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95周年】一旗一面,异彩纷呈

作者: 弦歌悠扬 点击:2125 发表:2022-07-09 11:17:49 闪星:8

摘要:每一篇战旗故事,都是经过《百面战旗红》创作组委会精心打造的血肉丰满的战魂精品,仔细品味,我们会有取之不尽的收获。

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骨架撑不起,血肉会成一滩肉泥,灵魂则难觅踪迹。

如何处理战旗与相关战斗或活动的关系,紧紧围绕被授予荣誉战旗的那场战斗展开情节,以典型化的纪实文学表现手法,发掘特色细节,提炼独到精神,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对作者取舍材料、构思布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百面战旗红》总能巧夺天工,独领风骚,每一篇都给人趣味性和感染力。

 

      一、一花独放,光彩夺目

《百面战旗红》中大部分战旗故事是相对独立的,总策划或纵向引申,层层深入;或横向铺展,一字摆开。或用语言、或用活动,或用人物转换,或用个人集体融合,或以新兵入伍体验生活,艺术构思,纵横捭阖,百花争艳,光彩夺目。这不是挖空心思、费尽心血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和超强的驾驭能力,需要聪明才智和艺术天分的撞击。

  比如《空中神炮震云霄》,“神炮中队”“神”在哪儿?空中精准射击。这对一个放牛娃意味着什么?当然是一座座山峰的翻越。作者用“神炮手”、“神炮中队”和“贺兰飞狮”逐层递进升级,展示了“神炮中队”的风采。        

  首先是神炮中队有个传奇神炮手。“神炮手”鲍寿根,为了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上天”任务,从一个放牛娃刻苦努力,百般勤奋,跨越了三关:航空理论关——不服输,边补文化、边学理论,星期日不休息,平时不看电影,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到了复习上。空中飞行关——不气馁,苦练、多练,终于熟能生巧。精准射击关——信心百倍肯钻研,骑自行车拖狗尾巴草练;左右开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最终成为射击精准的“空中神炮手”。

1657096148150697.jpg   (草根出身的优秀飞行员鲍寿根)

其次是神炮手带出过硬神炮中队。中队长鲍寿根处处率先垂范,时时带头练习,并以抗美援朝战例激发战友们的忠勇精神,以比武交流取长补短,带出了技术一流的“神炮中队”。

  再次是神炮中队传人变贺兰飞狮。而今“神炮中队”新生飞越“贺兰飞狮”,发扬光大“神炮中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集体至上、勇争第一”精神,在现代科技协同作战的要求下,守护万家灯火,捍卫祖国领空和平安宁,给全国人民以安全感。

  比如《势如破竹十九团》,针对抗日战争八路军敌后斗争如火如荼,运用游击战、运动战,“打一仗换一个地方”的特点,作者以19团建团初期的英雄团长李和辉、熊德臣、刘桂云三任相接为线索,贯穿“势如破竹十九团”的成立,发展、壮大,以三位团长为纵线部分、以三位团长带出“势如破竹19团”为总的结构布局全文,突出自1939年8月,晋察冀军区2分区以边区子弟为主要成分,以红军首长机关警卫连队为基层骨干,组建全团2000余人的第19团,突出19团三位团长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壮举,以及他们为19团注入的英雄的魂魄,赋予的制胜能量,赢得的令人瞩目的殊荣。讲述19团主要活动于山西盂县地区,依靠盂县人民的支持,在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秋季反“扫荡”、1942年反“蚕食”、1945年战略大反攻斗争中,充分发挥游击战争优长,与日寇殊死缠斗,被誉为“势如破竹19团”的风雨历程。

  在三位团长的带领下,原本为边区子弟兵的19团,从建团伊始,就流淌着红军的血脉,传承着长征的基因。李和辉的“勇猛”,熊德臣的“细致”,刘桂云的“灵活”,这些难得的战斗品质,都成为19团的血脉。在三位英雄团长的熏陶影响下,19团越战越勇,最终形成了“亮剑争雄、血战到底、节节胜利,势如破竹”的部队作风。作为一柄能攻善守的锋利钢刀,19团不仅在战争年代攻无不克,在和平时期仍勇冠全军。1657096320522018.png  

       正如读者大海星辰评论:作者更高超更艺术更完美的创想,生动驾驭了这篇高难度的写作。

  再比如《“四猛龙”飞越临津江》,“临津江突破英雄连”源自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临津江战役。39军116师346团1、4连,347团5、7连为尖刀连。所以文章就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一)点面结合,既有抗美援朝大背景,又有四支尖刀连的突出表现。既有毛主席关于打破敌人缓兵之计、将“联合国军”赶至“三七线”的指示,有彭德怀司令员给39军军长吴信泉下的“就是变作龙,也要给我飞渡临津江”的命令,有116师师长汪洋“志司首长要求咱们当过江龙,咱们就绝不能当小爬虫”的决心,有团、营、连、排各级干部的正确指挥,再加上如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对此次中央突破任务所总结的“三险三奇”的战术运用,又有四个尖刀连英雄群体舍生忘死的英勇战斗,才使得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第三次战役首战告捷,撕开了敌人所谓的“铜墙铁壁,固若金汤,不可逾越”的临津江防线,分割了美军和南朝鲜军,大踏步向南推进。这次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首次联手进行的战役,8天歼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9万余人,挺进100余公里,解放了汉城,在世界上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展示了我党、我国、我军在战略、战役、战术和战斗各个方面的强大威力。1657096438135687.jpg  

