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95周年】张建明诗文书画七十年(三)

作者: 清官店人 点击:1430 发表:2022-05-25 11:28:25 闪星:1

摘要:一个老兵自幼喜文、携笔从武、武不忘文、亦文亦武、停文专武、退武还文的苦乐年华。有诗曰:自幸今生是个兵,大江南北踏歌行。亦武亦文多少事,倾情皆为铸长城。

  

第三个十年(1072-1981):勤苦创业,自愧成“家”

 

如果说前两个十年是学知识、打基础,那么第三个十年便是成家立业的开启了。

 

国画初学遇良师

1972年春节前终于脱离单身集体宿舍,分得一间筒子楼旧房。为求装饰一新,买了宣纸和国画色,临摹了当时很流行的红色国画《延安颂》贴在墙上。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画中国画,对于如何在宣纸上用笔、用墨、用色,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由于工作、家庭、住房已经稳定,业余便以自学来充实自己。起先,我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继续在古典诗词中涉猎,自选、自编、自译、自刻、自印了《古典诗词选译》两稿、两版,在内部分发使用;另“一条腿”:则沿着“新房之画”学步,用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学画国画山水。

我没有受过专门的国画训练,当时既无他人指导,又无较多的技法书籍和资料可参考,如荒原辟路,不知如何下笔,画来画去,长进不大,就连先画墨还是先上色都没搞清,画的国画像水彩。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著名书画家邵宇先生。1972年国庆节期间我登门求教。他认真地看了我极其幼稚的习作,然后介绍了国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并为我作了用笔用墨的示范。听着他讲,看着他画,我对国画的笔墨技法仿佛一下子有了基本领悟:“笔多变化,墨分层次,先墨后色,由浓及淡。”回家后我把这16个字作为国画入门的口诀写在了邵宇老师的那幅课徒画稿上,张挂起来,并循此开始了国画初学。20多年后,在我出版的《写生山水画创作技法》一书中也是用这16个字讲了如何“笔墨入门”。

那时,我放下了其他爱好,一心扑在国画上,几乎每天晚上都画。每有一批新画,我都拿给邵宇老师去看。那时我家与邵宇老师家相距很远,大都晚饭后出发,深夜归来,骑自行车要往返近百里。邵宇老师总是热情接待我,耐心地给我指导,还送我技法书籍、名家画稿和他的国画原作。当我有些进步时,他热情鼓励:“啊,可说是个飞跃!”在我踏步不前时,他中肯地提醒:“要多看、多思、多练,不要急于发表,关键要有新的突破……”1653201343127718.jpg我是幸运的:在我求学无门时,喜遇良师;当我掌握了一些笔墨技法、开始创作时,组织上又伸出了温暖之手。1973年夏天,我部机关成立了一个业余美术创作小组,我被选为组长。领导上批准我们在工作不忙时也可作画。多么难得的条件啊!我在仓库一角临时开辟的“画室”里,一气儿画了20来幅。

1973年9月,在总参业余美术、摄影、书法展览(国防部会议厅)上,我有《长城》《铁路将从这里经过》《长虹初起》《喜看大寨田》等9幅作品参展,占展出的成人美术作品的将近一半,因此受到总参领导在总结会议上的表扬。我受到鼓舞,创作情绪更加高涨。此后,在总参每一两年就举行一次的业余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览中,我都有数件作品参加,还绘制了两套幻灯片参加总参两次幻灯制作汇报演出。与此同时,由于在总参每届书画展上我部业余美术小组展出作品的数量、质量都名列前茅,因此在总参很有影响。1980年3月总参文化工作会议上,特别邀请我做了专题经验、体会发言,并在会议现场举办了小型的美术展览。 1653201312634589.jpg 


为了争得时间

初学之作在总参机关展出后,领导表扬,同志们称赞,邵宇老师鼓励,我的身上也产生了一股前进的力量。但后来不仅上班时间不能作画,晚上还要经常加班。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画,我婚后近三年才要了孩子,随之而来的,既有家庭新的欢乐,更有没完没了的繁琐家务。

