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罗马尼亚客人游都江堰
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罗马尼亚中央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到我国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我被临时借调到中国科学院帮助接待罗马尼亚客人。科学院外事局局长对我说,罗马尼亚中央化学研究所所长由罗共中央总书记和总统齐奥塞斯库的夫人埃列娜·齐奥塞斯库兼任,罗客人虽是位副所长,但与罗上层关系密切,所以我们一定要接待好罗客人。科学院外事局局长还对我说:“你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相信定会接待好罗朋友。” 我对科学院外事局局长说,我将尽力做好接待工作,把接待科学院客人的工作视作自己本单位的工作。
结束了在北京和太原的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后,我们乘坐飞机前往成都。访问的第三站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双方主要就沼气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同志介绍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开始开发利用沼气。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兴建沼气的热潮,建立了600多万个沼气池。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发展进度的过快,沼气池的设计和施工又不规范,大部分沼气池在短时间内被报废,从而引起了一部分人对沼气技术的疑虑。
1980年后,我国在认真总结沼气利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农村户用水压式沼气池科学建池技术、发酵工艺及配套设备,使我国的沼气建设进入了一个健康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接着,罗客人观看了研究所内试验用的沼气池,并到成都郊区实地察看了农村户用水压式沼气池。罗客人看后感慨地说,中国沼气的开发利用堪称世界第一,回罗马尼亚后亦将努力推广沼气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工作之余,成都生物研究所安排罗客人参观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灌县(今都江堰市)境内,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全世界惟一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且仍至今在使用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示意图)
第三天早上,我们从成都下榻的宾馆出发。夏末的四川,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与鳞次栉比的农舍相互映衬,斑斓的色彩把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车行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都江堰。一块刻着“都江堰国家5A级景点”的大石头首先映入眼帘。我们信步走过花园,但见薄雾笼罩玉垒山,滔滔岷江水顺流东下,满山碧绿被披上一层淡淡的白纱,云雾氤氲,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生物研究所的同志对罗客人介绍说,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水势骤涨,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主体工程包括宝瓶口进水口、飞沙堰溢洪道和鱼嘴分水堤。
我们首先来到宝瓶口进水口。生物研究所同志介绍说,为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必须在玉垒山凿出一个山口。然而,2000多年前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称“宝瓶口”。这是治水患的关键性工程,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罗客人说,看着那滔滔的江水流过,在岸边激起层层浪花,不禁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走过宝瓶口,我们沿江逆流而上,来到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功能。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时,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主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带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罗客人说,飞沙堰设计如此巧妙,真令人叹为观止!
(今日都江堰)
参观完飞沙堰,我们来到鱼嘴分水堤。因其形似鱼嘴而得名。从崇山峻岭中奔腾呼啸而来的岷江之水,到达鱼嘴分水堤时,被劈砍成两半:一半进分水闸门,沿外江流去,经乐山、宜宾,汇入长江,流向大海;一半通过宝瓶口进入内江,将水引入成都平原,通过下游密如蛛网的灌溉水渠,变成成千上万条涓涓细流,浇灌成都平原的万顷良田。
生物研究所同志强调指出,鱼嘴的设计十分科学,内江的河道略低于外江,在枯水季节时,百分之六十的水会流入内江。鱼嘴建在弯道处,盛水季节时,会形成旋涡,巨大的离心力会将百分之六十的水和百分之八十的泥沙甩进外江。这样完美地解决了冬春季枯水期的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这也是都江堰能沿用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2018年重游都江堰)
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 “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个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惟一留存、年代最久、仍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离开鱼嘴分水堤后,我们继续前行,跨过安澜索桥,来到玉垒山麓上的二王庙。二王庙是为纪念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及其儿子二郎而修建的。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被称为治水三字经。走进二王庙,香火依然旺盛,人们虔诚膜拜心中的水神,祈求神灵保佑,年年风调雨顺,水土滋润,五谷丰登,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参观结束后,罗客人感慨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瓶口进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分流、自动排沙和控制进水里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由衷地感到都江堰工程的伟大,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
【编者按】国际友人罗马尼亚中央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来华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作者应邀与国际友人随行参观游览我国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实为一名文化交流友好使者。作者流畅的文笔清晰的条理描述了宏伟的充满智慧结晶水利工程,历经2000余年至今还焕发青春活力,造福于川西平原的都江堰。伟大的水利工程其设计与建造凝聚了华夏古人的超凡智慧,令国际友人赞叹不已。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空中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