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北门何屋

作者: 皖心 点击:1355 发表:2022-04-27 06:00:53 闪星:3

摘要: 濂溪路48号,我不止一次徜徉在这里。鹅卵石铺设的小院,青砖灰瓦式风格,秋阳在百年前的天井里缱绻着寂静时光,而一墙之外,却隔着盛世的繁华。这个叫“何屋”的院子,曾是何姓民宅,清末时期建于于都县城的老北门,所以又叫“北门何屋”。1934年7月,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1934年9月,毛泽东同志从瑞金的云石山来到于都,就住在这座院子的东厢房。

  濂溪路48号,我不止一次徜徉在这里。鹅卵石铺设的小院,青砖灰瓦式风格,秋阳在百年前的天井里缱绻着寂静时光,而一墙之外,却隔着盛世的繁华。

  这个叫“何屋”的院子,曾是何姓民宅,清末时期建于于都县城的老北门,所以又叫“北门何屋”。1934年7月,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1934年9月,毛泽东同志从瑞金的云石山来到于都,就住在这座院子的东厢房。

  午后的阳光,从淡薄的云层透出来,释放着柔和的橘光,从北门街传出的木刻声前脚刚止,卖糖葫芦的声音后脚跟来。我相信,1934年7月的北门街,除了热闹,还有,庄严肃穆。

  以于都为中心的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就驻住在何屋,下设内务部、财政部、国民经济部、土地部、粮食部等工作部门。当时的赣南省政治保卫局,则设在曾是清四品衔昭武都尉易润生所建私宅“都尉第”的上厅。裁判部,设在街北郑氏家族的老宅“财兴号”。微信图片_20211024002913(1).jpg

  历史,就这样在北门街的老宅里进进出出。这条历朝历代官吏赴于都县衙上任的必经街道,承载过一座城市的喧哗和荣耀。然,光阴流转,物是人非,这些在沧桑岁月里赫然而立的老店老门老招牌,如同缝在老街身上的补丁,虽满目疮痍,却也掩饰不了生活必备的繁杂。

  弹棉花的老者、做寿衣的裁缝、雕木刻的工匠,修钟表的师傅,老街里这一个个传统的老艺人,像时间生出的影子,隐藏在旧物深处,稍稍拨弄,便荡出声响。

  迎门那棵茂盛的黄檀和两棵松树,已经没了,何屋的门楼上,那枚雕刻已久的太阳,仍在冉冉升起。时光以亘古不变的步伐在这里流逝着,一些属于岁月的点点滴滴,匍匐在爬满裂纹的门窗里,演化成一抹鲜红的记忆。

  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里,我读到一个叫“长征”的最响亮词语,而长征的帷幕,就是从这里徐徐升起。

  那个秋天的何屋,应该和往常不一样,每一个房间都挂着一个门牌,每一个门牌都像征着一份沉重责任。厢房里除了临时搭建的木板床,就是落着尘灰的马灯。尽管涮油漆的桌椅都成了奢望,甚至连这里的蚊虫,也变得和敌人一样肆虐张狂,可是每当夜深人静,何屋的窗口里,总有一盏盏不眠的灯火,在闪闪发光。

  面临着敌强我弱的局势,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敌军采用“堡垒推进”的办法发动了新的进攻,赣南省苏维埃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刚到于都的毛泽东同志更是心急如焚,彻夜难眠。

