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95周年】青春无悔

作者: 大海星辰 点击:3970 发表:2022-07-09 09:02:52 闪星:6

摘要:军帽,顶着责任;军装,穿着庄严;军鞋,走着神圣。这一辈子最荣耀的事儿,就是因为有一段当兵的岁月,一颗五角星头上戴,一面红旗挂两边!那是心中向往的军营,无怨无悔地挥洒青春汗水,奉献如玉年华。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日子,是我最美最真最难忘的时光。


  步入军营 新的征程塑造军人情怀

  1970年岁末,列车载着故乡延寿400多名入伍新兵,翻山越岭,跨河过桥,一路向南向东行驶。车厢内,我和新兵战友们怀揣对军队大熔炉的渴望,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告别家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经过一夜两天的行程,列车到达终点站,中朝边境长甸。战友们在接兵首长们的指引下,徒步行军,翻过一座小岭,浩浩荡荡进入军营,入驻辽宁省军区边防独立团新兵营房。

  在这约有十多平方公里的营区内,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砖红瓦平房建筑群中,纵横贯穿着一条条笔直的道路,两侧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直向蓝天。庞大的军营中心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军人大礼堂,礼堂正门两侧耳房外八棵挺拔的翠柏,在寒风中傲然挺立。正前方的一片广场南侧是一座略带古色的凉亭,与军人礼堂遥相呼应。广场正、右前方是团司令部和政治处所在地,后勤处、步兵连、机炮连、警通连等各部队分布在营区各处。

  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军营,一个筑梦军人理想,奉献无悔青春的大学校。

  离开家乡舒适的工作环境,我的新兵营3排10班11名战友,住在一个草垫子铺就的大通铺上。新环境的不适应,没过几天,我就突然感冒发烧,在计算军龄的第一天,就住进了团卫生队。持续的发烧,病情加重,卫生队长派医护人员,把我转到凤城204军队医院就诊。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我眼神发呆,好男儿应该在“战场!”而我的军龄生涯却从卫生队开始。临来时,新兵营首长、卫生队长的关心,老班长和战友们的安慰,让我动心动容,泪水从眼夹流下来。焦急和不安的情绪,让我陷入深深的苦脑之中…我眼前浮现着战友们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身影,耳畔传来战友们踢正步的脚步声。想起从故乡出发前,接兵首长孙副参谋长的动员讲话:“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共和国的战士,你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守卫边防,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解放军!”我又想起,离开家乡时,自己代表新兵战友,通过广播向故乡亲人表示的决心:“我们绝不辜负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把人民的培养转化为动力,在解放军大学校锻炼成长”。我还想起,我和同村当兵的白文义穿着还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披红戴花上了汽车,到县里集中。我家住在屯子最后一趟街,从屯的北门走到南门,全屯的父老,大人孩子都来送行。大叔大婶的叮嘱,同龄青年依依相拥告别,小孩子们手舞足蹈的欢笑,那场面历历在目。站在人群前面的爹妈,哥姐目光深沉,千言万语都反复叮嘱过了,但妈妈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不舍得我走啊!脸上写着许多的不放心。但爹妈都懂,国家需要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黎明之前,全县新兵分三个纵队,离开县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县武装部长政委与接兵首长们握手告别。明亮的街道灯光之下,人山人海的欢送人群里,许多人呼唤着自己新兵孩子的名字,还有兄弟姐妹及年轻的学生们代表家人前来送行。欢送人群里喊声不断,我也在队伍中紧张地搜索着熟悉的身影。队伍在前进,任何新兵都不会因为亲人在旁而离队行动。突然,我发现了在县委工作的亲哥哥,他在人群中挤着,想到我的身边,但已不可能了,只好招手看着我越走越远。突然,我又发现了马树林等几位同学,也在人群里挤着向我招手,马树林还挺厉害,终于挤到身边,握着我的手不愿放开,拥挤着往前跟着走动,我们啥也说不出来,只有在严寒中握在一起的手互相传导着热能,只有我俩泪目的双眼奔淌的两行激流…部队在前进!我们渐渐消失在家乡亲人们的视线中……

  今天带着党的号召,国家的重托走进军营,这里虽然没有血与火,生与死的战斗,但仍然是战场。我暗暗下着决心,积极配合治疗,一周后便乘火车返回了部队。回来后,我加倍努力学习训练,向班长求教,向战友学习,努力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所学的训练科目补上,两个多月后,我和战友们一样,以优异成绩完成了新兵训练任务。

