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十多年后的营房
战友欢聚一堂,
你搂我抱热泪盈眶。
40多年了呀,
近了看影影绰绰模模糊糊,
远了看才能认出当年的模样!
虽然“推杯换盏”,
可不敢“强敬强让”,
七老八十了啊,
有人还拄着拐杖!
大巴车离开宾馆,
瞪着眼睛看不到新兵时来到这个城市时的土坯砖墙。
“我们老了城市新了”,
看到路口熟悉的地面路名,
才能想起曾经的节假日多少次在这里徜徉,
“一本正经”的军容风纪通红的领章帽徽让我们挺直了腰杆挺直了胸膛!
“这是我们曾经的营房?”
一车人惊讶的张开嘴合不上!
~~斑驳的大门,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大字依稀可见分布在大门两旁。
霎那间大巴车里没有了喧闹,
只有下车的脚步声轻轻的响。
这就是我们曾经的营房?
一排排红砖黑瓦的平房,
曾经是我们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
里面大墙上有我们的
不再让它流动的红旗,
有我们把内务整理的整整齐齐和摆放着的豆腐块似的被褥的床。
可是现在,
房顶竟然偷偷的进来了一缕阳光!
门口的水池旁边,
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刷牙漱口的“咕噜咕噜”声和牙刷牙缸的叮当响。
现在的水池只有半截铁管和半截矮墙。
这是我们栽下的树吗?
几乎抱不过来了的“小白杨”?
这边是操场,
记得篮球比赛政委是裁判,
犯规最多的是团长!
挨着操场的是训练场,
我们曾经穿上防护服端着木头枪,
一声声的“杀”“杀”杀声多响亮!
现在的篮球场操场,
“风吹草低见牛羊”。
看看废弃的礼堂,
再也听不到开会前连队拉歌的群情激昂的吼唱。
那边是伙房,
多少次去帮厨,
多少次受表扬。
伙房后面是猪圈,
七八头肥猪圈里养。
猪圈后面是菜地,
黄瓜茄子西红柿,
大头菜一砍几大筐。
二米饭就洋白菜,
一顿一顿不变样,
愁坏了司务长。
凉拌热炒大锅炖,
一天四毛五分的生活费难坏了司务长!
现在的猪圈和伙房只有一个“石槽”横在一旁。
那边是连部,
墙上还有已经斑驳陆离的小“邮箱”。
战士的喜怒哀乐通过邮箱传送,
父母的嘱托通过邮箱让儿子不忘。
……
昔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营房,
如今这样的荒芜空旷,
战友们有的在摇头,
是不是在感伤?
有的在眺望,
是不是想起了以往?
有的在交头接耳,
是不是想起曾经干过的傻事糗事?
有的笑声爽朗,
是不是想起曾经立功受奖?
有的在茫然有的在沉思有的眼泪汪汪,
是不是不甘心眼前的荒凉还是想起曾经的难忘?
我们的营房,
曾经的肃穆曾经的辉煌!
曾经的大熔炉,
曾经的烈焰红光!
我们的战友,
曾经的战士曾经散发的青春光芒!
曾经在大熔炉里,
淬炼成钢!
营房老了,
我们老了,
可是曾经的肃穆辉煌曾经的大熔炉里的战士曾经的青春光芒曾经的百炼成钢!
~~曾经的营房曾经的兵,
同样镌刻在祖国的里程碑上!
【编者按】说起战友,当过兵的人总会有一段难忘记忆,在脑海的深处闪光。战友聚会尽开颜,忆当年,事如烟,共度光阴,相拥笑谈间。当年因为我们的到来,让一座座军营充满了活力,偏僻的军营充满着朝气,我们在这里喊口号,练唱歌,踢正步;练战术,练射击,摸爬滚打,流下了滴滴咸涩的汗水,经过严格的训练后,又各奔东西,新兵营房成了我们无法忘却的回忆……作者的抒情诗情感炽烈,语言精炼,情景逼真,让人心潮澎湃。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