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从《爱莲说》到新长征

作者: 雩嘟嘟 点击:1987 发表:2022-06-27 10:48:10 闪星:5

摘要:回望于都2000多年的历史,从探寻雩礼“为民请命”“泽润天下”的文明源头,到《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君子,为民生”的同予者呼号;从“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工农政权的全红县,到“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长征出发;从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新长征,再出发”时代号令发出,坚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当下实践,是一条贯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长征之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最高领导人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称“两个相结合”。这一重要论述,从理论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进一步增强实现“两个相结合”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在纪念《爱莲说》在于都罗田岩首发959周年之际,笔者根据《爱莲说》首发地、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的文化资源,浅谈“两个相结合”于都模式。


  雩都,一个古老的县域地名,是启动“两个相结合”的文化底气 

  于都,1957年之前称作雩都,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据《赣州府志》记载,“上世祷雨有验,故名雩山”。另据《雩都县志》载,雩都“以山名都,以都名县”。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枚印章“上赣君之信玺”,据赣州市方史专家张少华老师研究,认为这枚印章的主人跟东周时期楚国分封于南埜之地的郡国一级政权有关,能称之为“都”的地方,应是所在政权的宗庙祭祀地,雩都是南埜之地最早的政权宗庙祭祀地,是雩赣文化的源头。道光四年,时任雩都知县的黄濬,通过查阅《周礼·春官》《春秋》《鲁论》《十三经注疏》等古籍,考证了雩都的文化渊源,认为“雩地于周先属吴,继属越,继属楚。是三国者,其初断发文身,筚路蓝缕,嗣皆强兵拓地,俨然一大诸侯。然则雩之名山,非吴即越,非越即楚。而楚最好巫,故《离骚》之称巫咸、巫阳,不一而足。则尤以昉于楚者为近是。”黄濬在他的一首《雩阳小乐府·雩山》的诗中写道:“大雩祀事载周礼,考典锡名邑所始;为民请命古已然,曰大有年书于是。”这首诗直接告诉了我们“雩都”这个名字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周礼,是中原文化南迁的实证。大雩礼旨在“为民请命”、“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回到古代的文人雅士的语境里,《论语》是必读经典,看到“雩都”这个名字也马上就会想到《论语》中孔子问志、曾点述志的一段对话。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笔者能够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暮春,一群朝气蓬勃的“冠者”与“童子”,在太平盛世中“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的回答是:“吾与点也”。宋明以降,文人雅士称“雩都”为“雩阳”,正是要表达这样的“生发之气和葱茏之象”。 

  不管是“雩礼”所要表达的“为民请命”、“泽润天下”的美好祈愿,还是孔子与曾点对话中“风乎舞雩”、“吾与点也”的美好向往,“雩”文化的内涵和意趣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激活新时代雩都人的文化自信,这也是我们启动“两个相结合”的文化底气。


  雩都,一篇千古文章,是撬动“两个相结合”的巨大宝藏

  北宋嘉佑八年(1063年),也如当下这般,是个莲花盛开的季节,在虔州通判任上的周敦颐先生(时名周惇实),逆赣江而上,千迴百转,终于登上了罗田岩的云外之境,找到了他想要表达“且异人间名利心”一块佳地。农历五月十五日,周敦颐先生与雩都时任知县沈希颜、卸任知县钱柘、雩都隐士王鸿,在雩都罗田岩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共同完成了千古名篇《爱莲说》的首发。

  这篇文章首发在雩都的实证,张少华老师于三年前已经论证,相关文章收于散文《楚楚雩阳》一书,并已公开出版,张少华老师把创作《爱莲说》深刻的历史背景作了考证,证明了那是周敦颐与赵抃、蔡挺成功实现“虔州盐改”后,为警示后人写的一篇“做君子,为民生”政治檄文。

  周敦颐在“虔州盐改”成功之后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爱莲说》,并首次发表在以“泽润天下”、“风乎舞雩”为文化意象的“雩都”,这是周敦颐先生着意于文化意象契合的选择与强化,也使今天的于都罗田岩成为了思想上的“高山”、精神上的“善山”。千百年来,文人雅士和文官武将与周敦颐先生的摩崖唱和,都启发着我们去思考:周敦颐在雩都与1500年前的孔颜对话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爱莲说》在于都罗田岩首发对罗田岩理学文脉的形成有何影响?王阳明先生与周敦颐先生的“相观而善”对今天有何启示?王阳明先生离开江西发出的最后一道文书《行雩都县社学牌》,要求雩都人“户习《诗》《书》”对“诗礼雩都”的文化积淀有何影响?正德年间“于都五子”开创了一个羽扇纶巾的时代对今天文化强县有何启示?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发生在1934年的于都人民的正义选择有何种关联?今天于都的文化积淀对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现实意义?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回答,都将会深化我们对《爱莲说》的认知和推动文化自信的构建。