1657263246436901.jpg

  当五角星戴在头上,红领章佩在领前之时,许多战友浸着激动的泪花,此刻,我们才真正完成了一名普通公民向人民解放军战士转变!四百多新兵被分配到各部队及辽宁边境鸭绿江畔的前沿连队,我分配到团步兵四连,部队生活真正开始了。


  技术攻关,电影故事传递红色力量

  下连后的第十八天早晨,班长告诉我,团里决定调你到政治处电影组了,听说是部队首长早就定了的。这让我回起在家乡体检时,因耳朵的毛病被排除在征兵名单之外。我心不甘啊!参军是我最大的愿望,为这,我曾放弃了工农兵大学生的学习机会。从小看电影,听广播,从课本学到的解放军英雄事迹已深深扎根在脑海,下定决心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报效祖国。接兵的王占余连长就住在我工作的单位,他见我体检不合格,很为我惋惜。当时公社征兵的宣传标语都是由我来写和负责,风风火火的忙前跑后,天天与王连长在一起,他发现并喜欢上了我这个“有点灵气”的小伙子。特别是看到我渴望参军的眼神和迫切心情,于是向孙副参谋长汇报后,我被破例批准了入伍申请。那天早饭后,连队副指导员刘长福把我叫到连部,叮嘱我到政治处好好干,告诉我放映员是部队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不能辜负首长的期望,为全团官兵放好电影,做好服务。政治处文化干事步恒煊亲自到四连把我接到政治处。

  从这开始,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这项从未接触过的工作。为了让我这个新兵尽快掌握电影放映技术,步干事和张组长专门组织新老兵放映员共同学习,手把手教我操作机器。面对复杂的电影放映机,看着紧密咬和相互牵动的齿轮,看着密如织网的线路绕绕缠缠,我的头就大了,一脸的茫然。张组长耐心的对我说,一开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下功夫就没有学不会的,这就是个过程。看到老兵们熟练的操作,我的信心逐渐升腾起来。         

  水不撩不知深浅,人不拼怎知胜负!

  每天早晨起床,整理好内务,做完组内的细小工作,来到大礼堂耳房工作室,我开始钻研学习。看着教材和说明书,对照实物,一点点渗透,看不明白的记下来,再向组长和老兵们请教,每次他们都耐心的告诉和讲解,直到弄懂为止。很快我就能进行基本的电影放映操作了。

  电影组有35毫米提包机,专供团部所在地部队放映使用,另有16毫米放映机,是到前沿下部队放映使用的。特别是35毫米双机轮换放映,两名放映员需要协调配合,密切协作才能完成。为了掌握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换机换片技术,我每次操作时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台机结束后,赶紧做好另一台机的换片准备,在上一台机器快要结束时,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换机信号,准确无误,一秒不差地切换机器,保持屏幕上影像的连续性,实现观众无察觉的连续观看。

  操作十六毫米机器时,换片时只能停机操作,为了缩短换片时间,我反复练习,在供片结束而收片还没有结束时,我就把要换的新片安装到供片臂上,提前进入换片程序。待收片结束后,齿轮停止运行,我的供片程序已完成部分操作,整个换片,一般控制在三十秒内,最多不超过四十秒。记得小时候在家乡,都是在露天地观看电影,夏季蚊子咬,冬天地冻寒,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观看,冻得直跺脚。而且地方电影队换片时间经常是好几分钟,等待换片的感觉我深有体会。现在,为了让当地边民也能一起看电影,我们也选择在外面放映。为了把换片时间压缩到最短,我反复苦练这项基本功,把换片技术发挥到极致。因为在我心里,换片时间长短绝不是无所谓的事,在几分几秒中,也能体现出放映员对官兵,对群众的真情实感。经常在我换片时,听到身边的群众说,解放军放映员技术真过硬,换片就是快,处处体现军队军人的作风!听到这样的话语,心里感觉热乎乎的,平时的刻苦练习,换来了官兵与边民的满意和舒心。大家的口碑,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奖励啊!