为了获得创作时间,我先后采取了“聚零为整”和“轮流值班”等办法,多方挖潜:一挤、二抓、三延长。除节假日外, 我个人一日三餐大都在机关食堂就餐。晚上,从不玩牌、闲逛、侃大山,很少12点前睡觉。有时星期天作画,就让爱人和孩子去岳父家,我一人从清晨画到深夜;为了节省时间而又不至于饿肚子,就事先买下几个馒头,再熬一锅稀粥,肚子饿了,熥个馒头热两碗粥、切几片常备的腌罗卜就是一顿饭,不知不觉中竟重复了古人“断齑划粥”的故事。

 

第一部“红色美术”高调问世

1975年2月20日至28日,我随单位21人组团参观大寨、昔阳一周,期间曾受到陈永贵副总理及大寨领导班子接见。面对那经过改天换地后的山田村舍,我很激动,虽因时间有限,在现场只能匆匆速写、拍照,但那些工程、场景和当地人民的昂扬精神皆深印心中。1653201262686313.jpg归后,我整理了两万余字见闻材料,去部内外多个单位宣讲;并在一个月中挤出了15个晚上和两个星期天,创作出一套山水组画《昔阳山河重安排》10幅,每图均配一首四句小诗。

这组诗画,当年先后参加了“总参业余美术作品展览”和“全军战士美术作品展览”(12月,军事博物馆)。

1976年4月初,组画中部分画作为北京荣宝斋选中拟出版,邀我去他们那里做些修改、重画。此间,得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在寻找我这个作者再做些补充以便出版。于是经我部领导同意后,在荣宝斋编辑室画了一个多月(4月7日至5月12日),最终完成了12幅新图。当年,荣宝斋出版了两幅木板水印绫裱立轴《喝令松溪穿山过》《圈洞改河夺丰收》和两幅中英文贺卡《长渠横跨虎头山》《群英搬山造平原》;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年画四条屏《昔阳河山展新容》(12幅)。

       木板水印绫裱立轴,是中国画中最高档次的复制印刷出版,多为古今名家名作, 因为从描图、刻板到印制、装裱,全程皆靠手工。拙作能够获此殊荣,其中虽有当时一定的政治因素,但也说明在总体艺术层面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当时荣宝斋经理侯恺先生曾经讲:你的作品比专业画家的同类作品还要高一筹,所以我们出版你的作品。中央美院教授张凭先生当时去荣宝斋送稿时也讲:我们的老师们去大寨、昔阳好几个月,也搞不出什么作品;你才去了几天,就画了这么多的好画,真不简单!

       由于有了在荣宝斋改画和出版作品的经历,便有了后来20余年与荣宝斋的交往。1977年5月,《天下第一关》参加荣宝斋木版水印、书画作品展览(深圳展览馆),并被收藏。同年1月8日、5月23日、8月1日、9月9日先后在荣宝斋展出国画作品《梅园新村》《遵义会议会址》《八一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永世长存》。1992年起,曾在荣宝斋挂单售画多年。1653201226353764.jpg “五载笨汗未白洒,终凝广厦一粒砂。”第一部作品的高调问世,出我意料,也使我大受鼓舞。

       1977年元旦刚过,我又开始了第二套“红色美术”组画《光辉的历程》的创作。这套组画参加纪念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后,分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美出版了选页。

 

常苦院舍无峰壑

我自学国画,在笔墨技法上虽受当时金陵画家影响较大,但没有专攻一门一派,也不想过早固定一种风格。所以,每创作一幅作品,总得从笔墨到构图等各方面反复推敲、修改。为了向国庆30周年献礼,1978年初我决心再创作一套山水组画。当时已下狠心把孩子送回了农村老家。我“工后归家无他求,不得佳作笔难收”,一鼓作气画了4个多月,先后共画70余稿,创作出一套12幅的山水组画《山河颂》。在以后的两年中,针对画面笔墨及意境的不足,改用一种新的笔墨技法进行再创作,又画了50余稿,终于最后成画30余幅。其中《高原新花》《山乡新秀》《深山新瀑》等3幅参加了“全军纪念建党6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军事博物馆)或得到了发表。

