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读一条河流的军魂

作者: 赤心木蕙 点击:1374 发表:2022-07-27 15:20:25 闪星:5

摘要:这就是于都河,一条蕴藏了深厚文化的河!不仅如此,这条河还流淌着红色的基因,留下了革命的足迹,从此成为永垂不朽的红色地标!这条河流啊,以它的汹涌澎湃激荡出于都人特有的热情昂扬,以它的奔腾不息养育出了于都人特有的坚韧不拔。这条河流,有说不完的故事,读来荡气回肠!

  有这样一条河流,流经我的家乡,它迂回曲折,它阔大深厚,东流贡江水,淘尽多少历史往事!从周敦颐的一池莲到岳飞的天子万年;从文天祥的澄江故居到王阳明夹道赋诗,从理学心学生根发芽再到江有何黄的千古成就!这就是于都河,一条蕴藏了深厚文化的河!不仅如此,这条河还流淌着红色的基因,留下了革命的足迹,从此成为永垂不朽的红色地标!这条河流啊,以它的汹涌澎湃激荡出于都人特有的热情昂扬,以它的奔腾不息养育出了于都人特有的坚韧不拔。这条河流,有说不完的故事,读来荡气回肠!

  时间永远将伟大定格在1934年的秋天,那是风凉星寒的十月。历史会永远铭记响亮的名字——于都,那是长征出发地!一个小小的渡口,承载着历史转折的秘密。一方窄窄的农船,连接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是陆定一写的诗,真实记录了1934年红军夜渡于都河,告别家乡去远征的情形。

  雩山巍巍,贡水汤汤。那些不眠的寒夜,星光闪耀,苍苍的古榕树啊,目睹了一场又一场感人肺腑的告别……

  年迈的老父亲拄仗挥手,泪洒滔滔;年幼的孩子离开怀抱,目送远望;新婚的夫妇执手相看,难舍难分……

  凉风起,战马鸣,火把映天。匆忙的脚步,万千的叮咛,多少好男儿有泪不轻弹,踏上征程不回头,一心一意跟党走!那些流淌在血液里的刚直、热情、正义让于都的百姓相信:希望在前方!赤脚也能走出一片天!家家户户备干粮,打草鞋,最后一袋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他上战场!

  这些年轻的人儿啊,有的还不过十三四岁,他们的未来还很长;有的还刚过二十,他们还憧憬着美好的爱情;有的还只是年轻的父亲,他们舍不下妻儿父母。可是,为了新中国,为了更多的人的幸福,他们离开了生养他们的热土,离开了安稳的家,从此远走!他们知道前面的枪林弹雨,他们也知道此去征途漫漫,他们更知道前路艰难险阻,风刀霜剑,但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被埋葬。”他们靠着一身单衣,一双草鞋,一口炒米,发誓要走到红旗漫卷的延安圣地!他们歌唱,他们微笑,他们用思念礼赞青春,用青春点亮信仰!

  他们当中的许多许多人,还未走到延安圣地,倒在了路上,再未起来,他们或许身葬逶迤的五岭,与青山长存;他们或许随赤水流去,最后魂归大海;他们或许被沼泽吞噬,永埋地层;他们或许永眠雪山,成为不朽的丰碑。有太多太多这样的英雄,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却活成了铜墙铁壁,他们也有妻儿老小,却生离死别,天人永隔,对未来,他们从心底生出许多希望,那些年轻的人啊,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可能,他们的梦想还未长出足以翱翔蓝天的翅膀。但是从他们加入队伍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一个战士,一名军人,他们肩上有了责任,他们担着民族大义,他们要扛起整个民族的独立!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身份地位,有些人来自烜赫门庭,前途无量,有些来自书香门第,满腹经纶,有些来自富足之家,衣食无忧,但是为了新中国,他们走到了一起!从此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一起开创未来!

  他们不畏牺牲,视死如归,他们愿意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拼得一个美好的新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信仰!

  高克勤是于都县禾丰乡中坊村石园背人,在于都县城读书期间他积极投入民众运动,成为于都县工农运动领导人。在一次转移群众的护送战中,因敌我力量悬殊,高克勤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横眉冷对,一言不发。敌人施以踩扛子、打地雷公、烧线香等罕见酷刑,但他始终未吐半字。在临刑前,他写下了“我为革命死,革命一定会胜利!”的豪言壮语。敌人凶狠至极,对高克勤割双耳、刮额皮、砍四肢,剖腹、掏心。高克勤英勇就义,年仅19岁。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成了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但那是多么有力量的名字啊,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心潮澎湃!

  1935年5月25日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一张当年红军长征时的《战士》报截图,报上公布的强渡大渡河英雄榜中,肖汗尧的名字清晰可见。然而,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的肖汗尧究竟是哪里人?

  这位在红军强渡大渡河中担当先锋队勇士的肖汗尧,就是从于都银坑老家出发参加红军,后随中央红军北上长征的萧汉尧,他1914年4月25日出生在于都县银坑镇汾坑村富板塘组,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长征路上,红军经过了无数大小战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验。

  1935年5月25日凌晨,肖汗尧被选进强渡大渡河的先锋队。强渡大渡河、勇夺安顺场的18勇士无一人伤亡。强渡大渡河战斗胜利后,肖汗尧回到连队继续长征,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胜利到达陕北。到达陕北后,肖汗尧随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抗日,与同胞兄弟从此分开,之后就失去了联系,一直杳无音信。

  经于都县党史工作者辗转考察和专家反复核证,肖汗尧其实就是萧汉尧。

  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全县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56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战士们魂葬他乡。

  多少于都男儿对军人满怀崇敬,多少于都女儿不爱红装爱武装!他们投身抗日战争,保家卫国;他们参加解放战争,浴血奋战;他们抗美援朝,视死如归。一条河流激荡着英雄的军魂,多少于都人戴着红花,穿上军装,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他们站于高山之巅,手持钢枪,严守哨卡。他们驻防边海,劈波斩浪,巡逻守卫。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一片赤诚,爱着祖国!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英勇牺牲。来自于都县新陂乡移陂村的丁振军就是其中一位英雄。英雄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家乡人民悲痛不已。丁振军以高分录取南昌工学院,大学报到后以大学生身份参军入伍,成为四川凉山州一名森林消防战士。在校,他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家,他是懂事听话的孩子,他在凉山扑火中牺牲,年仅22岁。

  那些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在我们于都人的精神家园里茂腾腾地生长!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是《无问西东》里的台词,也是时代青年选择的回答!

  向革命先辈致敬!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八一,是永恒的“八一”!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必将接过长征精神的火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朝着我们的中国梦,进发!进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重读长征出发地的家乡的于都河,深入挖掘了这条河流所蕴含着的“长征军魂”。 从于都河出发,重走“长征路”,于都河成了宣言书,彰显了它所蕴藏的深厚的红色文化;作为长征永垂不朽的红色地标,它也是宣传队,传承了革命先辈永不褪色的不畏艰难的“长征魂” 的红色基因;它更是播种机,声名远播了红军战士坚持不懈的“长征魂”, 致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人民军队不怕困难、顽强勇敢斗争的红色精神。尤其是让人们在重读的于都河体会到了长征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现代社会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因此作者希望要学习珍惜美好生活的“长征魂”,弘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不怕牺牲的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