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式的农业科学家
每年的6月都是华北大平原的金色季节,小麦收割从安徽、河南向河北全面展开,成千上万台收割机日夜不停地由南向北一路轰鸣着,吐出成千上万吨小麦,然后源源不断地运入粮库、面粉厂,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小麦和水稻是中国人两大主粮,据统计,中国14亿人每天要吃掉10.15亿公斤粮食,这是多么巨大的数量。如果中国缺了粮食,任何国家都是无法救的!
而令我们深感幸运的是中国优越的社会制度,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们。正是他们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培育出高产节水的种子,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亩产量连年保持世界之最!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
水稻是以袁隆平为代表,河北小麦就是以省首席小麦专家郭进考为代表了。他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他率领的团队为我国小麦节水高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图为2022年6月21日,郭进考前排左一在向李克强总理汇报河北小麦增产情况——照片由郭进考提供)
正在进行中的今年夏收,郭进考团队培育的小麦丰收高产的好消息接连传来!6月13日,辛集市马兰农场,郭进考团队培育的“马兰1号”实收亩产822.75公斤!6月10日,邯郸市大名县,“马兰1号”小麦亩产实测达到了861.35公斤。 而在邢台市南和区闫里村50亩小麦高产试验田,实测亩产达到863.76公斤,创下河北省小麦亩单产新高。
6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视察小麦生产。在地头,总理认真听取了郭进考的汇报。李克强语重心长地说;“小麦丰收保障了中国自身需求和粮食市场稳定,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全球粮食市场稳定作贡献。”
(左图为2022年6月7日,石家庄的网民参观郭进考马兰农场的高产小麦田)
郭进考无愧于“燕赵楷模”这个荣誉称号。6月2日,“燕赵楷模郭进考事迹报告会”在石家庄隆重举办。在报告会上,他被称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先进典型,是牢记初心使命、践行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服务的共产党员楷模,是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工作者典范,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学习榜样。”6月7日,18位石家庄网民在小麦开镰前夕慕名来到郭进考团队在辛集马兰农场的小麦高产基地,网民们在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海里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巨大能量,真正体会到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让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
郭进考与袁隆平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头灰白的乱发,一双眯缝的眼睛,一脸的皱纹和“沧桑”。他皮肤黑黢黢,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若是没有人介绍,你肯定认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农民。一见面,他就对我说:“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越多,越感到身上的担子重。”
(右图为2007年郭进考在自己的小麦实验田里——李东顺拍摄)
就是这个自嘲“不是好农民,不配叫专家”的专家,47年来,带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一支科研团队先后培育出节水、优质、高产小麦品种30多个,5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们培育的一粒粒小麦“金种子”,累计应用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其中冀麦26、冀麦38 、石4185、马兰1号分别于1988、1998、2004、2021年不同时期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亩产500、600、700、800公斤的河北高产记录,不仅缓解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危机,更筑牢了“中国饭碗”的底座。
(左图为2006年郭进考在小麦实验田里)
郭进考一生获得荣誉无数: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人才,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21年被河北省授予“燕赵楷模”荣誉称号。 郭进考身为一个集各种荣誉奖项与一身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院长,身上没有一点架子,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不修边幅,不摆架子,不说客套话的院长,一个专家。然而一看到小麦,他就像着了魔似的一头钻进麦田不出来。