创作《山河颂》组画,十分费力,却为何从外界反映来看仍然缺乏强烈的感染力量?我思考着,日益感到,不入山川,难得神韵,关键在于我没有身临其境,大都是从图片中寻找灵感。但本职工作任务繁重,要想远游“搜尽奇峰打草稿”很不现实,于是便把采风写生的脚步留在了京郊。

1978年夏,我去樱桃沟里画了小桥、巨石、山泉,归后创作的《樱桃沟小景》后来参加了中国展览公司赴西德“中国画展览”;1980年深秋,我利用假日几乎跑遍了香山周围的山林、沟垭、村庄、农田,归后创作的《西山红叶映碧云》《曹雪芹故居旧貌》先后参加了北京市多个美展,并发表、出版于多种报刊、画册;1981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居庸关爬坡过沟,一气儿画了20余幅速写,从早晨5点出发,到下午3点返回火车站,才啃了带去的两个凉馒头。根据这批写生稿后来创作出多幅长城、雄关图,分别参加了总参、北京、全国美展并出版、发表于多种报刊、画册。1653201721907583.jpg此外,1979年10月,《柱石》参加北京市庆祝建国30 周年美展(中国美术馆)。1980年10月,版画《山乡小景》参加全军版画作品展览(军事博物馆及各大军区所在地)。1981年8月,篆刻10方参加全军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军事博物馆)。1981年9月,与《樱桃沟小景》一起参加赴西德“中国画展览”的还有《雄关烟雨》。

 

笔行八载愧称“家”

在这10年中,我在完成本职工作方面,多年受表扬,1981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业余作画之余, 我也创作、发表了一些文字作品,诸如小小说、民歌、杂谈、散记等;写诗方面,因朦胧诗起,诗向朦胧,诗意渐淡,偶一为之,多是诗的日记,留给自己。

我还兼任我部业余文学创作小组组长,在部机关宣传橱窗开辟了《业余文学创作之窗》专栏,不定期发表小组成员诗文作品,后来从这个小组中走出了3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曹彭龄、苗鹏生、张丽;我则于1980年1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真正步入了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

10年创业,不过是刚刚起步,我决心走下去,争取新的进步与成绩。1980年3月在收到中国美协入会通知书时,我曾写一小诗,就是这种心绪的表达:“春风春雨催春芽,笔行八载愧称‘家’。再泼热汗研新墨,艺海争开一浪花。”


 (未完待续)


编者注:

作者:张建明,号清官店人,1945年生于河北束鹿县(现辛集市)。中国驻外大使馆原武官,大校军衔。三等功荣立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首届“榜样战友”。

自幼喜文。数十年笔耕不辍,发表、出版近百万字诗文作品和在国内外展出、发表、出版千余幅书画、摄影作品,并均有多件作品获奖。

个人创作实践和艺术成就为《人物》(1982)《中国日报》(英文·1983)《中国旅游报》(1991)《美术向导》(1993)《解放军报》(1996、2005)《人民日报》(海外版·1996)《喜剧世界》(1996)《中国艺术报》(2005)《羲之书画报》(2005)、新华社(2005)、尼泊尔国家日报《新兴尼泊尔》(英文·2002、 2005)《拉吉达尼》(尼泊尔文· 2005)《艺术市场》(2019)《新老年》(2019)等国内外数十家媒体推介,并被收入多部大型名人辞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洋洋洒洒七章两万字,作者张建明以回忆录形式记录自己七十年的诗文书画心路历程。从不凡的经历中让读者认识一位军旅艺术家的多彩人生。善学、执着、勤奋、谦虚伴随他从青年、中年和退役后的时光,时代变换、人生阶段变换,追求完美,无处不精彩,用坚守和勤奋换来知识人生和累累硕果,用一生刻画出诗文书画艺术人生榜样。推荐阅读!编辑:星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