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那座青龙山,那条红军小道

作者: 丁良跃 点击:3659 发表:2022-05-04 12:22:03 闪星:1

摘要:希望写下的这些文字,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革命先烈们走过的这段路,走过的这段历史。

  青龙山红军小道位于于都县东北部的岭背镇和梓山镇之间,起始于岭背镇塘内村两头坑村小组,距县城23公里,终至梓山镇长口村。长征出发前夕,红一军团一师一团杨得志部为先遣部队,经此道渡过于都河。

  青龙山红军小道主要贯穿于青龙山中。此青龙山乃武夷山脉的余脉,东西走向,横亘在梓山镇和岭背镇之间,方圆十余里,离于都县城约30余华里。山峰与山峰巍峨雄峙,山上云雾缭绕,远远望去象一座横向平地凸起的大屏障,绵延群山下是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这条小道群山沟壑,古木柴厥,掩蔽森严,曲曲折折,小道长约8公里,沿途有水车、东晋的寺庙遗址、石阶路、小拱桥、涵洞、水库、谢家祠堂、渡口等。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原在兴国县高兴地区阻击敌人,10月6日接到中革军委命令,将防务移交红五军团,10月7日晚全军团秘密开至兴国县东南竹坝、洪门地域,8日晚开至于都县仙下贯,11日抵于都东北部段屋、宽田地区,军团总部设在段屋铜锣湾。该军团十五师原在石城县南部作战,10月9日从驻地出发,15日抵于都县宽田地域归建。1651637607127154.jpg

       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作为先遣部队在团长杨得志的率领下,先行西进往岭背镇塘内村经水口背、铜锣坪、山下、上下西片、川心店、两头坑等村小组,再向南折往“青龙山”的源枫村方向挺进,选择最近的此道在长口村渡江。1934年10月15日晚在杨梅山宿营一晚至16日,16日晚至长口谢家祠堂宿营一晚。17日晚渡过于都河后,往于都利村、禾丰、盘古山、安远县方向挺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青龙山红军小道主要途经岭背镇塘内村、梓山镇源枫村和长口村等区域。梓山镇源枫村原为长源村,苏区时期,长源村、长口村并为长口村;解放后的社队时期,长源村改为光联大队、长口村改为光辉大队;后又改为长源大队、长口大队;1984年改为长源村、长口村。因与小溪乡长源村重名,将长源村更名为源枫村。梓山镇长口村,位于长源之口,故名长源长口相毗连,沿贡江河畔,隔河面对固院潭头。阳光水利充足,山势雄伟壮丽,人烟稠密,水陆两便,是一个好村庄。

       在梓山镇源枫村有一位年长的老者,叫邹少华,1942年10月出生,源枫村大屋组人。他在1964年毕业于于都中学高中,后回乡务农,1969一1979年,任长源小学负责人、民办教师;1979一1985年任长源大队大队长、长源村村长。邹少华还是于都县第8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651637692123677.jpg

  今年已80岁高龄的邹少华不仅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而且非常热心公益事业。这几年,当地村民经常可以看见他,骑着一辆摩托穿梭于乡村县城、阡陌田野,他在向认识、不认识的所有人推荐这条青龙山红军小道,他也经常带着有关部门的人员、本地的乡亲以及外来自发的“驴友”等,无数遍重走这条红军小道。每次看见他时,背后腰间总别着一把柴刀,小道上山高林密、杂草丛生,山路异常难走,他就会用柴刀劈开前行的荆棘,在前面一路前行;有时下雨后,小道泥泞路滑,他会在旁边提醒大家,注意道路、路线等各种因素,以免发生意外。

  邹老一遍一遍地走在这条人迹罕至、山高林密的红军小道上,在无路之处,他则开出一条小路,长年累月,连他自己也不知走了多少遍自己钟情于它的小道,在有的坡陡处,他也会挖出条沟,从远处背些石头踮去,只有如此,他才感到心安。

  于是,他一直想挖掘、开发这条小道,通过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一起打造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增加经济收入。1651637779207198.jpg

       邹老的父亲名叫邹学志,出生于1924年。建国前,邹学志是从事教育工作的,1947年至1949年,其在梓山乡长口村寺背村学任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参加土地改革调任长口村文书,至1951年7月又调任到梓山区任文书工作。1952年,因梓山区民政干事吴周浈提升于都县民政局局长,按区领导指示,邹学志接替了区民政干事一职,那时区里的工作中,要算民政工作最复杂最艰苦了。当时的梓山区是个老革命根据地,苏区时期参加红军而牺牲的烈士人数很多。按照上级的要求,既要认真调查清楚,又要抓好落实,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错。特别是对仍健在的老干部的调查,以及烈军家属优抚等级的评定,是一项极为复杂而细微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胜利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搜集整理提供了一些苏区大革命时期的正确历史资料。同时,1956年,在梓山潭头圩建筑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收集了43名烈士骸骨迁葬塔内;在梓山圩背屋地界,建筑了一幢20余间平房的敬老院;在重点老根据地张军乡新建了一座军属子弟学校,等等。