(二)一面战旗四个连队,共同获得,他们各有什么特殊贡献?首先是四个连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先进团体——“先锋连”、“常胜连”“彰武连”、“钢铁连”,这次战斗中担任重任,各呈风采,不惧临津江、堪萨斯防线、冰河弹雨、猛冲过河,为临津江战役赢得最后胜利,成为英雄的四支猛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个连346团1连的副连长刘玉元,5班长韦吉先,冰窟战士,2排长单体康,战士韩魁,7班长李家浦。346团4连3班长张财书,战士沈中学,8班战士张双,9班褚光荣。347团5连的指导员王长珍,连长韩成宝,副连长胡德根,2副排长王殿学,司号员邓铁友。347团7连的排长王风江,机枪手李会等,都给人震撼的英勇和顽强,勇猛和无畏。

  (三)爬冰卧雪,纪律严明,意志超强。我志愿军千军万马,爬冰卧雪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美军指挥李奇微低空飞行侦察,却未发现任何痕迹。这样一支部队静能千军万马不留痕,动能一跃而起、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冲冰河。这样的战士,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敌人不能战胜?

  鉴于四个尖刀连队几乎是同时突破临津江防线,难分伯仲,因此均被光荣授予“临津江突破英雄连”称号及奖旗。四个连共获一面旗,这在我军历史上尚不多见。至此,“先锋龙”“常胜龙”“彰武龙”“钢铁龙”四龙归一,化作一条战龙,那就是临津江突破“英雄龙”!

  临津江之战作为一次极其成功的跨江攻坚战,充分体现了我军战略战术的机动灵活和指挥艺术的高超完美,使原本连续作战疲惫之师的野战攻坚行动,变成了一部隐蔽奇袭的经典之作。1657096520122898.jpg

      再如《英雄连队的“四个第一》这又是一篇构思独特的战旗故事,“黄继光连”不等于“黄继光”,但又离不开黄继光,关键是如何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作者从一个新兵入伍接受空降兵15军45师133团6连“4个第一”洗礼的角度,讲述“黄继光英雄连”的故事,非常具有亲近感和故事性。既突出了黄继光和当时连队的英雄壮举和内因,又突出了英雄连队后来的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黄继光和连队后来的英雄事迹,毛主席接见黄继光妈妈的情节,都让人泪目,非常棒!

  还有《台海风云急,一战平海潮》,用敌我双方的主帅和前线指挥员分别说的三句话构思全文,令人拍案叫绝:蒋介石说:“这一仗要打好!”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说:“这一仗要打狠!”毛泽东主席说:“这一仗打得好!”

1637824896117154.jpg

( 毛主席接见“八·六”海战有功人员:“这一仗打得好!”)

  这三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罗援将军说:第一句话表明了战争的性质,蒋介石贼心不死,挑衅在先;第二句话表明了我军的态度,不怕你,往死里打;第三句话表明了作战结果,大获全胜。毛泽东主席一语定乾坤,有来犯者,必歼之。

 

  二、姊妹花开,并蒂生辉

  《钢塔铁山扼敌咽》《铜墙铁壁护雄关》,两面战旗,标题比喻对应,构成同胞姐妹关系。同样经历过同一场塔山阻击恶战,同样来自“东野”4纵,同样享受至高荣耀。血与火碰撞出来的塔山阻击战,铸就了“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塔山精神”。“塔山英雄团”是钢塔铁山,“白台山英雄团”是铜墙铁壁。有钢塔铁山在,有铜墙铁壁在,谁敢犯我!神圣不可侵犯之浩气,凛然屹立。

1657353629382552.jpg     战旗开头,作者就将塔山一连串地点拎出来,指明塔山堡和白台山一东一西,一个是34团阵地,一个是36团阵地。二者一个是“门”,一是个“墙壁”,手拉手共同护卫锦州,形同“姊妹”。  中心部分,一个是英雄群体朱贵、徐忠智、王振英、焦连久、毛金奎,铁骨铮铮、英雄部队,铁血荣光。一个是34团“跟我上”的刘景山、撞到墙的李清林、眼尖的纪仁祥、坚决请战的刘振礼,用血性燃起信念,用嘶吼震碎狂攻,用泪水清洗伤口,以血肉之躯构筑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屏障。阵地与将士同在,战旗与将士同在,胜利与将士同在。一个精神是执行政策,英勇善战,生死一起,严守纪律。一个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两篇文章各具风采,互为照应,又形影难离。

