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
儿时常听父母告诫我们:人穷志不穷!断不可手心向上,随意向人借钱。因此,我们一向以“借”为耻。想象着大家也都应如此这般心理,所以,一旦见了“借钱”者,料想他定是“万般无奈”,便顿生恻隐之心。昔日贫穷,苏北尤甚。衣食不足、捉襟见肘,家家如是、人人皆知。父亲在首都工作,自被视为“富皇”,穷兄弟每每来信必言“有事”,言下之意急需“借”钱。“富皇”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勒紧腰带去邮钱。临出门前不忘自我劝慰抑或为教育我们:“穷不帮穷谁照应”。
幸得改革开放,父老兄弟勤劳致富,摇身一变皆富翁。争先恐后来京拜谢。这才知“富皇”乃穷父,感动之际纷纷给钱献孝心,父欣慰!
昔日住平房,一农户邻居,可谓家穷叮当,一贫如洗。男人虽城户有工资,但数病缠身,月月吃困补;女人虽农户却有志,紧衣缩食 勤劳持家。实在到了无米下锅的窘态,为了孩子,女人无奈,舍脸借钱。而四邻皆晓其穷 唯恐有去无回,避之不及。她见我平日无语,以为“清高”,故不敢张口。一日儿子生病,万般无奈下,她登门来访,怯怯地试问我可否救济一时,不曾想我当即应允、爽快交钱。她颇有意外的惊喜。“衣食足方知廉耻”,她若衣食无忧岂肯舍脸?
让我不曾料到的是,我的无意而为、区区小事,她竟大有没齿不忘的感恩之心,逢人便夸:“那是个好人,这辈子我认定她了!”几次乔迁她都打探我的去处,念念不忘,实属难得。
记得那年女儿要出国读研,在资金冻结的同时急需筹集13万预付款,女儿欲放弃留学,而其父却沉着应对,当即电话商请几个朋友从速支援,连借条都不用打。半天之内便解了燃眉之急。朋友的真情在关键时刻可见一斑,让女儿不胜感慨,转身令我们:“一旦资金解冻定当立即还清!”。
正常的借贷原本可以沟通人际、善处邻里。却不知何时起,变得面目皆非了。“借钱”欠债者竟堂而皇之,不可一世。企业之间如是,企业与个人亦如是。
我曾就职于一汽车公司销售部,演变到后来成为“清欠”主业了。为给企业讨回欠款,面对债务人,或请客送礼、或诉诸法律,可谓竭尽全能事。退休前有幸协助法院胜诉,追回一笔巨额欠款,算是为企业最后立了汗马功劳。
企业债权、债务之间的矛盾纠纷暂且不提,这里单说个人“借钱”一事。几年前,一位久别重逢的战友穿着时尚,登门到我单位借钱,我想她是高官子女“不差钱”,定是急需。当即回说:明日拿得身份证到银行取得定期存款给你。次日她因故未取,让我得以缓冲。战友得知后劝我慎行:“听说她经常借钱,多年不见不可轻信”,这才引得我的警惕。后知她四处借钱,八方躲债。思忖着:她或许真变了?但我依然疑惑那么清高,十足富有的人怎会借钱成瘾、自甘堕落呢?我决定以金试“金”。当她再次来借钱时,便把钱给了她,只是未能满足数额。她大喜过望,告知数日后定还。我暗自窃喜:她并没有“掉队”。果然几天后她电话告知出差刚归,不日定还。我更喜:“她还是原来的她”,当即表示:“不着急”。然而之后便杳无音信了,所留电话均告知“无法接通”至此,我心知肚明:在铜臭四溢、私欲膨胀的环境里,都有蜕变的可能。
另有一亲戚,被人坑蒙了20几万,致使夫离子散、无家可归。最后连地下室的栖身之地都没了,她万般无奈又嫁了人。因为躲债,又因借钱,她从光彩照人、宾客盈门,落魄到众叛亲离、孤家寡人。当她从我这里再次“借”得一万元钱时,不胜感慨:酒肉朋友不是真,危难之际见真情。我明白:聪明之人也难免有落难之时,她对往日所为已是悔青了肠子,此时的她更渴望得到温情与帮助,该帮人时且帮人,果然她信誓旦旦欲东山再起,他日定来还钱。
我不善借人钱、欠人情,宁可朋友欠我,享受雪中送炭的快乐。急朋友所需,本该是情理之中。然,现实中因诚信缺失,真假难分,使正常的朋友关系平添几分尴尬。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义,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
【编者按】全文以具体事例,既讲了昔日慷慨解囊的得意之形,更讲明了今日借钱如防贼的尴尬之状,自然引出了:“当朋友真正需要的时候帮人一把,无疑是雪中送炭,这比锦上添花更弥足珍贵。”,“然,现实中诚信缺失、信任危机,因而,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了。借钱的理由真假难分,导致人与人之间、朋友之间、亲友之间,心存戒备。使正常的朋友关系平添几分紧张、几分尴尬。真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义务;少一份讹诈与欺骗,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信任非常之必要!”让人对现代人的生存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很有现实意义的杂文,欣赏,谢谢作者。编辑:天山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