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南瓜的回忆与联想

作者: 祥云 点击:1423 发表:2022-05-01 07:16:55 闪星:2

摘要:作者以昨晚吃南瓜为由头,回忆了跟南瓜有关的往事,进而联想到当老师的时候教过的一篇课文里一句“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接着又联想到《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歌词。结尾点出记住南瓜功劳的意义。

       昨晚做了南瓜炖山药和土豆,吃得非常顺口,结果撑着了,饭后遛了好几圈才好,真没出息。

       吃饭的时候,我跟老伴儿说,“明儿早上我又有东西可写了。”老伴儿说,“又想写啥?”我说,“写南瓜啊。”老伴儿笑着说,“南瓜有啥可写的?”“太有东西可写了,等着瞧吧!”我笑着说。

          南瓜对我有恩啊!

      1960年闹饥荒,我已经6岁,挨饿的滋味真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啊!那个时候,能吃上一块南瓜都不容易。记得一次姑姑到我们家来,实在没有别的东西吃,想出去跟别人家借米面,根本不可能,因为谁家都没有。没办法,爸爸到地里摘了一个南瓜,其实这个南瓜还没有长成。就在这前几天,我喊饿,妈妈拉着我去地里指着那个最大的南瓜说,“看,这个倭瓜(农村人至今仍叫倭瓜)快长成了,过几天就能吃了。”跟姑姑借光,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块南瓜。记不得没长成的南瓜是什么味道,只记得吃饱了不饿。

      1971年在夏家堡中学读书的时候,因为路途远只能住校。那个年代虽然比闹饥荒好一些,但是仍比较困难,特别是人口多,劳力少的家庭更困难。学校食堂每顿4分钱的玉米面饼子,2分钱的汤,每天1角8分钱,每周只需几毛钱,但对我们家来说,也很难拿出来,妈妈只好把仅有的几个鸡蛋拿出去卖。那时候村里只有一个叫“老玉皇”的人挣现钱,妈妈还得跟人家商量,人家才肯买。即便这样,伙食钱还是不够,只好每周带几个玉米面饼子和一罐头盒咸菜。那个时候,最怕上体育课,最怕学校组织劳动(住校贫宣队总安排劳动),因为一上体育课或劳动,肠子就造反。记得那年秋天的一个周五,白天劳动,晚饭大饼子就酸菜汤吃完像没吃似的。晚上都喊饿,家里条件稍好一些的,可以去公社招待所买碗饭吃,或买饼干之类的东西。条件跟我一样的几个同学饿得受不了,便去学校旁边地里摘了一个南瓜,又去跟食堂要点盐。我们先用小刀将南瓜挖出一个里小外大的一块,然后把手伸进去将瓜瓤掏出来,把盐放进去,再把挖出那块放安上。因为那时候都是火炕,扒出一大堆火将南瓜整个埋起来,焦急地等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拿出来后每人分了一大块。在我的记忆里,那顿火烧南瓜最好吃。

       南瓜救过我的命,南瓜为我解决了饥饿,让我坚持读完了中学。我永远记住南瓜的恩,记住那段艰苦的岁月。

       当老师的时候,我教过袁鹰的《井岗翠竹》,其中“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一句,至今记的。还记得《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那首歌里唱道:“红米饭那那南瓜汤挖野菜那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中国革命的成功跟南瓜有关系,换句话说,南瓜对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有贡献的,南瓜可是个大功臣啊!

       革命先辈靠吃南瓜为我们打下了红色江山,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如今,我们把吃南瓜当成了防癌、养胃、健脾、通便、补充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的保健食品。

熬过严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挨过饿的人最知道饿的滋味;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人最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知道来路,才不能走回头路,走错路,也才有未来。

      只要我们记住南瓜的功劳,记住吃过的苦、走过的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都会心里不慌,一往无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古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三年自然灾害,加之苏修逼债,天灾人祸,中国人受了大罪,饥饿成了人人面临的重大问题。很多场面,很多事,记忆犹新,终生难忘。六十年代提倡节俭。衣服有两身,一洗一换就行,倡导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从古至今,有许多的人来过这个世界,随后又离开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只有忍受生活历程中的苦难,珍惜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才能不负人生,不负宗族,不负社会。作者的散文言之有物,笔尖有情,行间有理,引人共鸣。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