  上世纪70年代的部队生活比较单调,尤其是边防部队的前沿连队,驻防在大山里,许多战友进入山区,一直到退伍就很少出过山。电影,成了那个年代最向往、最受欢迎的文化生活,是他们最喜欢的精神食粮。战友们把美丽青春和深深的爱献给了大山,献给了鸭绿江畔千里边防线,无私无畏的保卫着祖国领土。我一定把电影尽快送给全团及前沿部队,用我们的付出,传递如大山一样厚重,如流水一样绵长的无限深情,传递红色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建议组长,咱们边防团,尽可能多的向军区丹东电影站申请一些电影片,尽可能多点把好电影送到每一座军营。

  我们把时间排的满满的,让两种机型尽量多的投入工作,电影组四位同志双线作战,在团部使用35毫米大机器放映,在前沿使用16毫米小机器巡回放映。

  在那铺满积雪的巡逻小路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那深山密林的峡谷里,也有我们的身影。

  为了提高电影放映技术,我参加了辽宁省军区在古城兴城举办的电影放映技术培训班,在两个多月的学习中,教官从放映准备到技术操作,从电影机型到机器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授课。我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在课外向老师咨询,在宿舍同战友讨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已。

  我的电影放映技术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突破。以前电影放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操作,老战友怎么教就怎么做。现在对原理知识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对机器操作有了理性的把握。操作起复杂的放映机时,看着那些相互作用,互相咬合的传动齿轮不停的运转,电影胶片从供片盒流畅的传送到收片盒的全过程,自己再也不迷茫;看到扩音器里红黄蓝绿黑,密密麻麻迂回曲折,弯弯绕绕的各色电线,电子管的阴极负电压通过栅极的传输,到达阳极相互作用的工作原理,再也不犯难。一次我们去一个大的前沿连队放映,部队官兵加老百姓几百人观看,电影突然没声音了,我没有慌乱,从容排除,很快就检查到原因,是路上颠簸,线路接头松动,造成的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

  一次,组里其他战友去了前沿连队,团部只有我自己,李泽义主任担心地问我,一个人操作两台机器能行吗?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没问题,首长放心,晚上正常放映!为了保证不出问题,我在下午就开始调整机器,认真检查每个部位,确认机器正常完好。晚上六点,团部官兵、驻地边民几百人全部就坐,李泽义主任第一次坐在放映机旁边坐镇,担心的面孔,挂在脸上。因为从来没有一人操作两台机器的先例。但我心中有数,按操作规程,按步骤进行!一号机器开始工作,就把二号机器片子装好,等待换机信号。我眼睛盯着银幕,发现信号立即把接放机器置入预放程序,当切换信号出现时,我两手分别操控两台机器,同步转动开关,准确无误切换,屏幕画面平稳流畅,观众感觉不到在换片,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是两个人在操作。整部影片放完共要进行十几次这样的操作。电影结束后,李主任担心的表情舒展出兴奋的笑容,高兴地说“小朱,很不错啊!”

3a9fee4f498f1d81f02e62d23dfda59.jpg

  每次收到电影拷贝以后,都要认真严格检查胶片质量等级,画面是否有划伤,片孔是否有挑伤,拷贝鉴定等级是否与实际相符,就是说,对首轮放映的拷贝要一卷一卷仔细检查,如果片子有损伤,你没有检查出来,你所在的单位就要承担片损的责任。多年来,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技术支撑,从没有失误过。平时,一直让机器处于最佳状态,每次放映结束,必须进行保养,检查齿轮是否牢固,水平位置是否平行。多年来,影片损伤一直保持零的记录。

  电影是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传递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回顾历史,远观未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每次去前沿部队,战友都到很远的地方来接我们,帮助我们把沉重的机器背回部队。一次接我们的战友说:“可把你们盼来了!”战友随意说的一句话,却让我感觉到深深的歉意,我们来的太少了!一种不安的愧疚感油然而生。这些常年战斗在大山里的战友们,多么希望能多看几场电影啊!每到一地,战友们的热情让我们无比感动。桌上摆着刚摘下来的水果,餐桌上一大盆螃蟹肉厚鲜肥,还有从鸭绿江里捕捞的敖花鱼,炊事员用最拿手的厨艺烧出可口的菜肴。多么感人的战友情谊呀!春季,营区桃林鲜花盛开;秋季,桃花园内硕果累累,遍布边境大大小小的军营,都被战友们建设的各具特色。每一次出发,都是不同战友的相聚,都是心灵的旅行,见到战友格外亲;每一次分别,那滚烫的话语,都会使我鼻孔发酸,心里发热,眼窝发潮。对于放映员,全团各部都是家,边疆处处有真情!

