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95周年】我被保送上军校

作者: 张林初 点击:2097 发表:2022-06-15 10:03:48 闪星:6

摘要:你家是贫农,你父亲又是贫农协会主席,你学习成绩优秀,又是共青团员,还是“三好学生”,符合军校要求的家庭出身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招生条件。所以,学校决定保送你去军校学习。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我蓦然回想起60多年前,上海市南汇县中学保送我上军校的情景。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1961年5月,高中毕业考试后,我们进入高考前的总复习。总复习分为理科和文科两大类。受化学教师的影响和鼓励,我决定报考上海化工学院,学习当时国家十分需要的无机化学专业,梦想当一名石油化工工程师。为让我到上海上学后不再穿土布衣服,母亲还早早地给我准备了一套卡其布衣服,以免别人看不起我这个“乡下人“。

  就在我们进行紧张的高考总复习的时候,上海市南汇县选调飞行学员办公室到我们学校招收空军飞行学员。能成为人民解放军空军光荣的一员,保卫祖国的蓝天,是我们每个青年学子的共同愿望。五月中旬,我们高三年级五个班的应届毕业男生悉数到县人民医院接受专门体检。结果我被首轮淘汰。

  在做体检的几天里,我发现学校里来了几名不曾相识的人,其中一位女同志特别引人注目,不管去哪里,她总时撑着一顶阳伞。后来听说他们是解放军外语学院来招学员的。能到军校学习,是不敢想的事,我也没有放在心上。

  6月的一天,班主任夏来骥老师让我晚饭后到他家去。到老师家后,夏老师客气地让我坐下,并拿出点心招待我。先是聊家常,问问我家里的情况。聊着聊着,夏老师突然问我是否愿到军校学习。我有点疑惑,没有直接回答。

  我当时知道解放军外语学院到我们学校招生。不过,我很清楚,要想到军校学习,得由学校保送,一切由学校决定,自己无权也无法选择。况且,外语学院是文科,我的理想是当工程师。

  见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夏老师便认真地对我说,你家是贫农,你父亲又是贫农协会主席,你学习成绩优秀,又是共青团员,还是“三好学生“,符合军校要求的家庭出身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招生条件。所以,学校想保送你去军校学习,看你有什么想法。

  没有等我回答,夏老师回屋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夏老师说,这是他儿子的照片,1959年由我们学校保送到哈尔滨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你看他多神气,身着带四个口袋的军官服,头戴大檐帽,腰束武装带。要是你也到军校学习,不仅衣着有保障,而且每月还有津贴费。

  听着夏老师的讲述,我着迷了,军校多好啊!吃穿有保障,还有津贴费。这不仅可以解决我上大学的经济困难问题,而且还可以让我响应祖国号召,参加军队,保卫祖国。

  夏老师接着说,至于你父母亲的思想工作,由我们学校来做。如果我同意到军校学习,他将派我们班团支部书记去做我父母亲的思想工作。

  夏来骥老师的动员下,我去军校学习的决心已下。周末回家时,我把学校要保送我去军校学习的喜讯告诉了父母亲。父亲不仅支持我上军校,还说男儿就应该为保卫国家出力,并希望我到军校后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各种本领。母亲有点舍不得我远行,担心我在外面吃不饱穿不暖。特别是在那三年困难时期,家里一直靠吃野菜、糠饼维持生计。母亲问我到军校能否吃饱。我说军校不仅发衣被,而且粮食有保障,吃饱饭没有问题。母亲说,能吃饱,那就去军校吧。

  就这样,在班主任夏来骥老师的动员和推荐下,在父母亲的支持下,南汇县中学决定保送我到解放军外语学院学习,成为人民解放军光荣的一员。1961年7月4日,我收到了学员入伍通知书。

  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保存着这份通知书。这份珍贵的通知书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见证。现将通知书摘录如下:

  张林初同志:

  你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自觉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决心献身于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是很光荣的。

  亲爱的同志!你由学校所在区(县)组织保送,并经市选调飞行学员办公室同意,认为你适合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二部外语学院学习条件。从今天起你光荣地成为解放军的一员,这是你和你家属的光荣。值此,特向你和你的家属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望你接此通知后,作好准备,于7月10日持此通知前来县兵役局集中。

  上海市南汇县选调飞行学员办公室

  1961年7月4日

1655198660772377.jpg

   (学员入伍通知书)

  1961年上海市南汇县中学向解放军外语学院保送了24名学员。1961年7月5日,学校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学校师生员工全体参加。我们24位同学个个佩戴大红花,坐在主席台上。校长范钦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我们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决心献身保卫国家的事业,希望我们到军校后努力学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巩固国防、保卫国家贡献力量。被保送的同学和在校同学代表还分别做了发言。第二天,我所在的三(2)班团支部还专门为保送到军校的我等三位同学举行了欢送会。班主任夏来骥老师和辅导老师一同参加。老师和同学们都希望我们到军校后刻苦学习,为保卫祖国而努力奋斗。

1655198697961157.jpg  (上海市区南汇县中学三(2)班团支部欢送笔者与其他两位同学上军校)

