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雩都北门外的历史对话

作者: 雩嘟嘟 点击:1584 发表:2022-05-23 09:03:22 闪星:2

摘要:在于都的北门外:一条路叫濂溪路,一幢房子叫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当今的于都人把两位来自湖南的伟人安排得如此熨贴。

  在于都的北门外:一条路叫濂溪路,一幢房子叫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

  当今的于都人把两位来自湖南的伟人安排得如此熨贴。

  濂溪先生是理学的开山鼻祖,想必,他是很崇拜孔子的。嘉祐八年那个荷花盛开的夏天,先生听到一个叫“雩都”的地方,能不让他想起了孔子问志、曾点述志——“风乎舞雩”“吾与点也”的那番对话来吗?

  “雩礼”在殷商与西周是天子为民请命的国之大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到了东周孔子的时代,已礼崩乐坏,孔子与曾点的对话更多的应是对国泰民安、国之盛礼的美好祈愿。曾点描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那正是一个禾苗拔穗要行雩礼的季节,“童子”和“冠者”都是未来的希望,“浴乎沂”——那些被“雩礼”宣化过的少年,就如春天被甘雨滋润的禾苗,充满了生发之气,他们意气风发,自信满满,幸福地跳着民族的舞蹈、唱着民族的歌儿回家去。

  今天的“于都”,1957年以前叫“雩都”。据县志记载,因北有雩山而得名,“以山名都,以都名县”。雩都是《爱莲说》的首发地。濂溪先生着意将这样一份文化光荣献给雩都,是雩都之幸。一个大雅之名因为建国之初扫盲的需要被更改,也让深知“雩”文化的学者捶胸顿足、深表遗憾。

  《爱莲说》发表在雩都的历史意义,张少华老师专门写了《罗田岩之重》来证明这一切。并非揣度和穿凿濂溪先生在雩都发表《爱莲说》的心意,中国人“风、雅、颂”的表达方式古来有之。从濂溪先生那首《行县至雩都邀余杭钱建侯柘四明沈几圣希颜同游罗岩》诗句的首联——“闻有山岩即去寻”,便知他要找到一个可以刻石的地方的心情是有多么的迫切,颔联是“亦跻云外入松阴”,找到这个让人感觉荫凉的云外胜景也是费了一番周折,颈联是“虽然未是洞中境”,或许这个岩洞不如先生老家道县那个让他悟道的月岩,尾联点题了——“且异人间名利心”,这不正是与他在8天之后发表的《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君子之心的互训吗?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063年的5月初7。《爱莲说》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发表的时间是8天之后的15日。《爱莲说》这篇文章是以拓本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文中有一段跋文如下:舂陵周惇实撰,四明沈希颜书,太原王抟篆额,嘉祐八年五月十五日江东钱拓上石。张少华老师常常提醒今天的于都人,万万不可忘记这段跋文,因为文章的发表涉及到的人物全部跟当时的雩都有关,在其他地方都不符合常理。这是《爱莲说》首发在雩都的确凿证据!

  871年以后的1934年的那个秋天,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苏区老百姓和红军也在求一场“甘雨”。现在想来,以天下为己任的先主席毛润之泽东先生的名字和“雩”文化的那份润泽天下的文化意象是多么相契。他就在党和红军面临大变局时提前来到了雩都,在北门外何屋(赣南省苏维埃政府驻地)住下,默默为党和红军寻找出路。他来到雩都第一时间便是做军事调查,他给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电报中最后一条写到:“雩都、登贤全境无赤色戒严,敌探容易出入,现已抓紧西南两个方向各区建立日夜哨卡和肃反”,这封电报的发出和“34万人保守一个天大的秘密”、8.6万红军顺利渡河的结果看,周详的军事调查是多么重要,具备领袖素质的个体的历史自觉,在关键的历史当口是多么重要!

  80多年前在何屋那间9.08平方米的小小房间里,毛主席坐在与他183个头极不相称的小方桌前,思考战略转移需要应对的一切挑战。他也在方寸之外的厅堂里召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座谈会,鼓励干部群众坚定信念,努力搞好生产,支援好前线红军,并且他早已准备好了一本理论性的小册子——《关于游击动作的指示》留给留守部队。毛主席运筹帷幄,他的历史远见和博大胸怀足以观照未来。国防大学教授、著名军事学家金一南先生曾评价何屋是:“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神秘小屋”,中国作家协会的铁凝主席用文学家的语言评价何屋是“阳光小屋”。

1653198292468.jpeg

  雩都人民对毛主席的信任与挚爱,早在1929年4月的东门沙坝上的万人大会上就开始了。本人想到何屋也是他在广州农运所第六期班上最疼爱的弟子丘倜三嫂何珑娘家的宅子(雩都革命的火种也是他的学生丘倜点燃的),便知连贯地、全面地分析历史是多么重要,那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总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美好际遇。

  照片是笔者在何屋上的一次特别的党课,因为在我自己眼里有特殊意义,听课的对象都是长征沿线高校的领导:有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延安大学等长征沿线高校联合开展学党史重走长征路的领导。人虽不多,但我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感动。因为80多年来,第一次有长征沿线的高校领导同时坐在一起,去了解:逆境的中国革命如何赢得转机?毛主席有过怎样的历史自觉?当时的雩都人民是以怎样的正义之举支援红军的?这块土地上的理学文化渊源和1934年雩都人的抉择有着怎样的关联?能否以“两个相结合”的思想去解读这块吉祥的土地?

  他们一起相聚在何屋,我就像看见了“红飘带”上有一条泽润天下的“心灵运河”,也看到了“两个相结合”落地的于都方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雩都是《爱莲说》的首发地,80年前,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苏区老百姓和红军也在求一场“甘雨”的时候,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鉴于赣南在中央苏区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为准备红军主力即将进行的战略转移,决定以于都为中心设立赣南省,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在县城北门外何屋。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准备战略转移时,赣南省苏维埃政府还遵照中央部署,开展大规模的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征调夫子等工作,增强了红军的有生力量和保证红军的物资供应。为掩护和支援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顺利集结和安全突围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在于都,一代伟人们完成了雩都北门外的历史对话。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