  如今的罗田岩,经过宋、元、明、清的文化积淀和学者们不断地阐释和挖掘,一条完整的理学文脉也越发清晰。从“孔颜乐处”到“光风霁月”,从“恺悌君子”到“相观而善”,从“别一洞天”到“雩阳一览”,罗田岩文化内涵上承孔孟之道,下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雩都代有人才出,郭端、袁庆祥、何廷仁、黄弘纲、何春、袁庆麟、管登、李涞、易学实、蔡仁厚等等雩都籍的学者、廉吏的人格风范与学识、学养,都说明了罗田岩形成的理学文脉、诠释的君子之道对他们有过的深刻影响,绳绳继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因此,《爱莲说》这篇千古文章,是撬动“两个相结合”的巨大宝藏。


  雩都,一个长征品牌,是推动“两个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于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在这方水土生活的人们,正义以“继善成性”的方式融入于都人血液当中,在大是大非面前,正义的选择已成为于都人的自觉行为习惯,特别是1934年秋于都人的正义决择,倾其所有支援红军:34万人保守一个天大的秘密,6.8万人参加红军,1.7万人参加长征,5000余名挑夫,收留6000多名伤病员,筹措8.6万红军4—10天的口粮,准备20万双草鞋,捐赠搭浮桥的床板、门板、甚至棺材板,还有红军留下的母亲与妻子在后方对中国革命的守望,硬是把逆境中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渡”向了胜利的彼岸,不管是军队还是人民都以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承担着历史的苦难,创造着历史的辉煌。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我们都能看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天下为己任”的集体人格形象。

  如果具体到个人,笔者脑子里有很多具体的人物,比如现在依然健在的104岁的烈士遗孀段桂秀奶奶的百年守望所走过的历程,也是长征精神的体现,她兑现红军哥哥“守护好家、守护好妈妈”的嘱托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诠释与注解,体现的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客家女子的坚韧与大义。去年,笔者带着100多岁的段奶奶来到北京天安门,她对着毛主席的画像感慨地说:“主席啊,您是好先生,好先生带出好学生,到处建设得光哇哇、亮堂堂,共产党万万岁!”段奶奶见证了百年大党由弱到强,她用质朴的语言回答了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和共产党成功的奥秘。段奶奶的话是那么深刻又那么通俗易懂,让笔者对“两个相结合”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说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奶奶,就厘不清奶奶的“善”从何而来,不讲新时代的奶奶,就说不清她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正是从“两个相结合”入手让我读懂了于都文化的价值所在。

  看今日之于都,已然成了一座长征文化之城。80多年来,于都人以特殊的方式抒发着的自己长征情怀,以长征命名的街道、桥梁、商铺、单位比比皆是。于都还有五支由红军后代组成的公益团队(长征源合唱团、长征源宣讲团、长征源《告别》情景表演队、长征源小红星讲解员、银河悦读长征源分站),他们以说、唱、演、写的方式赓续着红色血脉、传承着红色基因、宣扬着长征精神,形成了于都特有的长征文化品牌。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团队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熏陶的结果,两种文化的会通和互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升华。这是于都“两个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于都,一声时代号令,是实现“两个相结合”的强大力量 

  2019年5月20日,“新长征再出发”的时代号令在于都发出,赋予了于都特殊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机遇。当前,于都县主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为龙头,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实践“两个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几年,吸引了一大批文化学者和文化乡贤主动服务于都乡村振兴,他们在于都县祁禄山镇井前村、梓山镇山峰坝村、罗坳镇茅坪村等30多个示范点围绕“两个相结合”开展文化创新性转化的实践,为乡村振兴立心,擦亮了被遮蔽的乡村文化。比如“理家谱,明家珍”、“拟对联,赞英雄”、“传家训,新民风”等举措,鲜明了“两个相结合”的旗帜,展现了乡村振兴中贯彻“两个相结合”在于都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2022年6月,于都县被评为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回望于都2000多年的历史,从探寻雩礼“为民请命”“泽润天下”的文明源头,到《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君子,为民生”的同予者呼号;从“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工农政权的全红县,到“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长征出发;从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新长征,再出发”时代号令发出,坚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当下实践,是一条贯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长征之路。

  新长征,再出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脚踏实地践行“两个相结合”,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诠释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服务好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

1656287706848.jpe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爱莲说》的首发地于都,“从《爱莲说》到新长征”是于都县开发的新课程。《爱莲说》蕴含的罗田岩文化和君子文化,《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时隔千年,周敦颐的高洁人格和洒落胸襟,依然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君子文化是总书记历年来引经据典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代表。千古名篇《爱莲说》的发表,让莲花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的无双君子。君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制高点和落脚点,《爱莲说》成为践行“两个结合”最好的载体之一。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