  亲爱的战友,亲爱的兄弟,这个家我们会常回,这份情我们永难忘。

  晚上电影放映之前,是战友们最活跃的时刻,各排各班互相拉歌,一曲曲动人的军歌声响彻边境上空,合着鸭绿江的涛声,此起彼伏…在一片欢歌笑语中,一位战友突然喊了声,“欢迎团部放映员来一首!”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我也不矜持,随即表演了电影《地雷战》里的台词:“各小组注意,你们要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开火,开火!”逗得现场官兵和群众哈哈大笑,为我鼓掌。年轻时的一些电影台词和歌曲在放映过程中就记住了,多少年也不忘。接着我又即兴唱了一首《英雄儿女》中,王芳在前沿慰问演出时,唱给两个炊事员的插曲,至今记忆犹新:

  炮声隆隆战旗飘

  保家卫国志气高

  中朝儿女多英雄

  打的那美国佬鬼哭狼嚎

  美国鬼子吓破了胆

  碰上了两个炊事员

  他也乖乖地把枪交

  要问这炊事员的名和姓

  他就是

  咱们的老李和老赵

  说老李唱老赵

  老李老赵有功劳

  有一天

  老赵和老李送饭到山腰

  半路上碰上了两个美国佬

  老李和老赵

  发现敌情就卧倒

  一个端着扁担

  一个拿饭勺

  只听得大吼一声

  缴枪不杀快投降

  鬼子一愣说不好不好

  这玩意儿

  两头尖中间宽

  长长扁扁、扁扁长长

  油光闪闪

  不知它是个什么炮

  吓得他俩

  扑通扑通忙跪倒

  OK OK把枪缴

  老赵乐老李笑

  这就是咱们的

  英雄炊事员  

  老李和老赵…… 

  这段长长的插曲,深情、醇厚,充满了战斗的激情。我尽可能学着王芳的表情,带着情绪进行演唱,战友们的思绪似乎被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忆起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伴着暮色笼罩的鸭绿江对岸朝鲜边境的朦胧夜色,战友们脸上无不闪动着勇气和斗志,增强克服一切困难,守卫好祖国边疆的决心。


  苦练硬功,映前宣传铸梦部队军魂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电影放映,我想到了映前宣传。如果把部队火热沸腾的军营生活制作成幻灯片,占领映前宣传这块阵地,传播部队文化,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广大官兵爱国爱民爱边的情怀,为保卫祖国边疆,提振民族精神和力量,添一把柴加一把火,多好啊!

a2e8b92a1d1589f5dabcea15d835f02.jpg

  我开始琢磨如何制作幻灯片,按张组长以前使用的方法,把透明玻璃裁成6x9厘米的方块,再把漂浮在清水中的糯米纸用玻璃片从下方托起,使之粘贴在玻璃片上,待玻璃片凉干后在上面作画。这个方法难度特别大,糯米平面沾上水墨后极易损坏,画后无法修改。实践一段时间后,我又发现了在胶片上直接作画的方法。不管何种方法,都需要有绘画的功夫,然而对我这个从来没学过画的人,实在是力不从心。特别是在小小玻璃片上绘画,更是难上加难。画了几个短片,放在眼前看还行,但一放大到银幕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竟引来观众的哄堂大笑,让我有些灰心!

  但我并不甘心,心中那颗坚韧的种子,支撑着自己恒久不绝的信念。

  我买了小人书,参照样图绘画,小心临摹,在线条均匀,笔触多姿,细微之处上下功夫,在构图技法上求突破,终于使幻灯片制作有了进步,但仍然属于初级阶段。我的努力,首长看在眼里,一直在鼓励我。过了一段时间,首长给了我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参加了沈阳军区政治部在五龙背举办的幻灯培训班,军区政治部绘画大师祁干事亲自授课,从绘画到幻灯片制作,我如饥似渴地投入学习。

  想要学本事,不只是光有决心那么简单。培训班德高望重的老首长为了学员练素描,亲自担任模特,坐在前面,一个小时不动。老首长的精神感动着学员们,纷纷围坐在老首长周围,我选择了一个侧光角度,成功临摩出老首长的头像,轮廓与构图,高光与暗影,碳素笔下,我成功完成了作业。教官选择8幅较好的作品挂在墙上展示,其中就有我的作品。

  最难的还是在小小胶片上做透明画,难度要比在纸媒上作画大得多,小小画面要装得下江山的波澜壮阔,容得下祖国的千军万马,加色又要留白,细腻又要逼真,灵感又要创意。所有的收获,都要全力以赴。我从零开始,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别人休息我加班,别人睡觉我写稿。