最典型的就是那年他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完大会回到石家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筹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全体员工都聚集在大门口翘首以望迎接党代表归来。结果,一等不来,二等不来,郭进考竟然“失踪”了!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声,“没准他进麦田了吧?”一句话提醒了大家,他果然从小麦实验田里走了出来,裤腿和一双皮鞋上沾满了泥!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省的小麦亩产量不足200公斤。
1973年初,石家庄市农科院的前身石家庄地区农科所成立,刚从石家庄地区农校毕业的的郭进考被分配到这里,定岗在小麦育种室。四壁透风的办公室,几张破旧的办公桌,漏水漏肥的河沙地,迎接郭进考的,是全省成立最晚、条件最差的地区农科所,小麦组的全部“设备”就是一把木尺和一台小天平。艰苦的条件难不住有志之人!郭进考和同事三下山东、四去河南、五上黄土高原,全国有名的育种单位几乎跑了个遍,拜访了40多位专家,请教了100多位同行,搜集到800多份育种材料。
(右图为2022年1月,郭进考在海南三亚的小麦实验田里,李东顺拍摄)
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他的小麦试验田里,他给我详细介绍了小麦育种的过程:以杂交为例,为了优中选优,他们每年要做几百个组合,要选3000株母本,并在每一穗上留20个小穗,再去掉每个小穗上的3个雄蕊,这18万个雄蕊如果有一个没去干净,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然后,再搜集选定6000株父本上的花粉,一株株为去雄的麦穗授粉。为了防止串粉,每个麦穗还要套上纸袋。一个小麦新品种从做完杂交到通过大区试验,至少需要10年的观察筛选,10年间,他们像呵护婴儿那样,不顾风吹、日晒、雨淋、暑蒸,精心照料这些“种子选手”。为了得到一手数据,郭进考和农科院小麦室的助手们起早贪黑,整地、施肥、播种、收割、脱粒,从几百个、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十几年的心血,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1990年,郭进考团队培育的“冀麦26”横空出世,亩产达400多公斤。1996年,“冀麦38”品种创下亩产631.34公斤高产纪录,将河北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冀麦26”成为黄淮麦区的主要推广品种,也是河北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
“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小麦”
在马兰农场的一块麦田里,有一个深达2.5米的深坑,这个深坑底部已经可见白色的细沙。据河北大地种业公司总经理武金义介绍,这个大坑是专门让人观察节水小麦的根系的,仔细观察你会惊奇地发现,细如头发丝的麦根竟然扎到了一人多深。可见这小麦强大的“吸水”能力。
20世纪末,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凸显,在农业中,小麦又是“用水大户”,按照农民的一般习惯,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浇五六次水。而且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浇水形式。加上连年干旱,地下水连年下降,农民打的井由几十米到几百米,华北地区形成一个大漏斗。
(左图为郭进考在海南的试验田里为小麦除草 李东顺拍摄)
“绝不能再伸手向子孙后代‘借’水!”“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小麦”。郭进考在全国率先提出节水小麦育种理念并开展研究,苦苦寻找那颗最“耐渴”的种子。
郭进考团队先后培育出“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等一系列节水高产品种,他培育的小麦一个生长周期只浇一水,亩产超过500公斤!
在地头,郭进考给我算了一笔账,河北小麦种植面积是3500万亩左右,如果每亩地都少浇一水,全省就能节省15亿立方米水!
第一个把北方冬小麦栽种在海南
郭进考是第一个将北方冬小麦种植到海南三亚的科学家。水稻、棉花、玉米、大豆、谷子,这些农作物在海南南繁都取得成功,能否在海南三亚这个热带地区进行小麦选育?增加北方冬小麦的适应性,抗病性?从10年前开始,郭进考开始把目光瞄向海南三亚。
他在石家庄农林科学院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基地选择了两亩地作为试验田。每年从11月开始,他先在北方栽种、分蘖并春化的小麦秧苗带到海南三亚栽种,至春节前收获小麦后又飞回河北种植。他的每一垄小麦都拴着一个小纸牌,上面写着编号。2022年春节前,他在海南的小麦进入收获期,我知道后赶到田里为他拍照。那天三亚的气温达到35摄氏度,阳光直射下皮肤感觉像灼烤,只见他一手持一剪子,一手拿一个网袋,先将写有标号的纸牌放入袋子,然后将麦穗剪下来放入袋子里。我拍摄一会就感觉受不了,蹲到一旁棉田里躲避阳光,而他却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他说,这块地里有200多份材料,只要能选育出一粒优质的种子,就知足了!
(右图为2019年郭进考在海南三亚小麦实验田里 李东顺拍摄)
记者在海南同郭进考、赵国忠一起过春节,已经有五个年头了。记得2006年过年,我们几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然后举起酒杯恭祝春节,然后抢起麦克风尽情的歌唱,别看他是个知名专家,可是唱起歌来实在不咋地,抓着话筒不松手,唱歌还跑调,不断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下图为2006年春节,我与郭进考及棉花专家赵国忠在海南合影)