  就是在这里,染上恶性疟疾的毛泽东同志,为了粉碎敌人的疯狂围剿,完全不顾自己已经发烧了六七天的身体2.jpg,一刻也不停地忘我工作,虽然于都他已经多次来过,虽然这里的土地革命等已经成熟,可是深陷迷雾的时局,不容他多一点休息,他要唤醒更多的民众,要寻找出革命发展的方向。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用会议的方式联系群众,召开了贫苦工农座谈会和区、乡、村干部座谈会,同代表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他希望每一个苏区干部,都要深入和关心群众,要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去沟通了解。要敢于正视自己存在的缺点错误,要自觉向群众检讨。想要深得民心,还要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出席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在县城北门郑屋召开的裁判部干部会议。在县城王家祠接见与慰问了于都县红军家属代表会的全体代表,还出席了在县城谢家祠召开的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尽可能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更多的群众明白革命的重要性。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调查中了解到登贤县在肃反工作中存在“左”倾错误,万分着急,立即写信,连夜派自己的警卫员送到登贤,使登贤县肃反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及时得到纠正,挽救了不必要的损失。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依然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他还一再教育赣南省的苏维埃干部们,越是非常时刻,越要牢记列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伟大教导,要武装起头脑,要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微信图片_20220501040324.jpg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还同前来看望他的中共赣南省委书记钟循仁、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钟世斌和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同志亲切的交谈,勉励他们坚持理想,鼓舞了他们面对革命困难的勇气。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还受当时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委托深入到罗江、小溪等地调查了解于都方面的敌情和地形。当时,毛主席接到指示后,不顾自己大病初愈、身体还处在很虚弱的情况下,深入了解,并亲自下于都河探测水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仅半月时间,就把调查研究到的情况报告中央。1934年9月20日,从这里发出了《毛泽东关于信丰、于都等地区敌人活动情况致周恩来电》,为中央下决心从于都方向集结突围进行战略转移部署提,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就是在这里,他一次次踏看于都县城的地形,和于都河的水位情况,画出了突围的路线,测量了架设浮桥的地点。

  就是在这里,他唱导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开展大规模的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征调夫子等活动,调集了一切人力、物力,全力支援,为红军的战略转移,作了最充分的准备。

  1934年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

  1934年10月17日开始,红军5个主力军团、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8.6万余人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等8个渡口开始渡河。

  1934年10月18日傍晚,也是秋天,也是薄暮渐起,也有隐隐的秋风吹过,在北门街的闹声越来越小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迈着大步,跨出何屋的门槛,径直走向东门渡口,随中央纵队跨过了于都河,踏上了温柔漫漫长征路。

  而从何屋出来的毛泽东同志,随身携带的却只有一袋书、两条毯子,一件穿了很久的外套、一把用旧的雨伞和一块旧油布。

  那个夜晚,一只只小船,一个个背包、一双双草鞋、一把把花生、一声声呜咽,一句句叮咛汇成了于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波澜壮阔,一场宏大而又悲壮的送别场面,像一幅荡气回肠的壮丽画卷,挂在于都河的河畔。

  于都,从此,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而载入史册。北门何11.jpg屋的门楼上,从此多了一串让人难忘的鲜红大字:“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

  二十多年来,每一次,路过何屋,都忍不住多望上一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教授在《浴血荣光》里说:“何屋,是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神秘小屋。”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这样说:“何屋,是一个阳光小屋。”

  而让百年何屋再一次闪烁着光芒的,却是2020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在这里倾听历史的回响,追寻红色的记忆。何屋,从此又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小屋。

  我相信,巍巍于山,永远铭记着一代伟人的临危不乱和力挽狂澜;泱泱贡水,永远印证着长征的传奇和一个民族的涅槃新生。

  暮色,卷走了最后一片晚霞。回眸,再望一眼立于闹市中的何屋,这座足以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百年老宅,仍以最初的姿态散发着精神光芒。


     (注:文中插图由银河悦读网站添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毛主席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创立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伟大革命导师和世界领袖。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弱小和劣势地位,毛主席的政治智慧主要就是通过争取大多数群众,团结大多数群众,进而依靠大多数群众,使共产党变得强大起来。毛主席具有真挚博大的爱民情怀,是敬重人民、拯救人民、造福人民的名副其实的人民领袖。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他视人民为“上帝”,高呼“人民万岁”,一生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依靠人民,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的散文题目新颖,构思独到,气势磅礴,意境恢宏。“一只只小船,一个个背包、一双双草鞋、一把把花生、一声声呜咽,一句句叮咛汇成了于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波澜壮阔,一场宏大而又悲壮的送别场面,像一幅荡气回肠的壮丽画卷,挂在于都河的河畔。”读来荡气回肠。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