  两个多月,每天在小小图片上构图调色,表现视觉的多彩,最疲劳的是眼睛。不知不觉,我的左眼皮肿成半个鸡蛋大,眼睛被挤成一条缝,疼痛是小事,肿块阻挡了我的视线,我只能靠一只眼睛“战斗”。老首长和祁干事看到后,“命令”我休息,但我知道这是累的,没在意,就怕落下课程,一直坚持在课堂听讲。老首长心疼地说,我们的战士太用功了,这样的精神正是部队应该具备的精神。

  毕业时,每位同学都要交出一部毕业作品,我的作品是《鸭蛋的故事》,文字是我的同乡战友,团政治处报道组王清顺撰写,用信寄到五龙背培训班。为了帮助我完成毕业作业,他专门下部队进行采访。根据文章内容,经过几天的构思绘图,这部幻灯片获得了优秀毕业作品奖。

  《鸭蛋的故事》是讲一位前沿连队战士,发现一只母鸭经常到营房附近的柴垛旁下蛋,这个战士把鸭蛋一个不少的保管起来,等待鸭主前来,但始终不见鸭主的踪影。小战士着急了,他想到一个办法,等鸭子再来下蛋离开时,他悄悄地跟在鸭子后面,终于找到了鸭子的主人,鸭蛋也物归了原主。故事虽然简单,但内涵深刻。它讴歌了边防军民的鱼水之情,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军爱民、民拥军的主题。回到部队后,我把这个片子作为映前宣传放映出来,立刻得到赞美声,伴着热烈的掌声在礼堂里回响。片子虽短,但在边防团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部队里不断续写着军爱民的动人诗篇。

  再后来,处里配备了120照相机,为映前宣传提供了极大便利。没有人教我怎么构图,凭感觉去领悟;没有人告诉我如何暴光,我仔细观察相机荧屏的亮度,加上入伍前哥哥的指导,逐渐摸索;没有人告诉我反转片洗印技术,我就反复在暗房实验,体验胶片暴光,边干边学,不断摸索,完全掌握了洗印图片的技术方法。我又在黑白透明胶片上练习着色,使画面影像更具感染力。

  从这以后,我和王清顺战友互相配合,多次下部队采访,边采边拍,用照相机的眼睛观察部队动态生活,幻灯片的制作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

  我们抓住警通连党支部,在连队开展的军人使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军人成才教育的系列活动,拍摄了幻灯片《精兵强军展新容》。

  军人穿上了军装,就等于扛起了责任,担起了使命。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要对得起身上的军装,配得上头上的五星,扛得起领边的红旗,增强官兵的使命感、责任感,提振干部战士的精神风貌。追忆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抗美援朝各时期部队光荣传统,追忆我军在炮火纷飞年代英勇无畏的战斗史,树立革命青春理想,精彩军人人生;树立建功军营志向,确立军营成长价值目标,在军队大熔炉里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提高军事文化素质,把愿望和实际结合起来,珍惜军旅时光,激发奋斗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做出军人应有的贡献。

  我们深入连队,跟踪军营开展的活动,一个排一个班的仔细拍照,最后几个镜头是由连长、指导员领队,带领全连官兵,以最好的精神风貌,昂首挺胸,步伐整齐的跨过部队营房大门,全体官兵个个英姿勃勃,整齐列队,展示了革命军人的风采。

  该片在全团各部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激励了全团广大官兵满怀信心,担负起军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无悔青春奉献边防》幻灯片,记述机炮连战士,三等功荣立者迟国富,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刻苦训练,在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故事。我亲自配音解说,用三镜头幻灯机立体播放,声情并茂地再现优秀战士池国富的先进事迹。该片参加了省军区幻灯调演,获得优秀奖。

  《奋不顾身拦惊马》幻灯片,记述警通连战士面对驾车狂奔的惊马,在危机时刻,为了保护街道上行人的安全,他不顾自身危险,奋不顾身冲向马的前面,奋力拽住马的缰绳,狂奔的惊马把他托出一百多米。情急之下,他发现路边有一根木棍,他尽力把马拖到木棍附近,一边死死抓住缰绳不放,尽力放缓马的狂奔速度,一边靠灵活的身手,抓起木棍,举在马前,终于让惊马停下。但他的手被缰绳撸掉了一块皮。