最难忘的是,那年我们还一起抢救了一位因用液化气洗澡煤气中毒的青年女子。记得那一天是2006年的1月26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七,还有两天就是春节了,我与郭进考、赵国忠三人正在一起聊天,南繁基地公司一位姓陈的总经理急匆匆跑来,“你们快来!小许(化名)找不到了!”小许是他刚刚从大学招聘的女员工,春节期间在公司值班,陈总经理来公司发现她的衣物堆在屋子里,人却不见踪影。我们一起帮助找,发现卫生间内开着灯,里面有哗哗的水声,门被反锁着。确定人可能在里面。于是,陈总找到一把铁器猛砸门锁,门锁锁头被砸掉了,门还是打不开。我当时急中生智,说:“你们躲开,我来!”于是就开始用身体撞门。一下、两下,三下,最后我后退了十几步用尽全身力气奋力冲了上去,只听嘭的一声,终于把门撞开!只见那位姑娘躺在地上浑身是水和呕吐物,一个液化气罐倒在旁边,水龙头还在不断喷着水。我们四人立即将其抬出卫生间用一个被子包裹着向附近医院跑去,当时我们几个都已年过五寻,累的气喘吁吁,但是为了抢救姑娘的生命,也顾不得自己了,只想着尽快把他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抢救,这位姑娘终于脱离生命危险转危为安。
(右图为我在2022年春节前夕向郭进考赠送我书写的春联 苏平摄影)
我随后写了一篇《两位南繁专家海南抢救女青年》新闻稿,《三亚日报》与《石家庄日报》都进行了报道。
(在网上找到了石家庄日报当年的那篇报道。详见附文)
连续每年春节,郭进考在海南住宅大门的春联都是我撰并书写的,2021年春节的春联是“万物争雄种是本,丰衣足食有南繁”。2022年春节的春联是“北育南繁精选一粒种,春华秋实助农再丰收”。因为词是根据他的工作特色有针对性编撰,另外我的字他也喜欢,所以,每次贴好春联后都会引来邻居们驻足欣赏。
郭进考卧室的床头桌子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每天从地里回来,他都要把当天的记录填写在电脑上,而在电脑旁散放着一堆的药,有降血糖的,有治感冒的。看来,吃药也是他每天的“必修功课”。
(左图为图为郭进考在服药 李东顺拍摄)
郭进考平时不苟颜笑,深入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老头,在海南三亚,只要我去田里看望他,临近中午肯定不让我走,要一起下馆子吃饭,每次都要叫上他的老同学、棉花专家赵国忠作陪。他们住地路边一个大排档就是两位农业老专家定点吃饭的地方,主食常常是两盘炒河粉,让老板再炸几条鱼,弄几个小菜。喝的酒就是“北京二锅头”。他喝酒也是很爽快的,端起杯来,不管你喝不喝,他是“先干为敬”一口闷!我和郭进考、赵国忠 三人,每一次都要喝完一瓶二锅头。酒至尽兴处,这位老兄还忍不住吼两嗓子,有一次他唱《四度赤水出奇兵》,只唱了“横断山,路难行”开头六个字,下面的词就忘了,赶紧问赵国忠 :“下面的词是什么呀?”直叫一旁的人笑的肚子疼。
(右图为在郭进考儿子的婚礼上我赠送喜联)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小麦育种,而对自己的妻子儿子却亏欠很多,他唯一的儿子到了成婚年龄,在大家的撺掇下,他决定为儿子举办一个像模像样的中式婚礼。在婚礼上,我给他献上一幅自撰喜联:上联是“国幸进考,麦海掘金终获宝,下联是“神佑少敏,亲朋同贺迎慧芳”。此联对仗虽然不工整,但是上联将郭进考的名字、儿子的名字和小麦育种“麦海掘金”获得成功融在一起,下联将他老伴、儿媳的名字以及“亲朋同贺”融在一起,多重含义写入联中,为儿子新婚大典增添了喜气。
去年,他第二个小孙子降生,老伴忙着照看孙子,他只得独自一人来到海南。腊月二十八那天,我把春联写好送去,他马上登着梯子把春联贴到大门上。第二天,他就乘坐飞机回到了石家庄,因为他要把刚刚在海南收获的小麦种子再种下去。
附:2006年01月28日石家庄日报《我市两位专家在三亚救助煤气中毒女青年》
本报海南三亚专电(记者李东顺)1月26日,我市著名小麦专家郭进考和著名棉花专家赵国忠在海南三亚勇救一位因煤气中毒生命垂危的女青年,终于使其转危为安。
26日,离传统的春节只有三天时间了,而我市农科院在三亚育种的专家们仍然在棉花和玉米试验田里紧张地忙碌着。18时,市农科院院长、河北省首席小麦专家郭进考和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棉花专家、市农科院棉花室研究员赵国忠刚刚从试验 田回到基地准备吃晚饭。突然,楼下南繁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打来电话:“我们这里可能出事了,快来!”闻讯后,赵国忠和郭进考立即快步下楼。原来,在该公司值班的一名24岁的女职员已经几个小时不见踪影,联系中断,该公司经理经过多方寻找,发现一卫生间内有水声,亮着灯却没有动静,门也打不开。
人们用多种方法终于将卫生间的门打开,只见那位姑娘倒在地上,浑身是水和呕吐物,全身已经冰冷。俩专家二话不说,立即同其他人一起将姑娘抬起,向附近的南滨医院跑去。两位专家都已经年过半百,还有心脏病,早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终于,他们将姑娘送到医院,并协助医生展开抢救,两个多小时后,姑娘终于有了知觉,度过了危险期。原来,这位姑娘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二氧化碳中毒。医生说,再晚送来一个小时,姑娘可能就永远醒不过来了。
当在场的人听说抢救这位姑娘的是我国著名农业专家时,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本报记者也全程参与了这次营救。
(http://www.sina.com.cn 09:29 石家庄日报)
【编者按】一粒种子,造福苍生,为民育种,一梦逐一生。从热血青年到古稀老人,全国小麦专家组顾问、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将一颗颗梦想的种子深耕在田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带领团队舍小家为大家,春来暑往,秋种冬藏,扎根农场,从事小麦育种与推广工作,坚持创新育种,屡建功勋,用近50年的坚守诠释了作为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