  邹少华是个十足的能人,他不仅懂得了解堪舆知识,还知晓本地的风土民情、人文故事,听邹老讲故事是件快乐的事情。邹老说,在青龙山的山顶,有一座东华山寺的遗址,寺庙建于东晋时期,古人云:“先有东华山,后有紫云山”(注:紫云山位于于都县岭背镇燕溪村,距岭背圩5公里,东西走向,为岭背河南片最高峰,唐代建寺于紫云山狮形之首,为上庵,负山临田建有下庵)。寺庙殿堂塑有释迦牟尼诸佛菩萨圣像,供奉许真君像。解放初期,寺庙还尚有僧人晨钟暮鼓,后颓废倒塌。僧尼离散。1651637842632007.jpg

  邹老说,长口长源案统归于山古庙,统称金溪庙,此庙分布十大案:即金溪、率口、禾溪、池田、夏山、长口长源、中村、黄金、下窑、上罗等。每逢五月间,盛举迎神出大游,以案为单位,十年一轮回。每次组织一百一十六人。队伍浩浩荡荡,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恭兴太祖诸神在坊厢乡里出大游,籍以抗旱灾,除虫害,保畜保丰收。

  走青龙山小道,沿途景色迷人。需要分别途经二座水库,一是青龙山水库,位于岭背镇塘内村;二是长源水库,位于梓山镇源枫村卫东组,属县小(二)型水库,建于七十年代初,初名叫“一桶种水库”,再改为“长源水库”。

  邹老说,红军小道这里的几个地名,还流传着革命故事。在金桥村鲁尾坑(原属梓山镇源枫村)和金桥村芦坑潭,前者是当时苏区女干部孙春秀的游击藏身地,后者是孙春秀沉潭遇害处。孙春秀是于都的“刘胡兰”,出生于1912年出生。1931年,于都县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孙春秀经常参加妇女活动,宣传革命道理。不久,她被选为乡农会妇女组副组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的扩红运动中,孙春秀发动妇女积极组织送郎当红军,取得了显著成绩。她还广泛发动妇女,组织洗衣队、担架队、运输队、慰劳队等,到红军驻地慰劳红军。1931年底,区干部李春荣被敌追捕,躲到孙春秀家,她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敌人脚步声越来越近,春秀急中生智,迅速地将他藏入灰堆中,敌人左搜右寻不见李春荣踪影,厉声问春秀:“共产分子在哪里?”孙春秀用手指了指后龙山的方向。敌人赶紧追赶过去。机智勇敢的孙春秀,从此名声大振。1651637934849447.jpg

       1933年冬,靖卫团叫嚣“铲共”,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当时,已参加地方游击队的孙春秀,在战斗中掉了队,不幸遇上了敌人,被迫逃往梓山长源芦坑。她不得已躲在山棚里,敌人将山棚团团围住,孙春秀寡不敌众被敌人抓住。在押解途中,敌人问:“游击队在什么地方?”孙春秀闭口不答。敌人又问:“你们的头目是谁?快说!”春秀毫不畏惧,眼睛也不瞟凶神恶煞的敌人一眼,保持原有的沉默,不吐半句话。任凭敌人施以各种酷刑,她始终不肯透露游击队的秘密。最后,敌人将奄奄一息的孙春秀绑在木板上,再捆上石头,在芦坑潭推入潭中,将她活活淹死。那一年,孙春秀年仅22岁……

  一直以来,我为邹老这种行为、这种精神而感动,总想写点文字,为他,也为自己。其实,邹老这种精神何尝不是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好。

  想到这里,我也就慢慢感到释怀。


  写于2022.5.3晚于都县城贡江河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介绍了青龙山红军小道的地理位置之后,道出了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作为先遣部队在团长杨得志的率领下,开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纪念意义。彰显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座山,这条红军小道的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文章主要记叙了受益于革命先烈们走过这段路,走过这段历史的现代英雄邹老父子无数遍重走这条红军小道而继承革命前辈的意志,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先进事迹和他们接过革命先烈的光荣革命传统,缅怀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讲述关于红军小道流传的革命故事,赞美邹老他们传承并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境,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好的意图精神。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