  他的见义勇为,避免了事故发生,保护了当地群众,促进了军民关系,被长甸群众传为佳话,他的事迹也上了解放军报。

  映前宣传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了把映前宣传这一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办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完美,我把幻灯由单镜头换成了三镜头,三个镜头的画面灵活重叠在屏幕上,让画面活动起来,立体感更强。我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研究,不断改进提高,用手电筒电风机吹动胶制薄膜,使之扇动起来,在银幕上便出现了活动的画面,画、声、乐合成,成就了一部部完整立体,有血有肉,生动有趣的艺术作品。从采访、编写、拍摄、配音、字幕、特技、合成放映一系列操作,没有外援,全部在组内完成。

  配合部队开展的各项政治思想、强军理念教育,把部队的训练实践,干部战士的精神风貌,部队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一系列形象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为部队建设发挥出一份力量。特别是全方位反映部队生活,把干部战士身边的典型制作成节目,变成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的形象化教材,深受部队干部战士喜欢,得到首长的肯定、支持和表扬。

  我还引荐沈阳军区政治部制作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幻灯片,为全团官兵放映,配合部队“学雷锋做合格的边防军人”教育活动,部队官兵进一步了解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部队风貌焕然一新,映前宣传也在部队建设中不断升华。


  贴心军营,火热部队升腾军人风采

  自从进了团政治处,宣传的事越干越多了。几年中,全团营区内的宣传标语,各种会议大字横幅都由我来书写,看到大礼堂上全团会议悬挂着我写的横幅,营区内张贴我写的各类标语,“欢迎新战友,欢送老战友,欢迎春节慰问团…”等等,心里十分踏实而兴奋。

  团刘政委要在大礼堂为全团官兵做形势报告,把绘制一幅按比例超大型全国地图的任务交给我,我在不耽误完成平时任务的同时,用了三天时间绘制完成了比原图扩大八倍的中国地图。接到任务后,我想了一天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绘制,开始我用比例尺放大,但比例尺也只放大出两倍比例,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我想,几百人听课的大礼堂,太小的地图挂在上面,后面的人肯定看不清楚。怎么才能绘制出大图呢?难道要完不成任务了吗?这时我这才意识到,看似简单的制图,其实并不简单!晚上躺在床上翻过来调过去地睡不着……突然,一个方法出现在脑海。我琢磨着在原图上划出一个个方形小格,再把几张大白纸粘在一起,按照八倍比例在大图上划出大格,然后在大图上找到小图位置上的曲折线条,划出同样的放大曲折线条,一笔笔一划划的精准制作,一张超大型放大的中国地图总算勾勒出来了,按照原图,把各省的颜色画出来,把图名及省会名称标注出来,用土办法圆满完成了任务。制作完成我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刘政委看到后十分惊讶,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夸奖,“小朱,没想到啊!任务完成的这么出色!”

  在部队的生涯中,我还担负着部队广播室的工作任务,每天六点三十分,我在广播室准时转播中央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营区各部队及司政后机关,通过分布在营区内的广播喇叭,收听来自党中央的声音,收听全国新闻联播。边防官兵远离内地但并不孤单,每天都能知道国家大事,祖国东部千里边防线与祖国内地紧紧相连。

  每天从5点40分起床开始,按部队各时段工作内容播放起床、早餐、训练、及熄灯等各种号音,各部队按照号音进行各种活动。

  我就是部队司号员!我播出的号音每天指挥着部队行动。每周一是全团大会操日,起床的号音响起,全团各部队在西北部的练兵场列队后,向团长报告,团长政委亲自整训部队。练兵场上开始传来指挥员的立正、稍息、齐步走等各种口令,伴随着“咚咚、唰唰”有秩序有节奏的步伐音响,震荡在军营上空。风声呼啸助威,杀声阵阵如雷,血性贲张,胆气大增!那是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豪迈,那是铿锵有力虎啸冲天的高亢,那是震耳欲聋裂石穿云的嘹亮!这交响,在指战员们头上回荡,在营区回荡,在我心中回荡!我激动、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是部队的司号员。