  按学员入伍通知书要求,1961年7月10日,上海市南汇县中学、周浦中学、新场中学和大团中学被保送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36名学员准时到南汇县兵役局报到。南汇县县长和兵役局长分别致欢送词。专程从张家口来接学员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吴新安上校致欢迎词,他那激情昂扬、出口成章和满口诗文的讲话,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61年7月14日,是我奔赴军校的第一天。可能有点激动,我早晨早早地起了床。起床后,做好早餐,打扫庭院,把自己从头到脚穿戴好,精神抖擞地与父母亲告别。临别时,平时语言不多的父亲,再三叮嘱我要努力学习本领,将来为国家服务,做一个对得起家族的人。母亲反复叮咛我到部队后要好好学习。说一个男孩,不能没有知识,不能没有文化,不能没有涵养。有了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做事,自己也才能增长才干有出息。在父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中,我一步一回头地走出家门,眼看父亲不停地向我招手,母亲不时地用衣衫擦眼睛。大弟弟林祥帮我拎着我唯一像样的行李一床棉花套。到祝桥镇汽车站后,我登上了去县城惠南镇的汽车。这是我第一次坐上去县城的汽车。在县城上高中的两年里,因家里经济困难,我从未坐过汽车,尽管当时的车票只有一角钱。汽车起动了,大弟弟林祥不停地向我挥手告别,一时间我的眼睛湿润了……

  到南汇县兵役局集中后,我与南汇县各中学的35名学员,一起登上汽车。汽车徐徐离开县城,然后在上海市南码头乘渡轮过黄浦江。汽车到上海火车北站后,我们南汇县的36名学员与上海县的10名学员会合,在招生干部的带领下,乘坐特14次列车奔赴北京。我虽然坐过上海浦东江镇到上海庆宁寺的小火车,但感觉特14次列车更加宽敞而且干净。在火车上就座后,军校招生组组长王书翰宣布纪律,要我们像军人一样,一切行动听指挥。

  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列车缓缓起动,在“哐叮哐叮、哐叮哐叮“的节奏声中向西前行。列车起动的那一刻,我的眼角流下泪水,心情难以言表,思念和眷恋父母亲和家乡,期盼他日再相聚。

  第二天傍晚,列车缓缓驶进北京站。下了火车,转乘汽车。汽车在长安街上西行,还特地在天安门广场绕行了一圈。天安门城楼,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璀璨辉煌。硕大的毛主席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十八个大字格外耀眼。啊!这是首都北京,这是祖国的心脏天安门!

  接着,我们在北京永定门火车站乘坐京张铁路火车向目的地张家口进发。中学学习地理时就知道,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我们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修建中国铁路的局面。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负责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人的骄傲!

  经过约八个小时的行驶,1961年7月16日早上,列车驶入张家口火车站。下了火车,我们乘卡车前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院门前,军乐队奏起《迎宾曲》,热烈欢迎我们这批新学员。我们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同学在四系下车。系班领导全部到场欢迎我们,老学员则热情地帮助我们拿行李。安顿就绪后,系政委张富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说,你们响应祖国的召唤,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带着亲人的厚望,怀着保卫祖国和建设军队的责任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希望你们在解放军这所大学里,尽快成为一名又红又专的合格军人。

  抵达军校的当天,学院就给我们分发了全套军需品:服装、鞋帽、武装带、棉被、棉褥、床单、皮大衣,仅鞋子就有皮鞋、解放鞋、布鞋和“大头“鞋(皮棉鞋),还有脸盆等盥洗用品,等等,应有尽有。穿上军装,每个学员都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入伍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我们全班同学穿上崭新的军装,列队到张家口市区拍照留念。这是我们入伍后的第一张军人肖像照。当看到自己头戴大檐帽,身着军官服,腰束武装带,脚穿黑皮鞋的照片时,心情格外高兴。成为一名军人是多么精神,多么威武,多么自豪啊!然而,由于大多数同志第一次穿皮鞋,回到学校后许多同志的脚打了水泡。照片洗出来后,大家一张张地寄给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让家人与我们一起分享喜悦和快乐。

1655198729238568.jpg   (入伍纪念照)

  班组编配后,我们便进入入伍教育阶段,以尽快实现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为军旅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入伍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军队纪律教育和队列训练等,以培养坚定的政治观念,过硬的专业技术,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觉的纪律观念。教育重点是端正入伍动机,甘当无名英雄。

  面对全新的军营生活,在入伍教育期间,我们产生了不少思想问题。例如,我们这批学员,绝大部分喜欢理科,都梦想成为工程师,而现在是要学习外语,不是自己的理想;又如,我们所在的四系原为侵华日军的一个兵营,住房既矮又小,十多人住一间,教室是窄小的平房,没有图书馆、阅览室,与我们想像中的大学有很大差距;再如,我们都是南方人,吃惯了大米,可现在吃的是小米、玉米、高粱、莜面,少见大米,蔬菜也只有白萝卜、胡萝卜、土豆等,日常生活一时难以适应。

  于是,学院组织我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从我们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回忆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感恩伟大的共产党,感恩伟大的祖国。

  通过两个半月的入伍教育,无论是政治思想上,还是作风纪律上,我们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端正了入伍动机,决心努力学习外语、政治、军事和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巩固国防和保卫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1961年国庆节后不久,我们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开始学习法语、政治、军事和国际关系等课程。军校四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系列的政治学习和严格的军营生活,不断提高了我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三观“。军校四年,我不仅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连续四年被评为“五好学员“,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5年从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解放军总部机关工作,后来成了一名外交官,正师级军官,大校军衔,一直战斗在军队的军事外交、军事情报和国际问题研究工作战线上,直到1997年退休。

  回首往事,是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培养了我,教育了我,锻炼了我,造就了我。对此水乳之情,对此养育之恩,我将永世难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出身贫农,而且品学兼优,高中毕业被学校保送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军人。文章详细记录了自己在老师的指引下,走上了决心献身于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光荣道路。在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里锤炼成一名优秀外交官,正师级军官,大校军衔,为军事外交、军事情报和国际问题研究作出不凡的贡献。作者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伟大光荣的事业,值得骄傲,令人羡慕。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空中白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