15日,天气略阴,太阳隐藏在乌云中,它似乎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意。1660880714733390.jpg

  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将近200人,冒着酷暑参加了纪念活动,他们中间有企业家、公司老板、退休领导、柴里村支部书记、柴里小学校领导、教师和部分小学生。在参加纪念会的柴里人队列中,三位耄耋老人最为显眼。他们是我的父亲张盛,父亲的发小、战友左吉水以及88岁的退休教师左青平。

  父亲已是82岁老人,早在活动前,我便得知他想参加这一纪念活动,当即表示反对,“天气太热了,白天气温高达37度,你身体不好,别中暑了。还是别去吧。”我的理由充分,态度坚定,父亲看着无法反驳,便点头允诺。但是,纪念会当天,在柴里人缓缓前行的行列中,我一眼便看到了父亲的身影。看到我也来了,他赞许地说:“来了好,来了就对了。我也得来么,左德胜老前辈为了咱们村里的人活着,献出了自己的性命,没有他的牺牲,就没有咱们柴里村的现今天。如今,他的墓碑迁到陵园,成了真正的英雄,说明国家没有忘记战争中牺牲的人,说明国家对英雄的重视。所以,纪念活动这么大的事情,我一定要在场,一定要亲自见证。”

  与父亲一同参军的发小左吉水,是英雄的后人,他一看到父亲,便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他们相互搀扶着,一边说着关于英雄的故事,一边一步一步走向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左德胜英雄纪念碑。

  “他是我大爷爷的儿子,日本鬼子把全村男女赶到一起训话的时候,我叔叔正在小南房休息,他一听鬼子寻找那天杀人的人,二话没说,跳下炕就往外走。我大奶奶在后面紧喊慢喊,都没挡住他。”

  “我叔叔被杀后,政府两次要给他立碑,我大爷爷说啥也不同意。”两人神色肃穆,身板挺直,全程站立直到纪念大会结束。

  我紧跟在老人身后,听着英雄的故事,心里感慨万分。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让立碑,是普通百姓一贯的生活态度,是他们一贯低调的立身行事做派,还是不想抛头露面、惧怕连累家人的心里?我不得而知。

  隆重的祭奠仪式开始了,协会新主席王强致辞说,抗日战争时期,左德胜英雄用献鲜血保护了乡亲的生命安全,解放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解放军用鲜血和生命解放了临汾城,在今天和平幸福的日子里,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英雄。之后,宗教局左局长、老三届代表、英雄家乡的村党支部书记韩峰都相继发言,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不忘历史的信念。最令众人感动的是柴里小学生代表,他为大家讲述了英雄的故事,他表示“我们要学习英雄事迹,继承英雄精神,好好学习,做红色文化的传承人,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公益协会前会长郭青荣说:“中国人历来敬重什么样的人?当然是敬重自己的民族英雄,当民族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奉献鲜血生命的人,应该受到万世敬仰和香火祭拜。……做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做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中国人。”

  好友艳琴说:“老一代对英雄的态度和感情,让我们感动。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这些活动,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白家大院经理任晨遐说:“应该把镜头更多的留给老人,他们冒酷暑参加纪念活动的行为,对年轻人来说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1660880758117123.jpg

  临汾是《游击队之歌》诞生地,当年有无数爱国人士,就是唱着这首高亢嘹亮的歌曲,走上战场奋勇杀敌。如今,在《游击队之歌》诞生地,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在烈士陵园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前,参会民众高唱《游击队之歌》,高唱《大刀进行曲》,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意义,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它必将鼓舞着下一代,牢记祖国历史,珍惜和平日子,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在抗战纪念日,举办庆祝胜利活动,本身就是对吴阿萍之流、对在中国举办日本夏日祭最有力的回击。

  在《大刀进行曲》铿锵有力的歌声中,抗战胜利77周年纪念活动落下帷幕。

  左德胜英雄永垂不朽!

  抗日英雄们永垂不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品主要记录了临汾英雄左德胜故乡的人们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的“铭记苦难历史,不忘牺牲英雄,传承抗日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纪实活动的全过程,从而突显了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中国人难忘且铭记的充分且重要的缘由所在。英雄,在人民心中的分量极重,人民要心之所系、情之所牵自己的英雄。活动是在立足于追寻本土抗日战争中无数牺牲的烈士英雄之一的左德胜的英雄故事中拉开了序幕,赞美他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民族大义,传承并弘扬了临汾柴里自古尚武重义的英雄情结。而后踏寻英雄的足迹,重温烈士的精神,目的是让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崇尚英雄。活动发展继续过程中所记录的临汾市人民政府将“左德胜英雄纪念碑”迁往临汾烈士陵园的迁碑行为,是为了彰显了每个国人应该崇尚英雄、成就英雄所担当的传承抗日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责任和使命。活动是在各行各业的人们怀着敬意瞻仰活动的高潮阶段和隆重的祭奠仪式中落下了帷幕。这一活动足以能够说明,英雄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已经推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更彰显了纪实活动的宗旨目标,揭示了文章主题。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