  我的边防团,几千名热血青年,把青春种子播撒,把使命融入血脉,让生命激情奔放,火热的生活澎湃着军人的英姿飒爽,沸腾的军营凝聚着钢铁般的洪流,它像磁铁一样吸引我,贴心军人,深入连队,采访收集编辑稿件,把战士的先进事迹,官兵的生活、学习、工作、训练中的故事,编辑成文章,用广播播发,讴歌戍边军人成长的特殊人生。我学着播音的抑扬顿挫,抓住文章特点,尽力表达文章的思想情感,让播音像涓涓暖流滋润着战友们的心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年都有怀揣着憧憬的波涛滚滚而来,年年都有带着希望的溪流淙淙而去。新兵来了,军营内的喇叭里就会传来我播出的欢迎词;老兵走了,也会听到我播出的欢送稿。刚踏进军营的新兵,首先听到这充满激情的“欢迎你,我的新兵战友!”的播音,立即就有一股暖流涌入心田,立即就对这支部队有了认同感,归属感,又有了到家的感觉,这个家是他们的期待,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战场。

  当那些复转、退役官兵,恋恋不舍脱下那身国防绿,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听到喇叭里传来“再见,亲爱的老战友!”这充满依依深情的亲切播音,让许多老兵激动的流下热泪,这是让我们多么留恋的军营啊!亲爱的老兵,你们虽然离开了部队,但脱下绒装的你,永远都是一个兵!以前,国家需要你们在军营,现在,国家需要你们去建设,你们离开部队,但你们并没有离开战场!像擂动的战鼓,像吹响的号角,鼓舞着老兵带着部队铸进的忠勇和新的使命,新的憧憬,投入地方建设的滚滚洪流。


  永葆青春 ,军旅之路再铸军人品质

  我的军旅岁月不很长,但经历的却很多,我庆幸这段最美的时光,给了我人生最难忘的成长经历,锤炼了我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品格。

283023d5dc7a0613c79983b9df81006.jpg

  1973年,志愿军老战士郭国连副政委,来到我的工作室,看到了我一份没有写完的入党申请书,在这之后不久,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步恒煊干事、张国友组长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感谢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我的生命铸进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更加懂得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我经历了全团部队大拉练。电影组带着放映设备,在拉练途中为部队和驻地群众放映电影,白天与连队士兵一样参加行军,晚上架起机器做好服务。与连队战友战位不同,但梦想一致,在艰苦的行军中磨炼意志,在紧张的工作中挑战自我,历练军魂,洗滌心灵,激发斗志。

  我经历了海城大地震的波及。当天晚上,我与战友在大礼堂放映电影,我操作的一号机已停止放映,战友操作的二号机开始工作,我的注意力完全倾注在换片子上,突然发现人们跨过座椅,在黑暗中形成一股往外冲击的人流,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地震了!”我才注意到礼堂的吊灯,正在大幅摇晃,礼堂四周的玻璃及窗棂发出格吱格吱的响声,确实发生了地震。我下意识的立即切断放映电源,扩音器电路,告诉二号机战友,“保护好机器!”我们用手紧紧握着机柄,用身体护住三角架上的放映机,防止人们撞到,把机器摔坏。几分钟后,待慌乱结束,群众安全撤离,部队也已带回各自营区。礼堂内,只剩下我们两位放映员,我们快速收好机器和片子拷贝,并把机器抬回礼堂耳房工作间,做完保护,迅速撤离。

  丹东地区属于地震边缘,幸运的没有造成房倒屋塌,人员伤亡。

  回到政治处,主任和干事们也都集中在一起研究防震方案。这时,天空中下起了小雪,我们知道,这是地震的巨大能量,使上升的水汽与高空低气温相遇形成的现象。我们接到的命令是“人离屋”,到哪去休息呀?搭帐篷也来不及。我和几位战友说,这点困难还难不倒我们!战争年代我们的部队不都是睡在野外,战斗在野外吗?咱们也体验一把野外宿营好不好?大家一致赞同。我们把床搬了出来,并到一起,形成一个临时大炕,五个人一颠一倒合衣而卧,把被子和军大衣都盖在了上面,挤在一起,披着漫天的雪花。由于多天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惫,加上年轻人的觉大,竟然很快的入睡了。

  在院内灯光映照下,雪花闪着银光飘落在地上、房顶上,还有我们的被子上。几个“自然火炉”挤在一起的效果奇特,不仅没有寒意,而且个个身上热乎乎的。天快亮时,我们从床上跳下来,抖落掉被子上的雪花,大家说,这是睡得特别香甜的夜晚,就这样,我们度过了最难忘的地震之夜。