 

  三、三旗一战,各展异彩 1657354837915156.jpeg

     “兰州战役”涉及三面战旗,如何使每一面战旗展示自己的精神风采?作者让我们大饱眼福。

    “勇猛顽强”团,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4军11师31团,突出其英雄人物事迹;侧重写人,写兰州战役中王学礼团长肝胆柔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与马家军的凶残、顽固、负隅顽抗形成对比。李应般(邦)舍身堵抢眼,震慑了马家军的骄横与野蛮。官兵们勇猛顽强,突出了“赤心向党、赤胆拼搏、赤诚为民”的战旗精神。  

      “英勇顽强皋兰山”,第一野战军2兵团6军17师50团3营,突出其整个战争过程。因为兰州战役的战略重点是南山,南山是马家军的主要阵地,能否及时夺占南山的营盘岭,成为整个兰州战役的枢纽,制胜的关键。所以故事从战前谋划,确定主攻方向;小试牛刀,摸清敌人底数(50团虽然拿下了营盘岭脚下的下庄,但前进通道却始终无法打开,部队伤亡严重);(曹德荣)舍身炸障,打开胜利之门;以整个战斗过程为构思布局,突出了3营7连上上下下“不怕苦、不畏难、勇攻坚、冲在前”的战旗精神。

1657353974261418.png

  “长攻善守”团(一野第2兵团4军10师30团),30团作为攻取沈家岭的预备团,临危受命,由助攻转为主攻,参加作战实际只有半天时间,特殊的人物和身份,使作者则只将“兰州战役”作为其经历中的一段插曲来写。侧重探究其来源、成长(扶眉战役)、壮大(兰州战役)、现在和未来。展示了以身先士卒的30团政委李锡贵为首的团长武志升、副团长李有益、营长崔元平、7连班长刘文礼、1营长肖树苍、副连长丁兴发、8连战士赵文刚、司号员马连春等一系列英雄,突出了他们“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的荣誉战旗精神。

  加上解放战争中,第一野战军2兵团4军10师30团是一支逢敌亮剑、所向披靡的英雄团队。她先后在扶眉战役、兰州战役中力挫顽敌,立下赫赫战功,短短一个多月,荣获2兵团和第一野战军 “能攻能守”“长攻善守”两面功勋奖旗,威震西北。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来自陕北铜川照金的红军游击队。她的创始人是被毛泽东主席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和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民族英雄,虽死犹生”的谢子长,还有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的习仲勋以及李妙斋等优秀指挥员。强将手下无弱兵,指挥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战士们绝不示弱、敢拼敢打,一场场硬仗打下来,“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的战旗精神也越来越发扬光大。

1657350074932197_副本.png

  这样既是一旗一面,而且也重现了每一面战旗部队各自的功绩。读者在欣赏中既可以全面感受“兰州战役”,也可以深入了解、尽情享受每一支部队的精神特质。

  战火硝烟弥漫,铁血赤心向党,英雄勇猛顽强,壮举惊天动地。舍身堵抢眼的李应般(邦),钢骨柔情的王学礼,冲锋陷阵的团政委李锡贵,手举炸药包的曹德荣,4军10师30团、11师31团、6军50团3营,所有的英雄们先烈们,为解放兰州,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壮歌,我们借此三篇战旗故事,既了解了英雄的历史渊源,又目睹了英雄血染兰州的风采,既观展了兰州战役的全貌,又欣赏了营盘岭、皋兰山的壮举。  

 一堆积木,泥瓦匠给你的可能是空间狭小、光线阴暗的房子,供你遮风避雨,使你憋屈烦闷;建筑师给你的可能是空间合理、光线通透的居所,供你享受舒适,使你感到优越满足;艺术家给你的可能是独具魅力、精神愉悦的殿堂园林,供你欣赏和驻足,留下回味和超脱。

  《百面战旗红》给我们的就是后一种感觉。她巧妙神奇的艺术构思,不仅使得战旗故事,历历在目,趣味横生,还使战旗一旗一面,异彩纷呈;英雄人物声情并茂,呼之欲出;战旗精神灵光闪耀,历久弥新;读者回味甘之如饴,流连忘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为《百面战旗红》的特定编辑,作者大量地系统地阅读每一篇战旗,积累了极为深刻的丰富的感受,因此抽丝剥茧般地提炼出一篇《百面战旗红》艺术构思鉴赏的美文。它像一件闪闪发光的雕塑艺术品,把《百面战旗红》以立体的角度展现了战旗红的独特思想,注重细节的特色,独到的战斗作风,敢于牺牲的精神,并以坚不可摧的结构为基石,完成了一篇综合性强的有血有肉的艺术赏析文。带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力,无不认可《百面战旗红》是传世经典,是军事历史中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魂。感谢作者,推荐阅读。编辑:空中白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