  第二天,我们在室外搭起了帐篷,之后的20余天里,余震时有发生,我们都是在帐篷里度过的。

  保卫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使命,是刻在军人骨子里的责任。在沈阳军区政治部五龙背培训班学习期间,我与另外两名战友从镇里回来的路上,看到远处田间农户人家的门窗往外冒着浓烟,我们立马意识到这家有火情发生,我们没有犹豫,急忙向火情人家奔去。当我推开房门,一股浓烟气流迎面扑来,把我顶了出来,没有看清里面是什么情况。我怕里面有人,马上定了一下神,憋口气,猫着腰又钻到屋里,在黑咕隆咚的烟火中寻找,里面是两间小屋,炕上的被子正在燃烧着,火势窜到外屋,又引起了物品燃烧,借着空气火势噌噌的大了起来,幸运的是屋里没人。如果不马上扑灭,会很快酿成大火,整个屋子里的东西,包括房子都将全部烧毁。也许这就是“战场”!我们几个全力以赴,将屋里的东西一件件往外拖,特别是燃烧的被子。到外面喘口气,再憋住一口气,又冲进屋里,一趟一趟不停的出来进去,我们几位的手都有一些轻度烧伤,脸上挂着烟熏火燎的痕迹,呛的一阵阵咳嗽。顾不上这些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往外搬东西,边搬边扑打灭火。经过近20分钟搏斗,我们把能搬出来的物件都搬了出来,大的物件就用水缸里的水直接把火浇灭,室内的烟雾也逐渐消散,一场农家火灾被我们扑灭。远处的邻户发现,有几个人闻讯也赶了过来,看到这一切,连连道谢,“多亏几位解放军呀,否则房子就烧没了!”

  见没事了,我们向他们摆摆手,打声招呼就走了,他们还想再说点什么,但我们已走远了。他们不知我们是谁,只知道我们是解放军。回到培训班,我们也没向首长汇报此事,各自换了一身干净的军服,洗把脸,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

  金秋十月,我参加了北井子团部农场收割水稻,在兴城学习时,为部队军疗所收获花生,采摘苹果,搬运石头,在劳动中历炼军心。

  北起浑江,南至鸭绿江入海口,纵贯辽宁段全境的1000多公里边防线,我的足迹遍及所有前沿部队,和战友们一样,把火热青春,奉献军旅,奉献边疆,尽心尽力完成一代军人守护边疆的重任。

  不知多少次来过丹东断桥,河口断桥了,每次都使我心绪难平!70多年前,抗美援朝的遗迹深深的刺痛着我的心!彭德怀元帅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群体雕塑,昂首挺胸直面朝鲜方向,恍惚之间,似有千军万马在咆哮。是啊!咆哮的江水在述说,巍巍的群山在诉说,我仿佛看到那江面上漂浮的血迹,看到那山头上布满的弹坑,看到中朝儿女打击强盗,浴血战斗保卫和平的伟大壮举。

  每次乘船在鸭绿江出行,也都会与朝鲜客轮相遇,两国人民不能随意说话交流,但我们两个船上的旅客都会用手势传递友好,表达友谊之情,双方那高高晃动的双手,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如歌岁月。我们开车去前沿部队,在冰封的鸭绿江上,两次遇到朝鲜车辆抛锚故障,我们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帮助解困,用国际友好行动维护中朝友谊,树立国家形象。


  军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永远是“八一”,紧紧贴在心坎上的永远是军旗!

      感念当兵的岁月,忙忙碌碌,一直都很紧张,默默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两次获得团嘉奖。不用组织告诉我怎么做,我总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不用首长给我压担子,我从来都是自我加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乐在其中。在追求中让梦想长出翅膀,让军旅人生更有意义,更具风采。

  青春无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以无限的留恋,详细回忆了自己守边的军营生活。从农村步入向往已久的军营的新奇,到一心向上,学习放映电影,使兵民享受文化生活。放映中,听战友说盼望多看电影,触动自己自学绘画,制作“军爱民,民拥军”幻灯片,映前宣传。部队有摄影机后,自学摄影,摸索洗印图片技术,宣传部队建设生活,激励官兵树立神圣的使命和职责。自学书法,写宣传标语和大会横幅;当播音员,为大家播音;地震时,保护电影放射机器。外出时,看到路边农家起火,二话不说,和战友跳进火海。农忙时帮助农民收割水稻、花生、采摘苹果、搬运石头,维护中朝友谊。朝气蓬勃不断进取的军营生活,书写了无悔的青春,成为一生的骄傲。推荐阅读。编辑:弦歌悠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